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智慧上有潜力的人,一生一定会经历一个“王阳明时刻”

作者:洞见 来源:洞见 公众号
分享到:

02-01


洞见(DJ00123987)——不一样的观点,不一样的故事,数百万人订阅的微信大号。点击标题下蓝字“洞见”免费关注,我们将为您提供有价值、有意思的延伸阅读。


作者:谭无稽

来源:大阴阳论(ID: dayinyanglun)

古往今来一切觉悟者,都是回归了自己本自具足的心,都是从向外转向了向内。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洞见主播沐风朗读音频

王阳明时刻”,是一个太有分量的概念。

何为“王阳明时刻”?

明武宗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王阳明因反对宦官刘瑾,被贬至贵州龙场的荒僻之地。

在龙场这既安静又困难的环境里,王阳明在一种困顿和痛苦之中,结合自己历年来的遭遇,日夜反省,终于在一天半夜豁然大悟,认识到“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史称“龙场悟道”。

这一时刻,标志着千古心学的正式诞生,乃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的大事件。

这便是那个“王阳明时刻”。

王阳明顿悟之时所说的那句话,归结为八个字,其实就是禅宗的“本自具足,不假外求”。

你所要的一切,你心中本来就全都有,不仅不必向外逐求,而且向外求本身就是一种虚妄。

为什么?因为大多数人都没有弄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所要的,是什么。

向外求,求的是金钱、权力、他人的认可、物质的占有……

而不论求的是什么,说到底都是为了自己心理上的满足——

从最根本处,人所谓的成败荣辱喜乐悲欢,关系的不过只是自己内心的感受。

问题是,自己内心的感受就一定与外物相关吗?人的执迷,全是迷在了这个地方。

答案是无关。完全无关。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有时我们想要一种东西,后来也得到了,得到时也会欢喜。但是这种感觉不会持续很久,很快就会淡化、消失直至无感。

很少有人会去想这背后的道理是什么,于是不会明白:这种得到,并不能根本解决我们心的问题,以为“得到”是解决心之问题的药,这是千百年来最大的误会和幻觉。

就算是药,那也是毒药,因为会追逐成瘾、心病加重。

因为本能上会认为是得到的不够多、不够好或者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于是陷入不断追逐、不断加码、不断麻木和空虚的不归路。

世间的死路其实只有一条,就是这条。古往今来,一路尸骨。

所以,真正主导和左右我们内心感受的,其实是心中那一念。

这一念起了,就注定要在得失之间挣扎、痛苦和沉沦。这一念不起或者放下,当下便是安宁、自在和永恒。

“一念之间”的真谛,就在这里。“本自具足”的真谛,也在这里。

“王阳明时刻”的真正意义,就是从“向外求”转为“向内求”。

这种转变,是智慧的真正开始,觉悟的真正开启。

向外还是向内,决定了你的一生是不是《心经》所说的“颠倒梦想”,你的人是不是《庄子》所说的“倒置之民”。

这样的话,有的人会觉得是老生常谈。

如果你知道这还是一种真正的现象,你就会知道它的分量。

《六祖坛经》记载,禅宗五祖弘忍向六祖慧能传法付衣的那一夜,为六祖解说《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时,六祖豁然大悟,当时说道:

何期自性,本自清净;

何期自性,本不生灭;

何期自性,本自具足;

何期自性,本无动摇;

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类似的情景也一再出现在历代禅宗高僧的开悟偈里。

比如洞山良价的开悟诗:

切忌从他见,迢迢与我疏。

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凭么会,方得契如如。

比如梅花尼的开悟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比如神照本如的开悟诗:

处处逢归路,头头达故乡。

本来成现事,何必待思量。

比如圆悟克勤的开悟诗:

金鸭香销锦绣帷,笙歌丛里醉扶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稍加分辨,就会知道他们在开悟那一刻,和王阳明龙场顿悟时所悟到的,没什么两样,都是回归了自己本自具足的心,都是从向外转向了向内。

可以负责任地说,古往今来一切觉悟者,全部经历了这样的转向,没有一个例外,没有一个特别。

所以,这是觉醒的标志,而且是唯一的标志。

一个人是迷是悟,这也是那条最重要的分水岭。

智慧上有潜力的人,他的这一生一定会经历一个“王阳明时刻”,或大或小、或深或浅。

这个时刻是如此珍贵,珍贵到古往今来多少人用一生的至死仍执迷不悟,去证明。

你的这个时刻会不会来?会什么时候来?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洞见

阅读9228
举报0
关注洞见微信号:DJ00123987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洞见”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洞见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洞见

微信号:DJ00123987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