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科普丨最全的爱耳护耳小百科,值得你收藏!

作者:健康常州 来源:健康常州 公众号
分享到:

03-02



Ear Day

爱耳日

3月3日是第19个“全国爱耳日”,主题是“听见未来,从预防开始”。我国有2780万听力残疾人,是世界上听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


近年来,因环境噪声污染、意外事故导致听力缺陷、耳聋的人数逐渐增多。↓↓↓


3岁多的洋洋(化名)上了幼儿园,老师觉得洋洋十分活泼可爱,就是有时候叫他不回应;妈妈也回忆起,有段时间洋洋在家看电视时老往电视机跟前凑。会不会是耳朵有问题?妈妈赶紧带着洋洋到医院检查,医生诊断是分泌性中耳炎,腺样体肥大。

过年期间,80岁的李奶奶(化名)在院子里晒太阳,迷迷糊糊快睡着了,突然被一阵鞭炮声炸醒,发现耳朵轰轰地响,听声音也不清楚。来到医院就诊,医生询问病史,检查听力后诊断是爆震性耳聋。


听力残疾严重损害人的听觉言语功能,

影响人的社会交往和个人生活质量。

切记不要轻易伤害我们的耳朵哦!


喏,请收下这份爱的科普~

引起听力下降有5大原因

1

噪声损害


过大噪音刺激可造成听觉损伤,如爆竹声、大功率的音响等等。

2

炎症因素


在引起听力下降的各种原因中,中耳炎最为多见。感冒时,鼻腔黏膜发炎,活跃的细菌就会从鼻咽部的耳部咽鼓管开口直接进入中耳,引起中耳黏膜发炎。

3

局部毗邻的影响


“左邻右舍”威胁,如鼻和咽部的疾病,包括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常会并发中耳炎,所以为了保护中耳的健康,还必须注意及时诊治这一类疾病。

4

药物因素


1.抗生素类:如氨糖苷类(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四环素类(如四环素、金霉素)、大环内酯类(如琥乙红霉素)、糖肽类(如万古霉素、替考拉宁)、氟喹诺酮类(如洛美沙星)、β-内酰胺类(如氨苄青霉素)等;

2.水杨酸盐和非甾体类抗炎药(如阿司匹林、吲哚美辛);

3.抗肿瘤药(如顺铂、卡铂、博来霉素);

4.利尿剂(如依他尼酸、呋塞米);

5.抗疟药(如氯喹、奎宁);

6.抗霉菌药物(如灰黄霉素);

7.乌头碱、重金属盐(汞、铅、砷等)。


5

外伤性


如猛击头部,会引起外伤性耳聋。


6

突发性


突发性耳聋是种突然发生且原因不明的耳鸣、耳聋,于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迅速丧失的感觉神经性耳聋。现在突发性耳聋已经越来越低龄化,学生因升学压力导致突发性耳聋的情况越来越多见。




成人如何做好听力障碍预防工作


1.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若用药,务必注意观察听力变化,有无耳鸣、眩晕等症状,出现任何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

2.避免自己动手乱挖耳朵。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发怒。情绪波动过大可引起全身毛细血管的痉挛、收缩,造成内耳听血管血流的严重减慢,发生微循环障碍,从而使内耳听神经缺氧,导致突发性耳聋。

3.避免耳周高气压的影响。如参加游泳、跳水等运动时,注意不要让耳朵先接触水面;遇到燃放鞭炮,应距现场3米以外或用手捂住耳朵;不能用手掌击人耳部等。所有这些,都是保护耳内鼓膜不受气压的刺激而发生外伤性耳聋。

4.少吃高脂肪食物。血中胆固醇的浓度过高,会造成血管壁的粥样硬化,从而内耳血液供应减少,听觉器官营养不良,导致听力减退。

5.避免长时间使用耳机。高音量的音频声对听觉器官造成疲劳、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甚至发生耳聋。

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

连续听的时间不要超过60分钟,

外界声音最好不超过60分贝。

儿童听力如何保护

1.家长要戒烟,不要让孩子吸二手烟。香烟中的有害物质对孩子娇嫩的中耳黏膜有直接刺激作用,使中耳内分泌的黏液增加、变稠,也使咽鼓管不通畅,从而造成中耳内积液,听力随之下降。

2.采用正确的擤鼻涕方法许多家长常用两手指捏住孩子两侧鼻翼,用力将鼻涕擤出。由于孩子的两侧鼻孔都被捏住,鼻涕在外力的迫使下向鼻后孔喷出,通过咽鼓管而侵入中耳,细菌繁衍而引发中耳炎。

3.不可滥用奶嘴,不可躺着喂奶。反流物会从鼻腔后端潜入咽鼓管引发中耳炎。

4.选择清洁卫生的游泳池。游泳时戴耳罩,防止池水流入耳道。尽量避免呛水。



最后,小编奉上一套“耳保健操”,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爱护自己的耳朵哦!






来源: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常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常州市儿童医院、常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等




阅读109
举报0
关注健康常州微信号:czwsjsw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健康常州”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健康常州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健康常州

微信号:czwsjsw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