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随着桑斯坦一起飞:《星球大战的世界》读后杂感

作者:雅理读书 来源:雅理读书 公众号
分享到:

03-01


桑神,自家留影就不用摆那么多书了吧


随着桑斯坦一起飞
《星球大战的世界》读后杂感

胡漱溟

◆ ◆ ◆  ◆ 

01

第一章 我是你的父亲


其实看完第一章,没有太明白作者到底想表达什么,印象比较深的大致有以下四点:


1. 一开始就排布好一切的策划者或者操盘手是不存在的,许多的意外成就了最终的结果。对此,作者表示:“人们往往认为重大的文本主题,一定存在着某种重要的策划者,策划者会事先做好安排,其计划会囊括之后发生的一切事情…实却是,最好的策划者往往是即兴应变者。他们胸中有丘壑并有很好的想法,但或许并没有可以称之为宏大计划的东西…许多事情因他们而起,但最终的走向却与预期背道而驰,千差万别…策划者可能设定一个最终的目标,其拥有某种内置的全球定位系统或是结局时的景象,但他们所实施的活动本身却可能使其偏离既定的轨道。对此,策划者不必遗憾,相反将会充满感激”作者似乎想借卢卡斯多次改动剧本上一稿的意图,最终通过很多意外形成了终稿的事例说明这一点,但稍有常识的人应该都不会作出这种“靠着一开始的心想就能事的?”而作者这样有些极端的表达,甚至基于剧本创作的表达可能偏离了一个可能更合理的解释:存在一个必要的策划者和大致的方向,但是具体的运行机制则随机进行调整。桑斯坦在这里忽略了策划者本身和策划目标本身的价值,而例证仅仅是一个剧本,显然,剧本创作很多情况下是编剧开脑洞,尤其是原创剧本,但是类似CIA的国家行动则并非如此,就像抗日神剧和抗日战争一样,不免怀疑作者是否刻意为之。


2.卢卡和莱娅公主的狗血关系:可能是年纪大了,内心邪恶了,我回看正传的时候觉得这两人才是CP好吧?正传,不,整个剧集里最暴露的服装可能就是莱娅公主那套,但是看到的却是卢克,都这份上了,最后告诉我是兄妹,卢卡斯是怕德国骨科人太多了吗?这点我同意桑斯坦的表述。与此比较,维德和卢克的父子设定就很适当的,堪称妙笔,当然,认定父子关系更多的还是靠开挂的“原力感应”,略遗憾。


3.基于动机的推理,尤其是“不喜欢所以倾向于不相信”的理论非常具有解释力,也契合皮尔斯教授在对六种行政解释的审查理论做出研究后得出的“意识形态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法官选择”的结论。通俗一点,正像女生相亲很重视“眼缘”一样,如果不喜欢就会有很多理由来证成不合适一样,其实,选总统也差不多,毕竟我们不要把选举堪称多么神圣的事情,前一阵的《黄克功案件》里王凯演的黄克功出来的时候,B站上千条弹幕可都是“这都不从,那女的脑残了吧?”,还有凤姐和林志玲选总统我肯定选林志玲,虽然凤姐更爱好政治吧。


4.最后一句话:“《星球大战》系列电影或许是一粒沙子,但是,它确实包含着整个世界。”开始讲正题了吧?


嗨,张力兄

光剑威力如何?


02

第二章  一部没人喜欢的电影


尼玛,怎么还不讲正题?这章好短…2个感受:


1.我怎么没发现《星球大战》这么吸引人?难道是我落伍了,人人都谈星球大战?我和我朋友咋不谈,看来我的朋友不如桑神的朋友高大上啊。人人都和桑斯坦聊《星球大战》,一来可能是“星球大战计划”太有名,二来可能是和桑神聊天的人都被事先告知:美国人/这老头喜欢《星球大战》。


2.“为什么没有任何人预见到这一切?电影制片公司以及为其工作的专业人士们不是被公认为擅长做这些事情吗?”正如这次的美国大选,许多专业的预测机构猜错了,《纸牌屋》的老牌玩家希拉里忽视了“铁锈带”那样,专家掉进了固有思维导致画地为牢。既然专业机构猜不到特朗普当选,猜不到特朗普这几个月的行政决策,那么他们有什么自信说自己可以预测特朗普这几年的施政,这几年的成就呢?可能正是“因为不喜欢所以反对吧”。

03

第三章 成功的奥秘


居然还没有进入正题…

稍等,我先在朋友圈讲讲。

年逾九旬的基辛格也是“星战粉”

个人感觉,桑斯坦在这一章主要讲的是:“好东西注定不会被埋没,但是社会互动与宣传能够使好东西传播的更快,也可以使差不多的东西获得远胜于其品质的评价,也可以让品质不那么好的东西在一定时期内获得高评价或关注”,这老爷子还是念念不忘他的“助推”。道理其实蛮好的,有几点引起了关注:


1. 信息流瀑和声誉流瀑:二者有一定的重合性,但是前者不带什么价值评价,即“我看了什么”,后者却是带价值评价的,如“这东西蛮好”。结合生活,其实很好理解的,就像看电影前很多人都回去豆瓣看一下评分一样。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很多时候,前者比后者的实际作用发挥更为明显,就像《五十度灰》一样,原著大家都知道烂到极致,除了SM就是霸道总裁,但是大家都要去看看“到底有多烂”,或者说莫名其妙的想去看看,结果越来越多的人想去看了。这一点可能得结合下一点解答。


2.获取谈资比看电影本身更为重要:我就是秉持这种理念的,我们看电影是寻求一个进入某一团体或者说不被某一团体抛弃的凭证,呼应了本章开头“社会性”的说法,别人看了,你想和他聊,那你也得看,说到底,我们人类(起码我个人)就是一群(一只)怕孤独的动物。


3.封闭的小团体:因为小团体是封闭的,说到底,聚合他们的还是一个核心,就像百度贴吧或者明星粉丝群一样,无论对这个核心是喜欢还是讨厌,都为他所聚合,毕竟,他是所有妹子飞吻的对象,也是谩骂的漩涡。所以要进入就必须掌握他们的话语前提(并非话语本身)——他们关注的核心。


桑斯坦,你还不进入正题?



稍等,潘基文介绍完就进入正题!


04

第四章   观察《星球大战》的十三种方式


这十三种方式是:


1.基督教视角:堕落与救赎,不是很懂


2.恋母情节:也不是很懂,可是帕德梅和阿纳金只相差5岁啊!大概是更渴望关怀吧。


3.女权主义:性别平等且在某些方面倾向女性,这里我就很不满意了,尼玛莱娅公主这都是领导核心了,还想咋?第七部里,蕾伊差不多就要开凤傲天挂了,还想咋?在我看来,许多女权主义者内心不是为了争取平权,而是渴望特权,如果星战里都是女性战士互怼,是不是她们又要说为什么不是男人上战场呢?


4.托马斯·杰斐逊:造反有理,孕育美好,唤醒公民对公共事件的关注,保持对政治领袖的监督。OK,我赞成,但是“反叛”如何“可控”,这个就很难说了,正如偶尔感冒下,可以让免疫系统保持活力,但是要是这个感冒越闹越严重,就有点坑爹了。反叛中必然蕴含着野心与破坏,而监督领袖也意味着对领袖魅力的扼杀,当领袖成为凡人,危难时刻我们又何所寄托呢?如果乔布斯和苹果的普通员工一样,当苹果公司危难时,员工指望谁呢?


5.赞同秩序,反对混乱。作为一个内心的“秩序主义者”,我之所以依然反对帝国统治,是因为维德可以随意杀死自己的指挥官并使其他人置于恐怖之中,克隆人搜查队也可以肆意屠杀卢克的家人,评论家所谓的“帕尔帕廷是相对仁慈的独裁者”起码我从正传看不出来,而正传中的帕尔帕廷也绝非如此,至于后来的前传或《原力觉醒》,就是作者有意为之了吧。在我看来,用《星球大战》中的银河帝国来代表着秩序建构显然对秩序本身带有“邪恶”的预设,但是秩序本身也蕴含着“善”之倾向,例如《银河英雄传说》中的银河帝国一样,秩序本身便有两个面向,分别通向帕尔帕廷与莱因哈特。


6.行为科学:这个是《助推》的理念了,我理解,人总有些时候会盲目自信,就像你同时投了好几个杂志,以为会有“一稿多投”的担忧,但是其实只是你对自己的运气或自己的文章过于自信罢了。但是帕尔帕廷和维德的自信绝非盲目,那真是“飞龙骑脸怎么输”?反正我看不出来要不是卢卡斯给莱娅公主他们开了金手指和主角光环,西斯一方怎么输?论组织能力与社会控制力,论单兵战斗力,论后勤能力明显不在一个档次,如果说当年常公忽视了国民党自身组织与动员能力的坑爹程度和中共贸然开团是过于自信的话,西斯可不是。


7.技术的隐忧:反正把电脑和手机给我拿掉,我反正一天是蛮难办的。


8.绝地武士的圣战:圣战这东西吧,关键是谁向谁圣战…如果美国像当年的十字军那样向ISIS圣战,我觉得争议也不会很大。毕竟,当年的十字军也是圣战。


9.黑暗面与魔鬼的随从:男人不坏,女人不爱…道理差不多吧。


10.汉·索罗是绝地学徒:同“你眼中的事实真相取决于你关注的焦点”


11.另一个兄弟:同“你眼中的事实真相取决于你关注的焦点”


12.佛教的视角:不懂,大概是“悟”吧,类似思考感知,禅修并自我通达?


13.达斯·加·加:同“你眼中的事实真相取决于你关注的焦点”


*群龙无首的世界:最为结尾的部分,桑斯坦实际上呼应了本书一开始的“非预设性”观念,即很多事情不是阴谋论者所想的是事前由人或组织设定好的,而是由很多偶然因素共同作用生成的,也就是认可了“偶然因素”在历史形成中的正当地位。其实在我看来,阴谋论者或者说事前计划论者其实都有一种偏执的“自我先知预设”,他们追求的不是阴谋论内容本身,而是认为自己能够看穿计划、掌控一切的快感期待,这种感觉,大致就是“睥睨众生”或“看穿一切”吧。

◀ 

桑斯坦一家在白宫

    桑神生娃生的真晚

05

第五章 父与子


说句实在话,这章没太看懂,印象比较深刻的大概三点:


1.桑斯坦生娃生的真晚


2.因为害怕失去,所以阿纳金堕入了黑暗。我们都怕失去,怕失去亲人,怕失去既得利益,怕失去未来的机会等等,因此我们必须要寻求更强的力量去守护,而非如尤达大师所说“放下”。且不说“放下”其实是一种理想状态,很难做到,而且怕失去意味着在意,如果我们放下了对亲人的关爱,荣誉的追求,我们何以前行呢?我们一路走到现在,很多时候其实是所谓的“原力黑暗面”支撑着我们一步步向前的,例如不甘心、悔恨与嫉妒。卢卡斯在这里其实构建了一个与现实脱节的理想国,也许坠入原力的黑暗面,进而学会了报复,仇恨与愤怒才是人生真正的状态。正如温度大师在最后时候选择不经审判直接杀死帕尔帕廷,这不光明,不正派,但是符合一个人的正常设定。“绝地武士”,也许真的就是“自绝于地面芸芸众生”方才导致了自身的灭亡,最后也是来源于普通人的克隆人军团毁灭了掌握原力的绝地武士,这其中道理不禁令人深思。


3.明白“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便会化解仇恨,或者将压迫者与被压迫者变成同等地位公民。桑斯坦或者卢卡斯也许真的太理想化了,正如鸣人可以靠嘴遁和佩恩化解仇恨,因为他们有友情的羁绊与共同的身世经历,乃至共同理想,但是他可以和角都或者飞段化解仇恨吗?另外,被压迫者欲求得与压迫者之平等,必然无法依靠压迫者自身的怜悯,唯有“以斗争求发展”。桑斯坦的理想主义气息在此暴露无遗。

“雅理译丛”《星球大战的世界》

 [美]凯斯·R.桑斯坦 著  张力 译


06

第六章 选择的自由


桑斯坦在此借用了卡斯丹“我是谁,我在从事什么,我是否实现了潜在的自我,以及如果还没做到,是否还有时间能实现这一自我?”来说明选择自由的可贵,在桑斯坦的描述中,即使作恶,也应基于自由选择,如此方可具有某种程度的“可接受性”,而其也多次强调自由选择、自由意志的价值,例如“当我们最深层次的价值观念是经过反思确立的,而我们所作决定又契合这些价值观念时,自由意志便会存在”。同时也强调自由意志的存在可能带来劫数但同时孕育着救赎的希望,但是正如作者也承认的,完全的自由选择,即按照“二阶欲望”行事并不容易,正如《天行健》那句“为刀百辟,唯心不易”,作为社会人的我们,身上有太多的羁绊,有时明知道是错的,但是依然不得不去做,然而这种选择真的是自由的吗?在此,桑斯坦是有矛盾的,到底我们是应当在无价值结果意义上(即我选了就是都是我的自由的体现)还是有价值结果意义上(没有完全遵照内心想法来选择)来评价“选择的自由”呢?在我看来,桑斯坦是倾向于前者的。


另外,选择的自由固然可贵,可是谁来为选择的结果负责呢?《火影忍者》中,佐助与佩恩甚至宇智波斑都希望用“月之眼计划”来给全世界人们洗脑,来促成一个没有纷争的世界,但是鸣人却希望通过自身去感化别人,来消除纷争,实现和平,从结果上,鸣人成功了,从手段的价值判断上,显然佐助等人的行为显然也是以泯灭人性、个人独裁为前提的,但是从“实现无纷争”这一目的来看,鸣人的方法显然过于理想,佐助的方式显然更为有效。因为鸣人的方式尊重了选择的自由,在赋予人们自由意志的同时,也就给了人们引起纷争的自由,人之欲念、甚至埋藏在内心的邪恶绝非几句嘴遁就可以解决。


由此,自由意志实际上是一个与人性预设紧密相连的设计,并非电影所能及,因为《星战》到底是光明面向的,而仍有那些黑暗到我至今记忆犹新,不敢再看的作品。而后者反映的可能才是人类内心最黑暗、也最想被人主动忘记或有意无视的角落。


在当代社会下,即使选择自由也并不能带来结果意义上的自由,严密的组织与信仰才是争取整体自由程度提升的武器并在很大程度上保障选择自由,但这样的组织与信仰体系却往往意味着选择的不自由。

桑神与星战演员合影


07

第七章 反叛


作为本文目前为止最长的一章,也是最讲整体的一章,它有3点引起了我的关注:


1.议会政治与行政权力:多元意见交锋,乃至争吵打架说到底都是民主政治在议会中的一种体现,程度不同而已,不能说打架就不是意见表达,但是这种意见表达逐渐升级,便会成为仅仅争论而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的体制,当然,卢卡斯在这里对银河共和国的议会政治做了一定的极端化处理,但是其问题本身却是真实存在的。但是,不可否认,上述政治是充满着自由主义气息的,而与此相对的行政则能够解决问题,但也蕴含着专制的危险。帕德梅对两者都有敏锐的认识,但是她的心中也充满着矛盾,一方面,她说:“伴随着议员们雷鸣般的掌声…这便是自由死亡的方式”,但另一方面,当纳布星球面对入侵时,议员们倒是不鼓掌了,而是争论不休,贸易联盟靠着几个收买的代理人就可以阻挡共和国议会的针对行动,对此,她说:“我不是被选举过来旁观我的人民受苦难并死去,而你们却在委员会里冷漠地讨论这次入侵”。但是,到最后,帕德梅也不得不默示帕尔帕廷获得紧急处置权,组建克隆人军队,并直接从此受益。可见在帕德梅的心中,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抱着“自由”的理念等死,毕竟“不自由毋宁死”,但是没人不自由就去自杀吧?至于之后对可克隆人军队与帕尔帕廷的防范则是另一回事情,毕竟实际问题已经不是纳布星球危机而是议长权力过大了。


因此,也许桑斯坦也忽略掉的一点是,议会政治的真正内核可能不是“自由”,而是保障讨论制度的“有力举措”,阿纳金说:“那就应该迫使他们这么做”,卢卡斯也说:“一个民主的机构,即参议院,无力以适当的方式进行运作,制度的腐化就产生了”,二者一个强调“迫使”、一个强调“无力”,实际上说明:自由看似是议会政治的基石,但是有力的保障解决问题的决策得以作出的有力机制才是议会政治建立的真正基础,否则,议会政治和吵架没什么两样,但是后者往往为自由主义者忽视,自由(行为)本身并不应是最终目的,而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更好途径。《星球大战》中自由的议会导致西斯的篡权就是最好的例证。掉一句书袋便是福山所说的,银河共和国是一个有民主政体而没有国家能力的政府,连军队都要临时组建(这几乎是难以想象的极端类型),这样的政体其实非常容易产生独裁者。


2.反叛者的特质:首先,桑斯坦对《星球大战》中出现的反叛者进行了“保守主义反叛者”与“天生反叛者”的两种分类,前者更侧重意识形态,属于有目的的反叛,且反叛的前提较为复杂,而后者则非常简单,只要是极权政体就要反,类似于“秦国变法太激烈所以反变法”与“逢秦必反”之间的区别。


其次,反叛者更为重要的特质是“盲目与狂热”,这点很好理解,毕竟掉脑袋的事情,没点子疯狂劲头还真干不了,其实用田中芳树形容“杨舰队”中亚典波罗,先寇布,波布兰等一众人的“侠气与狂醉”似乎更为合适,卢克的行为,比之盲目,还是侠气比较合适,而用那么一点兵力去对抗克隆人大军(当然,反抗军比贸易联盟战力弱的不是2个档次,却和克隆人军队打得难分难解…除了金手指之外我没啥解释了),没点狂醉也是办不到的。当然“盲目”用在形容帕尔帕廷来还可以,但是人家那么大优势,也不算盲目吧?因此,这里说桑斯坦忽视了“侠气”与“盲目”之间的区别也是有点道理的。


3.反叛如何成就:流瀑。这是本章中桑斯坦着墨较多的部分,但是内容和之前有所重复,用一个例子就可以说明,淝水之战中,朱序大喊“秦军败了”,然后大家都以为秦军真的败了,喊的人越来越多…结果秦军真的败了。但是在此,可能是由于桑斯坦身处美式政党政治之中,从而对选举过于看重,从而忽视了政党内部的组织性建设,而对于流瀑的价值反复予以强调。歪个题,其实相较美式政党,中国共产党属于战斗党与建设党,因此美国基层党团从来不可能有“战斗堡垒”的称谓,而中共则不同,其列宁主义政党的性质尤其重视自身组织建设,支部建在连上就是最好的证明,因此中共所主导的两次国内战争虽然也处有“流瀑”效应,但更多的源于内部严密组织所带来的高效组织和动员能力,而民众的支持,尤其是国统区民众的支持只是附带效应。因此用流瀑效应解释《星球大战》中的反抗军尚可(其实问题也很大,这个组织根本不符合能够成功的特质,它的成功充满了偶然性),因为它到底还是美式政党政治的倒影,但是用来解释中国的政党政治则可能不具备足够的解释力。


另外黑一句,作为奥巴马政府的官员,桑斯坦如此重视“信息流瀑”带来的传播效应,可能还在为大选失利耿耿于怀吧,他或许认为特朗普的当选是一种从众效应的结果,但是美国民众在各种民调一致看好希拉里的情况下依然投给了特朗普,显然是对这种“流瀑”的一种打脸,桑斯坦说威权国家的民调不可靠,其实美国的民调也不靠谱好吧。以桑斯坦为代表的一些美国精英不去观察特朗普以商人思维建构的组织团队,看看他们是怎么靠自己的努力拿下铁锈带的,还在这里说什么民众效应,也正是够够的了。反叛军的组织形态,单纯从电影上而言,也没啥优秀好吧。



08

第八章 作为连载剧集的宪法


本章桑斯坦谈了不少关于宪法的东西,但是核心观点可能就1个,就是宪法是时代和它的人民活动的产物,但是直接书写宪法历史的是法官。具体要点可能有两个:


1. 宪法文本必须永远神圣,但是法官可以对具体条款作出符合时代的解释。正如“在任何一个特定的时期,宪法都要传递一种不可避免的气氛,就好像当前普遍流行的叙事早已被规划安排好了,或是命中注定便是如此,或者说属于某种《怀尔斯日志》安排好的结果”。法官需要一边坚守宪法文本的神圣,一边来为其赋予现实的意义,因此,宪法文本很可能是一种“托古改制”,或者是一个“不任人随意打扮”的小姑娘。


2.对于本章观点可能作如下解释可能是合理的:宪法文本是恒定的,但是时代发展是偶然的,每个时代都是历史的偶然,而这种偶然使恒定的宪法文本必须具有特定的时代背景,而这种偶然也通过法官的书写进入恒定的文本中,改变了文本的规范意涵。

愿原力与你同在


09

第九章  原力与元神话


本章感觉还是延续了“助推”和“社会流瀑”的基本观点:人是可以被改变的,无论是自我改变(运动员的肌肉记忆和经验暗示)还是借助“人脑带宽的限制”进行的影响。所以为“助推”提供一种可能性的证明。


另外,桑斯坦似乎对于“原力”的理解存在一定问题,即他对于原力到底是力量本身还是力量的来源之间进行了混同,当然,这可能和卢卡斯对“原力”的界定本身不太清晰有关,“原力的黑暗面”、“原力带来力量”与绝地武士使用的原力本身其实并不相同。这就体现出“原力”与“查克拉”两者概念的优劣,查克拉就是力量本身,它非常具体,不会歧义,但是原力就是一个说不清道不明,无法言说的概念。


《星球大战的世界》实拍图


10

第十章    属于我们自己的神话


读到这里,对于桑斯坦通过本书进一步阐述“助推”的理念的理解更为深刻,《助推》一书中,桑斯坦提出了一种“自由主义的温和专制主义”理念,作为结果的人们选择是自由的,但是可以通过各种影响因素来“迫使”人们“自由地”作出助推者意欲实现的结果。正如桑斯坦多次强调《星球大战》的主题就是“选择的自由”,但是选择已经被在脑科学领域深刻影响的选择还是自由的吗?事实上,行为表达层面的自由无法掩盖意思形成部分的专制,当脑思维已经被固定的时候,无论肢体作出的选择看起来多么自由,它都不是自由,而是一种专制的包装,就像《三体》中的“思想钢印”一样。


最后,一个小点,美国民众渴望“伟大国家”的期待是特朗普上台的原因,而特朗普欲实现伟大国家,他就必须在与最高法院的较量中取得上风。


11

外一则:《侠盗一号》是一部典型的《星球大战》电影


时代影响着电影的受欢迎度,从桑斯坦的选择中,我们已经可以发现电影的主题已经在某种程度上由选择自由向为大义献身的英雄史诗转变,或许后者才能带来“伟大国家”吧。


无论是《星球大战》还是《银河英雄传说》,它们最为人怀念和争论的都是宇宙大战背后的政治理念与人性探索,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广阔的星辰大海,光速运行的宇宙战舰为政治与人性提供了探讨场域,正是这种空间感使得政治理念与人性探索具有了无限的可能性,毕竟,一个乡村政治的变化可能性到底只有那么一点,而宇宙就不一样了。空间本身就代表了变革的可能性,对于这一主题,《银河英雄传说》表达的更好。



星球大战的世界, 
愿雅理与你同在


开学季限量签名本,扫码或点击阅读原文均可订购,49元包邮,精制礼盒包装,作为礼品亦可担当!
关于“星战”的一切
欢迎大家文后留言

留言点赞最多的3位读者

我们将赠送价值66元的雅理文创帆布袋“雅理士多德”1个



阅读2
举报0
关注雅理读书微信号:yalipub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雅理读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雅理读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雅理读书

微信号:yalipub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