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五成匠人为高净值人群,埋头工作只为“我乐意” | 晓报告

作者:吴晓波频道 来源:吴晓波频道 公众号
分享到:

01-29

点击上图▲阅读报告

《2018新匠人白皮书》

带你发现新匠人不为人知的一面


文/巴九灵(微信公众号:吴晓波频道)


日本人柳宗悦发明了“民艺”一词,他曾说,“民艺品中含有自然之美。谁也不能不承认,当美发自自然之时,当美与民众交融之时,并且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时,才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人类生活。”


新匠人恰好就是这样一群将美和民众联结的人,他们把美和普通的生活物件结合,创造出设计独特,品质优良又具有精神内涵的商品。


为了能深入了解商品背后的设计理念和创造好物的新匠人,我们从2016年就开始了解新匠人。


2017年1月,我们设立了百匠大集,集结散落在各个角落默默无闻的新匠人。2017年3月,匠人养成营迎来了第一批学员,他们是经过重重筛选,被免费邀请参加培训的潜力匠人。2017年11月,新匠人评价体系出炉,未来我们将借助这套科学体系,发掘更多优质匠人。


近两年的时间,我们通过问卷和采访调查了2000多位新匠人和近1500位消费者,还原出新匠人和他们团队的生存面貌。这些内容都记录在《2018新匠人白皮书》中,这也是中国第一个研究匠人群体的报告。

 

今天白皮书独家首发,发布前三天优惠价9.9元,2月1日起恢复原价19.9元,小巴为大家争取了3000个免费获得报告的名额,你可以——


扫码领取

接下来小巴就将白皮书中8个有趣的发现分享给大家。


1.半数在做匠人前已是“百万富翁”。

有53%的人在成为匠人之前已经有了大于100万的财富,而且其中有15.7%的人资产超过1000万。从个人资产来看,超过一半的匠人属于新中产群体,除了盈利之外,他们更希望将极佳的产品和自己对美的认知分享给更多人。



2.身份认同:匠人or企业家?

受访者中有31.6%的人认为自己是有工匠精神的企业家,25.7%的人将自己定位为有商业精神的匠人,另有四分之一的人认为自己是所在行业的变革力量之一。新匠人群体是最能体现工业精神和商业精神的群体之一。他们把匠心铸入产品,用商业运作将产品分享给更多的人,凝聚成一股默默推动行业变革的力量。



3.新匠人的两大困扰:招人难,愁宣传。

无论是匠人的团队还是普通公司,招聘都是困扰团队发展的因素之一。61%的匠人团队很难找到专业给力的人才。现在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推广品牌也是令匠人们头疼的问题,近六成匠人备受品牌推广的困扰。


4.多数匠人团队死在产品和渠道上。

被问及“公司发展前三年最重要的是什么时”,41.2%的匠人认为宣传推广和拓宽销售渠道极为重要。四分之一的匠人觉得产品设计和工艺是公司起步时最重要的内容。另有18.4%的匠人认为传承匠人精神是最重要的。如果能重来,新匠人们在品牌初期将不仅仅专心打磨产品,也会投入更多精力拓宽销售渠道,做更多宣传推广。



5.大家最爱买的小众好物:家居用品。

并不是所有类别的小众商品都备受消费者青睐。从调查中可以发现,人们更愿意为茶几、椅子、笔、笔记本等小众家居和书写工具埋单。只有8.8%的人会在买香槟、葡萄酒、威士忌等酒类时选购小众品牌。购买易耗品、食品类的商品时,较少人会选择小众品牌。茶几、餐具等能被长久使用的小众商品更受欢迎。



6.运营推广是匠人们最想学习的新技能。

在“你最想了解的知识”问题中,运营推广、公司经营管理、产品设计位居前三。这也从侧面说明,匠人们大多擅长产品制作和产品的质量把控,但对于怎么让更多人知道自己的匠心好物,新匠人们还在不断探索。



7.品牌宣传:微信公众号是主力。

在品牌宣传推广方面,排名第一的是建立品牌微信公众号。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传统媒体广告日渐式微,取而代之的各种网络宣传渠道,如在网上发布推广软文、建立用于宣传的品牌微博和个人微博等。新匠人们大多也通过新渠道与消费者产生新联结。



8.匠人们希望孩子能“子承父业”。

“丁香园”的调查显示,78%的医生不希望子女再从医。而匠人们恰恰相反,73.5%的匠人希望自己的孩子继承他们的匠人事业。可以发现,匠人普遍认可自己的工作,并希望它能不断被传承,后继有人。



以上就是《2018新匠人白皮书》中的8个发现。想更清楚地了解匠人和他们团队的生存现状,你可以——


点击按钮▼购买报告



《2018新匠人白皮书》独家首发,原价19.9元,前三天早鸟价9.9元。小巴为大家争取了3000个免费得白皮书的机会,三位好友扫描你的专属海报,即可免费获得《2018新匠人白皮书》。


扫码领取

阅读8803
匠人 乐意 
举报0
关注吴晓波频道微信号:gh_b09cb640f64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吴晓波频道”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吴晓波频道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