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哈佛迎来了史上「脸最大」的研究员,高晓松。

作者:InstaFit 来源:InstaFit 公众号
分享到:

02-02

本文授权转自:INSIGHT视界

ID:weinsight


前两天

48岁的高晓松兴冲冲地发表一则微博

今天正式成为哈佛大学研究员啦



说到研究员

那可不是大家眼中“研究生”这么简单

研究员(Research Associate)这个称呼

在美国研究机构中很通用

级别可相当于教授呐

也是厉害得不行不行


这不,他顺带将自己的员工卡po到了微博上

引得一众网友羡慕嫉妒恨



先不说别的

光是证件照要不要换一张

就引发了网友们的大讨论



至于学识与能力更是不用说了

那可是妥妥的人生赢家

圈了一波又一波粉儿



就拿曾经怒怼清华男神...这个事来说

尽管毒舌无情霸道冷酷

但还是让网友们为之打call


毕竟人家说得话都有理啊

“一个名校生走到这里来

一没有胸怀天下

二没有改造国家的欲望

而是问我们你该找什么工作?

你觉得你愧不愧对清华

十多年来对你的教育?

真可谓一语惊醒梦中人



而高晓松之所以能够底气十足、当头棒喝

与他的背景和经历分不开


谁说年少就要服服帖帖?


1969年冬,高晓松出生在清华园

他家真可谓群星闪耀

外公张维:深圳大学创办者、两院院士

外婆陆士嘉: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

舅舅张克潜: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主任

舅公施今墨:民国四大名医之一

母亲张克群:著名建筑学家和教育家

父亲高立人:清华大学教授


全家福


而他家大院更是汇聚了各个领域大牛

“小时候我遇到什么问题

家里人就写一张字条

说你去问谁谁谁”

而这些大人口中随口一说的谁谁谁

大都是中国这一领域的开创者


高晓松回忆道:

“随便踹开一家的门

进去聊会天就很长知识

梁思成、林徽因就住我家前面的院子”


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孩子

压力怎么能不大呢

用高晓松自己的话来说

在我家拿个硕士文凭都等于是文盲



然而一家子理科大学霸

偏偏养出了一个文艺青年

高中时,他在北京最牛的四中度过

可那时,他放着好好地学生会会长不干

非要跑去当校刊主编和诗社社长


等到轻松考上了清华

他一反父母对他的期望

抱着把吉他,开始了浅吟低唱

还对爸妈说:我要创建乐队


听了儿子这句话,父母急了

“我给你买张火车票去天津

你要坚持下来就办乐队

不然就乖乖回来念书“



满怀一腔热血

高晓松就真的揣着张火车票去了天津

坐在天桥弹琴,没钱吃饭

跑去天津大学卖唱,被保卫处抓

无奈之下,只好灰溜溜地回清华念书


可他心不死啊

虽然乐队没创成,但音乐梦不能灭啊

没钱,没乐器,没人手

他干脆在北京高校东拉西扯

找来蒋涛戴涛赵伟老狼等人

组建了“青铜器”乐队

在清华礼堂边的草坪上

对着夕阳,喝着小酒

把过剩的荷尔蒙化作一声声嘶吼


等到小有名气

他干脆任性地选择退学

开始了唱歌写歌

抱着吉他闯天涯的生活 



于是

在那个“摇滚才是音乐”的疯狂年代

22岁的高晓松在华语乐坛

将“高晓松出品”打造成了金字招牌


《同桌的你》

“谁遇到多愁善感的你,谁安慰爱哭的你;

谁看了我给你写的信,谁把它丢在风里”


《青春无悔》

“开始的开始,是我们唱歌;

最后的最后,是我们在走”


《流浪歌手的情人》

“我只能给你一间小小的阁楼

一间朝北的窗,让你看到星斗”


那时的人这么评价他

高晓松写的歌

承包了一整代人的青春岁月


坦荡洒脱,生活就得这么有范儿


不过,这样的日子没能持续太久

不久,他的唱片公司就赔光了钱


心灰意冷之下

他记起小时候妈妈曾告诉他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

还要有诗与远方

谁要觉得你眼前这点儿苟且就是你的人生

那你这一生就完了


于是

心怀远方的他一口气儿

去了三十几个国家

“到一个地方就买一辆车,

玩一段时间就卖了

再去下一个地方”



实在没钱了

就跟着当地的乐队卖艺

“温哥华层层叠叠的岛与水

斯德哥尔摩海湾的落日熔金

沙漠草原上壮阔的月朗星稀

……”

都成了他回忆里最美好的片段


两年的游离,他见识不少

在世界的广袤中

他的心胸也越来越宽广

有次在《晓说》中

他不无感慨地说到

世界不是苟且,世界是远方

行万里路,才能回到内心深处



几年的漂泊后

他对自己有了清晰的定位


最终,他选择定居美国洛杉矶

因为那里有个地方叫好莱坞

在那里,他开启了疯狂的学习模式

喜欢青楼文化

就把书里相关内容抄下来

喜欢历史

就花心思研究这个国家的一切


曾经有的电影梦也捡起来

给各大制片厂写剧本

更多时候他就是在看杂书,

历史,人文,地理,时政

看他感兴趣的一切



那阵子,即使生活清苦

有时候连饭都吃不上

可他的心气儿还在

为了心中的诗和远方

他拼尽全力


本以为他会一直这样下去

以顺其自然的态度

过随遇而安的生活

可有时候

生活总是要闹出点bug出来


2011年5月9日

高晓松从美国赶回参加电影宣传活动

长途飞行的他困倦不堪

加上又喝了不少酒只能叫代驾

结果代驾没来,自己时差上来了

鬼使神差下,开着车就走了


不料,这次酒驾造成四车追尾

法庭上,律师提出减刑要求

血液化验单上3个签字的人

都没有检验师执照



本可以抓住这个理由申请减刑

不料,高晓松却拒绝了:

有没有执照我也喝醉了


面对公众媒体,他深刻检讨反省

酒令智昏以我为戒

“这么多年没有好好反省了

脑子里的东西一直在咕嘟着没关过火

脑浆咕嘟了二十多年

现在找个地方关火晾凉,我觉得特别好

我确实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

但我从来没有把这些事情静静地梳理过”


曾经轻狂的少年

仿佛一夜间成熟

最终,他被判刑拘半年



半年后出狱

有人问他“这半年痛不欲生吧”

没想到,高晓松却这样回答

坐牢那半年是我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


在狱中,他隔着高墙听雨声

仿佛回到“唐宋生活”

用矿泉水瓶制作“漏水时钟”

找一根笔芯翻译了马尔克斯的《昔年种柳》

教十几岁的少年写诗作赋

……

可不是过得快活乐哉嘛



然而,监狱就是监狱

没有网,也没有手机

取而代之的是六七米高的屋顶

是24小时不关的灯

能吃上两个馒头,一口鸡蛋

高晓松都觉得幸福无比


狱中的他

时不时透过铁门望着窗外发呆

在发呆中,他懂得了真情和自由的意义

知晓了理想和欲望的区别

也明白了生活应该慢下来

人不能一直奋斗

那会失掉很多有趣的东西


以梦为马,诗酒趁年华


于是,出狱后的他开启了新的征程

他说,“我确定要做一个知识分子

他参与制作了三档综艺:

《晓说》《晓松奇谈》《奇葩说》

都广受大家欢迎



他说

“你没空读闲书,我来替大家读书“

“你没空聊天,我来替大家聊天“

他的目的

就是让大家工作之余过得有趣一点


为此

他还和几位朋友开了个“杂书馆”

免费供大家借阅书籍

“大雪之后,清茗一杯,杂志两卷

闻见时光掠过土地与生民,不绝如缕”


高晓松的杂书馆


这不,从欧洲作曲到西域兴衰

他信手拈来



秉持着对文化的信念和对知识的渴求

还将足迹延伸到了哈佛大学

一入哈佛直接冲进图书馆


孙中山手迹

林语堂手迹


也算是完成了年初许下的愿望



如今,年近五十的高晓松

已然混成了圈儿里的“老炮儿”

不过,他可是浑身散发着青春的那类

偶尔还来个自拍撒撒娇卖卖萌



不过,他可没满足现状停步不前

反倒是站在了更大的舞台上

保留求知欲与好奇心

在喜欢的事儿上上下求索


自由而又不放纵

努力却从不浮躁

原来,秉持信念并孜孜不倦

生活真的会有别样姿态~

- END -

健身并不是为了向别人炫耀什么

只是为了遇见更好的自己。

阅读8982
哈佛 研究员 
举报0
关注InstaFit微信号:ktmakeup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InstaFit”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InstaFit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InstaFit

微信号:ktmakeup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