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漏网之娱】看英剧的为何歧视看美剧的?看完《黑镜》第四季你就明白了

作者:羊城晚报 来源:羊城晚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1-05

盼望着盼望着,《黑镜》第四季终于上线了,一次性放出全部六集,也算是个新年大礼包了。

一气儿刷完,说实话,是好看的。但想感受到第一季时的“惊艳”,是没可能的。当年的“神剧”头衔,放在这一季上也是相当违和的。豆瓣评分目前8.4,四季里成绩垫底。

其实,神剧下神坛,也是预料之中的事了。《黑镜》自从第三季起被Netflix买下版权,“英剧”变“美剧”之后,制作周期和叙事节奏就明显加快,也一直饱受“媚俗”的诟病。而第四季,怎么说呢?就是每一个梗,都似曾相识;每一个步骤,都能预想到接下来的可能性。一句话,一看就是“大数据写出来的剧本”。

先来感受一下这六集说了啥。

《联邦星舰卡里斯特号》,别惹程序猿

自从《怪奇物语》让Netflix吃足了甜头之后,这家流媒体网站就疯狂迷上了“向经典致敬”的模式,因为“经典总是能以最快速度让全球观众达到共识”。于是,这一集一上来就致敬《星际迷航》,什么亲吻有色人种、红衫军先死、宇宙和平友爱大团结、原力锁喉、风暴兵脑袋磕在门上……这种情怀梗,全被“拿来主义”了。

但很快,你就会发现,这只是死宅程序员设计的一款游戏,目的是为了发泄自己的愤怒(向新年被黑得最惨的程序猿们默哀三分钟)……他偷取自己讨厌的人的DNA,创造出数码版本,把他们带进游戏里,进行各种虐待。

关键是这些数码版本的“代码人”都带有真实人的记忆,星舰成了一个人间地狱。联想到什么了吗?这就是当年《黑镜》特别篇中的内核设定啊:“AI意识有人权吗?”新一季,还能更新颖点儿吗?

《天使方舟》,别惹单身妈妈

在开播前,《天使方舟》是最惹人瞩目的一集,因为特邀了好莱坞女神朱迪·福斯特执导。不过,福斯特也救不了这一季的口碑,网友口中所说的“《黑镜》变婆妈伦理剧”,说的就是她。

该集讲述的就是一位单身母亲爱女心切,加入“天使方舟”计划后利用设备监视孩子的生活轨迹。内容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只不过加上了一个科技的包装。

关于“天使方舟”的程序,又联想到什么了?对的,第一季第三集中的第一人称视角,以及特别篇中的屏蔽系统:装了“智能眼”的人,可以直接屏蔽不喜欢的人,自此以后他就会在你面前变成灰白色的人影轮廓,这和《天使方舟》里装了软件的小女孩如出一辙。

《鳄鱼》,别惹肇事者

传说中去冰岛拍摄的,就是这一集了。故事说的是一位“有前科”的肇事者花样作死的全过程。为了掩饰自己和前男友曾经撞死人并抛尸的历史,女主角一路大开杀戒,杀死有可能知道这件事的所有人。

其实从肇事、抛尸、隐瞒黑历史的故事主线来说,观众可以在无数作品中找到类似的内容,比如去年大热的《看不见的客人》。不过,《黑镜》这一集加了一个科技外壳——人们已经发明了记忆提取器,直接戴在头上就能将你的记忆可视化。

是的,这个梗也曾经在《黑镜》第一季第三集中出现过:那一集出现的“记忆粒”这个高科技产物,如同一个高清摄像机+存储硬盘的组合,可以记忆下一个人每天看到的所有事情,并且可以投放在电子屏幕或者自己的眼中,可以回看、放大、暂停等等,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进行部分删除。《鳄鱼》的设定与此并无两样。

《绞死DJ》,别惹虚拟红娘

在充斥着杀戮、复仇、控制、谎言、背叛、恐惧、自残、电击等等黑暗元素的《黑镜》第四季中,第四集《绞死DJ》可以说是清流一般的存在了,难得让人感受到一丝丝爱情的温暖与希望。

本集的前奏显然是冰冷的。现代主义的房屋,模板化的约会模式,冰冷数据下的恋爱时间,无不是在体现科技环境下爱情的终结与死亡。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结尾时候,剧情瞬间变得如此温柔暖心。

当然,在“发糖”的背后,《黑镜》依旧保持它让人细思极恐的传统,一如第三季的《圣朱尼佩洛》。

《金属头》,别惹电子狗

第五集《金属头》的开篇,三个人正在执行任务,准备闯入一个看似被遗弃的仓库寻找一箱货物。他们看上去非常紧张,脸上挂着绝望的神情。几分钟之后,我们终于明白他们在害怕什么。随着情节的推进,一只由太阳能供能的机器犬进入画面。

这一集没有太多的反思,整一集都是打怪逃生模式。“大Boss”是被称为“The Dog”的金属狗,它的头部位置装有一个玻璃箱,里面是许多传感器,包括一个复杂的计算机视觉系统。此外,这狗还带有一大堆先进的武器,例如一种向潜在的小偷或是行凶者发射弹片状追踪设备的手榴弹;它的前腿上装有威力大到足以爆头的枪械;它还可以连接到计算机系统,通过解锁安全门或是驾驶智能车辆来执行更多高科技任务。你说这一集满足了好莱坞大片的要求,这个农妇不否认,但作为《黑镜》中的一集,这也太忽悠了。导演就算把这集变成黑白片,也提升不了多少格调啊!

《黑色博物馆》,别惹推销员

自第三季开始,《黑镜》进行了将每季最后一集拍成电视电影的尝试,以适应观众们周末时一起吃爆米花在家看戏的需求。第四季第六集也保证了情节的丰富性——三个故事并行,讲述了一个博物馆馆长不为人知的恶趣味。

这一集叫《黑色博物馆》,馆长最开始是靠推销研发成果为生,比如转移感受的头盔、转移灵魂的机器、将灵魂可视化的仪器。这三样东西,在《黑镜》的前几季都已出现过,并不新鲜,但结局却来了一个反转,致敬了《黑镜》第一季的《白熊》。

总体来说,这一季依然涉及了很多关于高科技带来的现实问题,比如用手机App约会、幼儿园恐怖事件以及隐私泄露、记忆提取等等。然而,这六集的内容大多是基于同一个技术基础之上的,那就是复制/转移/模拟/可视化一个人的记忆/基因/神经,这也太不多元化、太没脑洞了。

剧迷的鄙视链一直存在:看英剧的瞧不上看美剧的,看美剧的瞧不上看韩剧的。英剧《黑镜》火了,美国Netflix把它买了回来,豆瓣评分下跌整整一个点;英剧《9号秘事》火了,美国HBO赶紧山寨了一部《104号房间》,豆瓣6.1分……

也不知道为什么,即便拍同一个题材,美剧的那种心急火燎,总是有种孩子般的稚气;而英剧那种不急不缓,则更像个年长的智者。虽然Netflix的《王冠》算是迈出了很大一步,但依旧看得出这部剧与英剧《维多利亚》的区别。

说起来,英剧和美剧在技巧层面上并无太多区别。而在对主题的探讨和对内涵的挖掘上,英剧的比重更大。相比之下,美剧更偏向娱乐性,更迎合大众。

像《9号秘事》的里斯·谢尔史密斯和史蒂夫·佩姆伯顿,这种不把观众放在眼里的“怪胎”,只会产生在英国。


来源 | 羊城派“精读”频道,更多精彩请关注羊城派app“漏网之娱”栏目,详情请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编辑 | Sofia

猜你喜欢


不管影评如何,就冲着《黑镜》这个名字,小编也还是会点开这季故事。和小编一样的,请戳一下↓吧

阅读2
举报0
关注羊城晚报微信号:wanbaoweixi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羊城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羊城晚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羊城晚报

微信号:wanbaoweixin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