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社融增速新低,警惕信用风险——1月金融数据点评(海通宏观姜超、梁中华、李金柳)

作者: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来源: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公众号
分享到:

02-13

重要提示:本微信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请先阅读本文最后的免责声明。


社融增速新低,警惕信用风险——1月金融数据点评(海通宏观姜超、梁中华、李金柳)

摘 要

 

212日,央行公布1月金融统计数据:1月新增社融3.06万亿元,同比少增6367亿元;M2增速由1712月的8.2%回升至8.6%;当月金融机构贷款增加2.9万亿,同比多增8670亿。我们的观点是:社融增速新低,警惕信用风险。

社融增速新低。1月新增社融总量3.06万亿,同比少增6367亿,为近三年的最低水平。社融余额增速从12%降至11.3%,增速创03年有数据以来新低。从结构上来看,金融强监管下表外非标融资受到明显压制,1月新增委托、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仅有1178亿,同比少增了1.1万亿,是社融的主要拖累。对实体发放贷款增加2.69万亿,同比多增3800亿,一方面反映年初银行信贷冲动仍存,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反映融资需求从表外向表内转移。债券净融资1194亿,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受到利率偏高的压制。

信贷依然高增。1月新增金融机构贷款2.9万亿,同比多增了8670亿。其中居民中长贷增加5910亿,短贷增加3106亿,整体上看,居民部门融资需求仍强,可能受到去年银行额度限制而积压的贷款需求的推动。1月企业中长贷增长1.33万亿,同比少增了2500亿,考虑到非标融资的回落,企业部门整体融资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信贷高增长主要也是金融监管趋严后,融资需求从表外转向表内。

M2增速回升至8.6%受企业和非银存款回升的推动,1M2同比增速回升至8.6%,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18年在控制宏观杠杆率的政策背景下,整体融资环境收紧,对货币创造会继续构成影响,预计M2保持个位数增长将成为新常态。1M0增速大降至-13.8%M1增速反弹至15%,均与春节月份错位有关。此外,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这也印证了我们之前专题中提到的M2统计中的问题,有助于更全面的统计货币数量。按完善前方法统计,181月末M2增速为8.5%,所以统计方法的调整对1M2增速的影响相对有限。

经济增速承压,货币回归中性。年初以来金融监管政策继续出台,对通道业务进行全面封堵,非标融资在2018年将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而债券市场利率依然高启,贷款利率上浮,整体融资环境进一步趋紧,对经济的压制作用会逐步体现。但当前PPI趋势性回落,CPI增长依然温和,通胀压力缓解,而经济增速承压,随着宏观审慎政策的逐步落地,双支柱框架下的货币政策已经从实际偏紧回归中性,体现为年初以来的货币利率创半年新低。

新增社融不够用,警惕信用风险爆发。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过去中国社会融资长期保持在两位数以上的高增速,一是为了保证利息偿还,二是保障经济高增长,但简单测算下就会发现,2018年用于保障偿债和经济增长的新增社会融资规模并不充分。如果今年社融增速降到10%,扣减掉6%的到期利息还剩4%,考虑到社融规模是GDP2倍出头,那么最多也只剩8%的新增融资供经济增长,如果还要支持6.5%GDP增速和3%的物价上涨,怎么看都是不够的。所以未来只有三种可能性:要么去杠杆暂缓,社融增速回升到12%以上;要么接受经济下行,经济或者通胀大幅回落;要么打破刚性兑付,允许债务违约的大规模出现。我们相信政府去杠杆的决心,也不认为经济增长会失速,那么相比较而言打破刚兑、出现大量信用违约的概率比较大。尤其18年非标融资大幅萎缩,信用债也大幅缩水,但今明两年是信用债和非标到期的高峰时点,而银行表内贷款受资本约束,必然有大量中小企业拿不到银行贷款难以偿债,这或许也是中国债务经济转型必须经历的阵痛。


1. 社融增速新低

1月新增社融总量3.06万亿,同比少增6367亿,为近三年的最低水平。从结构上来看,金融强监管下表外非标融资受到明显压制,1月新增委托、信托贷款、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仅有1178亿,同比少增了1.1万亿,是社融的主要拖累。对实体发放贷款增加2.69万亿,同比多增3800亿,一方面反映年初银行信贷冲动仍存,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反映融资需求从表外向表内转移。债券净融资1194亿,仍处于较低的水平,主要受到利率偏高的压制。

从同比增速来看,1月社融余额增速从1712月的12%降至11.3%,增速创03年有数据以来新低。如果考虑到国债和地方债融资,更广义的社融增速从17年末的14%左右进一步降至13.5%


2. 信贷依然高增

1月新增金融机构贷款2.9万亿,同比多增了8670亿。其中,1月居民中长贷增加5910亿,同比少增380亿,而短贷增加3106亿,同比多增1880亿,整体上看,居民部门融资需求仍强,可能受到去年银行额度限制而积压的贷款需求的推动。

1月企业中长贷增长1.33万亿,同比少增了2500亿。考虑到非标融资的回落,企业部门整体融资有较大幅度的下滑。信贷高增长主要也是因为金融监管趋严后,融资需求从表外转向表内。


3. M2增速回升至8.6%

受企业和非银存款回升的推动,1M2同比增速回升至8.6%,但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1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221亿,去年同期为减少1.73万亿;财政性存款增加9809亿,同比多增5700亿;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59万亿,同比多增1.49万亿。

18年在控制宏观杠杆率的政策背景下,整体融资环境收紧,对货币创造会继续构成影响,预计M2保持个位数增长将成为新常态。此外,20181月人民银行完善货币供应量中货币市场基金部分的统计方法,用非存款机构部门持有的货币市场基金取代货币市场基金存款(含存单),这也印证了我们之前专题中提到的M2统计中的问题,有助于更全面的统计货币数量。按完善前方法统计,20181月末M2增速为8.5%,所以统计方法的调整对1M2增速的影响相对有限。

1M0增速-13.8%M1增速15%M0增速大降和M1增速大幅反弹,均与春节月份错位有关。春节期间流动中的现金增加,而企业由于发放薪酬等导致短期存款减少,使得去年同期的M0基数偏高、M1基数偏低,春节错位的季节性扰动预计在2月仍将持续。


4. 经济增速承压,货币回归中性

年初以来金融监管政策继续出台,对通道业务进行全面封堵,非标融资在2018年将受到更加严格的限制。而债券市场利率依然高启,贷款利率上浮,整体融资环境进一步趋紧,对经济的压制作用会逐步体现。但当前PPI趋势性回落,CPI增长依然温和,通胀压力缓解,而经济增速承压,随着宏观审慎政策的逐步落地,双支柱框架下的货币政策已经从实际偏紧回归中性,体现为年初以来的货币利率创半年新低。


5. 新增社融不够用,警惕信用风险爆发

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中国过去社会融资长期保持两位数以上高增速,主要有两大用途,一是保证利息偿还,二是保障经济增长。但简单测算下就会发现,2018年用于保障经济增长的社会融资并不充裕。例如去年社融增速12%,假定6%的平均融资成本,那么还有6%的融资增长可以保障实体经济发展。而社融规模大约是GDP的两倍多,这意味着有12%的货币对应到经济增长,足以支持7%左右的GDP增速,以及工业品价格的大幅上涨6.3%

但如果今年社融增速降到10%,扣掉上年6%的利息,考虑社融和GDP之间2倍多的倍数效应,最多也只有8%的货币供经济增长,如果还要支持6.5%GDP增速和3%的涨价,怎么看都是不够的。例如2015年的新增实际融资和GDP之比只有9%,为历年最低水平,当年名义GDP增速则甚至降到不足7%

所以未来只有三种可能性:要么去杠杆暂缓,社融增速回升到12%以上;要么接受经济下行,经济或者通胀大幅回落;要么打破刚性兑付,允许债务违约的大规模出现。我们相信政府去杠杆的决心,也不认为经济增长会失速,那么相比较而言打破刚兑、出现大量信用违约的概率比较大。

从微观角度来看,18年非标融资大幅萎缩,信用债也大幅缩水,但今明两年是信用债和非标到期的高峰时点,例如根据我们的测算,2018年信托贷款大约到期3.4万亿,信用债到期4.9万亿。而银行表内贷款受资本约束,必然有大量中小企业拿不到银行贷款,偿债信用风险增加。

这或许也是中国债务经济转型必须经历的阵痛。



重要提示:《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海通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海通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海通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阅读9512
中华 
举报0
关注姜超宏观债券研究微信号:jiangchao884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姜超宏观债券研究”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姜超宏观债券研究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姜超宏观债券研究

微信号:jiangchao884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