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过年吃饺子是悠久的历史传统?秦始皇不服

作者:壹读 来源:壹读 公众号
分享到:

02-16

壹读百科


正在包饺子的特约值班壹读君丨张不叁

2000年前的秦朝人,是怎样过春节的?答案估计会让你失望:他们不过春节。

如今你熟悉的大部分春节习俗,基本都是唐朝才开始兴起的:饺子?那是唐朝才有的食物,当时叫“汤中牢丸”;鞭炮?“爆竹声中一岁除”明明是唐诗,火药更是宋朝才发明的;门神?别忘了尉迟敬德和秦叔宝这两位的年代;就算是最早出现的压岁钱,也是汉朝才出现的,它叫“厌胜钱”,主要是为了辟邪,也不是过年才给。

但当时仍然有一个类似春节的节日——“蜡祭”,这是一种年终祭祀活动。无论举行的时间,还是人们对它的重视程度、庆典的隆重程度,都与春节十分相近。

过年是为了祭祀

“蜡”在这里读“zhà”,《礼记·郊特牲》把它解释为“求索”:“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那时人们信奉天地鬼神,认为它们带来了那些对生产生活有益的事物,祭祀这些事物就是向神灵表达谢意。所以在每年周历的十二月,人们会把所有这些事物都一口气“找”全了,一股脑来祭祀。

它们当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八种,分别是:

先啬:也叫先农,里耶秦简有“祠先农简”,就是著名的神农;

司啬:也就是后稷,上古传说中教人们耕田的神;

农:也叫田畯(jùn),周代教百姓耕种的官吏,《诗经·七月》就有“同我妇子,饁彼南亩,田畯至喜”的记载;

邮表畷(zhuì):很奇葩的祭祀对象,邮是田间庐舍,表是田间道路,畷是井田的边界;

猫虎:猫吃老鼠,虎吃破坏庄稼的野猪,都有利于农业;

坊:蓄水的堤坝,水利也对农业意义重大;

水庸:排水沟渠,重要性同“坊”;

昆虫:祈祷害虫不要危害庄稼。

(注:这里采用的是郑玄的注解,《礼记》的分类是没有昆虫,猫和虎各自独立算两种)

祭祀就祭“尸”

在《礼记》中,祭祀这些神灵的仪式由天子或国君主持,他的形象有点像大主教:头戴白色鹿皮做的冠“皮弁”,身穿白衣“素服”,腰系葛带,手持榛木做成的手杖;民众也都要换上黄衣,头戴斗笠,这叫“草服”或“野服”,象征着季秋之后草木的颜色;人们还要像唱弥撒一样,一起唱歌谣:

土返其宅(堤防的夯土老老实实回到原位,洋气翻译就是:Ashes to ashes,dust to dust),

水归其壑(水都要回到沟里,不要漫出来),

昆虫勿作(害虫都去死),

草木归其泽(杂草、荆棘,请长到水里,不要来田里)。

同时,人们还要把那些平日舍不得吃的酒肉等珍贵食物奉献给“尸”——别怕,不是真正的尸体,只是代表鬼神接受祭祀的演员。他们有可能把自己打扮成鬼神模样,穿上稀奇古怪的衣服,戴上各种面具,摆出种种POSE,和古希腊悲剧的演员如出一辙。

《白虎通义》称,这是因为鬼神们“听之无形,视之无形”,当他们回到生前的家里后,抬头看椽子,低头看几案,那些用过的器皿还在,自己人却没了,就会感到各种空虚寂寞冷,所以需要由“尸”代替他们吃饱喝好。

等到祭祀结束,钟鼓等音乐暂停,主持人“祝”宣布祭礼完成,神灵都喝醉了,就该回到天上了,这时乐队再次敲起钟鼓,送“尸”和祖先的灵魂踏上归程;庖厨、侍女们撤下祭品,大家开始准备宴饮。对这一幕,《诗经•小雅•楚茨》已有描述:

礼仪既备,钟鼓既戒,

孝孙徂位,工祝致告。

神具醉止,皇尸载起,

钟鼓送尸,神保聿归。

诸宰君妇,废彻不迟,

诸父兄弟,备言燕私。

吃!吃!吃!

祭神结束了,真正的高潮却刚刚来到。

鬼神们“享用”完毕,那些祭品也不能浪费,都会落入参加蜡祭的民众们的肚肠,这项备受欢迎的活动被称为分胙。当时生活水平不高,一般人吃肉的机会不多,秦朝《厩苑律》禁止杀牛吃肉,就算耕牛是自然死亡,也得先报告官府,再把牛尸按皮肉筋角等分解卖钱;《田律》也禁止百姓无故饮酒。

这种情况下,各种祭祀也就成了满足口腹之欲的最好机会。里耶“祠先农简”记载:秦始皇三十二年三月的一天,迁陵县举行了祭祀先农活动,祭品包括盐、母羊、黍米、酒、猪等。祭祀完毕、参与者将这些食物分吃后,剩下的“余彻食”由管理仓库的官吏卖给了刑徒们,其中一位城旦“赫”就花了四钱买到一个羊头、四只羊蹄。

正因为“可以解馋”这一最直接原因,蜡祭现场的欢闹可想而知。人们敲起土鼓,吹起《豳风》,也就是前面提到的《七月》,这首诗的最后一段描写农户们庆祝新年,气氛就与蜡祭十分相似:外面天寒地冻、大雪纷飞,屋里却是温暖如春,大家尽情享用着醇厚的美酒和鲜嫩的羔羊肉,酒至半酣,纷纷起身簇拥在厅堂上,举起手中的“兕觥”(犀形的酒具),齐声高喊“万寿无疆”……

这样的场面还使一位长者悟出了人生经验。有学生不明白,为什么举行蜡祭时会“一国之人皆若狂”,长者就给他涨了一下知识:这是因为百姓们辛劳了上百天,才能得到这一天上苍赐给的恩泽,殊为不易。他还表示,想让民众一味地紧张劳作却不松弛休息,就连周文王、周武王也办不到;只松弛却不紧张,文王、武王也不会做;又有紧张、又有松弛,才是文王、武王的办法。这就是“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这个成语的由来,这位长者就是孔子。

腊月来源于另一种祭祀

和蜡祭时间非常接近的还有另一种祭祀,它的名称也和蜡祭很像,以至于不少人把两种祭祀搞混,这就是“腊祭”——看好了,这两个字的偏旁可不一样,意思更相去甚远。

“腊”字在这里与“猎”字相通,按《风俗通》的解释,这项祭祀是“因猎取兽祭先祖”,也就是将田猎得来的猎物祭祀先祖;《礼记》则称,与住宅相关的“五祀”也在受祭之列,它们分别是:门、户(窗)、中霤(同“溜”,天窗)、灶、行(门内的地面)。此外,“蜡祭”的主旨是感谢和农业直接相关的神灵。主题非常明确;“腊祭”则属于四时祭(四季的祭祀)中冬季的祭祀,更家常一些。

后来到了秦惠王时期,他将腊祭的规格提升到年终祭祀的高度,并将这一天定为腊日。许多年后,秦始皇还有一个与腊日相关的故事,传说太原有一位修道者茅濛,在华山驾龙上天,当地因此流传起一首歌谣:

神仙得者茅初成,

驾龙上升入太清。

时下玄洲戏赤城,

继世而往在我盈。

帝若学之腊嘉平。

秦始皇听说后,萌生了求仙的念头,并按歌谣指点的那样,把腊日改名为“嘉平”。皇帝的求仙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嘉平这个名字却伴随着腊日流传了下来,后来腊、蜡二祭慢慢合二为一,有腊日的那个月(农历十二月)也成了腊月,广义上的春节也随之出现了,“嘉平”则从此成为新年的别称。


图片来自网络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阅读 |狗年说狗

点击图片阅读 |这些象征爱情的东西,都跟爱情背道而驰

点击图片阅读 | 鸳鸯才是天下第一渣cp!


如果你觉得今天的文章还不错

动动手指给壹读君点个赞

阅读8796
历史 
举报0
关注壹读微信号:yiduiread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壹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壹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壹读

微信号:yiduiread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