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2018,这是一份全年最实用的养生月历,送给自己想祝福的人!

作者:19楼 来源:19楼 公众号
分享到:

01-01

来源:健康时报(jksb2013)


今天是2018年的第一天,送你一份2018年最实用的养生月历。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我们每个人都能提早做好防范,远离疾病,为健康做一份长期规划。

1月

学会个性化进补


每年农历的立冬至立春,是人们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一定要有的放矢。一般四类人需要进补:阴虚者、阳虚者、血虚者、气虚者。



阳虚:阳虚冬天怕冷者,进补宜选择具有补肾阳作用且温而不燥的助阳之品。可选用鹿茸片、参茸片、参茸补膏等;也可选用鹿茸血片或粉片,每次0.5克,隔水炖服。除服滋补药外,还可吃些狗肉、羊肉、牛骨髓等具有补气助阳,增加防寒作用的食物,这些都是补阳上品,在冬季里可经常食用。


血虚:血虚不足常有头昏眼花、手脚寒凉者,平时可常吃补血养血的食物,如菠菜、黑豆、胡萝卜、金针菜、莲藕、黑木耳、鸡肉、猪肉、羊肉、海参等;水果可选用桑椹、葡萄、红枣、桂圆等。同时也可结合中药进行药补,常用的补血中药有当归、藏红花、熟地、川芎、白芍、阿胶等,例如四物鸡汤。


气虚:气虚不足常体倦无力、动则气喘者,可选用有健脾益肺,静心安神作用的人参、红参、生晒参等。方法:将参切碎,红参在火上烘软后切片,每日3-4克,放入小瓷碗内,加入半碗水,少量糖,隔水蒸炖,每天服1-2次。也可适量饮些豆浆、牛奶;还可炖红枣、桂圆、蹄膀、精肉等服食。

2月

过年吃喝别贪嘴


3月

换季小心流行病



平时室内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多加强户外锻炼活动,提高抗病能力。得病后应注意休息,及时就诊治疗。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加强免疫预防,流行季节前可对家中小孩进行相应的预防接种。

4月

春暖花开易过敏


5月

谨防懒洋洋的“五月病”


全国名老中医、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脑病科二区主任医师马云枝指出,一进入五月,有些人莫名地会感觉到全身乏力、没有食欲,烦躁不安,做很多事情都提不起兴趣。“症状有点跟女性更年期差不多。这叫‘五月病’。”


三招防五月病


1
点揉阑门穴

要是感觉浑身没劲,没有食欲,可以点揉位于肚脐上一寸半的阑门穴。阑门穴可以说是直通脏腑的大门,如果消化不好、胃口不好,这个部位往往会特别硬,意味着这个地方需要打通。仰卧在床的时候,可以用右手中指点揉这个穴位,以感觉通畅为宜。


2
喝些薄荷水

如果对做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不妨喝点薄荷水。薄荷不仅有疏散风热、疏肝行气的功效,还是平心静气的“心灵补药”,有助于抚平愤怒、沮丧等负面情绪。做事提不起精神,还可以口含西洋参来提神。各种瓜类和豆类也有健脾祛湿热的效果。


3
睡好子午觉

入夏后人们的睡眠时间会变短,如果常常感觉到烦躁的话,可以适当增加休息时间,尤其要睡好“子午觉”。23时至次日1时为子时,11时至13时为午时,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阴阳平衡,各种不适也会消失。如果因为夜晚燥热睡不好,可以喝点百合莲子粥,或用鸭子肉、丝瓜或冬瓜、山药来煲汤,助眠效果也很好。


6月

压力爆棚易烦躁



如果希望晚上睡得好,最好是做一些有氧运动,年轻人可以慢跑、打球、游泳、跳绳等,老年人条件允许可以快走、爬山,因为身体一旦运动,大脑就开始释放包括内啡肽等多种不同的欣快神经传递素,这些激素在改善情绪和睡眠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7月

盛夏入伏要防暑


7月7日开始,将进入所谓的“三伏天”。三伏天是农历小暑与处暑之间的一段时间,它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潮湿、闷热的日子。气温节节攀高,各类健康问题也接踵而来,因此如何科学地防暑降温,健康度夏成为大家最关注的话题。


中医讲“心主夏,心与夏气相通”,炎夏最易干扰心神,引起心烦、心跳加快等,导致心脑血管疾病、肺心病的发病率增多。因此,炎夏养生重在养心。


1

可按摩劳宫穴

将两手掌重叠(男性左手在里、女性右手在里),内、外劳宫对齐(即将上面手掌中心点的内劳宫与下面掌背的外劳宫穴相对齐),轻按于心前区,并缓缓按摩,以先顺时针、后逆时针的规律各按摩20~30次,速度不宜太快,最好是呼吸一次按摩一周。

2

选择消暑“三子饮”

莲子、扁豆、薏苡仁各30克慢炖30分钟后即饮。莲子补脾止泻,益肾涩清,养心安神;扁豆健脾化湿,消暑清热,解毒消肿;薏苡仁利水渗湿,健脾止泻。但偏寒性体质者不宜饮用。

3

做有氧运动

俗语说“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夏季倡做有氧运动,可在早晚温度相对较低时段,到户外散步、打太极拳或游泳,让身体适量出汗。切忌过量运动、过度疲劳,以免汗出过多,耗气伤阴。

8月

谨防“秋老虎”出现


 8月7日,将迎来立秋。立秋过后天气就不会有那么闷热,再没有湿粘的感觉,身体会变得凉爽。但对于秋季,很多人有这样的说法:多事之秋。立秋之后我们还是谨防“秋老虎”的出现,以免影响身体健康。


注意三点


1

清热解暑类食品不能马上撤除。一般来说,此类饮食能防暑敛汗补液,还能增进食欲。因此喝些绿豆汤,或者吃些莲子粥、薄荷粥是很有益处的。多吃一些新鲜水果蔬菜,既可满足人体所需营养,又可补充经排汗而丢失的钾。

2

寒凉饮食要减少。经过一个长夏后,人们的身体消耗都很大,特别是一些老年人,大多脾胃虚弱,因此,在选择食物时,不宜过于寒凉。

3

空调不能过长开。立秋以后早晚天气偏凉,空调开放时间不易过长,夜里最好不开。立秋之时降雨增加湿度大,天气闷热,食品、衣物很易发生霉变。



此外,8月份是学生暑假时间,应加强对儿童、青少年暑期安全教育,以免游泳、嬉水时发生溺水事故,注意交通安全,防止其他意外伤害的发生。

9月

开学季关注入学健康


九月份是肠道传染病和呼吸道传染病好发季节,随着学校陆续开学,学校师生在短时间内大量聚集,发生集体性传染病几率和风险增大。而且,部分学生刚经过暑假,不适应刚开学的状态,易患“开学综合征”。


01

幼儿园、小学易出现口足病

手足口病在秋冬季节多见,开学后学校、幼儿园等集体环境可出现小流行。打手足口病疫苗也是有效的预防措施。另外,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经常通风,勤晒衣被;孩子们的玩具、餐具、便器等要定期消毒。同时学校还应该做好晨检,发现孩子的手心、舌头出现红色疱疹,要高度重视,及时送诊。家有患儿,就不要接触其他儿童,父母要及时对患儿的衣物进行晾晒或消毒,对患儿粪便及时进行消毒处理;轻症患儿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疗、休息,以减少交叉感染。

02

初高中压力大易胃疼

很多中学生因为开学后学习紧张、压力大,造成胃肠道功能紊乱,常常在学校里胃疼,犯胃病。对于刚开学的孩子,家长要给予一个相对宽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去适应,避免压力陡然增加。平时应多吃一些健脾易消化的食物,建议多喝一些营养粥,帮孩子增强脾胃的“抗压能力”。

10月

当心旅行带来健康困扰


盼望了大半年,终于盼来了十一国庆长假期,辛苦工作了大半年的你,是不是也想着趁这个机会外出旅游一趟?不过,旅行途中的健康问题也得引起你的注意。



1

外出旅游要保证充足的水量。

2

不要太过疲劳,调整好自己的行程。因为身体疲劳,补充水量不够,或者维生素缺乏,或者交叉感染,都易造成感冒。

3

在这个季节,还很容易引起胃肠道感染。季节交替时要多吃一些暖胃的食物,如生姜、红糖、胡椒、羊肉、荔枝等。

4

要注意少食多餐,不要加大肠胃负担。


国庆出游必备药品清单

1、慢性病患者一定要带好自己的日常用药。

2、常见的晕车药有眩晕停片、晕海宁片等。晕车药的药效持续时间各有不同,有的可持续4至5小时,有的可达12小时以上。

3、感冒药如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维C银翘片等,西药则可以考虑百服咛、白加黑、康泰克、快克等,服用时要注意看是否对症。

4、肠胃药如黄连素、氟哌酸。这两种药都具有杀菌的功效。此外,藿香正气滴丸、藿香正气软胶囊也很适合外出旅游造成的腹泻和肠胃不适。

5、抗过敏药如扑尔敏、息斯敏等。

6、外用药如云南白药喷剂、创可贴、风油精等。

11月

预防呼吸道疾病


12月

警惕心脑血管疾病


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峰的月份。因为骤冷,血压突然升高,使原来硬化脆弱的小动脉承受不了强大的内压而被“引爆”,发生脑出血;且还容易形成小的血栓,造成脑血管堵塞或心肌梗塞。一旦出现头晕、肢体麻木、气短、胸闷等症状要引起警惕,因为这可能是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前兆。


40至50岁、60至75岁为心血管疾病高发年龄段。而吃得多、摄入高盐高脂的饮食、活动少、抽烟酗酒、熬夜等原因,最终会导致突然出现血管闭塞、心肌梗死。


有心梗高危因素的人

早上起床时坚持“三个三分钟”


醒来后先在床上静躺三分钟。
起床后在床上静坐三分钟。
下床后停三分钟再活动。



此外,不要突然剧烈跑动,跑动的氧耗会使血液流速和流量加大,大量血液涌入已收缩的血管很有可能引起堵塞、血栓,甚至发生血管爆裂。


全年养生指南在手,新的一年,我们都身体健康~



温馨提示:文中出现药物最好在医师指导下服用哦~


觉得不错,底部随手点赞哟↓↓



本文参考资料:①2017-12-14人民网《四类虚人冬季如何进补》②2015-12-29中国技术市场报《年底了,给健康做个“盘点”》http://epaper.jwb.com.cn/zgjsscb/html/2015-12/29/content_5_1.htm③2016-04-11新华网《【实用】全国多地“四月飘雪”     防过敏走起!》④2016-04-26健康时报网《懒洋洋的五月病要来袭 现在动手预防正当时》⑤2017-06-20健康时报网《烦!烦!烦!烦出来的六月病》⑥2017-07-15荆楚日报《“加长版”三伏天如何健康度过》⑦2017-09-26山西晚报《中秋遇到国庆出游健康准备提前做好》⑧2017-11-14山西晚报《冬天该如何保护呼吸道?》⑨2015-12-24东方网《天冷易引发心脑血管病猝死 头晕胸闷等前兆须警惕》等。


19楼精选推荐

↓↓↓猛戳下方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健康小知识,为你所爱的人活得长长久久~

阅读4
养生 
举报0
关注19楼微信号:my19lou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19楼”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19楼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19楼

微信号:my19lou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