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2018,亲爱的老师,愿您永远芳华! | 头条

作者:传统文化公益教育财商传播 来源:传统文化公益教育财商传播 公众号
分享到:

01-06

“世界有朵最美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 。


电影《芳华》的热映,唤起人们对美好青春的赞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芳华,作为老师,教育就是点亮芳华的事业。教师的芳华不仅有美好的自己,还有美好的教育,一届又一届美好的学生……就像于洁老师说的,教师的芳华延续在学生的青春里,永远不会老去!




1

守的是一寸心,一寸地




清晨时分,乌米饭还在锅里蒸着,饭香四溢,店里还是几年前的模样,两三张桌子而已,并没有因为上了“舌尖上的中国”、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张扬些许。店主人江先生说,一小碗乌米饭始终没打算涨价,还是五元,也没想过开分店连锁店,怕砸了牌子。想让自己的孩子继承下去,又不确定孩子将来是否愿意。上山采南烛叶、捣烂绞汁、浸泡米粒、上锅蒸煮,终究是枯燥的生活,而外面的世界精彩中充满诱惑。他说:“我只想守住一家店”。


我听了感慨。“守”的最初样子是房屋下一只紧紧攥拳的手,后来渐渐变成一个“寸”字,意思是“法度”。而我更愿意用自己的一厢情愿去会意这个“守”字,守的是一寸心,一寸地。狠狠坚持,又不贪得无厌。屋外也许是春光秋靥,也许风雨琳琅,却都动摇不了寂寞屋中这小小的一寸。






2

成全我们人生的,正是让我们日日忧喜的学生们



27年来,芳花芳草春自融。在我人生最美好的时光里,守着一群日日拔节的孩子,守着三尺讲台一亩三分地,守着为人师者期待花开之心。清代龚自珍说“弹指芳华如电。”美好的年华短暂易逝,我却在与学生的日日相守中从他们身上延续了自己的青春。


自然常有委屈之心:掏心掏肺却不被学生领情,你渴望他书海行船刻苦为桨,去实现人生价值,他却手握万金心不在焉;劳心劳力却得不到家长支持,你渴望他家校合力营造书香家园,陪伴孩子成长,他却只想着丰富物质创造更好的生活……


其实也很正常,教育本就是人与人的沟通,人的先天遗传各异,成长环境各异,所历人生各异,人心自然各异。若是仅靠一厢情愿就想感动对方让他爱自己,世上爱情故事就会单一无趣很多很多。教育之美宛如恋爱之美,美在爱恨交织,美在百转千回,美在快乐与伤感、幸福与隐痛。


为了得到别人的爱,我们必须是自己先成为一个值得爱的人。所以做老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会比一般人更快地印证自我、实现自我,从而是塑造一个理想自我。成全我们的人生的,正是让我们日日忧喜的学生们。




3

教育,说到底,是审美



在这样一个“短平快”的年代,就连绘画也出来了“流水线”,(这是我在一个乡镇的农民艺术家基地发现的)还有多少人能静下心来守着寸心寸地?踏上飞驰的高铁,窗外风景很美,只是转瞬即逝,看不到一叶草上隔夜的露珠,嗅不到一朵花上隐约的芬芳。教育之美宛如山川之美,美在瞬间又永恒,美在变化又无常,美在云开雾散、自然而然。做一个老师,就该有陶渊明的采菊悠然,哪怕粗布淡茶,该有苏东坡的豁达乐观,哪怕芒鞋竹杖,一蓑烟雨。


教育,说到底,我想是审美。发现学生之美,发现自身之美,发现师生情谊之美,发现人生与世界之美,是教师带领学生,最终师生一起探索人文与科学之美。探索之路注定艰难坎坷,与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每一个走上教师岗位的人,都要对教育之艰之美有充分的认识,一叶障目或是盲目乐观,都会埋下隐患,在一定的时间后,引发职业的倦怠感。


爱教育的人,是要有承受委屈痛苦茫然无助的勇气的。简而言之,是心态,而我更愿意用“接纳”这个词语来表达。天地山川,并不因为你的喜与恶而有任何改变,它就这样在那里,唯有接纳、发现、享受,才能相看两不厌。对教师自己,对学生,亦如此。






4

教育是人生修炼,是度人度己




心态,不必非要乐观积极,平静是更大的力量。蝉鸣中懂得它四年地下、一日枝头的欣喜;枯枝间怜惜它秋风摧残、枝叶分离的忧伤。唯有平静,才可理解。


二十七年来,我眼见他金榜题名喜上眉梢,眼见他名落孙山黯然泪下,眼见他心怀感恩年年来谢……哪一个老师的心情不曾春夏秋冬又归于恬淡?表面上看,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根本上却是教师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发现自己、反思自己、悦纳自己再去悦纳学生的一场人生修炼,度人度己。


平静之后,是对这个职业充满感恩。


退休老教师离开教室的时候,亲吻了讲台,千言万语都浓缩在俯身这一刻。感谢教育让我保持着持久爱人的能力,感谢教育让我体味到人性的复杂与美好,让我在千头万绪中找到简单的快乐,找到人生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年轻时做老师,翻看教育书籍,像个书虫一样妄图在字里行间角角落落里寻到一两招技巧,恨不能一日练成降龙十八掌,耐心消失时,李逵三板斧也行。以为教育是一种雕刻,千凿万锤弄出一个自己喜欢的人儿,却不知因势象形而为,唯有各具情态才美。感谢一届一届的学生包容了我们的无知狂妄与不完美。





5

正是学生,给了我莫大的幸福




教育的路充满坎坷,有时候遇到的学生问题是前所未有的,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半路接班时与小胖的艰难磨合,直到我真心地把他当成了我的儿子,“一个始终不被善待的人,最能识得善良,也最能珍惜善良。”这一段话在小胖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一段“母子”真情将在往后的岁月中永生难忘。


小胖毕业时写给我的信:“今年中考作文,我写的就是我们‘娘俩’的事情,我是流着泪完成初中阶段最后一次作文的,格子全部写满……”


我生日时小胖在高中里发来的手机短信:“……我多想回到以前,下课帮您做些事情;上课领读等着你的到来……原谅我不能在您以后的教学生涯帮您做事了。同时也希望我的“接班人”能像我一样被您感化吧。学弟学妹们,请求你们好好照顾她……您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嗓子要注意,天凉了注意保暖……两年,两yu,师生,母子,一生。您的儿子----俞XX。”


小胖的接班人是小学里那个赫赫有名的四大金刚的首领小L,一个老师教育学生的十八般武艺他都领教过了,我能拿他如何?我只能拿出一颗真心一片真情,善待他,期待他,可我知道,要改变一个积习已久的人是多么艰难的事,每天的期待都是零起点,每天下班时都清零,每个学期一结束就清零,每天都当做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人生仿若初相见,保留这样的美好,不抱任何的希望,如此,有一点点收获都能让人欣喜。


“老师,我想念你了。想念那个长发及腰的你,想念那个笑靥如花的你,想念那个如水温柔的你,想念那个说要去洛阳看牡丹的你,想念那个坚定地告诉我们要自信的你……”


“有美一人,清扬婉兮,如你。虽然假期里早有小道消息在传你可能会是我们的语文老师,可我的一颗心还是忐忑地不行。当你又带着笑意,携着语文书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我舒了口气。从初二3班到初三3班,再见你时,恍如隔世。”


“陌生的初二4班,遇到她是福气,是运气。替我们对她好,多让她笑,不可以让她的眼泪掉到地上。她的身体比较弱,上课如果坐在了凳子上就是一个信号。她累了容易上火,嘴角起泡泡,替我们为她准备好绿豆汤。她喜欢有气质的人,你们要学做有气质的人……其实她就是个孩子,需要我们一起来照顾她,关心她,爱她。”


“无论碰到多么棘手的事,她写一封信总会解决。写信是她的爱好,她会写信给每一位同学,诉说她的期望,我第一次收到她的信时,激动万分。第一次有老师在信中表扬我欣赏我。现在,唯一能看到她的方式就是关注她的博客,看到了她的新学生们。我们在一起只有短短的九个月,而我们却如此相爱。”


“一位作家说,一件事情的结束意味着另一件事情的开启。而我总在不经意的罅隙中想起你。亲爱的于老师,你最近的身体还好吗?弟弟妹妹们还听话吗?你的手不能提重物,所以请一定记得有困难就找别人帮忙,不然我们会心疼。你有低血糖,所以请一定记得多吃补血益气的东西,实在支持不住了就坐下来好好歇一歇。你容易在换季的时候感冒发烧,请一定记得要看天气预报,一定记得多喝热水。你要过得好,要过得健康,这是我心底最清浅的念想。冬天快到了,记得多穿衣服。两年长情,三生有幸,一辈子的缘。弟弟妹妹们,记得对她好,要多让她笑,好好珍惜现在的时光。”


正是我的学生们,给了我教育的莫大幸福。每当小L课间来到我的身边微笑着问我有什么要帮忙的吗,我的心头都会涌起甜蜜。正是我的学生们让我深深地明白,教育,必须没有一丝一毫的功利心,才会变得简单、快乐、幸福、诗意;教育,是亦师亦友,是度人度己。“美好而没有希望,是最干净的美好。”我深悟其意。





6

随时撒种,随时开花,人生长途花香弥漫




“无情刚恨通宵雨,断送芳华又一年。” 教育原本艰难,时常遭遇挫折,风吹雨打里,不再纠结于“道”与“术”,不再焦躁于“付出”与“收获”。森林之美,在于种类纷繁,高高低低俯仰生姿,春夏秋冬枯荣交替;教育之美,在于学生各个不同,花也绚烂,草也萋然。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方寸之间,心大如宇宙浩瀚,瞬间之时,恢复平常。


一个教师的芳华如何度过?想起了乌米饭的传承人说的“守”字,守住一颗躁动不安的心,陪伴一群来了又去了的人。


想起了一首歌里唱的词:


“你拿起酒杯对自己说/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


不怕心头有雨眼底为霜/守着我的善良催着我成长。”


是啊,人,总要慢慢成长。


学生这样,老师也这样。宽恕一切平凡、沮丧和迷茫。一个教师的芳华是一颗颗饱满的种子,蕴藏永不消逝的教育情怀,随时撒种,随时开花,将人生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冰心说:“踏着荆棘,不觉痛苦,有泪可挥,不觉悲凉。”


芳华岁月里,我披蓑戴笠,辛勤耕耘,我的一亩三分地里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


席慕蓉说:“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春天。”“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时光的涵义,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


那么,我只管去爱我的教育,用最干净的美好去做艰难又美好的教育,一个教师的芳华永远不会老去。



此前,小新君推送过一篇类似的文章,在此一并分享给大家:

(点击查看全文)


或上下滚动查看


2018年悄然而至,回望2017,或许你对生活有了新的认知,或许你成为了更好的自己,或许你还在追逐梦想的路上披荆斩棘。


而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此刻,我们应该郑重地和过去道别,以昂扬的姿态迎接崭新的2018。


不管何时,希望你都可以做一个幸福的教师。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位老师的文章,她眼中的教育具有诗意和远方,她口中的教师应该是活得优雅、内心丰富、能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如果你认同教育不只是教书,教育还是一个生命对另一个生命的影响,教育除了“言传”还有很大程度上的“身教”,你就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教师的生活状态、生活质量,不仅影响着教师个体的发展,也影响着教育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


教师要想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除了要钻研教学规律外,还要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从自身的教育经历中,我已经能很明确地感受到,一个把自己生活过得一团糟的教师,他对学生生活、精神上的正向影响是不具备说服力的,他在人生、理想、信念等方面的说教往往都会起反作用,他说得越加真实,孩子们越会怀疑,因为这位教师的现实生活都在做着反向的背书。


同时,一位教师的不良生活状态还能消耗他的威信,甚至还有可能对他的教学造成负面影响。


我有一个深深的体会,活得优雅,这正是教师特别需要的一种状态,它能对学生起到最大的示范作用,在这种状态下,教师自身的一言一行都会引来学生的效仿,他的威信是与“身”俱来的、由内而外的,他说出来的话也最能让孩子们信服。


同时,一个活得很好的教师,一般他的心境也会很好,情绪管理也容易些,因而多半也都是自信的、充满耐心的、乐于沟通的,这些也都是教师需要的品质。


当然,一个人活得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很大一部分或许都是我们不可控的外部因素,但我依旧相信内在因素的决定性作用,即一个人生活中的很多外部条件,在别人看来或许很不如意,甚至未及一个正常水平,但这个人依旧可以活得很优雅。


今天,教师都面临着各种压力,家庭的、事业的、社会的、亲属的……而在现实的工作中,教师需要焦虑的事太多,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成绩,在这种焦虑下,除了备课、上课、考试、批改作业及试卷外,似乎在校期间我们再无暇顾及其他任何事物。


仔细分析,那些会优雅生活的人可能会有很多特点,却也有一些共通的品质:超脱,内心丰富,热爱追求美好事物,乐观。一位教师如何在不逃避自己责任的前提下,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这些品质。


对待工作,教师当然要有积极的态度,但也一定要有一种超脱,不陷在具体的事件中,不钻牛角尖。消极的超脱就是逃避,这可能更容易些,一些我处理不了的事,就不去管它,问题一堆放那儿,下班回家依然可以过自己的逍遥日子。但积极且超脱的态度就很难了,需要教师去努力修炼。


如果我们身边有这样的教师,那是我们的幸事,我们一定能从他们身上发现这样的东西:大视野、大格局,他们遇事不会因为没有宏观上的定位而失去处理具体问题的方向感,因而,他遇事不会慌乱,不会一上来就调动自己的情绪——发火或者生气,人内在的优雅品质在棘手问题面前最能分出高下。


一种能从现实琐事中超脱出来的能力是我们人生的根本需要,是过好生活、做好工作的需要,这项修炼非常值得。


内心丰富是优雅生活的另一根支柱。对一两样事物有专致的兴趣,这种专致的兴趣很可能发展成一个人的特长,一个有特长的人,他的人生很难是灰色的,兴趣爱好会是生命的一根坚强的支柱,他会比没有特长的人更能承受打击,看待事物更容易乐观,因而能够活得更加优雅。


同时,我们要保持一种开放的心态,在遇到问题时,随时都有一颗虚心去接纳这些学问。比如对待孩子的游戏、动画片和偶像问题,我们可以选择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可以发布一纸禁令,但这并不是内心丰富的人的选择。


内心丰富的人会认为事事皆学问,会投入到孩子的世界中去感同身受地体会,这时老师们就很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有些东西并不完全都是洪水猛兽。总之,我们要保持内心的丰富、开放,它可以对抗生活中的单调、灰暗,能让我们更加乐观,我们的生活也能变得更优雅。


生活是我们和学生一生都要追求的一门大学问。教师,在肩负责任的情况下请一定要活得更优雅,这是你自身的需要,更是教育对你提出的要求。我们要用自己诗意而又优雅的生命状态为学生树立典范。





来源 | 人民教育,中国教育报

图片 | 花瓣网

责编 | 黄春霞




阅读4
举报0
关注传统文化公益教育财商传播微信号:ouge244624284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传统文化公益教育财商传播”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传统文化公益教育财商传播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传统文化公益教育财商传播

微信号:ouge2446242841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