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孩子,你犯了错,并不是只说“对不起”就可以了!家长都该看看

作者:三优亲子 来源:三优亲子 公众号
分享到:

01-01


| 教育(edu618)  图 | 锐景图库



当很多家长朋友看到文章标题的时候,可能会本能的以为我们是在争取您的支持,其实不然,我们只是在为您孩子的成长寻求家园更密切的配合。


01

我都已经说对不起了,你还想要怎么样?


最近,我的一名学生到了一所学校去当实习老师,回来后,她很感慨地和我分享:现在的孩子很难教。


我问她为什么?原因是:有一个学生,做了错事后,很快就道了歉。但当她要求那位学生善后处理时,那位学生居然很不满地回应她“我都已经说对不起了,你还想要怎么样?”让她非常惊愕。


这让我想起我半年前的一次经历,某个周末,我和家人一起到餐厅吃火锅。父母带着两个小男孩坐我们隔壁桌,这两个孩子一直吵闹不休,不一会儿,他们离开桌子互相推搡了起来。


推着推着,可能一时失手,一个孩子就把我们这桌的火锅菜盘推倒在了地,还好盘子是塑料的,没摔破,但菜掉了一地。


孩子的父母看到后,立刻大声训斥孩子,要求孩子跟我们道歉。两个孩子立刻说了“对不起”,然后他们就回座位去了。


我开始跟儿子一起蹲下来捡菜,在捡的过程中,我抬了一下头,刚好看到那两个孩子正在看我们,我就问他们“你们要不要来帮忙?”


两个孩子先是愣了一下,较大的孩子回答“可是我们已经说过对不起了。”较小的孩子则转过头去看妈妈,他妈妈看了我们一眼,说“真的很不好意思啊!”


然后,妈妈叫两个孩子坐好,开始严肃地教育起孩子来,讲了很多道理:包括不应该乱跑、要尊重别人、不应该影响到别人、做错事要说对不起……就这样,一直到我和儿子把地上的菜叶捡好,也没有服务员过来清理。


而那位妈妈就在边上看着我们收拾,边训斥孩子,但大人和孩子,没有一个人过来帮忙。


我当时想起了那个我实习的学生,她遇到的那个曾经说:“我已经说对不起了,你还想要我怎样?”的孩子,应该也和这两个孩子是一样的。


当这样的孩子更小的时候,接受的教养方式大概就是这种“说对不起加不停说理”的管教方式,而这种管教方式显然是有问题的。



02

光打骂和光说理都不对


近几年,独生子女的时代伴随着父母教育程度升高,我观察到一个现象,父母们开始很少用打骂的方式管教孩子,而倾向于用“讲道理”的方式处理孩子的犯错行为。


标准的模式是,当孩子做错事时,父母会先要求孩子说“对不起”,然后很仔细的告诉孩子他究竟错在了哪里,为什么这样做是不对的。当孩子道了歉,也表示理解及同意父母的说理时,这个管教就结束了。


但是这整个过程中,却缺少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


年幼的孩子因为经验不足,原本就很容易犯错。重要的是,当他做错事的时候,父母如何回应他,将影响下一次他犯错时的反应。


如果父母在孩子做错事时用打骂的方式回应,这个过程中,孩子处在恐惧的情绪中,很难去对事件本身进行反省。


但是,如果孩子做错事时,父母就是要求他道歉,并不断的讲道理,孩子可能学到的是:我做错事后,只要说了“对不起”,再被父母训斥一下,其他就没我的事了。


把这两种管教孩子的方式比较起来,其实谁也不比谁高明,因为同样都没有达到管教的目的。



03

让孩子为犯错行为负责


孩子做错事,父母管教的重点应该是让孩子体会到,他做这件事情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更重要的是,他必须为这件事的后果承担责任。


例如,孩子把别人的玩具弄坏了,父母也不必生气和打骂。但要让他补偿对方,比如,把自己心爱的玩具赔给对方。下次他就会知道,玩别人的玩具要小心爱惜,否则会换来让自己心痛的代价。


如果是不可补偿的状况,例如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打架,把别的小朋友弄伤了。那么,就应该带着孩子去看别人流血的伤口,让他看受伤的小朋友接受治疗的过程,让他看见他是如何造成了别人的痛苦,如果受伤的小朋友需要协助,尽量让孩子动手帮忙。


之后父母可以说些道理,但不是训斥,只要真心恳切的让孩子知道,他这样做让父母觉得很难过,以后要怎么做会更好一些。


不必打骂,不必过度说理,重点是要让孩子有真实的体验,真真切切的体会到这样做的后果。孩子就会认识到:为什么我不要再做这样的事,因为我要付出代价,因为我造成了伤害。


做错事,从来都不是说声“对不起”就可以了事。



推荐阅读:






阅读9086
举报0
关注三优亲子微信号:sanyouz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优亲子”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优亲子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优亲子

微信号:sanyouzj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