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柏林影帝贫困中离世,电影真能改变人生吗?

作者:文慧园路三号 来源:文慧园路三号 公众号
分享到:

02-20

文 | 耳朵


虽然还在农历新年的假期里,但还是没办法阻挡坏事情的发生。2013年凭借《渺生一页》获得柏林电影节影帝的纳兹夫·穆吉奇去世,年仅48岁,死因尚未公布。


穆吉奇并不是一个职业演员,在半纪录片式的《渺生一页》里,饰演了自己,一个波黑的炼铁工人。拿到影帝后,他曾经向德国政府申请避难,但是被拒绝。为了养家糊口,他把柏林银熊都卖了,但还是没能摆脱贫困。


国际电影节、影帝,听起来流芳百世、光辉灿烂,但是电影的光辉,好像并不能照耀这个世界上的某些悲惨。且不论大区域的群体,单单一个个体的命运,都无法因为电影而改变。当然,这也并非是电影太过无力,而是波黑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深重,不是靠一部电影就可以解决的。


《渺生一页》


除了个人之外,电影也对社会事件有一定的影响


在《三块广告牌》成为颁奖季大热门后,不少人也开始效仿其中桥段。前几天,在美国政客卢比奥的佛罗里达办公室门口立了三块广告牌,写着:在学校被杀害\却仍然没有枪支管控\这是为什么呢,卢比奥?


在佛罗里达高中枪击案后,受美国步枪协会资助的政客们强调凶手有精神疾病,尤其是政客卢比奥,强烈表示控制枪支没有办法预防枪击案,所以他收到了三块广告牌。伦敦去年起火的大楼下,也有人立了三块广告牌,写着:71人死亡\仍无人被捕\为什么?


可是,就算是这个电影的原型,1991年起,詹姆斯·富尔顿为死去的女儿立在美国洛杉矶的广告牌,也像是电影的结局一样,至今没有找到真凶。


大概,把“三块广告牌”拍到“三百块广告牌”,这些社会问题,都没有办法解决


《三块广告牌》


好像大过年的,这些事情听起来很丧,当然还是有一些成功案例,《熔炉》、《素媛》不就促使韩国政府立法了吗?中外电影史上,也有很多出身不算太好的人,通过电影,改变了自己的人生


民国女星宣景琳,她本来是一个青楼女子,为了和一个公子哥结婚,要给自己赎身,所以去当演员拍戏。郑正秋知道这件事后,以她的故事为原型,拍了一部《上海—妇人》,拿片酬给自己赎了身,也成了电影明星。


在20年代,宣景琳和张织云、杨耐梅、王汉伦一同被评为四大女明星。


最近在《唐人街探案2》里大摇大摆的王宝强,也是出身草根。小时候因为看了李连杰主演的《少林寺》,想要成为一个武打明星,因此进了少林寺。北漂时获得出演《盲井》的机会,拿下了金马奖最佳新人,第二年出演了《天下无贼》有了更高的知名度。直到和马蓉离婚的时候,大家才发现,他原来那么有钱了。



更不用提特吕弗的安托万,蔡明亮的小康,都成了电影史里的符号性面孔。


这些看上去名不经传的人,通过大银幕的修饰,名导的雕琢,摇身一变成了耀眼的人物。从某些角度来看,也是电影造梦的一面。在梦幻的一面之外,更多的是现实问题,是不是拍了电影,就可以赢取白富美,登上人生巅峰?


不说一个亿的小目标,至少,能不能进入到小康生活?


电影究竟能不能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而且是从最直接、最世俗的方面改变,让他们摆脱生活的困苦。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电影很难真正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毕竟电影造的是梦,梦天亮就要醒的,一部电影给个人带来的名利,也可能只是一时的幻觉,在幻觉破灭后,所面对的是一份职业生涯的残酷。既然是工作了,做得好,自然会继续做下去。一味的啃噬、寄托幻觉带来的东西,最终也会像幻觉一般消亡。



《四百击》


之前“幕味儿”登了一篇文章,叫《》。公号影评当然已经是电影很外围的行当了,但还是有很多人想要挤进来。要是说为了千字多少元的稿费,或者是有朝一日成为影评大佬呼风唤雨,听起来都有一点不现实。


这个行当里,也存在一种幻觉,可以让写作者觉得自己离电影很近。严格来说,大部分的公号影评,都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影评,顶多是随笔、杂谈。要评论一部电影,需要相当系统的电影史储备和理论知识,以及一定的观影量,并不是简单出于个人喜好、经验评断一部电影好坏


如果大家看过罗杰·伊伯特的纪录片《人生如戏》,应该能够体会到一个真影评人的作用所在,如何通过评价电影,推进电影史的进程。包括新浪潮之父安德烈·巴赞,他绝对不是靠写观后感,给新浪潮奠定了理论基础。我自己作为电影学的学生,给“幕味儿”写的大多数文章,也很难说是正经的评论,都不过是看了就忘的消遣短文而已。


《人生如戏》


评论电影给很多接触不到电影的人营造了一个假象,尤其是能享受到一定资源的营销号影评人。被宣发尊称一句老师,提前看到院线片,接触到主创,好像他们真的进入到电影里,或者说凌驾于电影之上了。


很多靠混资源的公号作者,也因此在这个行当里安身立命,加上了V,赚了不少钱。但事实上,他们离电影已经越来越远。电影看上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其实是市场在改变他们的人生。电影是始终都在的,但市场是始终在变的,说不定一次变革,他们就被大浪淘尽了。


我们常说“人生如戏,戏如人生”,抛开那些拍了电影后人生变化的人,也有人看了一部电影后做出某个改变终身的决定。但其实说来说去,不是电影改变人,而是人在改变自己的命运


纳兹夫·穆吉奇如果不愿意接拍《渺生一页》,他的人生也不会有所变化。王宝强如果不在北影厂门口等待每一个机会,也不会走到今天。看上去是电影照进现实,不过又是电影耍的一个魔术,在幻影的包裹下,让人浪漫地以为是电影给他们带来了改变


可是人生真的不是拍电影,没有剧本,人的命运把握在自己手中。


一条电影课 | 《唐人街探案2》多亏陈思诚滑头耍的好


推荐 | “幕味儿”公号有偿向各位电影达人约稿。详情见:

阅读5
电影 
举报0
关注文慧园路三号微信号:CFA1958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文慧园路三号”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文慧园路三号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文慧园路三号

微信号:CFA1958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