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在上班如上坟的这一天,我们来聊聊一个理想主义者的自杀

作者:做書 来源:做書 公众号
分享到:

02-22

忽然某一天,我发现那些驱使我不停读下去的作品背后的作者,往往是自杀的。


这一点也不足为奇。正如法国诗人保尔·瓦莱里所言,“年轻人总能替自己发现自己想要的诗人,因为他们要从中发现自己。”


就这样在仿佛更接近生命本质,其实不过是个人兴趣的召唤下,请让我在这上班如上坟的节后工作日第一天,和你讲讲茨威格的故事。



/出于绝望的自由,

出于自愿与理智的思考/


文/贺儿



01.

毫无悬念,他是自杀!


2月22日,就是今天,76年前(1942年)的今天,茨威格选择自杀。


茨威格在彼特罗波利斯的山区寓所


那是在巴西的二月,正值阳光灿烂的夏天,也许昆虫在草丛里叫得正欢。里约热内卢的近郊,彼特罗波利斯(Petrópolis)的山区寓所中,“出于自愿和理智的思考”,茨威格和他的妻子洛特一起服毒自杀。


次日,

警察到达现场,

看到的景象是:


  朴素的床铺上,两具尸体相拥而眠。



  两个人,双手扣握。



都说对世界仍怀有眷恋的自杀者会留下遗书,而茨威格的遗书就放在寓所的桌子上:


在我自觉自愿、完全清醒地与人生诀别之前,还有最后一项义务亟需我去履行,那就是衷心感谢这个奇妙的国度巴西,它如此友善、好客地给我和我的工作以憩息的场所。我对这个国家的热爱与日俱增。


与我操同一种语言的世界对我来说业已沉沦,我的精神故乡欧罗巴亦已自我毁灭,从此以后,我更愿在此地开始重建我的生活。但是一个年逾六旬的人再度从头开始是需要特殊的力量的,而我的力量却因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


所以我认为还不如及时不失尊严地结束我的生命为好。对我来说,脑力劳动是最纯粹的快乐,个人自由是这个世界上最崇高的财富。我向我所有的朋友致意!愿他们经过这漫漫长夜还能看到旭日东升!而我这个过于性急的人要先他们而去了!


茨威格的死,在当时是轰动的,许多媒体争相报道。


1942年2月22日,纽约时报大篇幅报道了茨威格夫妇的离世


茨威格的葬礼,在异国,也是空前的隆重。


正如茨威格对巴西爱的深沉,巴西举国上下对茨威格更是厚爱有加。他们史无前例的为这位在生命末端流亡到巴西的作家举行了国葬,巴西总统亲自主持这场葬礼,成千上万的民众跟着灵车为作家送行,而这份殊荣与隆重连巴西本土作家都未曾享有。


茨威格在巴西的墓碑



02.

偷不去,抢不走

毁灭生命的自由


一个人生前活成什么样,竟能在客死他乡时获得这份礼遇?一个人遭遇过哪些经历,会让他以这样的方式完成自己?这一切都要从他的出身与才华说起……


1881年11月28日,茨威格出生在维也纳的一个富商家庭,家境殷实。用他自己的话说,“我,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恰好站在地震最剧烈的地方”。


这么多标签,如此凝重的比喻,却恰如其分地指出,茨威格之所以为茨威格,“整个生命的意义变成了荒谬绝伦”的一生,可以多么的不寻常。


一个犹太人,出生在那个年代的奥地利,意味着什么?


纳粹在欧洲大行其道时,对犹太人的残害不必赘言。在意识形态上的高压控制,更是同任何时代的专制独裁统治者如出一辙。


1933年,纳粹掌权,德国狂热的纳粹学生开始焚烧“违背德意志精神”的书籍,出身于犹太家庭的茨威格,赫然出现在第一批被封杀的作家黑名单中。



1933年5月10日夜晚,一群群兴奋激动的德国青年学生在纳粹宣传部长戈倍尔的煽动指挥下,在柏林市中心的歌剧院广场点燃熊熊烈火,焚烧了包括海涅、马克思、弗洛伊德、茨威格等人作品在内的两万册图书,作为“反对非德意志精神行动”的主要部分。


1934年,几个秘密警察进入茨威格家进行搜查。从这一年起,茨威格“像一个罪犯似的”离开了祖国,开始流亡生活。他得以在英国和巴西等地避居远离。身体上着实未曾受到纳粹的直接残害。而实际上,即使有能耐如茨威格,也无法真正摆脱这份迫害,”我的力量却因长年无家可归、浪迹天涯而消耗殆尽”。


而比流亡在野、不问归期更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没有归途。


1939年,二战爆发,奥地利被纳粹德国侵占,茨威格失去国籍,他的奥地利护照顷刻间变成废纸。“在我失去我的护照的那一天,我已经58岁了。我发现,一个人随着祖国的灭亡所失去的,要比那一片有限的国土多得多。


那一天,他去巴斯(英国)的民政局登记结婚。为了避免当战争再次爆发时,属于交战国公民的他“被拘留或者其他意料不到的措施和我未来的生活伴侣长期分离”,他打算开始第二段婚姻。


登记室,安静的房间里有人大喊“德国人已侵入波兰,战争爆发了!”。顷刻间,他就从在英国的奥地利人(外国人)变成了在英国的德国人(敌邦的外国人)。


由于官僚主义的法令,他被划到“奥地利人从不属于的集体里”,在这种情况下能否结婚要向伦敦请示。而由于他的种族和反德意志的思想方式,他早被赶出“德国”,然而德语却正是他的母语,他生命里的每一天都是用德语写作和思考,这充满矛盾的戏剧性,简直荒诞到可笑……


1941年,在纽约的一次作家宴会上,茨威格讲了这样一段话:


Zweig came out and said, I’m here to apologise before you all. I’m here in a state of shame because my language is the language in which the world is being destroyed. My mother tongue, the very words that I speak, are the ones being twisted and perverted by this machine that is undoing humanity.


向所有人致歉,我感到羞耻,是因为我的语言来自于一个已被摧毁的世界。我的母语,我的每一句话,都被这台毁灭人性的机器所扭曲变形。


(挺萌的)茨威格和洛特


他用莎士比亚那句“我们命该遇到这样的时代”疏解心愁,“你尽最大的努力,你用你的生命,也掌握不了这样的时代”。


他说,“我真的宁愿住最狭小的房间,以便可以随时出去旅行。我的生活无意之中已经变成临时性的了,不能再做长远安排”。辗转流亡,从英国到美国,途径纽约,转抵巴西。


那一年,年近60的茨威格开始创作《昨日的世界》。


《昨日的世界》是茨威格的最后一部散文作品,半自传性的回忆录。但这本书不是茨威格的私人生活史,也不是他的个人回忆录,而是他亲历的半个世纪欧洲史。记录那个他深深眷恋,回首向往,终而深感绝望,带来重创与毁灭的时代。


茨威格在“序言”开篇说:我从未把我个人看得如此重要,以至醉心于非把自己的生平历史向别人讲述不可。只是因为在我鼓起勇气开始写这本以我为主角——或者确切地说以我为中心的书以前,所曾发生过的许许多多事,远远超过以往一代人所经历过的事件、灾难和考验。


1940年5月18日,茨威格在致马克斯·赫尔曼的信中谈及写作《昨日的世界》的初衷:“出于绝望,我写生平的历史……至少我要留下一份文件,写下我们曾经相信过的东西,我们为什么生活过。今天一份证词比一部艺术作品更为重要。


尽管他有源源不断的收入,尽管他有旺盛的写作能力,尽管他有天南海北的各路朋友,尽管他孤独流亡中仍有伴侣相依……无论在这里排列出多少“尽管”,一条一条都是旁人看起来“他的生活没有那么糟”,“他命途多舛但他其实还算过得挺好”,“他没有到非死不可那一步”,“尽管”可以有很多,但是他选择自杀。


他在遗稿《变形的陶醉》中写道:


人和动物相比,唯一的优越之处在他什么时候想死就可以去死,不只是到了非死不可的时候才死。这也是人的一生偷不去的、抢不走的、一直可以享用的、唯一的一点点自由吧,这就是毁灭生命的自由。


掌握不了这样的时代,失去祖国,无法主宰自己的生活……这些境遇雕刻着茨威格的生活。




03.

文字创造泡沫

生活却戳穿它


作为作家,“他以诗人的姿态登上文学的殿堂,却以小说家闻名于世,以卓越的传记作家载入史册”。他“以德语创作赢得了不让于英、法语作品的广泛声誉”,作品一经出版很快被翻译成不同语言。


在欧洲黑暗时代的混乱与个人命运戏剧性的动荡中,创作能力也未曾因受到环境影响而断亡。作品高产并且几乎本本畅销,从不用担心销量,“我的每一本书,当它第一天在德国公开发行时就销售两万册,而且报纸上还没有登过任何广告”。


他的读者群数量庞大又忠诚,每次演讲现场都是万人空巷,在那个影像尚未流行的时代,也还是会有读者在公共场合认出茨威格。


哪怕作品被封杀的时期,也能辗转在其他国家出版。他依靠销量惊人的作品带来的版税,在流亡期间非但不用为钱财问题发愁(英国伦敦也好,巴西里约热内卢也好,他都出资购置了房产),还有经济能力慷慨施与友人。


甚至在茨威格离世34年后,民主德国《文学与批评》1977年11月报道,《斯蒂芬·茨威格全集》新版首印十万册,新书还未上架就已被订购一空。


他的作品也常常被改编成电影。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Letter from an Unknown Woman

 (1948)


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




 一个女人一生中的24小时 

Twenty-Four Hours in a Woman's Life

 (1961)


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




 灼人的秘密 

Burning Secret

1933


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




 情感的迷惘 

La confusion des sentiments 

1981


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




 象棋的故事 

Schachnovelle 

1960


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




 恐惧 

La paura 

1954


改编自茨威格同名小说




 爱的承诺 

A Promise 

2013


改编自茨威格小说《昨日之旅》




 布达佩斯大饭店 

The Grand Budapest Hotel 

2014


影片的灵感来源是茨威格

并且电影也采用了茨威格

在《心灵的焦灼》一书中的叙事结构


这部影片是向茨威格致敬

试图展现他笔下那个“昨日的世界”


“读《昨日的世界》的时候我一直感觉到有许许多多惊人的事实在我眼前被揭晓,这点让我感触最深。书里写到了(旧欧洲)生活的方方面面,尽管我们可能曾经在一本本书里读到过,在一部部电影里见到过,但在读过茨威格的回忆录之前,大家对于那个时代还是称不上有多少了解。一些事情我从来都不可能想到过,尤其是作者写道有一天护照成为了往来通行之必需,从作者的角度看,这一变化意义非凡:你突然发现国家的控制介入了原有的生活。”韦斯·安德森如是说。


茨威格与《布达佩斯大饭店》之间的关联,最直接且透彻的解说来自影片导演韦斯·安德森:


我的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中的一些元素有点像是从他这些书里偷过来的。电影里有两个人物依稀是茨威格本人的写照,一是汤姆•威尔金森演的作家,另一个是那位作家被戏化了的年轻形象,由裘•德洛扮演。不过,其实拉尔夫•费因斯演的主角M•古斯塔夫很大程度上也是以茨威格为原型。在拜读了茨威格的一些作品以后,我对他开始逐渐了解,同时意外地发现原来他本人与我通过他的作家语调所理解的那个茨威格其实大有不同。我一直以为茨威格本人其实更矜持一些,觉得他作品里探索的都是令他向往但却从未亲身经历的东西。不过,事实却恰恰相反,书里的情节或多或少都源于他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活尝试。


韦斯·安德森甚至为此专门出版了一本书THE SOCIETY OF THE CROSSED KEYS ,详尽讲述茨威格的作品以及他的人生如何启发并影响了《布达佩斯大饭店》这部电影的创作。



茨威格的作品有一股力量,牵引你无限接近自己的内心。余华曾这样描述茨威格带给他的震颤——


“陀思妥耶夫斯基和茨威格是绝然不同的两位作家,但是他们的叙述都是我称之为的强力叙述。为什么我说茨威格是小一号的陀思妥耶夫斯基?看看他们的作品篇幅就知道了,那是大衣和衬衣的区别。更重要的是,陀思妥耶夫斯基描写的是社会中的人,茨威格描写的是人群中的人。我当时之所以害怕陀思妥耶夫斯基,而对茨威格倍感亲切,可能是茨威格少了陀思妥耶夫斯基叙述中那些社会里黑压压让人透不气来的情景。茨威格十分纯粹地描写了人的境遇和人生的不可知,让我时时感同身受。


在写作上,茨威格花费了很多时间为名人立传,那一本《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在联邦德国几乎是人人必读,读过的人纷纷激动不已。而其实他本人,也正是一个牛逼闪闪的存在。


他的朋友圈更令人咋舌:


他与爱因斯坦通信交谈;


他与罗丹、高尔基、里尔克和纪德都是好朋友;


他与罗曼·罗兰保持了终生的友谊;


他与七十高龄的音乐家理查德·施特劳斯合作创作歌剧,即使希特勒上台后严厉禁止“在德国舞台上演出非雅利安人的作品或者有一个犹太人以某种形式参与的那些作品”,这仍然无法阻止他们在艺术上的合作;


他与年长25岁的弗洛伊德结下忘年交,并在弗洛伊德的葬礼上致悼词;


他醉心于收藏手稿,藏品有歌德、巴赫、海顿、肖邦、莫扎特的真迹;


他甚至还拥有贝多芬的书桌……


然而,即使像茨威格这般,朋友皆精品、集才华与财富于一身的大牛,也无法抵挡时代环境对个人命运的影响。


韦斯·安德森在谈到茨威格的时候说:


你可以看到对于茨威格来说,这一系列形势变化是如何将生活变成了不能承受之重。不仅仅因为欧洲的每个地方都有他的朋友,他热衷于像集邮一般收集友谊和人脉,还因为他收藏手稿、书籍和乐谱,到处收集与他欣赏的艺术家有关的物品。可到头来这一切,连同他自己的作品,都被夺走、被毁坏,让他再也无法那样继续从前的追求。读《昨日的世界》的时候,你会看到那些他倾注了生命的经营和创作,那个他所谓的太平世界,那种正变得越来越优雅,越来越自由,对他有着非凡意义的生活,就那样一下子被抹除得一干二净。”


如出一辙,所有的专制统治都少不了一波一波袭来的、“正义凛然”的文化管制和意识形态控制;所有的清醒的、勇敢的,试图发声、伸张正义、争取民权的人道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无不在愤怒中出离,在纷乱中遭到迫害;所有你今天看到的那些被封杀、被禁言、被删除的文字、图片和影像,以及那堵墙,也许此刻与你无关,可到头来连同他们今日所承受的都将一并愈演愈烈地在你身边发酵,你和你在意的、你守护的、你倾注生命所经营的,或许将在你以为的这个“太平世界”,“就那样一下子被抹除得一干二净”


也许我们掌握不了这样的时代,真真切切所能做的改变也不多,但不要沉默,更不要假装睡去。“至少我要留下一份文件,写下我们曾经相信过的东西,我们为什么生活过。今天一份证词比一部艺术作品更为重要。”


找个朋友,干一杯酒,至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他怀着前所未有的孤独,静静地离开这个令他心碎的世界。当你为此怀有一抹沉静的忧伤之前,你要知道,在战争尚未爆发前,他曾经这样活过:


他在拉丁文语法书的封皮里夹着里尔克的诗;


他渴望了解和认识在艺术和科学的所有领域里发生的一切;


他到旧书店去翻古书,每天浏览一遍书店里的陈列品看看又出了什么新书,生活里最主要的事是看书,凡是能到手的书,什么都看;


他每天坐在咖啡馆里几个小时,依靠趣味相投的集体力量了解世界上发生的一起,和朋友进行讨论……



他一生热烈追求人性与精神上的团结一致,

他把“实现欧洲的和平统一”作为一辈子的信念,

他害怕人类互相残杀的战争甚于害怕自己的死亡。


对他来说,世界上最重要的是个人的自由


他死了,而他真正生活过。


茨威格在《昨日的世界》写下的最后一段话



放下作品,聚焦于作家本人的时候,对于他的死,作为普通读者、无名小卒的我,是真的感到震撼、惋惜、心痛、甚至悲伤。

再过三年,

战争就结束了!

真的结束了!

可是你不知道,你没等到……

你如果再坚持一下多好……


如果你看见一件美好的事物,你总是希望Ta存在的久一点。但我不愿再纠结他为何而死,不想再揣测他以死亡结束自己生命时的心理动机,我更想再读一遍《昨日的世界》,注目他曾活过的那个世界。


做書原创文章,转载请发红包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

阅读3
上班 
举报0
关注做書微信号:ipublishi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做書”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做書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做書

微信号:ipublishing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