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10年工作经验还没应届生赚钱多,地产老兵该如何焕发第二春?

作者:明源地产研究院 来源:明源地产研究院 公众号
分享到:

02-03


都说这是一个需要努力奔跑才能停留在原地的时代。对此,身处地产行业的人应该都有深刻的感受。别的不说,短短一个月的时间,1月份的百强榜就比2017年度榜单有了不小的变化。

 

 

但凡涉及排名,向来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冲在前面的自然欢喜,欢喜的背后则是无数的哀愁。市场就这么大,有人份额占得大了,意味着无数的中小房企被消灭了!

一大堆地产人面临着失业。即便暂时还幸免于难的房企,身处其中的“老人”们也不无焦虑。

 

前几天,有个内地中小房企的总监来深圳找工作,说是要趁着自家企业还没被消灭,赶紧找出路。其拉的一个群里,各大中小房企的中高管几百人。据其介绍,里面甚至好几个副总和总裁都失业一年多了,现在还没找到工作。

 

这些地产老兵们,一路见证了行业的发展。可是,如今,行业里面似乎已经没有了他们的位置……


 

01

越往上走,机会越小

不转变观念

经验再多都可能被淘汰


这段时间,一组照片在朋友圈广为流传。照片中,一位在西安火车站冒雪揽活的农民工啃着面包,啃着啃着就低头哭了起来。

 


这组照片是2014年2月5日由摄影师严建设经其本人同意拍摄的。为何时隔4年之后却疯传起来,而且发朋友圈的以地产人为主(明源君朋友圈有数千地产人)?因为在外人看来高大上的地产圈,也满是心酸!

 

最近,媒体爆料,46岁郑州某地产富豪因心脏病猝死北京西站,生前,拥有亿万家产的该富豪为工作常年住酒店,而类似这样的房企老板并不在少数。

一些房企老板坦言,其个人早就财务自由,能够保家人衣食无忧,可是公司有几百甚至几千号员工,背后是无数个家庭,自己不敢休息。
不过,各位房企老板们好歹财务自由了,可是,绝大多数的地产人,还要靠工作养活自己和家人。如今,却不上不下,甚至面临着失业。

 

1、行业洗牌加速,已不需要那么多人了

 

调控、洗牌加速行业集中度提高,是整个行业的问题,基本上无人可逃。前文提到的失业的副总、总裁都大都属于这一类。十个百亿公司需要十个总裁,但一个千亿公司只需要一个总裁。

 

当然,这里面有分成两种,一种是主动退出房地产市场,或者被收购兼并,没有了自己的位置;另一种是公司发展还不错,但是玩法跟过去不一样了,比如原来只在一二线,现在三四线也要布局,原来的总裁就很容易被换掉。

除了失业,还有失意的。最典型的就是营销和投拓。过去,开发商内部经营都是以营销为龙头,可如今市场变了,卖房容易拿地难,投拓在房企价值链上的地位和重要性迅速增加,战投部门急速膨胀,薪酬也一路飙涨。

比如,几个TOP30房企让明源君介绍广深区域投资总,年薪可以给到300万左右,而营销总才100万出头,最多的不过150万!

 

2、内部组织架构调整,老员工首当其冲

 

前不久,明源君去昆明拜访俊发高管。俊发的员工笑称,连她都会经常搞混各副总裁、中心总经理的办公室。因为为了适应发展节奏,组织架构调整比较频繁,每调整一次,大家就要搬位置。

 

架构调整,首当其冲的是中层。无论是以前的恒大、万科,还是如今的其他房企,为了提高组织效能,推动组织扁平化,从”集团-区域-分公司“三层架构压缩为“集团-区域公司”两层架构,中间层级的“区域级”向来是裁员的重灾区,而成为牺牲品的,又半以老员工居多。

 

以上还只是仍然在快速发展中的公司的现象。如果公司被收购了,会更惨。被并购公司员工通常只有少部分可以进入新公司,大部分都会被清退。

 

某擅长做收并购的50强房企副总裁就告诉明源君,虽然公司很缺人,但更愿意用自己招来的学生兵,因为从历史上看,学生兵更靠谱。

  

3、思维扭转不过来,导致失意或者失业

 

世界上有两件事是最难的:一是把自己的思想装进别人的脑袋,二是把别人的钱装进自己的口袋。

 

一个人的思想要到三十岁左右才会成熟,但成熟的同时也意味着你要接受新的思想变得更困难了。

  

当年,王文学搞固安工业园,就在内部遭到强烈的反对。王文学一度只身一人赴固安,并把公司公章随身带去,以此促使团队在需要请示时不得不前往固安,接受既定现实。

 

很显然,与公司的战略背道而驰的人,在公司不会好过。某房企老总想探索长租公寓,可是原本做开发的团队的思维怎么也转不过来。最后没办法,只好将他们通通都换掉。

 

4、干了多年还迷糊的老人,注定被淘汰

 

还有一类人,是干了多年,却连自己干什么都还没怎么搞明白的人。最为典型的是营销。陈利文就指出,很多案场销售都是靠天吃饭,“把行情当能力”!

 

融创曾做过统计,同一个售楼处,销冠比末位的销售均价高了3%。越是三四五线城市差距越大,有的相差4%、5%。主流房企每年的净利润也就是大概10%左右,蹩脚的销售一下就丢掉了净利润的30%,可怕!

 

因此,陈利文不无感慨地说,太多的地产营销人都是吃青春饭的,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卖的是什么东西。



明源君也有此感慨。2016年深圳楼市火爆,明源君一师妹退学到深圳做中介,随着行情下滑,她立刻没辙了,现在转行做健康体检去了。

 

 

02

地产老兵想焕发第二春

无非三条路

转型、转行,以及创业

 

与地产老兵黯然神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大房企高薪抢夺高校应届毕业生,激烈程度不亚于抢地。

 

比如,碧桂园面向博士的“未来领袖”年薪40万元~50万元起、阳光城的“光之子”年薪14万元起(本科14万元、硕士20万元、博士25万元)……此外,还会开出安家费、节日礼金等。 

 

明源君之前写过一个文章,5年工作经验的地产人,薪水还不如应届生高,后台留言非常踊跃。

 

马化腾说,有时你什么错都没有,就错在太老了!可是,人活着就要吃饭。地产老兵们,该如何焕发第二春呢?明源君觉得,不外乎以下三条路:

  

1、转岗

 

内部转型是很多地产老兵最优先考虑的,毕竟在行业浸淫多年,比去其他的行业要更有优势一些。

 

行业内或公司内转型,最典型的就是换岗。比如,从前年开始,就不断有人问我,现在投资拿地越来越重要,薪水也高,自己想做去投拓,可是以前没做过这块,应该要怎么学习,看什么书……

 

明源君很理解这些朋友的焦虑,也欣赏他们想要变革的勇气。可是,有些事情仅仅靠勇气还不够。

 

对于不少岗位,猎头在猎取一个有几年工作经验的人来填坑的时候,除了看候选人的专业能力外,还会看他附带有多少资源。投资拿地这个岗位就在此列。

比如收并购、城市更新的地,没点能量,根本就啃不动。论专业能力,比如尽调、工程部门对产值的审核等,专业人才一大把,你还要现学,很难占优势。

 

 

再比如,现在不少地方在试点或推行现房销售,对营销来说,现房销售意味着过去的经验归零。因为,目前开发商的一切的营销动作和经验都是以期房为基点的,现房不吃这一套。工程的人能加重自身营销的角色,原来的营销人却很难去搞工程。

 

不过,艺多不压身,多学点东西总是好的。这就要求每个地产人不能只是盯着自己那一亩三分地。而是时刻要有危机感,不断充电。当你做的工作已经没有挑战性的时候,要么该充电了要么这个工作该换了。一般来说,做营销、战投、财务的人容易做到副总、总裁,但当代置业现任总裁张鹏之前是做品牌的。努力,还是有很多可能的。

  

2、转行

 

昨天,一粉丝跟明源君说,自己想到深圳卖房子,赚够100万就去读书,然后去大学做韩语老师(如下图,另外多说一句,明源君认识几个拥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地产老总说,自己以后计划去大学当老师)。

 

这其实就是转行了!

 

不管最终能否实现,有规划总比过一天算一天要好得多。事实上,由于房地产太赚钱,很多人都缺乏这样子的规划。

 

 

说实话,明源君不太认同“地产人”“IT人”之类说法。诚然,作为一个整体,这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但是,你作为一个个体,对这个身份的认同感越强,未来转型的难度可能越大——这正是不少地产人当前面临的困境,做了几年之后发现转行很难。

 

可是,谁都无法与趋势为敌。未来是百强的天下,留给地产人转行的时间越来越少。

 

其实,不论是最新就任万科总裁的祝九胜,还是此前大家热议的总裁人选孙嘉(来自麦肯锡),都不是搞地产开发出身的。不要将自己限定得那么死,选择会多很多。

 

比如,明源君认识一销售,原来卖高端产品认识不少有钱的客户,现在改去私募基金公司卖金融产品去了,混的也是风生水起的。

 

3、创业

 

最后是九死一生的创业,比如曾经的明星职业经理人刘爱明、蔡雪梅、毛大庆等等,都选择了创业。

 

 

通过与碧桂园在特色小镇上合作,创业几年的刘爱明,现如今的产业地产之路走得越来越顺畅了。

 

当年,蔡雪梅创立Elab,雄心勃勃地要以C2B的逻辑造出客户真正想要的房子,业内一片惊诧,但对其创新看好的却少之又少。私下里,各地产老总们都不太看好这种模式。

 

可是,如今看来还不错。蔡雪梅倾注心血打造的未来人居样本—重庆南滨特区天空森林城市,已经从原来的9000多/平米,卖到了现在的3万多/平米。

 

Elab出产品研发、互联网平台、营销,甚至带资入股,开发商出工程团队、成本团队、财务团队。最后分享的是价值提升后的利润。既能提升运营效率,又能创造客户需求,Elab是典型的轻资产公司!

 

明源君还认识几个没那么耀眼的地产老兵,抓住中产阶级消费升级的机会,进入餐饮行业创业,干得还不错。

 

 

03

想要焕发事业第二春

还是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

 

就本质来说,房企就是一个资源整合平台。要拿地,但拿地的钱多半是借银行的,设计有设计院,建设有总包单位,销售可以找代理公司,卖掉之后,物业可以扔给别的物业公司打理……

 

所以,孙宏斌说,(这个行业)为什么很多人都挣很多钱,因为它容易做规模,因为它有杠杆,因为它可以用银行的钱、客户的钱、建筑商的钱,所有的钱都是应付款,从来没有应收款!

 

能整合资源是一种能力,但不是什么都能整合。

前几天一房企副总说他离职了,因为感觉公司前景不妙,自己年纪大了,再跳槽去别的更大公司去也不大现实,目前正在创业做智能机器人,主要是针对老人陪护。

 

明源君初一听,觉得这老总很牛啊,创业一起步就敢干这么有科技含量的事,毕竟这一块目前没有成功的产品,想必其要么有核心技术,要么有强大的资金实力。

 

可是,该老总说,这些他都没有,实际造机器人的是别家公司,他只是想利用自己在房地产行业的资源销售出去,自己只是一个资源整合者……明源觉得这很悬。

 

无论是转型、转行还是创业,想要让自己少走弯路,早日迎来事业的第二春,还是要利用自身的优势。

 

比如,小林是某房企的工程人员,除了干好自己份内的事情之外,他还喜欢琢磨营销策划的事儿。每次搞工地开放,小林都力所能及参与。由于现房销售的趋势很是明显,而且他所在的公司也拿了几块必须现房销售的地块,公司对如何展示工地干净整洁、紧张有序的氛围、现场的工法工艺,以及专业人员讲解,统一说辞,品牌展示说明,甚至设计一些活动等越发重视。深谙此道的小林如鱼得水。如果未来真的全部要求现房销售,像小林这样的人才会很容易脱颖而出。

 

还有一个知名房企的副总,在公司架构调整的过程中被架空,自己年纪也大了(接近退休的年龄),于是出来开了个顾问公司,靠着几十年来在地产行业的实战经历,个人的品牌,以及对成本的深刻理解,给各个房企做培训,一次收费5~10万。听过他课的人大都表示还挺受用。

 

至于创业,更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前面提到的刘爱明、毛大庆等,如果按照地产的逻辑干肯定不行,可是如果没有地产那也是万万不可的。

 

比如地产老兵蔡照明,其在地产圈言论界活跃了十余年。一路从报纸主编到广告再到开发商营销官。最后,他选择了创业,服务的对象是此前唯一被排除在外的购房者。

 

蔡照明认为,现在信息获取很容易,可是中介把二手房的信息搞得很混乱然后中介们自己又跳出来甄别搞真房源,造成真实信息很稀缺很值钱的虚幻景象,跟先做流氓敲诈再收取保护费是一个逻辑,而这些成本实际上不应该买房人承担。

对于中介来说,一套500万和一套1000万的房子,投入的人力和智力几乎一样,可是后者的佣金是前者的两倍,这非常的不合理。蔡照明想打破这一部合理。

 

蔡照明的创业能不能成功不太好说,可是一个过去长期服务开发商的人,突然跑去服务购房者,其在专业方面是很有优势的。

 


小结

 

明源君接触到少数地产老兵,对应届生获得高薪愤愤不平。其实,替换你的不是应届生,而是时代,因为应届生小鲜肉也终有一天会变成“老人”。

 

时代扔掉你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跟你说。可是,时代的车轮滚滚而来,你要么断臂求生,要么就得跳上去,跟着它往前滚。

 

无论是继续留在房地产行业,还是转型干别的,都要不断往上走,往前跑。因为这是一个需要努力奔跑才能留在原地的时代。

 

或许你每天在朋友圈卖房子,刷屏刷到被亲生父母屏蔽的程度,还是没能实现逆袭,那至少也说明你为此努力过。

 

当然,据说有些房企的员工有机会也不大愿意升职,因为级别越高强制跟投额度越高,而新增的工资、奖金远没有跟投金额上涨得快,而不跟投又有被开除的危险。



作者: 明源地产研究院副主编 艾振强    微信:arunme



点击【阅读原文】,立刻体验云行销



阅读1
地产 如何 
举报0
关注明源地产研究院微信号:mydcyj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明源地产研究院”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明源地产研究院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明源地产研究院

微信号:mydcyj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