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许廷长:南京的旧书市场

作者:古籍 来源:古籍 公众号
分享到:

01-30

史载:南京,图书之府也。书府不会只有新书,旧书必然厕身其中。自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始建科举考场贡院(当时称建康贡院,明改江南贡院),夫子庙地区的旧书业就逐渐兴盛起来。至朱元璋定都南京,书坊更是得到大发展。明代学者胡应麟就曾记述:"吴会、金陵擅名文献,刻本至多,巨帙类书成荟萃焉"。又有记载如:"凡金陵书肆,多在三山街及太学前,书多精整"。三山街就在夫子庙旁。到清代,金陵书业更加繁荣,夫子庙一带的状元境、贡院西街成了书肆集中之地。夫子庙地区不仅在明清两代是南京书业的中心,在全国也是非常闻名。当年的夫子庙是书店云集,书商、读书人与考生往来不绝于途。


清末金陵举办南洋劝业会期间(1910),大批商人士子到会参观游览。浙江巨绅刘承幹(1881---1963)也到金陵一游,见书肆众多,大喜过望,倾力到状元境等处采购,书商见之纷纷携书登门求售。刘氏宅心仁厚,按值付酬,售者购者皆大欢喜。刘氏因之收获颇丰,自此开始藏书,不久在家乡南浔建成著名的嘉业堂藏书楼。


进入民国,夫子庙仍然是旧书业发达之地,图书销售依然火热。各种教科书与洋装书取代线装古籍,充斥大小书店。那些石印本书籍对于普及教育,广泛传播科学文化知识起到了重要作用。


民国时期除夫子庙外,与之靠近的太平南路杨公井也是旧书业发达之地。当时的杨公井书店林立,新旧书杂陈,人称花牌楼书店街。南京现在唯一的古籍书店就位于杨公井,当然古书的买卖是不多了,只能做些旧书和新印古籍业务。前几年曾在那儿看到一本汪伪时期的中央大学图书馆藏书目录,书印得非常精致,里面收了一幅图书馆雪景照片,画面开阔疏朗,拍得十分漂亮。那图书馆抗战前是教会办的金陵大学图书馆,现在是南京大学图书馆,房子还在,但几十年物是人非,周围场景全变了,没法再拍那种照片了。汪伪时期的文献在抗战胜利后销毁了不少,现在更是难以收集了。


夫子庙位于城南,而位于城西的朝天宫,近年逐渐发展为颇具规模的旧书集散地。朝天宫原为明代三大节前文武百官演习朝见天子礼仪之处,平时则用作皇室成员与王公贵族焚香祁福道场,现为南京市博物馆所在地。朝天宫所在的莫愁路早年也是旧货业集中之地,五十年代后成为机电产品一条街。在朝天宫宫墙外与秦淮河之间不宽的小街上,集中了一批书贩。有的是靠墙摆个摊位,有的沿河支个棚架,资本多些的有象样的门面房,各做各的生意。但看看他们卖的书,多数大同小异,大概都是从废品收购站或是由挑高箩的收来的,当然也有人上门兜售的。各家出售的主要还是近二十年来出的书,也常见一些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正式或非正式出版物。如笔者就曾在那儿看到一本南京工学院图书馆印行的《诗花集——悼念敬爱的周恩来总理》,1977年的油印本,16开,130页,里面收录了4篇文章和156首诗,还刻印了几幅周恩来的画像。钢板蜡纸刻印人像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是要有点技巧的。南京工学院图书馆前身是民国时期的东南大学图书馆、国立中央大学图书馆,也曾一度因纪念捐钱者改叫孟芳图书馆,现在是东南大学图书馆。


在朝天宫旧书市场偶尔也能看见更早些的旧书,但真伪如何就看你的眼力了。常常能看见外文版的书籍,各种文种的都能看到一些。现在的人除了英语,其他不是小语种的外语书也少有人问津了。这些外文书大多是民国和五六十年代的人读的,那时好象还不是像现在这样讲外文就是指英语。中国古书造假是古已有之,以致辨伪成了一门学问,但外文书造假却并很少见到。


除经营旧书外,有的书贩还兼营其他旧货古玩之类的东西。前不久笔者看见一位老者在一家旧书店门前挑了一大堆旧信封,店老板又翻出许多旧信封让他坐下慢慢挑。他的老伴也在一旁相陪,因无事可做就嗑瓜子打发时光,看着倒也有趣。


我的一个朋友近年来成了朝天宫旧书市场的常客。他常常是早晨5点钟就赶到那儿,冬天的5点钟天还黑乎乎的,但那儿已经有人在等候早市了。几个人就在一起扎堆聊天,当然聊的内容大多与书业掌故有关。到5点半,摆摊卖书的才来,几个人立即停止聊天,各自分头捕获猎物去了。去那么早就是为了把中意的书收归私有,迟了就成了人家的囊中物了,那样岂不可惜?这些书迷的敬业精神实在令人敬佩。他们大多是收藏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旧书,清代的书已经是很少见了,明版书自然是想都别想了。我那朋友专收民国时期的南京地方文献,这类书以位于龙蟠里的南京图书馆特藏部(现在属于历史文献部)收藏最多,能在朝天宫看到一些漏网之鱼就算是幸运的了。南京还有一些老人收藏有民国时期的出版物,流散到朝天宫的已经是七零八落不成系统的了。精明者常常与这些老人拉上关系,下几年功夫,交情好的也许能够如愿以偿。


每逢休息日,在朝天宫棂星门与文庙大殿前的空地上,就会有个文物交流会场,其中也有一些书贩经销旧书,那些人大多数是外地来赶场子的,哪儿有场子就往哪儿赶。不象朝天宫宫墙外的那些书贩,常年在那儿守摊。这种交流会是鱼龙混杂,什么玩意儿都有。曾经看见有人兜售日本战刀,说是侵华日军指挥官冈村宁次的指挥刀。居然有人相信,花了几百块钱买下,还在报上发消息,请人鉴定,结果就可想而知了。交流会上能见到清末至民国时期的石印本书,还有一些木刻本,版刻模糊不清,品相也欠佳。


举办这种文物交流会近年成了时尚,除市博物馆外,位于中山门内的江苏省属的南京博物院也在休息日搞这种活动。书贩们两个场子轮流跑,东西当然都差不多。

阅读1
南京 
举报0
关注古籍微信号:weiguji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古籍”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古籍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古籍

微信号:weiguji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