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全国人民排队都想去这6个地方过年,快看看有没有你家!

作者:康卓育儿 来源:康卓育儿 公众号
分享到:

02-22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康卓育儿


现在的春节有没有觉得无聊?特别是城市里,没啥可干的。去了趟北京的庙会,这辈子都不想再去了,全是各种游戏,几乎没什么文化内涵。看看全国还有哪些春节好玩的地方吧。




每逢春节,都能在家乡看到平时难得一见的习俗,比如打年糕、祭祖敬神、舞龙舞狮等。

 

离开故乡的时间越久,这种体验就变得越发珍贵。传统习俗更是逐渐成为一种神秘、陌生的古老文化存在。

 

“别人家的春节”什么样? 怎样的过年才算热闹?有哪些特殊的“闹春”习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甘肃太平鼓

铿锵有力"天下第一鼓"


在甘肃,从阴历正月初三到正月十六这段时间,太平鼓队一直在“闹春”活动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正月初三起社火,太平鼓队打起锣鼓,在村里各家各户转一遍,名曰"扫街",目的是为了打扫各家的秽气。

 

然后在鼓队的带领下,村民们到附近的庙宇祭祀地方神,相当于中原地区的庙会。


此时太平鼓声惊天动地,目的是为了驱邪和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有条件的村落,会在春节期间每天演两场戏,上午一场,晚上一场。


戏开演前,一般都要先打一通太平鼓助兴,戏散场时,同样要敲打一段太平鼓。


人们相信,太平鼓能通雷神,鼓打得响亮,雷神才会给人们带来风调雨顺,获得一个五谷丰登的来年。


江西傩舞

舞蹈活化石


江西的傩舞从正月初一开始上演,至元宵后几天结束。



婺源傩面具以木头雕成,旧时乡民把傩面具奉为"神灵"。开橱和封存傩面具还有一套尊祀的仪式。

 

"驱傩"是整个仪式的重点,傩人戴着狰狞面具,拿着武器,在火把照耀下沿门驱疫,将危害人类的邪魅赶走。



在江西,不同的村子里,“驱傩”的表现形式也各不相同。

 

南丰石邮村"搜傩",开山持铁链与钟馗、小神进入各家厅堂、房间搜索,保留了古傩"索室驱疫"的原生形态。



婺源长径村"追王",村民沿着田野小径追赶"八十大王",请其用"开山斧"在头上刮几下祛邪逐疫,表现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渴求。



乐安流坑村驱疫,一边傩人装扮神灵入室搜索"行靖",一边村民打扫巷道,清理污垢,并洒上石灰和硫磺等物"行净"。



傩祭年年有,傩舞年年跳,村民观傩的兴头从来没有减淡,每到一户人家,门里门外总是围满了人。


孩子们更是兴奋不已,有模有样地挪着脚步满地蹦跳不停,有些孩子甚至是跟着傩队每户都跳,每舞必看。

 

人们祈求跳了傩舞后,自家能够人丁兴旺。新结婚的人家,还要在新房中加跳一次,恳求来年能够生子。


跳傩更重要的目的,还是希望明年农业能够丰收,家人衣食无忧。


广西坡会

苗族的相亲大会


广西融水苗族有个风俗:正月初一不吹芦笙不出门,初二可吹芦笙不可出村。


从初三到农历十七则是集体活动娱乐的时间,其间,各村寨的男女老少举家出动,谓之赶坡。



一般在坡会之前要举行仪式,先由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主持祭祖,与此同时,各家各户也要在自家自行祭祖。

 

方圆数十里的男女青年穿着节日的盛装,吹着芦笙,齐聚古龙坡。


坡上人山人海、披红挂绿,除了烧香鸣炮,还举行舞龙、耍狮、芦笙踩堂、斗马、斗鸟、赛马等活动。



坡会的斗马每年都以激烈搏斗、惊险刺激吸引着大批观众。


数十匹雄马在场上依次争雄,最后夺冠者的主人,不仅获得一定的奖励,还会是大家心目中的英雄。



吹芦笙比赛是坡会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只有芦笙吹得好的后生,才能赢得姑娘的芳心。

 

女青年穿着简化的民族服装——百鸟衣,佩戴上精心打造的银制品,显得高贵大方。


男青年们则要在坡会之前准备好芦笙,请上做芦笙最好的师傅,用上好的竹子,学习最美妙的旋律。



比赛中,先由大小笙手一起吹奏,姑娘们则穿着百鸟衣,戴着银首饰,银花冠翩翩起舞。


银佩的脆响和着笙歌,交织成节日动人的旋律,这叫“芦笙踩堂”。



新春佳节来一场吹芦笙相亲会,感受浓郁年味的同时又可能认识另一半,怪不得每年都热闹非凡!


重庆铜梁

高楼有火龙,狂舞近千年


从正月初八日到十五日,重庆铜梁有正月舞龙传统的习俗。



最有名的要数铜梁火龙,它在人们心目中是"龙舞"之首。


这种舞以铁水打金花,辅以不同材质的导引火、口中火、脊上火、腹中火、场中火、升天火等,组成一片狂热的立体火阵,极为热烈多彩。

 

火雨纷纷,星落遍地。一条长龙,就在那火雨中逡巡、游走。


铁水师傅站在场子一边,身旁火炉上是冒着泡的铁水。

 

他大喝一声,手一抛、再一击,一瓢铁水飞上高空10多米,如红色烟花在空中绽放。


一个个裸着上身、穿着短裤的舞龙手,挥舞着龙身,冲入这纷飞的烟火。


火龙矫健雄壮,观者连呼过瘾,看得人目不转睛。




传说,火花是火龙散发的喜气,能驱邪避害,保佑平安。


大胆的游人,甚至会主动讨彩,凑上前去,接受火花洗礼。他们希望用火花祛除一年的晦气。

 

观看火龙与舞狮,火花与彩灯,背后是我们的寄托,是期盼,是我们心中的红红火火又一年。


浙江宁波前童古镇

鼓亭抬阁,幸福上阁


正月十四,对于前童古镇来说,才是传统的元宵节,俗称“十四夜”。


在这一天晚上,鸣群锣、抬鼓亭、放铳花等“前童行会“活动陆续上演。如你身在现场,那老底子的年味可是扑面而来~



抬阁集彩扎工艺和故事人物造型表演为一体,是一个小的活动舞台。


抬阁下部做成船形,雕刻龙凤狮麟,披红挂绿,由镇上的青壮年用车推着走。

 

上阁表演者都是村里最俊的男娃女娃,或是凤冠霞帔,或是峨冠博带,或是金盔铁甲,个个粉雕玉琢,扮成老太君、小将岳云、女帅穆桂英。扮成我们耳熟能详的戏曲人物。

 

据老人说,上阁表演的孩子更易受人宠爱。


古镇里流传着俗语:“女孩上过装,婆家不用相,男孩上过装,媳妇随便相”。



行会活动开始后,按行会队伍次序,头牌在前,五圣方旗、白布蓝色清道旗、金黄色龙旗交相辉映,双龙双狮挥舞开道,引随“童濠老爷”塑像徐徐前进。


各杠鼓亭、抬阁、秋千则按房族大小依次排列,簇拥相随。


十几支鼓乐队伴奏着清脆悠扬的民间古乐,噼噼啪啪的鞭炮声,交集在一起,汇成一片,形成一支嘹亮雄壮的交响乐曲,响彻云霄。



此时镇里万人空巷,长达数里的行会队伍浩浩荡 荡走街过户、绕村跨溪,有条不紊。


新年的幸福感,就以这样浩荡的方式敲击着每个人的心~


福建板凳龙之夜

深山里的狂欢


正月里,福建的板凳龙就会在各个乡村中舞动。等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各村会进行正月里的最后一场“舞龙大会”。



相传,“板凳龙”源于明代,由"舞龙求雨"的宗教活动演变而来。


曾经有一年遇上大旱,东海水龙不顾一起跃出水面下了一场大雨,缓解了旱情。但因违反天条,水龙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

 

人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人们不分昼夜地扛着板凳奔走相告,希望它能活下来,舞"板凳龙"的习俗也由此产生。



板凳龙到了村里,要在能容纳整条龙盘旋的场地盘龙。无适合场地的村子,可以选择在田里。

 

老人讲,在还长着庄稼的田里舞龙更好,说是“龙踩脚,一年三年麦”,意为被龙踩过的田块当年会获得大丰收。

 

一些人家为了求平安、求发财、求子,会将龙头请到自家门前祭拜,并送以红包、馒头。

 

求子的还要在龙头上摘一小球,挂于床前。一旦求子求成,一般在第二年的春节,会来分馒头致谢。



到了夜晚,人们点燃板凳龙的花灯,人们在田野、山间、小巷里行走,排列如长龙。


锣声、号角、铳声震天,喝彩声此起彼伏,喧闹声中凸显出当地人敬天顺人的生活习俗与信仰。


阅读3
举报0
关注康卓育儿微信号:kangzhuoyuer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康卓育儿”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康卓育儿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康卓育儿

微信号:kangzhuoyuer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