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我妈在超市打工,真丢人!”——有你这样的儿子才丢人!

作者:读史 来源:读史 公众号
分享到:

01-28

点击上面蓝字免费订阅

| 读史 |ID:dushi818

人文历史第一微刊。博闻通识,知古鉴今。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

文丨梦璇

来源:慢读时光(mandu678)


如果你母亲有几套总价值近六七百万元的房产,每个月光收租就有一万多,你会支持她出去打工吗?


近日,一位97年的大男孩就遇到了这样的困扰:



这条帖子下面,很多吃瓜群众毫不留情地戳穿了男孩伪善的面具,指责他:虚荣心作祟!


是啊!父母离异,他妈妈既当爹又当妈,独自一人拉扯他长大的时候,他没有心疼;


看着别的女人都有老公陪伴,而他的妈妈总是孤零零的一个人的时候,他没有心疼;


他常年在外,偌大的房子里他妈妈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何等孤单寂寞?他没有心疼。


可当他的妈妈重新融入社会、即将有正常的交际圈子的时候,他竟然心疼了?


他不是心疼妈妈,他是嫌妈妈丢脸!


他觉得只有没钱的人才去打工,而他们家有钱,妈妈去超市打工就是降低自己的身份!而且如果别人知道了该怎么看他妈妈,怎么看他?这多丢人啊!


好啊,当超市店员很丢脸,那在家当阔太太有面子吧?可他说“我还没有能力养她”;没关系,他妈妈靠收房租就能自己养得起自己了,完全可以赋闲在家,可他又说“我在部队服役,没时间照顾她”


好嘛,你既没能力赡养你妈,又没时间陪伴你妈,你还不让你妈出去找点事做,你想干嘛?



可如果说他完全不心疼他妈妈又不免刻薄,毕竟他也担心妈妈“出去上班被管着”。


他不明白母亲干嘛放着好日子不过,非要跑到超市受委屈。他觉得对于母亲而言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收收房租、打打麻将,没事出去购购物……


这听起来的确美好,可却不是母亲想要的生活。


和所有子女在外打拼的父母一样,他的妈妈一年也见不到儿子几面,每天都在等待和盼望中度过。可她比别的母亲还要孤独,因为她没有爱人陪她一起等待。


也许,她也想找个老伴儿,可却担心儿子不答应。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她总是一个人买菜、做饭、吃饭,花了几个小时做好的一桌佳肴,无人赞赏,更无人品尝,吃不完就倒了,渐渐地也不愿意再费心思变换花样。


晚上睡觉的时候是一个人,早上起床的时候也是一个人,有的时候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看着看着就睡着了,没人叫她回房间睡觉,直到她自己被冻醒。她来不及感慨,马上跑回卧室,因为如果她不小心感冒发烧了,还是一个人,自己照顾自己。


她不像其他大妈一样热衷于给孩子安排相亲。因为儿子常年在部队服役,好不容易才回家,她不想惹他不高兴,更不愿意亲手把儿子推给别人。她只想他情窦开的晚些,再多陪陪她,哪怕几天也好。


她也不觉得没事逛逛街的日子有多么潇洒。因为除了售货员,连夸她好看的人都没有,索然无味。回家打开电视,看到搞笑的片段,哈哈哈乐了半天也没人回应,空旷的大房子只听得见自己的回音。


看着电视机里那嬉笑怒骂,热气腾腾的日子,再环顾四周是如此冷清,差距这样大。突然想起那句话: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以前,她也单身,也不需要工作,可她不觉得孤单。因为她每天忙着接送儿子上学、忙着辅导儿子写作业、忙着给儿子研究营养食谱,忙着操心儿子的前途……


可现在,儿子已经不需要她操心了,甚至连面都见不着,她就像一个突然泄了气的皮球,松松垮垮,了无生趣。


可她不愿意这么早就放弃自己,所以,她鼓起勇气重新踏入社会。也许这份工作并不体面,薪水也不够丰厚,可她却在这里找到了很多乐趣,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也找到了新的目标和人生的意义。


工作于她而言,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多是填补精神上的空虚。


她不觉得委屈,只觉得满足。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完全听从父母的,就是一种孝顺。孩子犯错老人护着,我们就不管了,结果孩子越来越任性;不管谁的问题,只好伴侣和父母发生争执,就一律指责伴侣,导致家庭矛盾横生。其实,父母从来不愿意成为破坏你家庭的始作俑者,他们比谁都希望你幸福。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能够让父母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不为钱操心就是一种孝顺。其实,他们一辈子勤俭节约惯了,对物质没有那么高的期待,粗茶淡饭对老年人的身体才有好处,他们需要的儿孙承欢膝下的天伦之乐。


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把父母接到自己所在的城市生活,就是一种孝顺。其实,他们讨厌这里污浊的空气,拥挤的人群和车流也让他们感到恐慌,他们想找老伙计聊聊天,可这里的人他们都不认识。


真正合心意的孝顺,是需要你弯下腰认真倾听他们的想法,理解、支持他们的举动,尽全力满足他们合理的心愿……


比孝顺更重要的是,我如何孝顺你。


阅读9012
举报0
关注读史微信号:dushi81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读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读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读史

微信号:dushi81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