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富养穷养不如爱的滋养!花钱姿势不对可能毁了孩子! | 育儿

作者:中国教育报 来源:中国教育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1-09

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本文由钱志亮工作室授权转载 ID:qzlgzs

1

孩子要穷养还是富养?


这是很多父母都曾遇到过的问题。


在我们身边,很多家长都不会选择富养的方式,怕溺爱了孩子,娇惯了孩子,其实,比富养孩子更可怕的,反而是穷养给孩子带来的匮乏感。


经常有父母说:


“吃什么糖,你看看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

“买什么买,不许买!哪有闲钱买这些东西!”

“你知道我每天上班多辛苦?赚的钱都给你上学了!你还不知道努力?”

“如果没有生你,我和你爸可能就会过得好一点。”


即使有的家庭条件不差,却也特别喜欢把这样的话挂在嘴边。

2


有位幼儿园老师曾跟我说过这样的故事:六一儿童节的时候,老师们给孩子排练节目,让孩子们穿统一的服装上台表演,需要服装费30块。一个班28个孩子,唯独只有一个孩子没有交,孩子家长对老师说:“买衣服就穿一天,买它干什么呢,浪费钱!”


结果,儿童节那天,那个孩子就穿着日常的衣服站在其他小朋友旁边,尽量把头一低再低。


省了30块钱,却让孩子低到了尘埃里。


父母处处对金钱的执着,看不到孩子的正常需求和愿望,是对孩子的最坏的影响,伴随孩子的可能是一生都无法摆脱的自卑感,融进了血液里。


这样的孩子往往对于自己的评价很低,处处谨小慎微,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觉得是自己不够好,认为自己不配拥有好的事物。


结果想要的东西不敢买,想要的快乐也不敢去争取,压抑了自己所有的正常需求。

3


父母经常心理匮乏感带给孩子,孩子长大后一旦接触到更多的钱,很难有正确的价值观去对待。


清朝贪官和珅,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清苦,很早就尝尽世态炎凉,对物质极度贫乏的他,为官期间疯狂敛财。《人民的名义》的赵德汉,幼年时期穷怕了,贪了两个多亿,却一分钱没敢花。


从未得到过物质的满足,才会这样轻易地被别人的物质诱惑。


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人明明想要过得比别人好,但实际上赚了钱也无法轻松享受,一花钱就觉得愧疚。


许多人甚至终其一生,都在这样匮乏感与沉重感中度过。

4


富养穷养,不如爱的滋养。


富养穷养取决于父母的心态,与经济能力关系不大。即使生活不富足,精心准备一饭一蔬,家庭保持生活的美感,父母保持言行举止的端正,孩子们照样能自信快乐地成长。


杨绛在《我们仨》中写道:


我们两人每天在起居室静静地各据一书桌,静静地读书工作。我们工作之余,就在附近各处“探险”,或在院子里来回散步。阿瑗回家,我们大家掏出一把又一把的“石子”把玩欣赏。


谁能想到杨绛笔下这个天堂般的寓所,其实一直没有装修过,很朴素。


电影《怦然心动》中的小女孩,虽然家境贫寒,但她有一对相互扶持恩爱的父母,她说:“我觉得爸爸很不容易,妈妈也很不容易。但是拥有这样的父母,我很幸运。”


贫富不是问题,对贫富的态度才是问题。


不要总是唠叨孩子这个玩具多么贵,要好好珍惜;


不要反复强调父母上班有多辛苦、赚钱有多么难;


只要你认为孩子的要求和愿望是合理的,尽可地满足孩子,别怕孩子有过分的要求,他们比我们想象的通情达理。


我们教育孩子,不是为了让他负重前行,而是给孩子传递希望与爱,让孩子内心富足,未来能自食其力,过好生活。



作者|钱志亮,北京师范大学名师。86级毕业留校,1994年留学归国,博士学历。研究方向为儿童发展问题咨询、特殊需要儿童教育。

责任编辑 | 齐晓君

更多精彩资讯,请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中教之声APP吧

阅读10
举报0
关注中国教育报微信号:gh_331bf3c4e2a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中国教育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中国教育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