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最容易被娃记恨的行为,你却浑然不知

作者:灼见 来源:灼见 公众号
分享到:

03-02

Mar.

2

灼见(penetratingview)

父母是最不能偷懒的职业,该亲自讲道理的时候,一定要亲自讲道理,该亲自管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亲自管孩子。


作者 | 雨霏

来源 | 成长树(ID:chengzhangshu9)


 01 


春节期间,一个朋友跟我吐槽,她家亲戚带着孩子过来拜年,孩子不太听话,乱动她书桌上的东西,还失手打碎了她男友送她一个仿水晶沙漏。


一个沙漏不值多少钱,但孩子妈妈的反应很值得注意。


她先是拉扯了自知闯祸的孩子一下,然后说:“活该,让你乱动,这下把你小姨的东西打坏了吧,看她收不收拾你。”


似乎有点事不关己的意思,语气里甚至还有点幸灾乐祸。


孩子则愣住原地,小心地观察朋友的脸色。



因为“大过年的”,加上“孩子还小”,朋友也不好说什么,一直哄孩子说没事儿没事儿。


事后孩子妈妈还埋怨说我朋友脾气好,告诉她下次“就应该骂他两句,让他长长记性”。


背后的逻辑很奇怪,因为“我说他他不听,就应该你说他。”


 02 


我其实特别不赞成父母,借用他人之手,间接的去管自己的孩子。


妈妈和爸爸要纠正孩子的某个行为,却让自己的形象由孩子的至亲之人,变成一个“背叛者”和“告密者”。


这本身就得不偿失。


对我触动最大的事情,源自于我的一位曾试图自杀过的朋友。


他在念初二的时候,某天吃了大量的安眠药。好在被及时发现,抢救了过来。


朋友说他父母还是挺相爱的,经济条件也算中等,母亲带他的时间比较多。


他们家有一个特点,就是母亲每当觉得他有什么错,一定要先骂他一顿,然后跟他说:“等你爸回来,看我不告诉你爸的。”


而每次母亲这么说,朋友心里就开始打鼓。


因为母亲只是骂和吼,到父亲那里,会有更严厉的责骂,甚至可能会动手。



他当时还只是一个孩子,却时常看着自己最最依恋的母亲向自己最最崇拜的父亲告密,目的是为了一件他已经知道错了的事情,让父亲再责骂他一次。


父母双方对教育孩子的立场一致本来是特别好的一件事,但在他的家庭,则演变为了父母两个人对孩子的一种针对。


孩子会认为母亲承担不起管孩子的责任,而且不可信任。


父亲不听他辩解申诉,而且不可沟通,孩子的心里,难免会特别无助和压抑。


 03 


生活中这种借他人之手管孩子的事情,似乎也很稀松平常。


孩子在公共场所哭闹,如果告诉他再哭警察就把你抓走,孩子可能会吓得老实很多;


孩子不肯吃饭,如果告诉他再不吃饭,就让医生来给你打针,孩子的反抗程度就会下降;


孩子在路上乱跑,如果告诉他再跑就有人贩子把你抱走,孩子就马上紧张的一双眼睛紧盯着父母。



可是这一时有用的结果,又给孩子带来了什么呢?


在孩子的心里,警察这个保护人民安全的职业,变成了专门抓小孩的坏人;医生这个救死扶伤的职业,变成了专门欺负小孩,给小孩打针的坏人;孩子走在马路上要提心吊胆,因为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是人贩子……


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隐性的伤害。对于被搬出来的“救兵”,也会让孩子憎恶,同样也太不公平。


 04 


一个人的安全感,不是衣食无忧之后,就理所当然的存在的。而是来自于周围环境,尤其是父母的无条件的接纳。


当他还是个小婴儿的时候,就会通过哭泣很快被安抚来感知“当我有需求时,父母会来回应我,帮助我”。


安全感足够了,他才有自信,才敢去尝试外面的世界。


当父母把教育孩子这件事,借他人之手来完成之后,就很容易让孩子感受到两个信息:


1. 我没有能力管好你,所以我要找另一个有能力的人来管你。


2. 另一个人来管你的时候,我是不会插手的,我跟他是站在一起的。


不知不觉,父母站在了孩子的对立面。



孩子们会不再相信父母本身的能力足够强大,能够保护自己。


孩子们也不会再相信,他身处的环境的可靠的、不用戒备的。


这样的孩子,就像是惊弓之鸟,往往不自信且难以跟其他人交心,又怎么会有足够的安全感,怎么会相信自己是一个优秀的,值得被爱的人呢?


 05 


如果孩子做错了,一定要自己告诉孩子他的做法到底哪里错了,是这个行为本身不对,而不是要告诉谁谁谁,让别人制裁他。


经典电影《音乐之声》里面有这样一个暖心的情节:


男主角特拉普上校有7个子女,长期的海军生活和对亡妻的悲伤,让他对待孩子们,像管教士兵一样严格。



孩子们有活泼的天性,又惧怕严厉的父亲。得不到父亲关爱的他们,总是以捉弄自己的家庭教师取乐,家庭教师也因此而更换频繁。


直到第12位家庭教师玛利亚的到来,一切才有改观。


孩子们还是如往常一样恶作剧,把青蛙放在她的口袋里,等着看她惊慌失措;把很大的松果放在她的座椅上面,等着看她丑态百出。


玛利亚有机会把自己的遭遇跟孩子们的父亲去说明,让孩子们受到惩罚,但她没有这样做,而是说:



“很感激孩子们给的“珍贵礼物”,我了解在陌生的家庭里会有多紧张,了解能被接受是多么重要的事情,你们使我感觉到多么温暖,快乐和欢悦”。


她的真诚、善良和爱心,也使她在孩子们中树立起了高度的威望。


孩子们之所以听她的,不是因为她多严厉,而是发自内心地敬她爱她。


跟孩子们“过招”有的时候就是这样,当你想去借他人之手来教训孩子的时候,他们就会觉得你软弱无能,反而变本加厉。


当你真正去接纳他们,自己去寻找解决之道的时候,就能发现他们没有那么蛮不讲理,无药可救了。


父母是最不能偷懒的职业,该亲自讲道理的时候,一定要亲自讲道理,该亲自管孩子的时候,一定要亲自管孩子。


虽然眼下少不得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口舌,但自己言传身教带出来的孩子,一定比让别人帮忙管出来的孩子,要出色得多。


—THE END—


 本文转载自公众: 成长树,最受爸妈欢迎的育儿类公众号,这里有一群懂教育、懂孩子、懂心理的宝爸宝妈,你所关心的育儿问题,这里都有答案。微信号:chengzhangshu9。灼见经授权发布。


MORE
灼见热文 

◐◑

◐◑

◐◑

◐◑

◐◑

◐◑

阅读17
举报0
关注灼见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灼见”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灼见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灼见

微信号:penetratingview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