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个寒假,教孩子一种更好的学习方法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2-21


寒假,寒假,寒假,2018年第一个寒假就这么静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而粑粑麻麻们又开始纠结了:这个寒假怎么能让娃既能玩得好,又能学得好?咋让我家娃多看点书、少玩点游戏?经过一个假期,我家娃能不能在新学期有一个新面貌?怎么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呢?……莫着急,莫着慌,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假期如何学习这点事儿!


1.孩子真的会学习吗?


家长的这种假期综合征,已经被嗅觉灵敏的商家牢牢把控,于是,各大培训班早在寒假到来之前的一个月,就已经做好了“接盘侠”的全部工作:假期补课的、特长培养的、阅读提高的、寓教于乐的、升学深造的……没有想不到,只有你做不到。但是,家长们为啥还纠结呢?这就归结到“学习”的本身。


家长的钱是花了,娃的时间也被占用了,培训班的老师也的确传授知识了,娃们确实也有或多或少的长进,但是所有的一切禁不住问一个问题——你的孩子真的喜欢学习吗?或者说,你的孩子真的会学习吗?


美国国家智库美国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乌尔里希•伯泽尔在《有效学习》中说:“‘学习’这个词本身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表达。学习是指反复阅读一本教科书,还是指做例题、死记硬背,甚至包括所有这些内容?”可见,这个问题中国家长迷茫,美国专家也把它当个课题在研究。但是有一点非常值得欣喜,这位伯泽尔先生通过科学的研究和长期的实验,还真正给所有学习者找到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系统化学习技能,当然,也适合我们的家长和我们的娃们。

 

2.学习方法是孩子天生具备的


乌尔里希•伯泽尔在《有效学习》中介绍的学习方法,不是高不可攀的前沿科学,而是人人都天生具备却不为人知的技能。这套学习方法包括6大路径:价值感、目标、提升、实践、融合和反思。这6大路径在学习活动的整个过程形成闭环,同时又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在反复思考和学习管理中逐渐改善思维过程,最终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不妨看一下伯泽尔提到的一个实验——飞镖实验:

 

实验组织者:乔治梅森大学心理学家。

实验对象:一群高中女生。

实验内容:第一次学习投掷飞镖。

实验过程:共分为三组。


第一组叫作绩效表现组,研究人员告诉她们,只要朝着靶心扔飞镖就行,得分最高的组赢得比赛。


第二组叫作学习方法组,这一组学习扔飞镖的方式与第一组完全不同。研究人员让该组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掌握扔飞镖的过程上。这一组学生首先学习如何投掷,掌握几个基本步骤,比如,先让手臂尽量贴近身体,然后学习如何瞄准靶心。换句话说,这组学生从以过程为目标逐渐过渡到以结果为目标。


第三组叫作传统智慧组。研究人员给她们的指导就是尽量做到最好,也就是说,这一组学生可以采用她们喜欢的任何方式学习投掷飞镖。


实验结果:

学习方法组的成绩远高于另外两个组,她们的实际得分差不多是传统智慧组的两倍,而且她们更加享受实验过程。心理学家说,该组学生在实验结束后的几周内,还多次要求向研究人员学习更多的飞镖投掷技巧。


 

实验的结果非常直观。学习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一套理解事物的体系。学习活动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规划,需要反思,而这一个过程,正好体现了我们6大路径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一旦人们懂得如何学习,将会更高效、更深入地掌握所学的专业技能。


令人欣慰的是,掌握这样一套有效的学习方法并不费力。许多实验场景下对学习方法的研究结果,都能在几乎不增加任何额外难度的情况下带来显著的效果。正如飞镖试验中的学习方法组,在大约一半的练习科目中都会记录每一次投掷飞镖的结果,仅仅这样一个举动,就足以提升投掷的结果。


然而,我们却很少这么做。

 

3.有效的寒假从正确的阅读开始


寒假,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阅读已经成为一门必修课。阅读对于一个独立的、健康的成年人来说,是一种非常个性化的、非常自由的行为,但对于需要精心呵护的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则是一件需要鼓励的、需要引导的事。


如果让阅读成为孩子一种自发行为,且从中受益,继而形成习惯,是每个家长关心的问题。现在,我们就借鉴伯泽尔的研究成果,以阅读为例,帮助孩子部署一下寒假阅读的有效方法。


启动元认知


元认知,通俗一点解释,就是关于思考的思考、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是随时发生的。当你决定放弃宜家家具的图示说明,直接上手拼装一件家具的时候,你就开始了元认知活动;嘴里一边念叨,一边想根据发音口形想起一个高中同学的名字时,你也是在进行元认知;当你在阅读一篇文章之前,提一些具体的问题,还是在进行元认知。


阅读时,元认知的问题包括:

 


我怎么知道自己掌握了这篇短文的观点?

我的阅读目标是什么?

我需要更多的阅读背景知识吗?

我可以用另外一种方式学习文中的观点吗?

我通过阅读取得进步了吗?

为什么我要阅读这篇文章?


 

心理学家林赛·瑞驰兰德和他的同事发现,人们在阅读一段文章之前,如果能够问一问这些问题,即使不能正确地回答,人们阅读文章的收获也会多很多。


比如,如果我们主动想象一下阅读内容中的一些具体场景,那么对所读内容的印象就可以更深刻。通过在大脑里“过电影”,我们实际上是把所阅读内容与我们的大脑建立起更强的联系,印象也会更为持久。


多问“为什么”


“为什么”的问题会促使我们思考自己的思维过程,它推动我们想清楚自己通过阅读知道了哪些知识,能帮助我们从文字中获取更多的知识,所以阅读过程中应当多问自己这类问题,比如:



这段文字讲的是什么事情?

作者希望表明的观点是什么?

为什么作者有这样的主张?

我为什么要相信作者?

为什么这一点很重要?

这里有没有看起来说得不清楚的地方?



最终,你会发现这样的提问会让你的阅读理解更加深入。

 

变换读书法


俗话说,方法总比问题多。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当根据不同的文章变化不同的练习方法,避免重复。


比如,如果想学习美国历史,就需要阅读两篇关于美国独立战争的文章、两篇南北战争的文章,还有两篇“冷战”的文章。研究显示,如果学习者穿插读这些文章,他们对美国历史的理解就会更深入。他们可以先读一篇美国独立战争的文章,再读一篇南北战争的文章,之后再读一篇“冷战”的文章,然后重复这个过程读另外的那些文章。为什么这样有效呢?因为通过穿插阅读,可以帮助人们发现不同主题之间的相互关联。

 

这些只是伯泽尔介绍阅读的几种方法而已,但是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方法并不难,只要我们肯实践,哪怕只做一丁点的改变,阅读的效果也会发生令人惊喜的变化。

 

总而言之,娃不想寒假成为一个闻“假”色变、望而生畏的“恐怖”时光,家长不想寒假变成一个钱包瘪了、效果是零的抓狂回忆,所以,粑粑麻麻们要静下心来,只需做出一点点改变,我们的寒假就将成为一辆驶向春天的和谐号列车!

 

快乐寒假,寒假快乐!


主编丨昍 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阅读8942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