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知足是一种智慧,知止是一种境界

作者:千千微刊 来源:千千微刊 公众号
分享到:

12-31

点击"千千微刊"免费订阅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最早见于老子的《道德经》:“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这就是说,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要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防线。


知足是“已经满足于”所得,而知止,则是“获取过程中”主动放弃。


人的贪欲是个无底洞,常常可见“得陇望蜀”的人。而能够“得陇”还拒绝“望蜀”,没有大胸怀绝对做不到。


《增广贤文》则将这个道理总结为两句易于传颂的警句:“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知足的人就常能感到满足,一辈子都不会被欲望所控制而辱没自己;做事有分寸的人就常能有所节制,于是一辈子都不会因为自己不恰当的行为而蒙受羞耻。


足常足,终身不辱


老子《道德经》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说的是要有容易满足之心,不要一味索求、贪得无厌。《红楼梦》中“智通寺”有一副有名的对联可谓震慑人心:“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这幅对联写的不仅仅是贾府,也是世人常态:明明已经拥有很多了,却还是不想停下来,继续为贪念所控制,一错再错,直到泥足深陷,才发现已经无路可走,想回头时但为时已晚。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做人不知收敛,得寸进尺,一味争名逐利,凶险和灾祸也会随之降临。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止常止,终身不耻


隋代大儒文中子有《止学》一书响绝天下,“止”是中国古人独特的智慧。


《大学》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何谓知止?《大学》中没有明说,但却给我们举出了例子:“为人君,止于仁,为人君,止于仁; 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知止,即应当为其所应为,不为其所不应为。《周易》中有“艮”卦,讲的就是“止”的智慧。艮为山,一阳止于二阴之上,阳自下生,止于极而不进。


这就意味着行止各有其时,当行则行,当止则止,方顺理合义;万物庶事各有其所,得其所则安,失其所则悖。


知止的智慧,说的是要知道自己应该处于怎样的位置,做好自己分内应为的事,并且不要做出超越自己本分的事情。

懂得知足、知止,才是立身长久不败之道。

以“知止”为始,方能以“得”为终。


文:网络  图:李锡华

尊重原创  版权属原作者

如有侵权  请联系我们撤销或处理

编辑:樱花飞舞(微信号:yhfw512)

公众号转载,请注明出处

原创投稿邮箱:962191539@qq.com

千千微刊 ID:YHFW6699

心灵感悟 | 情感美文 | 精品摄影 | 书画艺术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

阅读1
举报0
关注千千微刊微信号:YHFW669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千千微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千千微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千千微刊

微信号:YHFW6699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