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多彩年味 | 鞭炮声虽少年味依然浓 兰州多种新方式热热闹闹庆春节

作者:兰州市文明办 来源:兰州市文明办 公众号
分享到:

02-23

 燃放烟花爆竹成过去式 兰州多种新方式庆春节成为正在进行时


  “今年春节放烟花爆竹的人明显少了,但是这并没有减淡过年的欢庆气氛,很多人选择了旅游过年、网络团聚过年、运动过年等方式,春节过得也是热热闹闹的。”提起2018年的过年感受,家住在兰州市张掖路附近的市民周川新颇有感触的说道。的确,周川新的感受也正是许多人的感受,燃放烟花爆竹的人少了,大家选择了其他的多种方式度过春节,过得也是热热闹闹,欢欢乐乐。而记者也是记录下了一些不同家庭度过春节的方式。



多市民多部门感受鞭炮声少了许多

  市民杨女士住在金港城,这里是兰州市一处大型的居民居住区。今年杨女士发现小区的春节和以往有些不同。她告诉记者:“今年从除夕开始,放烟花爆竹的人已经很少了,几乎没听到什么鞭炮声,偶尔听到也是零零星星的,以往到了初五,很多人讲究‘破五’,都会燃放鞭炮,但是今年的初五则“清静”了许多。不仅如此,春节期间小区里的环境也很整洁美丽,悬挂的红灯笼等也增添了浓浓的过年气氛。”

  住在雁滩的市民王先生也告诉记者,以往每年过年时雁滩地区放炮的人特别多,但是今年听到的炮声少了。同住在雁滩某小区的赵玉霞发了一条朋友圈,也印证了王先生的这一观点。她在自己的朋友圈写到:“除夕晚上,我拿着自己买的一个小礼花小区里转了一大圈发现没有一个人放炮,于是自己也默默地拎着我的小礼花回家了。”

  不仅仅是市民的感受,记者和兰州市不同街道除夕夜值班的网格员聊天时,大家也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这个问题,认为2018年除夕放鞭炮的人确实少了许多。而记者同期从公安、消防、环卫等部门进行了解,今年过年从除夕到初五燃放烟花爆竹的人较往年有大幅度的减少,除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引导宣传,和市民素质的提升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关系。



网络连线拍视频远方亲人没有距离

  不燃放烟花炮竹,取而代之的是更多方式新颖的过年团聚和活动。家住五里铺附近的刘女士的大姐和大哥都不在兰州,而每到过年三家人都会在视频中团聚。连线拜年,连线晒晒年夜饭,连线碰杯,虽然大家远隔几千里,但同样感觉亲人仿佛就在身边。刘女士在采访中对记者说道:“我哥哥姐姐年纪都大了,想回来也比较费劲,但是他们特别惦记兰州的亲人,兰州的发展,兰州的山山水水。所以这个春节,我们不但视频连线,还在视频里带着他们去了五泉山烧香祈福,带着他们去看了西固的灯展,让他们找回了家乡的感觉,这样的过年方式也是很不错啊!”

  住在西站附近的吴阿姨这个春节也跟着家里的儿女在网上火了一把,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趁着过年,吴阿姨家的几个儿女用自己经常在玩的录像视频软件,拍了一系列家里人过年、团聚、舞蹈或者搞笑的视频,增添了许多过年的欢乐气氛。而子女们邀请吴阿姨参与拍摄的几个温馨或者搞笑的视频不仅获得了许多点赞,也让家里人在欢乐的气氛中更加亲密。吴阿姨的儿子小刚对记者说道:“现在好多人都在拍这类小视频,非常有趣,而这个春节,我带着家里人和爸妈一起拍,不但记录下了家人团聚的时刻,更是增添了过年的欢乐气氛。视频拍好后我们还发给远方的姨妈舅舅,让他们也感受到了我们的春节,我们的快乐。”



相约旅游过大年团聚玩耍两不误

  市民权先生在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选择了和自己父母妻儿一起相约去珠海过大年,而随行的还有自己的几家好朋友的家人。二十几号人,租住在同一个小区内,每天一起出去玩,年夜饭的时候也相约在当地的酒店中一起过,看起来特别的丰富多彩,也是热闹非凡。权先生对记者说道,旅游过年大家也能团聚,旅游团聚都不耽搁,过年的气氛也很好,这个年过的真是乐呵呵。

  不仅有许多市民像权先生全家这样选择了外出旅游过年,还有一些市民也选择了近郊的地方,家人相聚生态园、温泉或者滑雪场等地,过了一个欢乐的大年。处于兰州新区的恐龙水上乐园在春节就接待了许多人,全家在水上世界嬉笑玩闹欢乐过年,一派祥和。而位于东岗附近的水善汤泉在这个春节也是非常火爆,日均接待量超过800人,而许多都是全家人一同前往,泡泡温泉打打牌,吃吃自助聊聊天,在这里大家也度过了一个欢乐的春节。位于榆中的玉泉山庄在这个春节也不歇业,许多家庭也是携老带幼来到了这里,感受民俗小吃、风土人情。度过了一个快乐的春节。



榆中北山乡村 鞭炮声远不如往年

  “爆竹声中一岁除”,放鞭炮是春节最传统的节目之一。然而今年的除夕夜,榆中县北山的上花岔乡、园子岔乡和哈岘乡等山区乡村,鞭炮声远不如往年。不少村民认为,过年放鞭炮就是应个景,能少放就少放,能不放就不放。

  家住榆中县上花岔乡百禄村中圈社的李妈妈今年70岁,平时睡眠较轻的她最头疼的就是农历新年的跨年夜。“前些年,那是一宿一宿地睡不好觉,清晨五六点钟就要被鞭炮声吵醒,可今年从大年三十晚上开始到正月初一早晨,我一睁眼都七点了,差点误了拜年。看来,今年春节村庄里放鞭炮的人的确是比往年少了。”李妈妈笑着说,像她家,外出打工的两个儿子回家时就带来两个礼花,大年三十晚上放完后整个正月就不再燃放了。

  近年来,农村过年时因燃放烟花爆竹引发的麦草垛被点燃和山火事故时有发生。乡村一级政府在春节前夕就大力宣传烟花爆竹禁燃禁放的相关规定,当地村民也很支持,不少市民自觉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地从现在开始过一个“没有鞭炮味”的中国年。

  “过年期间放不放鞭炮已经不重要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怎样过好自己的日子,怎样才能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这是最为关键的。想要给孩子一个健康的心理,就要从小让孩子有这样的意识。”今年已经74岁的滕老先生说,今年过年家里只买了一挂1000响的鞭炮,按照习俗在除夕夜送家神、初一凌晨接灶神、初一早晨和初五(破五)以及元宵节分开来燃放足够了,除此之外的烟花礼炮一概“省略”,而往年,新年的鞭炮钱至少要花掉五六百元。

  2月15日入夜后,榆中北山乡村燃放烟花爆竹的声响渐渐出现。随着新年钟声临近,村民们燃放烟花爆竹的热情达到高潮。而狗年新春的钟声刚敲过,上花岔乡百禄村中圈社、响崖社和百禄社的鞭炮声就销声匿迹了。 

  在上花岔乡有民俗专家之称的张正甲认为,低碳过年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的必然趋势,一些新鲜有趣的过年方式不仅不会影响年味,反而有助于在年轻人中间弘扬年俗,也能对环境进行有益的保护,非常值得提倡。“没有鞭炮的中国年,年味依然浓,咱们老百姓也过得更自在了!”张老先生说。

阅读7
兰州 
举报0
关注兰州市文明办微信号:lzswmb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兰州市文明办”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兰州市文明办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兰州市文明办

微信号:lzswmb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