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家长问答:孩子14岁,玩手机太严重,没收后应该怎样还给他呢?

作者:锦州教育资讯 来源:锦州教育资讯 公众号
分享到:

10-20

点击上方“锦州教育资讯”可以订阅哦!

感谢您关注锦州教育资讯!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锦州教育资讯”关注我们,忙着工作和照顾孩子的闲暇之余可以阅读一下哦。

今日问题


孩子14岁,玩手机太严重,被我没收了,最近和我闹情绪,手机现在在我手里,很困惑应该以什么方式还给他?

左辉答复


关于手机的事情,我觉得,千万不要相信孩子能够管住自己。成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还要求孩子做到,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全世界的电子产业都致力于让人对自家的产品上瘾,所以,无论大人还是孩子,一旦被这东西俘虏,基本上是没跑的。


一、制定相关约束的规则


要么就让孩子使用只有通话、短信功能,不能做任何娱乐用途的手机,要么就对手机的使用制定严格的时间规定和管理先制定规则,确定使用手机的时间和管理方式,设定手机保管员,试遵守一个月,如果不合适,就再调整。而且要坚决执行。使用时间一到,手机就收归库房,千万不要指望收在孩子自己手里,美其名曰“我坚决不会再动它”。


规则一定要跟孩子一起设定。像谈判一样,你自己要有清晰的主张,但你们也要寻找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另外,孩子的手机话费要用自己的零花钱来交。事实证明,“坚决不会再动”就是个美好的期望。而且家长们,别说孩子,你们自己能管住自己在孩子面前不玩手机吗?


二、家长自己要以身作则


如果想让孩子尽量脱离手机,家长就必须做出榜样。家人在一起的时候,你们可以互相抬头看,有交流,说一点跟学习没关系的生活琐事,精神的事情,艺术的事情,读书的事情……除了看手机,能做的事还有很多。管住孩子的前提是管住自己,父母如果有特权,孩子当然会抗议。


如果决定了不让孩子玩手机,那么,空闲的时间里孩子该做什么,父母也最好想清楚。千万不要弄得孩子在空闲的时候百无聊赖,也不要一看到孩子空闲就觉得焦虑,忙不迭地跟孩子说:“你去看看书,你去复习会儿功课,再多做几道题……”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在学校压力大,所以回家后给孩子玩ipad放松一下。如果学校压力大,那么孩子放学后应该在外面玩耍,而不是沉溺在游戏里。如果这样下去,孩子放松减压的休闲娱乐就会慢慢从户外玩耍变成手机游戏,一旦这个模式形成(这是很容易的),等孩子到了中学,进入青春期,自我意识、自我界限开始启动,再想纠正就很难了。


三、九岁以下孩子不建议配智能手机


另外,我不建议给9岁以下的孩子配备智能手机,也最好别给他们玩iPad。家长给孩子玩手机,大多都是希望孩子不要来烦自己。如果为了清静,让孩子玩手机或者ipad,年纪小的孩子上瘾是分分钟的事情,而且视力首先会受到影响。


如果是9岁以下的孩子,并且已经出现了轻微的上瘾表现,家长也不用太担心,多带出去玩玩,玩得开心点,疯一点,孩子自然就能离开手机了。


四、要给予青春期孩子相应的尊重


回到我们的案例中,家长可以写个纸条给他,告知你打算跟他一起谈谈手机需要如何使用的规则,让他觉得什么时候可以对话了,就来告诉你,或者选一天,坐在客厅的饭桌前,你就知道他决定要正式谈谈了;如果他不想谈,你也可以等,只是希望别等得太久。


给孩子思考的时间,告诉他,他可以自己想一种他希望的方式,你们可以一起坐下来谈。如果他怀疑你的诚意,那么也可以设定一个第三方,比如说他的同学,朋友,或者任何孩子信赖的人。


对青春期的孩子,一定要给予相应的尊重。被公平地对待,远比要回手机更重要。这件事情虽然关系到手机,但对青春期的孩子而言,也是难得的一次为自己争取权利,也能被家长放在同等地位看待的机会。如果利用得好,孩子就能学会如何合理地坚持自己的主张,如何理性地为自己争取机会,如何为自己负责,与权威谈话时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在处理类似的事件时,家长们一定要记得,具体事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这些事件,以孩子在当下阶段需要的方式,培养他们的品质和能力。


所有立竿见影的效果都要小心谨慎,人心又不是萝卜,一刀下去立刻就能雕刻出形状。也许这种培养得到的成果,几年或十几年后才会在孩子身上有明显的反映,但孩子因此得到的成长和益处,绝对是长远的。



锦州育才教育提供优质中高考辅导,名师授课,短期提分效果显著,广受学生好评,提分热线 18641691455, 0416-5019019


喜欢我们的文章就分享到你的朋友圈吧(*^__^*)

公众号ID:jinzhouedu
锦州教育资讯
更多锦州教育资讯,学习材料,请长按右侧二维码,选择识别图中二维码!
育才教育


阅读2
手机 
举报0
关注锦州教育资讯微信号:jinzhouedu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锦州教育资讯”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锦州教育资讯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锦州教育资讯

微信号:jinzhouedu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