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在零距离接触芬兰开放课堂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关于芬兰课堂的这些背景知识

作者:上海教育-第一教育 来源:上海教育-第一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1-04


就在本周末,“面向未来的课堂——中芬课堂教学改革实践比较”活动将在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拉开帷幕。1月8日,几位来自芬兰的老师将在这里和来自天一小学的小学生们一起,向我们展示三堂课堂教学和课间活动。


大家知道,芬兰教育一直被公认为全世界最优质的教育之一。这次能够有机会在上海零距离见证芬兰的课堂教学实践,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很多教育工作者报名参加。


为了更好地理解芬兰课堂,在走进这间开放课堂之前,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吧。


关键词一:基于现象的教学


芬兰于2016年秋季启动基础教育改革,在教学大纲中增加“基于现象(话题)的教学”,即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某种现象或话题调配师资,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Q:什么是“基于现象的教学”?


所谓“基于现象的教学”,就是各学科老师一起备课,为孩子们准备的跨学科课堂教学。由于一般是以实际生活中某个话题、某个现象为主题来展开教学,又称“主题教学”。


比如“联合国”这个话题,就涵盖地理、历史、语言、宗教、政治、经济等多个方面;又如“模拟银行”场景,涉及数学、外语、电脑操作以及人际沟通等技能,学生不仅可以学习相关的学科知识,还能锻炼将知识融会贯通并应用于实际的能力。



Q:为什么采用基于现象的教学?


据介绍,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芬兰的一些老师就会在传统学科教学之外,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开展教学。


比如,把孩子们带到森林里,辨认植物、用绳子丈量步伐、把捡到的松果按照大小分类等,回来后还会用捡来的树叶和松果做手工。参与策划和教学的包括数学、自然、美术、体育等科目的任课教师。


一开始,这只是作为一种寓教于乐的方式,或者是跨学科教学的尝试,后来被教育研究者进行系统研究,总结规律,冠之以名,从而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芬兰2016年新的教育大纲,更加强调了孩子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老师们根据孩子们的求知需求,结合当地的特色实施教学。在这一背景下,“现象教学”成为一种现成的、可以迅速推广的教学模式。



Q:是不是不要传统科目了?


在推广“基于现象(话题)的教学”的同时,传统科目的教学内容会相应减少,只保留关键性内容。


不过,这个消息后来引起误读,很多人因此认为芬兰中小学要“取消传统学科教学”,代之以“现象教学”,甚至有消息称:“芬兰将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摆脱学校科目的国家。”


芬兰教育官员随后多次出来辟谣,表示按照新的教学大纲,学科制教学仍然是学校日常教学主体,但将更侧重跨学科融合,强调学科制教学与“基于现象(话题)的教学”相结合。



Q: 基于现象的教学现在发展情况如何?


近年来,不少国内教育工作者到芬兰“取经”,其中“现象教学”模块是主要的观摩内容之一。中国国内一些中小学也在借鉴芬兰的经验,结合各自的实践基础,试着设计自己的跨学科教学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以往芬兰小学高年级与初、高中一样,会开设自然、物理、化学课,而低年级的学生则把这些学科放在一起开设“科学课”,这本身就是一种跨学科教学。如今,这种“科学课”大课堂的做法延伸到了小学高年级和初中,即覆盖整个基础教育阶段。


关键词二: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基于现象的教学”背后是这次课程改革的核心目的:进一步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根据新的教学大纲要求,“现象教学”的话题不再完全是由授课老师选择,学生也可以直接参与到话题的设置中,话题一般是基于实际生活需要。


新大纲还要求,老师不再是站在课桌前传授知识,学生们也不再只是坐在课桌后面被动地接受知识,老师要与学生们一起寻找答案。


新大纲还取消了一部分标准化考试,代之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


芬中教育协会副主席、教育专家李栋认为,从强调学什么到强调怎么学,体现出芬兰基础教育工作者注重孩子心理认知规律、个性化发展及遵照教学规律的科学理念。


关于这次教改的目的,芬兰议会教育文化委员会副主席、芬中教育协会高级顾问桑娜·劳斯拉赫蒂一语道破:“世界变化太快了,中小学今天教的知识,几年后可能就会过时,谁也不知道孩子们参加工作时的世界是什么样。”


因此,课程改革进一步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让孩子长大以后能够自我学习、自我发展。


关键词三:横贯能力


芬兰新课程大纲的一大特色是横贯能力的培养,强调通用的学习技能。新大纲提出了七大横贯能力(TransversalCompetence)——


1.思考与学习的能力。


教学不再局限于教室的四面墙壁之内,老师培养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主动学习的意识,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2.文化感知、互动与表达能力。


旨在培养学生适应多元环境与文化 、尊重人权 、并以尊重为前提 ,在多元环境中沟通和表达自己的能力。


3.自我照顾和日常生活的技能。



通过生活相关的健康、安全、人际关系、理财等多个方面,培养学生面对未来复杂生活时的积极心态。


4.多元识读的能力。


培养学生通过文字、图像、声音等媒介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增进对道德和审美相关问题的思考并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学能力。


5.信息技术能力。


新时代公民的必备能力。芬兰并不设置单独的计算机课程,而是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渗透到各个学科的学习或学校的活动之中。


6.工作生活能力与创业精神。


通过项目活动帮助学生积累未来工作的相关知识、学习创业的运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能力对自身职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7.参与、影响并为可持续性未来负责的能力。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使用民主权利和自由权利的能力,为他们成为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未来公民打下基础 。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


本周末的开放课堂是在芬兰教育部、芬兰驻华使馆的支持下,由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国际教育与教师发展中心、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附属专家机构芬兰教育集群联合策划和组织“芬兰开放课堂”(芬兰教学展示)系列活动。


开放课堂将在上海一所小学,面向中国小学生实景授课。通过现场观摩、主题研讨,中芬两国教师、教育专家将共同探讨当今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实践。


面向未来的课堂

中芬课程教学改革实践比较


时间:2018年1月7日~1月8日(提前一天1月6日报到)
地点: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长宁区茅台路109号)
举办单位


主办单位:

上海市教育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

芬兰于韦斯屈莱大学

上海市长宁区教育局


承办单位: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

晓黑板

上海信息化培训协会


媒体支持单位:

上海教育杂志社


活动流程


第一天(2018年1月7日,周日)


  • 上午


开幕式


主持人

 沈子兴  长宁区教育学院教研室主任    

专家报告

主题: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

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院院长 张华






  • 下午

课堂观摩 1

理解力发展实践课程(UDP)课堂教学展示


课程主题: 健康

执教:董龙龙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志远小学教师



课堂观摩 2

跨学科课堂教学展示


课程主题:Time

执教: 童琳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教师


校长报告 1

主题: 基于当下的项目化学习


吕华琼 上海市长宁区天山第一小学校长



校长报告 2

主题:为了理解力的实践


臧秀霞  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志远小学校长



交流报告

主题:新媒体环境下的家校管理和教学创新


卜 江 上海市中小学德育协会学术委员会委员



第二天(2018年1月8日,周一)


  • 上午 芬兰开放课堂展示


教学主题:学习动物的名称


包括三堂课课堂教学和课间活动

执教:

马蒂娜

(Tiina Malste) 芬兰教育集群-芬 兰于韦斯屈莱大 学附属专家机构 首席专家


苏明娜

(Minna Suikkari) 芬兰教育集群- 芬兰于韦斯屈莱 大学附属专家机 构首席专家


  • 下午 芬兰开放课堂及教学研讨


主持人

陈德江 长宁区教育学院教育国际交流中心主任 


芬兰专家报告

主题:阐述芬兰基于现象的教学理念 

主讲:罗凯蒂 芬兰教育集群-芬兰于韦 斯屈莱大学附属专家机构总监


圆桌式教学研讨


芬兰教师和专家

天一小学校长和上课教师

山东潍坊校长和上课教师


主持人

   沈祖芸   独立教育媒体人


专家点评暨闭幕式

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尹后庆


现场还会有更多教育教学专家和嘉宾哦!

阅读3
芬兰 课堂 知识 
举报0
关注上海教育-第一教育微信号:gh_0b82fda08b09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上海教育-第一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上海教育-第一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