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时代 | 九子冷血相残:文武双全的康熙皇帝教育子女失败在哪?

作者:国家人文历史 来源:国家人文历史 公众号
分享到:

02-25

经公众号“档案春秋”(微信ID:dacqbjb)授权转载。

康熙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也是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和奠基人。这位英明神武的君主曾有过智擒鳌拜、平定三藩、驱逐沙俄等辉煌功绩,但也留下了两次废立太子,死后九子夺嫡、手足相残的人生遗憾;而其教子无方正是酿成后来这一系列悲剧的原因……

太子的老师不好当


康熙四十六年(1707),紫禁城内,乾清宫西侧,皇子读书的懋勤殿前,一群身强力壮、衣着光鲜的乾清门侍卫,在胤祉等皇子们的监督之下,将一位年过半百的老臣掀翻在地,抡起竹板,左右开弓,施以名为“杖笞”的刑法。侍卫们先后轮换,结结实实的30大板过后,老人早已是皮开肉绽,鲜血淋漓,痛苦得无语呻吟了。


康熙像


受刑的老臣,名徐元梦,正白旗满洲人,康熙十二年进士,学养深厚,且精通满、蒙、汉文,为一代名儒,是康熙帝亲自为皇子们选定的师傅;围观的皇子们则都是他的学生。作为老师,昨天还倾注心力给皇子们讲授儒家经典,教诲他们尊敬师长、友爱亲朋的道理;今天就在自己学生的指挥、监督之下遭受毒打,皮肉的痛苦之外,心灵上的屈辱更让人羞愧难当。而这幕丑剧的导演者竟是一向崇尚儒学,深知师道尊严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的康熙皇帝。


康熙四十六年(1707),康熙帝第六次南巡途中,御舟停泊在临清州堂邑县。康熙令随行的3个小皇子读书,以检查他们的学习情况,却发现他们书念得不清晰且非常生疏,认为徐元梦没有尽心教诲,而小皇子在自己这里读书,则大见成效。康熙非常生气,在胤祉等在京的皇子、皇孙发来的满文请安折上朱批,将徐元梦革职,并下令要当着全体阿哥的面,杖笞30大板。


康熙自少年时代起,就刻苦学习,5岁即开始读书。他后来曾回忆早年的学习生活:“诸日未理事前,五更即起诵读,日暮理事稍暇,复讲论琢磨,竟至过劳,痰中带血,亦未少辍。”刻苦的学习成就了康熙渊博的学识功底,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无所不通。


他还下功夫学习西洋文化、科技知识,学习数学、化学、医学、药学、天文学、地理学、音韵学、光学、解剖学,并且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现存有康熙演算数学题的算草,故宫博物院藏有康熙学习用的计算器、数学桌,以及康熙编写的数学书《数理精蕴》。


康熙读书像


康熙可谓是文武全才。他自幼习武,身体强健,弓马娴熟,能挽十五力强弓,发十三握箭,还善用火枪。他66岁时曾向身边的侍卫们夸耀说:“朕自幼至今,凡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三十五,熊二十,豹二十五,猞猁狲十,麋鹿十四,狼九十,野猪一百三十二,哨获之鹿凡数百,其余围场内,随便射获诸兽,不胜记矣。”他还说:“朕曾于一日内,射兔三百一十八,若庸常人,毕世亦不能及此一日之数也。”


康熙自己好学不倦,对皇子们的学习也非常重视,皇子们最早从4岁起,就要接受教育,年满6岁就要到懋勤殿(或畅春园之无逸殿)正式入学了。以康熙二十六年(1687)六月初十这一天《康熙起居注》等档案、书籍的记载为例:


这天康熙驻跸畅春园,早上寅时(3—5点)皇子们就来到无逸殿,开始复习前一天的功课。


卯时(5—7点)师傅来到,皇子们先在殿前练习拉弓射箭,然后入室读书。

辰时(7—9点)康熙上完早朝,给太皇太后请过安,便来检查皇子们的功课。

巳时(9—11点)皇子背诵经书、练习书法。

午时(11—13点)进膳,饭后接着读书、背书。

未时(13—15点)吃点心,然后到院子里练习拉弓射箭,练毕回屋,老师出题,皇子讲书。

申时(15—17点)康熙再次来到无逸殿,随意翻阅经书,令皇子们依次背诵、讲解。看了皇五子胤祺所写的满文后,康熙亲自示范,写下一首七言律诗。

酉时(17—19点)侍卫在院子里安置箭靶,皇子们、师傅们开始射箭,成绩有好有差。之后,康熙亲自下场开弓发箭,连射连中。此时,天色已经傍黑,皇子们一天的功课算是结束了。


皇子们的学习如此紧张,且一年之中无论风雨、寒暑,只有元旦这一天及这天之前的两个半天放假休息。学习的要求十分严格,学习的内容十分广泛,可谓中西结合、文武兼修。但是康熙教子最大的失误,是重教而不尊师,忽视了对皇子们道德品格的培养。


《康熙起居注》是研究康熙的重要历史档案


康熙二十六年(1687)六月,康熙帝亲自为太子选定了师傅:詹事府詹事汤斌、詹事府少詹事耿介、吏部尚书达哈塔。三位皆为饱学之士,能被皇帝亲点为太子的师傅,自是荣耀无比,且一旦太子继位,作为太子之师,前程更是不可限量。但是,结果却大大地出乎他们预料。


三位师傅第一天上课,就遭到康熙的羞辱。没等师傅开口,康熙就当着太子的面考问汤斌、耿介书经中的典故,又叫他们背诗,二人典故答不出来,诗又背不全,在自己的学生面前,颜面扫地。


在康熙眼里,这些师傅不过是自己的奴仆,根本无须顾忌他们的尊严。所以,上行下效,太子胤礽也没把师傅放在眼里。每日上课前,老师要先给自己的学生下跪,行君臣之礼。上课的过程之中,老师每当与学生说话,都必须先下跪。学生背书时,老师要一直跪着,学生背诵完毕,老师方可起来。


上课时年轻的太子坐着读书习字,年迈的师傅们则从清晨到黄昏,每天十几个小时,只能在书房东侧站立。作为太子,胤礽完全可以让师傅们坐下授课,即使贵为皇帝的康熙,在听大臣奏事时,都要赐之以座位,让他们坐下来说。而胤礽对师傅的站姿却视而不见。


进入夏日,暑热难当,师傅们体力不支,几乎站不住了,这位太子也确实曾开恩命师傅小坐,但不过偶尔为之,绝大多数时间,师傅们只能站着,即使精疲力竭,也不得不强撑硬挺。《康熙起居注》中记载,师傅们“常常昏倦,几至颠扑”;“不能支持,斜立昏盹而已”。但他们知道,一旦跌倒,肯定会被斥为“失礼”而获重罪,只好苦苦支撑,简直如受刑一般。


懋勤殿——皇子读书处


精神上的压力,人格上的羞辱,体力上的透支,使得师傅们难以承受。讲课的第三天早上,胤礽练字时,一旁站立的耿介突然晕倒,摔在地上。


康熙闻知,对胤礽毫无尊师意识的行为没有一丝的指责,相反却申饬这些师傅们说,历来讲书,师傅都是坐着,我把皇太子托付给你们,应坐应立,你们应该自己说话,你们不说,我怎么知道?接着又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说是我不发话,太子岂敢自作主张。如此,倒弄得师傅们一身不是。


达哈塔只好打碎了牙往肚里咽说,臣等学识疏浅,不敢当辅导重任,所以是臣等自行侍立。如此一来,是站是立,不了了之。


此后,又坚持了两天,汤斌等人先后病倒。随后,加之其他原因,汤斌受到降级处分,耿介干脆被革职。


曾当过太子的师傅后被康熙革职的汤斌


师傅们中,遭遇更悲惨的要算是徐元梦了。早在本文开头提到的被杖笞之前20年,徐元梦就遭受了一次大难。那是康熙二十六年(1687)四月,在西苑瀛台,康熙教皇子们射箭,徐元梦也随同前往。


徐元梦自幼读书,是一位文人,于骑马射箭并不在行。而国语骑射一直是康熙极力倡导的满洲传统,徐元梦身为旗人,又是皇子师傅,却不能挽弓射箭,当着皇子们的面,便遭到康熙的责骂。


作为满洲旗人的徐元梦,虽然是皇家的奴才,但仍不乏一丝文人的骨气,就为自己辩解了几句。不料,康熙闻听勃然大怒,立即命人将徐元梦按倒在地,当着皇子们的面,一顿板子,打成重伤。这且不算,康熙还下令抄了徐元梦的家,而且要把徐元梦的父母发配到黑龙江去。


康熙的残酷无情,似乎发泄到了极点,当夜又派两名御医去给徐元梦治伤,为的是不耽误皇子们的学业,命令徐元梦不许在家疗伤,第二天必须照常进宫给皇子们上课。


皇帝的蛮横像是震动了上天,大雨倾盆而注,可怜的徐元梦裹着满身伤口跪在宫门前的泥水里号啕大哭,苦苦哀求路过宫门的御前侍卫转奏皇上,哭诉说自己教书不称职,有罪当死,但自己的父母年老多病,且父亲为官多年,始终廉洁自守,抄家的全部财产还不到500两银子,乞求皇上开恩,饶过父母,让自己代替他们去黑龙江戍边。


康熙所用大阅盔甲


此时,两位受儿子牵连而获罪的老人已经被装入囚车凄惨地上路了,沿街观看的百姓无不掩面而泣。而御前侍卫们却不为所动,对徐元梦的哭诉掩耳不听。终于,后过来的一名叫关保的御前侍卫动了恻隐之心,将徐元梦的悲情转奏了皇上。


也许教育皇子还要用徐元梦,也许是徐元梦的哭诉起了作用,康熙总算回心转意,下令赦免了徐元梦的父母,恢复了徐元梦的官职,继续教皇子读书。


徐元梦的这一幕惨剧过去了,但是,老师毫无道理地遭受暴打、抄家,父母被发配,这些不能不深深地刺激皇子们幼稚的心灵。震惊与恐惧过后,皇子们感受到的不仅是今后学习的压力,也让他们在被眼前残酷的事实证明了师生之间身份地位的巨大悬殊之后,把人性中不可缺少的亲情和友情抛到了一边,把人性中不应存在的残忍和冷酷注入了自己的性情与品格之中。


而最终更加痛苦地品味到皇子们无情涩果的,正是极大地忽视了对皇子品德教育的康熙皇帝本人。


冷酷无情的太子胤礽


康熙二十九年(1690)七月,康熙帝第一次亲征噶尔丹。行至今河北隆化的博洛河屯时,康熙突然发起了高烧。此时大战在即,康熙心烦意乱之中思念起自己的儿子,命皇太子胤礽、皇三子胤祉前来看视。不料面对疾病缠身、精神憔悴的父皇,胤礽竟满不在乎,既无伤心忧戚之色,又无关切问候之语。康熙算是领教了这个冷漠的儿子“绝无忠爱君父之意”,一怒之下,把他撵回了京城。


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帝第二次亲征噶尔丹,令胤礽留京处理政务。重任在肩,胤礽却不以为然,才干本属平庸,办事又不勤奋,却骄纵蛮横,交接霄小,为所欲为,以致政务壅积,待康熙回銮,面对的竟是一堆烂摊子。


由郎世宁所画的康熙西征图


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帝第三次亲征噶尔丹,仍然让胤礽留守京城,主持大计。有鉴于胤礽上一年的不良表现,康熙除叮嘱胤礽以外,还特别严饬朝中负有监察之责的言官们,要破除情面,不惧权贵,对不良之举大胆指参,即使是皇子也不能例外。


但这一次还是让康熙失望了。太子胤礽一如既往,我行我素,根本没把康熙的话放在心上。康熙回京后处置了胤礽身边的小人,后来又严厉处理了结党营私、图谋不轨的太子死党索额图一伙。但利令智昏的胤礽不仅毫不警醒,反而变本加厉,其疯狂暴戾更甚于前,对身边的大臣、官员、士兵,稍不顺眼,动不动就用鞭子抽,用板子打。就是诸王、贝勒也不在话下。平郡王纳尔素、贝勒海善、公普奇都曾遭他任意凌辱殴打。


更有甚者,胤礽连康熙也不放在眼里,竟敢公然顶撞自己的皇帝父亲。那是康熙四十七年(1708)八月,康熙带皇子们赴围场打猎,行至途中,皇十八子胤衸病情恶化,康熙忧心忡忡,坐立不安。而胤礽面对就要死去的弟弟,竟然无动于衷。如此绝情,康熙自然非常不满,加以斥责。不料,胤礽竟“忿然发怒”,冲着康熙咆哮起来,而且发疯般地抽打起身边随行的大臣、侍卫。用民间的话来讲,这个不可救药的胤礽,简直是混到家了。


无父无君的胤礽,最出格的举动发生在去行围的路上。每到夜晚,他就偷偷潜至康熙居住的帐篷跟前,把布幔掀开一条小缝,向里窥视。弄得康熙惊恐不安,提心吊胆,昼夜不宁,不知道这个儿子什么时候会下手害死他。最后不得不下令废掉了太子。


被康熙两度废弃的太子爱新觉罗·胤礽


太子被废黜,对康熙的身心是极大的刺激和伤害。颁发谕旨之时,康熙痛苦地哭倒在地上,此后一连六天,康熙都涕泣不已,寝食难安。半年多后太子复立,康熙倾注心血,百般训诫,但胤礽恶习难除,故态复萌,性情凶残,行事乖张,又一次被废黜。康熙教子可谓心机用尽,但太子胤礽竟如此地不成器,非但不成器,还几乎反目成了仇家。


康熙第二次废黜太子后曾气愤地斥责胤礽“举动乖张”。说他居然背对着自己,用手直指着他的师傅徐元梦破口大骂;骂徐元梦似乎还不解气,竟然骂起徐元梦的父母来了;骂得性起,又将师傅推到河里,接着又从河里揪了出来,继续殴打。


亲眼目睹了胤礽劣行的康熙,气愤地斥责其“举动乖张”,但他似乎忘了,正是他自己曾经当着皇子们的面,考问、羞辱、杖笞他们的师傅,直至革职、抄家、发配师傅的父母。就是康熙自己,在下江南的路上,还传旨回京,令皇子们指挥、监督着自己的师傅受刑。


上行下效,康熙对皇子师傅们人格的蔑视,造成了皇子品格中亲情友情的极大缺失,所以,要追究胤礽养成这种恶劣品性的根源,正是康熙皇帝自己。


不成器的其他皇子


皇子中不讲亲情友情的不止太子胤礽一个,皇长子胤褆的凶恶残暴,较之胤礽更加过分。胤礽被废,胤褆竟然向父皇表示,要诛杀胤礽不必出自皇父之手。康熙闻言,大吃一惊,深感这个儿子“凶顽愚昧,不知礼义”。


胤褆对自己的兄弟,不仅心伏杀机,口出狂言,还找来三位蒙古喇嘛,命他们用巫术诅咒废太子。在奉命看守被拘禁的太子时,对太子家中的匠人滥施酷刑,其中有人竟被逼得上吊。胤褆对其亲生母亲也非常粗暴,以至于其母惠妃上奏康熙,请求处置这个不孝的儿子。他甚至还私下唆使康熙身边的太监为他打探消息,胆大包天地责打康熙身边的侍卫。种种劣行,令康熙极为震怒,为防止这个“气质暴戾”的家伙“肆行杀人,猖狂妄动”,最后将他在家中幽禁。


康熙的其他儿子们为了皇位的继承,也全无亲情友情可言。他们拉帮结派,相互争斗,尽管康熙再三训诫,却根本不起作用,同胞兄弟成了你死我活的仇人。


撷芳殿——皇子们的居住处


雍正继位,对同胞兄弟的迫害,更是绝情。从与他同父异母的三哥胤祉到与他同父同母的十四弟胤禵,十一个兄弟中老三、老八、老九、老十四共4人被他下令圈禁,其中老八、老九在圈禁中丢了性命。


英明一世的康熙皇帝文治武功声名显赫,却在皇子的教育上留下了败笔,也给历史留下了无法弥补的缺憾。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儒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重教必先尊师,但康熙皇帝却重教而不尊师,真乃千古怪招。


究其原因,大致可概括出以下三点:


● 第一,康熙教子心切,极力想把皇子们培养成博学多识的文武全才,成为他实施帝王统治的可靠助手。因此,为皇子们的学习订下了严格的高标准,不允许他们的学习出现丝毫的偏差,所以对师傅们教学的效果,产生了不近情理的要求。


● 第二,康熙自己无论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还是在西洋自然科学知识的学习方面,都有一定的见识,这使他一方面对皇子们的学习产生了很高的期望值,制订了很高的标准,另一方面也使他对皇子师傅们的尊重打了折扣。


● 第三,康熙地位至尊,权倾天下,在他的心目中,大臣也好,皇子的师傅也罢,不管你有多大的学问,都不过是自己手下的奴才。尊师重教的传统规范,对至高无上的皇帝是没有约束力的,所以,不顺心、不满意时,申饬、责打、处罚,也就不是什么问题了。


上书房


康熙对待皇子师傅态度上的失误,使得皇子们从小便没能树立起尊重师长的观念,因此也就谈不上与此紧密相关的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孝悌”之心。也许作为皇子对此有着切身的感受,所以皇四子胤禛继位后不久就下了一道上谕,要求“皇子见师傅,礼当拜”。当雍正的儿子遵旨向师傅下拜时,师傅们深知前朝的往事,不免心有余悸,“固辞不敢当,遂行揖礼”。


郎世宁作雍正赏花图

居中老者为雍正,少年为乾隆


从此,皇子与师傅见面,互相作揖行礼,成为定制,有清一代一直延续下来。而康熙对待皇子师傅的无礼行径也渐渐地鲜为人知了。


注:未经版权方允许,请勿转载、抓取。



阅读3
康熙 
举报0
关注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号:gjrwl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国家人文历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国家人文历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国家人文历史

微信号:gjrwls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