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看懂了这三个男人的故事,就看懂了人生

作者:英国那些事儿 来源:英国那些事儿 公众号
分享到:

01-25

冯唐说:“爱只有深深的刻在骨子里,才能流淌在笔下,传承在人间。”
陈建斌说:“世间再多动人剧本,不如一儿一妻一家,最平凡的角色,更需要最不凡的爱。”
马东说:“爱,是埋藏在心底的,既平凡又伟大的信念,是超越自我的动力。

三个人,三个对爱不同的认识,三种不同的人生。看似他们是绝对的截然不同,但他们有相同的“执拗和固执”,而在执拗中他们都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故事一:从少年到中年,他从不知什么叫偷懒

 

多年来无论多忙,冯唐始终没有停止写作。

 

他曾经每年乘飞机150次,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几乎没有周末。在越来越多的会后、酒后、琐事后、感到自己开始变得世俗后,他奋不顾身挤出一切时间,开会时,他会用笔记本的2/3记录会议内容,另外1/3记录那些倏忽而至的奇思妙想、怪力乱神的文字。他在等飞机的间隙里写构思,在飞机上写,在旅途中写,在酒店里写;把年假凑起来,在父母已经移民美国的某个海湾房子里写长篇小说,每天3000字,一个假期5万字,几个假期下来便完成了。他还每隔两三周出一篇杂文,两三年出一本小说,多年来从未间断。


 

凭借超乎常人的努力,冯唐在几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取得了成就,他早年就读于北京的协和医科大学,获临床医学博士,妇科肿瘤专业,成名许多年后还表示,如果需要,自己可以在辞职后卖艺为生,比如开个妇科诊所。毕业之后他又以托福满分、GMAT 750的成绩去美国读MBA,之后入职麦肯锡咨询公司,一直做到麦肯锡中国的董事合伙人。作咨询顾问的头一年里,他每周工作90小时,没在晚上两点前睡过,忙得上厕所时也要同时回短信。把客户的目的、渴望、忧虑、恐惧当成自己的,当他们是自己的爸,睡觉都为客户的难题而惊醒。当年的同事则说,运筹帷幄之余,冯唐给自己的工作注入了一种柔和的东西,他非常深入地理解他的客户,不只是和谐,更像是灵魂伴侣。

 


冯唐最为公众熟悉的身份则是知名作家。《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万物生长》《不二》……每一本都畅销,他16年前写出的《万物生长》到现在还在卖,《不二》已经印了20多版,根据《北京北京》改编的电视剧《春风十里,不如你》又火爆上线。他有许多知名的朋友,柴静、窦文涛、梁文道、路金波、李银河……他在微博上有750万的粉丝,许多女网友发出手持他作品的照片,还要特地艾特他。

 

冯唐也喜欢这种感觉,“书卖得好的不一定是好作家,但好作家一定卖得好。我是个好作家。”出版小说《不二》的时候他说,我时常感觉到,不是我在写,而是有一个手通过我来写下一些必须要写的东西,我只是上天的一个工具,我欠老天十本小说,《不二》是第五本,还差五本。

 


2017年末,冯唐创造出的“油腻中年”这个词彻底火了,他曾半开玩笑的说,“我一步步从一个善良的少年,走到一个油腻中年,这是一个渐修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从来没有体会到什么叫偷懒。”“油腻”或许是自嘲,“不知道偷懒”却是真的。

 

这就是第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传承。人们眼中的天才之所以卓越,并非天资过人,而是因为有母亲的爱和教诲。



 


故事二:他是“死磕”的“勺子”,“磕”出一条自己的路

 

2015年的金马奖颁奖礼上,陈建斌三次领奖,将法国诗人安德烈.布勒东的一句诗念了两次:“我已找到,爱你的秘诀,永远作为第一次。”妻子蒋勤勤的发言却饱含深情,“在我眼里,他是一个绝对标准的勺子。”

 

“勺子”是陈建斌的老家新疆那边的说法,意思是骂一个人“傻”。

 

18岁那年,父亲想让陈建斌去体育大学。陈建斌盘算,学成出来要么当小学体育老师,要么当中学体育老师。他不想重复父母朝九晚五的生活,大着胆子坦白,说自己想当演员。父亲放声大笑,“你要干这行,那我可就帮不了你了。”两年后,他报考了中戏,考试时打了一套拳,朗诵了北岛的《回答》。


 

回忆起那时候,陈建斌颇有些恍惚,“当时也不知道自己选择了什么生活,但至少知道自己不想过什么生活。”他记得在乌市外八家户村,少年的自己跟着舅舅和小姨,打着手电到几公里外的车队看露天电影,卓别林的黑白默片,在孩子眼里,那完全是另一个世界。至今,他微博上的网名依旧是“八家户村”。

 

在中戏的学业并未让陈建斌过上花团锦簇的生活,他当年在宿舍的柜子上刻了“享受痛苦”四个字,这句话一语成谶。1994年本科毕业后,他回到新疆,每个月拿着300元工资,接不到戏;一年后他重新考上母校的研究生、又回到北京,依然接不到戏;尽管一度得以参演孟京辉的话剧,孟京辉甚至为他量身打造了《恋爱的犀牛》,那句经典的开场白“黄昏是我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候”,就出自陈建斌的手笔,但他最终没去演,因为快要交不起下个月800块的房租了。他用“绝望”描述自己当时的状态,甚至开始打算,要是真当不了演员,就老老实实留在学校当个老师。

 

直到进入新世纪、投身电视剧拍摄的滚滚洪流,陈建斌才凭《乔家大院》、《甄嬛传》、《新三国》等作品有了名气。对机会的珍惜体现在拍戏过程中,就成了对细节的苛求。陈建斌在剧组的状态经常是:演完戏之后跟导演商量剧情,商量下一个镜头,看回放,再跟导演一起研究某个镜头哪里有问题……

 


《乔家大院》拍摄期间,因为好给人讲戏,语气又不顾对方感受,陈建斌几乎得罪了所有演员,以至于大家聚餐时从来不叫他,刻意孤立他,陈建斌却从头到尾都没有察觉,还以为大家是为了让他入戏而不愿意打扰他。每次《甄嬛传》一喊停,“妃子们”都围到“温太医”的身边叽叽喳喳,只有“皇上”陈建斌被晾在一边独自看书: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契诃夫的《万尼亚舅舅》……这些从上大学时代就熟读的剧本,是他的片场读物。

 

至今他仍不习惯隆重的场合。每次出席活动前总要给自己鼓鼓劲儿,“加油,勺子。”金马奖颁奖礼,他上台领取最佳男配角奖,算是说出了实话,“我特别需要(这个奖)鼓励,否则今晚坐在这里就是煎熬。”

 

得奖的消息传来时,陈建斌正在拍摄一部谍战剧,导演是合作多年的高群书,他比陈建斌更激动,“我常跟年轻演员说,陈建斌那么执着,他不成功,天理难容!现在很多男演员26岁就开始着急,觉得自己怎么还不红。但是我说啊,40岁也别着急。”


 

这是第二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回归。面对生活中的黯淡,面对他人的误解而不折腰,因为有家。



 


故事三:他总在“稳了”之后选择归零,每次离开都创造新的辉煌

 

2014年,一位从小痴迷马季相声的《奇葩说》选手,在第一季的海选现场见到了马东,穿着苏格兰裙,他从未将眼前这个微胖的中年男人和自己喜爱的相声大师联系在一起。直到节目之后,身边的选手提到马东的父亲,他才恍然大悟。

也是在那时,马东的名字超越了“前央视主持人”“马季儿子”这两个标签,和他的《奇葩说》一起,成为互联网时代更有标志意义的符号。为了实现这点,马东花了几十年的时间。

 

1986年,16岁的马东前往澳大利亚留学,在一家大公司找到工作,并顺利拿到绿卡,成为一名朝九晚五的IT男。旁人眼中的优渥生活,于他而言不过是每天周而复始的重复,终于有一天,他向父亲表达了转型的想法,这一年他27岁。马季一度极力反对,觉得儿子这时转型已经太晚了,马东自己也挣扎了很久,最终却还是回到中国,选择考入北京电影学院电视专业进行深造,由此重新开启一条和父亲一样靠嘴把人逗笑,却又截然不同的“说话”之路。

 

 

1998年,30 岁的马东进入湖南卫视《有话好说》栏目组,随后又进入央视,主持《挑战主持人》和《文化访谈录》两档节目。七年下来,他与崔永元、窦文涛并称为中国脱口秀中的“三驾马车”。慢慢地,他又从主持人转为导演,再到制片人,一路被提拔为央视三套频道的总监助理,2009年春晚还担任语言类节目的导演。

 

就在别人觉得自己应该“稳了”的时候,马东又突然拐弯,2012年选择离开央视、加入爱奇艺,创立了《奇葩说》这个栏目,后面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他凭借《奇葩说》大获全胜,然后又离开爱奇艺,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米未传媒。

 


如今,他终日和一群小自己近30岁的90后们厮混在一起,“死乞白赖地让他们跟我玩,然后他们不带我。”出自这位60后和其他90后们之手的《奇葩说》更是红遍全网,每到节目更新,无数双眼睛都会兴致勃勃盯住屏幕,耐心听着“奇葩”们“吵一小时架”。那些来自不同行业、性格各异的“奇葩”们聚在一起,有人话锋犀利如剑雨,有人温柔却绵里藏针,有演技派也有逻辑控,为各种话题撕得不亦乐乎:“该不该接受潜规则?”“该不该取消份子钱?”“要不要出柜?”“你的生活中有bitch怎么办?”“这个世界需不需要超级英雄?”“要不要发明时光机?”……

 

甚至《奇葩说》的制作过程中也在不断追求变化,在一次接受采访时,马东阐述自己的理念,“如果第二季和第一季还完全一样、不思改变的话,就离死不远了。因为没有任何人能永远 hold 住高潮……”说完这句他愣了一下,赶紧道歉,“对不起,我又污了。”但还是把后半句话说完,“……你只能变花样。”

 


不断在人们觉得自己应该“稳了”的时候选择离开、重新出发,这自然让许多人无法理解。只有马东心里清楚,“人生归零”是他喜欢并且一直在做的一种状态。


这是第三个故事,故事的名字叫,信念。只有积极寻求变化,坚持信念,人生道路才会越来越宽阔,也许会有风险,也许会遭遇失败,但只要真正付出了努力,新的旅途本身就是收获。

 


 

传承,回归,信念。冯唐,陈建斌,马东,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成就,都为爱而不凡。2018年,国际高端家电卡萨帝提出了“卡萨帝人生,为爱不凡”新的品牌理念,意旨致敬每个人的不凡人生。并邀请到冯唐、陈建斌、马东倾情出演《卡萨帝人生,为爱不凡》年度巨制,讲述他们自己的卡萨帝人生。


三个人的出演都表达了一种“不凡”的生活态度,而他们的不凡人生,都体现了卡萨帝十年如一日的品牌坚守和超越。反之,卡萨帝希望于一点一滴中成就不凡的高端品质,带给每个人不凡的人生体验并成就自己的卡萨帝人生。

10年来,卡萨帝一直倡导“家的艺术在于发现爱的意义”,帮助更多的人实现生活平衡、家庭和谐、梦想达成,引领着都市精英的生活方式。而卡萨帝从家电到生活方式,从为爱而生到为爱不凡,一直深刻的探索家与爱的契合,探索家电与用户的“人生”契机。每一次的探索都在致力于为用户带来焕然一新的生活体验,为“家的艺术在于发现爱的意义”提供实际的生活场景。

在“卡萨帝人生,为爱不凡”新的品牌理念推广中,激励所有人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状态,实现自己的不凡人生。

十年如一日,卡萨帝为爱缔造不凡。

阅读9179
男人 故事 
举报0
关注英国那些事儿微信号:hereinu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英国那些事儿”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英国那些事儿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英国那些事儿

微信号:hereinuk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