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在新年喝到治愈你的那口茶?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来源:三联生活周刊 公众号
分享到:

02-20

清代才子袁枚 33 岁辞官,闲居南京小仓山,修筑随园,过了 50 多年的清狂自在的享乐生活。他在《随园食单》中写到:“尝尽天下之茶,以武夷山顶所生、冲开白色者为第一。其次,莫如龙井。雨前最好,一旗一枪,绿如碧玉。”


许多爱好岩茶的人,多喜欢引用袁枚的这句话来当作武夷茶好喝的例证。唯独忘记袁枚所形容好喝的武夷茶汤色却是白色的事实。我们要证明的现在惯常饮用的武夷茶或者说武夷岩茶的汤色则多为深棕色。袁枚所说的武夷茶,跟现在时空内所饮是否同杯?

探索中国茶的新品饮方式


初饮茶时,多数人常常不敢相信自己的感官判断,极容易因为东方人习惯性的按资排辈、祖传的谦虚断送了自己良好的感官直觉。如果在葡萄酒领域,还有已经梳理清晰的体系来帮助你纠偏。茶却不一样,它似乎跟随中国的历史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恰恰成了生活中既熟悉,又无法准确描摹的饮品。对于茶的定义,还未有一个清晰可见的系统来帮助一张白纸一样的初饮者,找到属于自己的茶跟茶饮方式。

白色可以视为脱离混沌之后对清洁跟纯净的极致表现,生命放射颜色,而白的内在倾向却是要脱离颜色以达到混沌的反面。比起那些经年饮茶,早已在茶里形成惯性思维的所谓茶人来说。那些号称自己不懂茶,却能高下立判地知道哪种茶的味道更干净、丰富像一张白纸一样的饮者,恰好可以追求到茶里更接近生命本质的东西。

访虫师听蝴蝶背后茶的故事


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茶?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泡茶方式?这是刚刚对茶产生好奇心的人,都首先要对自己发问的两个问题。而这 104 次跨越四季的茶课,更像是味觉上互通有无教学相长的书信。给彼此留出白色的纯净想象力与思考空间,而产生新的属于自己的创造力。以茶为媒,更舒适快乐的生活,而不是一味的迷失与纠结在茶味跟茶象本身。


爱马仕调香师艾连纳在他的《调香师日记》中这样形容茉莉花:“少时,我会在清晨捏起拇指、食指和中指,将一朵朵瓷白色的茉莉花摘下来,其清甜、翠意、幽淡的香氛令我神怡心醉。近午,最末端几朵粉白色的茉莉花散发出橙花般的温暖香氛。那些被遗忘的发黄的茉莉花在入夜以后,会释放出具野性兽意的深沉气味。”

八月盛夏用茉莉花窨茉莉花水


这个一九四七年生于香水之都格拉斯,资历颇老的大师用精简而诗意的语言赋予了文字可以嗅闻的通感。不懂得的人,可以欣赏字里行间充满留白感的诗意,而熟知茉莉这种芳香类植物特性的人,则在字里行间感觉到茉莉香调在不同的温度下的变化曲线。刚刚采摘的茉莉还没有打开花苞,在清晨的低温下茉莉精油尚且带着翠意的芬芳,而近正午的时候气温最高,茉莉花随着温度的升高开始变的有橙花的味道。傍晚它已经被夏日的高温晒干了,散发着麝猫香酮的野性芬芳。我看到这段文字的时候,脑海里能搜寻出刚刚窨制的茉莉花茶、陈了一年的茉莉花茶、保存良好陈放几十年的茉莉花茶的味道,与文中所写竟莫名的暗合。把专业变成精炼的伏笔,诗意而谦虚地藏在日常之下,给一张白纸一样的初学者留出足够多启发创造的留白,可以说是这随着自然四季播出的茶课的初衷。

自然中的地衣


2017 年在与日本精品咖啡协会前会长田口护对话的时候发现,这位开启了日本精品咖啡时代教父级的老人,在面对任何初学者以及晚辈的时候都没有让你感觉到喝懂一杯咖啡是极难的事情。他甚至打趣的说:“一直以来对‘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所象征的手艺抱有深深的敬意,但对故弄玄虚的神秘主义或装腔作势的技术论调却无法恭维。我虽然理解其情理,但是若有人说台下练了十年功,秉性会让我对他说’那你给我讲讲,你这十年都干了什么?。”

给日本精品咖啡大神田口护讲解评茶本


我想这一百零四次和茶有关的探讨,并非得出一个非此即彼的结论,而是成为大地的翻译,让喜欢喝茶的人能够更精准地聆听大地的声音,追寻味道背后的故事。在慢慢走过的四季,达到饮者饮茶不变的彼岸——享受它。这也是赵州和尚所说的—— 吃茶去。


——刘姝滢

于2018年新春

                                                   




在“破五”这个迎祥纳福的欢瑞时刻,三联中读诚挚向你推荐由刘姝滢主讲的在线音频茶课《杯中山海经》


无论你是对茶知识与茶文化知之甚少的“小白”,还是在茶香中浸淫已久的“老炮”,只要你喜爱茶,喜爱喝茶,这堂课便将会对你的品尝、生活与思考有所裨益——助你从繁忙浮躁的都市生活中抽身而出。


比起市面上许多流于表层、华而不实的茶课程,《杯中山海经》看重的是平实且有条理的表述,以及对茶背后历史、文化、故事的深刻挖掘。与此同时,你更会受益于这堂课的实用价值:如何越过茶市场的迷障抵达真正的好茶?如何挑选治愈你的那杯茶?如何冲泡你钟爱的茶叶?在未来的五十二周中,你将会逐渐获悉答案。


当然,如果你对于这一切尚有顾虑,不妨听听刘姝滢朋友们的倾情推介。




“认识姝滢,是因为茶。茶杯中的味道往往印证着自然四季的韵律,听‘杯中山海经’,感受茶背后的真相,更爱茶,更爱自然。”


——舒淇,演员



“我的工作室新来了一位小朋友,出生在台北,长在美国。但是因为她的国语说得非常好,所以我从来没有拿她当过外国人。前段时间,她跟我一起在“演员的诞生”的舞台上工作,天天见我抱着我的[…保温杯],喝着热茶。有一天,我也送她了一个[…]的茶杯。她问我说,‘我应该先从什么茶开始喝起呢?’忽然之间我发现,我不知道该如何向她介绍怎么喝茶,虽然我已经从小就喝茶喝了很多很多年的茶。姝滢要开始介绍怎么喝茶了,我很高兴,欢迎大家和我一起来从姝滢这里学习怎么喝茶。我是一围,我们一起来学喝茶。”


——周一围,演员




“爱酒爱茶的人多是热爱生活的人,有赤子心、单纯直率。爱杯中物,也因此和姝滢和她的音频节目‘杯中山海经’结缘。我们俩是忘年交的酒友、茶友,每次喝得高兴,聊得投契。”


——朱学东,媒体人,生活家




“要想好好喝茶,最好人少点儿、专心喝,才不亏待茶。”


——杨葵,作家,书法家




“知道姝滢要在三联中读讲茶,我猜想那会是很具体、很清晰的,有事实细节和逻辑关系的表述。关于茶,她读书甚巨甚杂,但又不是一个书呆子——她用手用脚在武夷山待了十一年,可以说比旁人获得了更健全的现实感。她很敢于说,因为她知道更多的事实,她希望使茶从浮在天上的文字形容中踏踏实实地落在土地里。”


——王宁,独立制片人




“刘姝滢的‘杯中山海经’有几个与众不同之处:一是追源溯流,带我们回到唐宋饮茶;二是删繁就简,将六大茶类简化为三大茶类;三是融汇古今,把历史茶饮化入当下生活。”


——海客,诗人




“‘杯中山海经’是一个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茶的味道是如何来的音频故事,是我很期待听的一个音频专栏……让我们泡杯好茶,边喝边听,一遍不够,就再听一遍。”


——刘嘉,《茶界中国》总导演




篇幅有限,只能忍痛节选姝滢朋友们的好评。完整大咖推荐请参见发刊词。



“杯中山海经”主讲人:刘姝滢


135



《三联生活周刊》茶专栏作者,客居武夷山十余年,武夷岩茶产区分级推动者,策划及组织茶与葡萄酒、咖啡、陶瓷等生活方式传播与教育活动。通过与各领域生活方式倡导者、味觉关注者的互动探索中国茶味觉领域的更多可能性。


▲ 点击上图,订阅《杯中山海经》专栏



【订阅“杯中山海经”你将获得】

1. 34 堂绿茶课+ 35 堂乌龙茶课+ 35 堂红茶课

应季进行——在春天结束的时候,乌龙茶进入后期制作,这时候茶课就乌龙茶的历史进行梳理。当十月乌龙茶的精制结束,冬天也随之而来,隆冬饮红茶听红茶的来由迎接新年。五十二周茶课,伴你走过四季;


2. 系统知识+化繁为简

打破迷思——从茶类源头开始梳理,每种茶用两本经典的茶书为基础系统解读,打破六大茶类迷思;


3. 与可爱耿直的主讲人刘姝滢进行亲密互动

有问必答——对茶小白和茶老炮一视同仁。



【适宜人群】

1. 爱茶的人、爱喝茶的人;

2. 渴望系统地、全方位地了解茶与茶文化的人;

3. 热爱生活的人、为生活所苦急需疗愈的人;

4. 恐惧业界内外油腻话术、谣言与迷思的人;

5. 想要听到幸福的人。


【订购须知】

1. “刘姝滢·杯中山海经”为“音频+图文”专栏,每周二、五更新,全年(2018 年 2 月 20 日-2019 年 2 月 19 日)无间断; 


2. 添加中读君微信:zhongdu2017,私信订阅截图,经核验即可加入“中读·姝滢茶室”微信群(主讲人与听友的互动交流群);


3. 本专栏为年付费(199 元/年)订阅产品,订阅成功后即可永久阅读 2018 年 2 月 20 日~2019 年 2 月 19 日之间的内容;


4. 本专栏为虚拟内容服务,一经购买无法退款,请您理解。在服务号中收听音频遇到问题的用户,请查看您的微信是否升级到了最新版本,或直接下载中读 App 收听。为提高您的收听体验,请及时更新到最新版中读 App。


当然,如果你有疑虑,觉得一节课不到两元也有一定的风险,不如来试试这个——免费!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中读"现已全面上线,请在各大应用商店下载

点此→下载中读 写读感

OR 识别图中二维码,下载『中读』App

温馨提示:

中读 App 已升级至5.5版本

请各位用户及时更新

关注中读微信号lifeweekerclub

▼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杯中山海经》专栏  

阅读8876
如何 
举报0
关注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号:lifeweek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联生活周刊

微信号:lifeweek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