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过年最爱吃的有馅食品,其中4大营养隐患怎么解决?

作者: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来源: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公众号
分享到:

02-12


要点提示


  1. 饺子有皮有馅,可以轻松实现多种食材的组合搭配。


  2. 饺子的主要营养缺陷在于,主食(面皮)和馅料单一,脂肪含量高,蔬菜总量不足。


  3. 健康吃饺子,建议丰富饺子的内馅,同时搭配清爽的凉拌蔬菜。


  4. 顿顿吃饺子,想必谁都受不了,下顿饭记得补充全谷和薯类。


中国人好像特别喜欢吃有馅的食品——饺子、包子、馅饼、菜团、春卷、烧麦、馄饨、汤圆......无计其数的美味食品,都因为加入馅料而玄妙无穷。


尽管形式不同,内容上都有一个共性——用淀粉类食品和其它食品搭配,制作出可以替代饭菜一餐饱腹的食品。而馅料的原料五花八门,几乎是无食材不可入馅。有人评说,带馅食品体现了中华饮食的多样性,符合营养平衡的原则。 


馅类食品中既有粮食,也有肉类和蔬菜,营养素比较全面。

孩子不爱吃的胡萝卜,老人容易塞牙的青菜,都可以用馅巧妙地藏起来,不知不觉地让人吃下去。


同时,一种馅中可以加入七八种原料,轻松实现了多种食物原料的搭配,比用多种原料炒菜,实在方便得多。在某种意义上说,带馅食品大多属于是传统的中式快餐食品。




「带馅」只是提供了食物多样化的可能性,却并不是营养合理的保证,天天吃包子饺子,未必能吃出健康。 


所谓营养平衡,至少要达到食材多样的要求,主食和其它食材的比例也必须合理。今天,就和大家分析一下「馅类食物」的4个营养缺陷和解决对策。


问题一:

主食不够多样化

 

带馅食品,难道也有主食和菜肴之分么?


当然有。


带馅食品也一样可以分为「主食」和「菜肴」两部分。


  • 其中的「皮」是由面粉制作的,属于主食


  • 有荤有素的馅料,则属于菜肴

 

包子、饺子、馅饼的皮,大多是精白面粉制作的,和面条、面饼并无二致。其中既没有全谷,也没有薯类。


饺子皮需要高度韧性,它没办法加入很多全麦粉或杂粮粉来制作。否则,面团的筋力太差,包的时候就容易「露馅」,下锅之后也很容易煮破。


韧性来自于面筋蛋白,而加入杂粮会降低筋力,甚至导致口感粘软。


所以,经常以带馅食品为食,并不容易做到主食多样化。



问题二:

馅料食材不够多样化


理论上说,无食材不可入馅,但实际上,无论包子还是饺子,我国北方的常见的馅料食材并不算多,而且几乎是约定俗成,认为某些食材「适合」做馅。食材类别受到限制。


  • 动物性来源的食材是猪牛羊肉、鸡蛋和虾肉


  • 植物性来源的是韭菜、白菜、芹菜、茴香和胡萝卜


  • 还经常加入粉条或粉丝


比如说,某种三鲜馅的饺子,其中只有猪肉、虾仁和鸡蛋。既没有蔬菜,没有豆类,没有菌类,也没有藻类。


一餐当中如果只有这一种食物,仅仅吃了4种食材,种类严重不齐全,实在不能叫做营养合理。

 


在家庭中,做饺子的馅料往往多年不变。在餐饮店中,最常见的就是韭菜猪肉饺子、白菜猪肉饺子、茴香肉馅饺子、韭菜鸡蛋饺子这么几种。速冻饺子花样多一点,但万变不离其宗,还是以这些原料为主流。


问题三:

蔬菜总量不足


在一顿营养平衡的正餐当中,


菜肴中肉类的量应当在50克左右,蔬菜至少要供应150克,最好能够有一半绿叶蔬菜。


也就是说,一份肉类最好能配三份以上的蔬菜。


然而,大部分市售饺子和家庭自制饺子都是难以满足蔬菜食量要求的。

制作饺子的时候往往蔬菜要挤水,损失多种维生素;对速冻饺子来说,冷冻很久之后,营养素含量还会下降。


如果经常以饺子为主食,很难避免菜摄入不足的问题。


问题四:

脂肪含量往往过高


人们都知道,包饺子、做包子时,如果只使用瘦肉馅,就难免会产生太「柴」的口感。


为了让馅料吃起来香浓味美、滑软多汁,即便家庭制作饺子,馅料所用肉类也必须「三肥七瘦」,其中脂肪含量通常会超过40%。


工业化生产中,为了美味可口又降低生产成本,就需要添加肥肉、猪油等原料



即便是用低脂肪的鱼虾类制成的馅料,也要添加动物油脂,或使用含脂肪的猪皮冻,来改善口感,增加多汁性。

 

在食物不足的时代里,「一口咬下去流油」的包子饺子,曾经是多少人的美食梦想。然而,在满街超重肥胖者的食物极大丰富时代,这种馅料配方必然会带来大量的饱和脂肪和热量,不利于食用者的健康。

 

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也就找到了方向。皮虽然很难改变,但馅料和搭配还是可以改变的。

 

  • 丰富馅料的内容,再将带馅食品和少油的凉拌蔬菜相搭配,就可以更好地达到营养平衡。


  • 至于杂粮不足的问题也不难解决:这顿吃包子饺子,下一餐再吃全谷杂粮薯类,就全解决啦!




微博 / 公众号: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头条号签约作者

北京食品营养与人类健康高精尖创新中心岗位科学家

中国营养学会理事

中国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协会理事

中国科协聘营养科学传播首席专家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博士

转载 / 合作请联系

media@fanzhihong.net

阅读9717
食品 
举报0
关注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微信号:DaisyFan_201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范志红_原创营养信息

微信号:DaisyFan_2014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