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热门到过气?找对方法,吴哥窟也可以很亲子

作者:旅游情报 来源:旅游情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1-02

在通常的“亲子旅行”中,孩子的参与度其实并不高。哪怕家长费尽心思,安排大量适合孩子的活动,实话说,孩子们也只是“被动”地去参加而已。不过我们的撰稿人袁小姐却带着她的孩子和学生一起深入参与到吴哥窟之旅中,因为准备充分,这趟旅行反而是一个老少皆宜、寓教于乐的亲子旅程。

 

第一件事

购书、阅读


根据我的习惯,通常在旅行之前就会跟孩子一起做些预备功课。尤其吴哥窟,涉及的内容很多,如果直接跑过去,真的就只能走马观花。在柬埔寨旅行书里面比较热门的《柬埔寨五月盛放》,还有蒋勋的《吴哥之美》,再配合在网上搜索到的资料,基本上就建立起对吴哥窟、对这趟旅行的大概认知。

 


这两本书也很受大人们的欢迎,尤其是《吴哥之美》,非常适合在酒店、泳池边,午后的树荫下慢慢品读。与此同时,我也为孩子们选择了一些绘本,其中《吴哥窟历险记》共有2本,用主人公(一对虚构的父子)的探险故事串起吴哥地区的各个点,以及历史、文化与宗教故事。因为故事有趣好玩又图文并茂,小朋友们的接受度就非常高。


这样的方式是很有效的。比方说,我们抵达吴哥窟当天,下午先去吴哥国家博物馆参观,就发现这孩子居然记住了书中所介绍的大部分内容(故事之外的历史、宗教、文化等),能够给他的妈妈做小小讲解员。他的妈妈超惊喜的,孩子自己也很有成就感。

 


再比方说,在这套书里有个很好玩的设计,是让主人公模仿各种雕像的姿态来拍照,比如在湿婆的寺庙前、神牛雕像旁边(神牛是传说中湿婆的坐骑),模仿神牛的造型来个合影——很好玩对不对?这个孩子学到了这一招,还花样翻新,特意带了一件有牛角的外套去模仿神牛、跟它合影。

 


旅行回来之后,他还写了一篇关于这套书的读后感。角度也非常有趣:他把书中主人公的行程,包括路线、包括所做的事情,跟自己的实际行程做了个比较。看看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又有哪些不同。所谓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次吴哥窟之旅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第二件事

行前准备


让孩子参与旅行前的各种准备工作,也是非常有意思的。我通常会用思维导图这个工具,跟孩子一起来做旅行计划、列旅行准备事项。这样做,一方面能让孩子理解到,原来为了一次美好的旅行,我们是需要付出时间、精力去思考和准备的。另一方面,作为重点部分,我会邀请孩子一起参与抵达目的地之后、具体旅行计划的制订。

 


除了好玩的部分,还有实用的部分要考虑,通常我会让孩子自己思考和提交要带东西,然后我们做补充。看似是在准备物品,其实我们把吴哥的环境、方方面面又过了一遍。其实是让小朋友逐步熟悉我们要去的地方,获得越来越多的相关信息。

 

 

带孩子们出门旅行,在交通方面我会尽量做更为舒适的安排,把体力留给真正值得看和经历的事物。因为每天都早起,通常在旅途中间或归程时,孩子们走累了就可以直接躺倒睡觉;而且有空调(在热带这真的能改善体验),也不会被太阳晒到。整个费用算下来,跟租用本地的突突车相差并不大。

 


挑选入住民宿


首先确定你想住的位置,大分类上来说2个:景区附近,或者酒吧街附近。酒其实在主流订房网站上都可以预订暹粒的民宿,最好找那些有实拍照片的,看看是不是你喜欢的样子;以及要看清所在的街道,选热闹的;很有可能换条临近的街,氛围就大不相同了。


行程开始前

逛吴哥国家博物馆


推荐在正式展开行程之前,尤其是像我们这样,时间安排刚刚好的情况下先参观博物馆,参观时间建议为2-3小时。尤其是带着孩子的话,2小时比较合适,不会走得太累。毕竟后面几天的游览,可是要大费体力的。通常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我都会建议:不用求全责备。让孩子自由地选择他最感兴趣的部分,重点去看就可以了。

 


大圈

圣剑寺—塔逊—比粒寺—豆蔻寺


这些外围的点各有特色。圣剑寺规模较大,有长长的走廊、门道,有大量精美的雕刻,有倒塌的围墙和屋舍(部分已经修复,部分仍是废墟),有与建筑融为一体的大树,就像一个宏大故事刚开篇的“引子”,一个briefing。由它作为开始,再合适不过。

 

塔逊是当天走过的、我自己最喜欢的地方,在漫步过几个庭院后,沿着树荫下的小径一直走到底,就会看到一座建筑、一棵巨大的榕树,完全融为一体的样子。但看起来非常安宁、平和,在高高的地方,有我看到的第一张“高棉的微笑”的脸。

 


不过孩子们的关注点与我不同。在空旷的庭院里,他们四处奔跑;在漫长的小径,又被低头画画的本地画家吸引。在吴哥景区有不少这样的小摊儿,挂着各种风格的画(都是吴哥的景)出售给游客,有时候旁边就坐着摊主,手中一张画刚画到一半。最后他们又被大树底下的几张吊床吸引,看着一个本地小女孩儿午睡放醒、像只毛茸茸的小动物那样从里面探出头来。

 


比粒寺是我们遇到的第一座需要攀爬的寺庙,台阶不算太高、太陡,难度还好,刚好作为热身。豆蔻寺则是个温暖而可爱的小地方,有美丽的砖雕。

 

小圈

吴哥寺—巴肯寺—吴哥通王城

巴戎寺—茶胶寺—塔布茏寺


逛小圈那天,凌晨5点我们就出门,又奔吴哥寺去看日出。不得不说,吴哥寺的日出也非常美,但是,你一定要忽略挤在水池前、乌泱乌泱找位置拍照片的人。真的,好看的照片哪儿都能找到、买到,我宁愿找个安静的地方,带着孩子坐那儿,慢慢地看天亮起来,看霞光映照屋顶,看天空的颜色不断地变幻,直到太阳最终跃入视线。



 巴肯寺吴哥通王城外、巴肯山上,俯瞰吴哥江山。王城内,巴戎寺据传108座“高棉的微笑”层峦叠嶂,行走其间所得的体验真的很神奇(同样的,要一直保持抬头,底下全都是人!但也别弄丢了孩子……)。实话说,我在去吴哥之前一直对印度教的色彩斑斓心怀好奇,但在走完之后回望,却发现打动我的是佛教的安宁,这些长久微笑的脸。





吴哥的好处正在于此:提供的“多样性”足够丰富。每个点都有自己的鲜明特色,都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和体验。茶胶寺没有任何的雕刻,裸露出建筑结构本体,并奉献给我们“最困难攀爬”:阶梯与地面的夹角在70度、阶梯的高度超过70厘米。不过,小朋友们其实超开心的:攀爬就是他们的天性啊!嗖嗖地就上去了,毫不费劲。

 


外圈

女王宫—崩密列—洞里萨湖


女王宫是个小而精美的地方,在看完宏大建筑之后去到那里,一方面会觉得:好精致!另一方面也会觉得:好像没几步就走完了。吴哥地区的很多建筑都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坍塌、或接近坍塌,如今在各国的协助下逐步翻修。翻修过程其实挺好玩儿的,这些石块会被拆开,磨损到不能用的会更换新材料,最后再重新拼回去,就像搭积木。

 


崩密列是个例外:那里就是一个巨大的废墟,坍塌的建筑与巨大的树木融合,已经无从整修。原本很能发幽古之思的一个地方呢!却生生地被小朋友们走成了“古迹探险”与“跑酷”的结合。好吧,我承认,其实从断壁残垣中勉强寻找落脚地,不断攀援前行也蛮好玩的,颇有挑战。

 


Tips:吴哥景区的主要看点


1.建筑:特色是“塔山”形式,带有强烈的象征色彩,层层上升,最中间、最高最大的那座塔象征着须弥山,是神居住的地方。


2.雕塑:从早期的砖雕、到后期的石雕,都精美而繁复。可以看到印度教、佛教诸神,可以看到吴哥王朝的历史画卷。


3.宗教:跟着游览的进程,我逐步和孩子们谈及印度教(三位一体:湿婆、毗湿奴、梵天;及各种传说,如“搅动乳海”)、佛教(如“高棉的微笑”)。


4.植物:其实想说的是植物与建筑、自然与人间的关系。在塔布茏寺(《古墓丽影》的取景地),我们看到建筑正渐渐地被树木挤占、压塌,但如果把树木移走,建筑又会因缺乏支撑而彻底坍塌。


5.历史:一方面是通过雕刻、壁画来看到宏伟的历史场景,以及在历史长卷中普通人的生活;另一方面则是行走在废墟中(最典型如崩密列)所体会到的古今演变。

 


很多家长可能都会有这样的疑虑:带着孩子出去玩了一大圈,最后能记住的好像很少,亲子旅行到底有意义吗?——不用怀疑,当然很有意义。“记住”并不是最关键,从我的角度来看,亲子旅行的意义包含:提升亲子关系,以及由旅行得来的体验与思考。而且,要提升亲子旅行的成效,除了出行前的功课和行程中的安排,归来后怎么做同样重要。

 


逛完大圈、小圈之后,放空的一天我们就可以来画画导图,回顾和交流一下每个人所得的感受;逛完外圈之后,又有一天时间,也可以像我现在写这篇游记时一样打开记忆,那些走过的地点、经历与感受,就像记忆的泉涌,我几乎触摸得到石块与树皮的粗粝表面,听得到孩子们在庭院里奔跑时发出的笑声。

 


Tips:用思维导图做旅行记录



本文为旅游情报撰稿人原创,

原刊载于《旅游情报》2017年9、10月刊,

碍于篇幅,微信版有大量删节,

转载请注明出处。

 

撰文:袁坚

杂志编辑:李婧疌

新媒体编辑:Adonis


阅读1
举报0
关注旅游情报微信号:happyqudujia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旅游情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旅游情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旅游情报

微信号:happyqudujia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