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逃离焦虑,打造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作者:印象笔记 来源:印象笔记 公众号
分享到:

02-24

庄子曰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矣”


在知识爆炸+碎片化时代

似乎所有人都陷入了「知识焦虑」的洪流里

在这个‘知识’和‘干货’满天飞的年代

求知欲」与「贪婪」并不划等号

这个知识井喷的时代

千万不要被知识焦虑」所绑架

学会 断 舍 离

打造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本篇文章共计2486

阅读时间大约7分钟

没有时间阅读的小伙伴

一键保存——我的印象笔记

祝阅读愉快~]




文 | 用时间酿酒


-1-


近期,智联招聘发布《2017年中国白领满意度指数调查报告》。结果显示,排名第一的年度关键词是“焦虑”,工作压力大、薪资不满意、人际关系紧张都是被大多数人所提及的。


除此之外,这份报告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对上班一族阅读、运动习惯的调查,40%的被调查对象全年没有读过一本书,50%的上班族没有定期运动的习惯。


白领们的焦虑可以说是时代的缩影,在这个全民焦虑的年代,我们更应该学会野蛮生长,拥有持续学习的能力,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认知体系。


唯有如此,我们才能自如地面对信息洪流,不被其所淹没,才能培养出融会贯通的能力,解决现实问题。


今天,我们先来谈谈信息焦虑这件事。


它的典型特征就是对干货文收集的迷恋,注意,这里说的是收集,而不是阅读。前者通过自欺欺人式的假勤奋麻痹自己,掩盖事实上的懒惰,而后者则是我们完善更新已有知识体系的必要过程。


但凡事过犹不及,当我们过度迷恋阅读干货文而拒绝行动,亦是信息焦虑的典型症状。与其迷恋干货,不如先学会如何整理信息。



-2-


趁周末有空,打算整理下自己的电子资料,打开云盘,当初花了不少钱买的创业类课程,下载查看的还不到1%。


报名参加的网络微课,后台显示累积已有300多节,微博、微信文章的收藏更是数不胜数。


碎片化的时代,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从未如此丰富,我们总有一种错觉,好像收藏了哪篇文章,它的精髓我们就可以瞬间掌握。就像那张早已经过期的健身卡,即便拥有再多,如果不练也是白费。


总有人把干货文当做成长的捷径,拼命收藏,可实践证明,不会的依旧不会,如同知道了那么多人生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一样,收藏了那么多干货依旧一事无成。


为什么干货文没用?为什么被很多人奉为经典的工具方法到了自己身上就无效了?


这个问题曾困惑过我许久,直到自己写文才发现:所有的方法论不过是作者实践的产物,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同样的方法对作者有利,对你可能就完全无效。


这个道理很简单,但有人就是不愿意跳出这个误区。对待任何方法论,借鉴可以,切勿照搬。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包括这篇文章,最大的受益者就是我自己,通过倒逼自己输出,重新梳理了自己的知识体系,现在整个人都感觉神清气爽,仿佛一团打了结的毛线被逐渐理顺,这种感觉,别提多爽了。



-3-


去年,影响我最大的一个理念就是断舍离,它来自日本作家山下英子所写的《断舍离》一书。所谓断舍离,就是透过整理物品了解自己,整理心中的混沌,让人生舒适的行动技术。


断 | 断绝不需要的东西。从源头出发,不买杂七杂八的物件,再高性价比的物品如果自己不需要,于己而言也是废物。


舍 | 舍弃多余的废物。两年都不穿的衣服你还留着准备传宗接代?扔啊,别压抑自己的天性!


离 | 舍弃对物质的迷恋。让自己处于宽敞舒适,自由自在的空间。


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用断舍离的理念给自己收藏的几千条“干货”文章整理一番呢。


首先是“断”


信息化时代,精简来源也是减少时间浪费的技能之一。是时候,给我们的人生做一次减法。


不要自欺欺人,一边嘲笑掩耳盗铃里那个可笑的窃贼,一边做着“掩耳盗铃”之事。如同你买一张健身卡,不等于真正拥有一副好的身体一样。


收藏干货文章≠掌握实际技能!收藏再多,如果没有深入学习,没有将其化为己用的话,就没有任何意义,充其量就是一个信息的搬运工。


第二步是“舍”


当你觉得以前收藏的信息实在太多,整理不过来,以前我会劝你狠狠心,干脆格式化处理。但现在,搜索技术的发展完善,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择,善用搜索技能可以帮助你快速找到想要的信息。


当然,最好的办法还是构建一套新的知识管理系统。从今天开始,以后遇到的信息都分类整理。最简单的分类方式就是遇到一篇新文章就贴一个标签,下次遇到同类型的就放进去,如果不是,就再贴一个标签,一直持续下去,最终便会形成一套属于你的标签体系。


第三步是“离”


少迷恋干货,不要唯干货是王道,与其迷恋收藏不如静下心来踏实奋斗,学习这事偷不得懒,也没有捷径,最大的捷径就是认识到没有捷径后的脚踏实地。



-4-


我们收集信息的目的不是为了好看,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所以分类整理只是一个过程,千万不要纠结在各种花里胡哨的整理方法当中,懂得将所收集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认知并以此解决问题才是关键。


这里就需要引入DIKW模型,根据DIKW金字塔体系,我们所收藏的干货文章只是数据的收集,想要真正的转换成智慧,还需要经过信息和知识两大关卡。

 

首先我们简单解释一下DIKW模型是什么。DIKW体系就是关于数据、信息、知识及智慧的体系,当中每一层比下一层赋予某些特质。


第一层是数据层

数据层是最基本的,就是简单的数据收集,没有逻辑,如同我们的收藏一样,只是觉得不错就先收藏起来。


第二层是信息层

相比数据层,信息层分类更强,逻辑性更突出,是对数据层的筛选总结。


第三层是知识层

对信息层内容掌握了解以后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方法论,能够对当前的问题产生基本的行为指导。


第四层是智慧层

这一层的境界就很高,知识层教会我们的是如何使用数据解决当前问题,智慧层则要求我们达到“什么时候使用”的能力,即要求具有一定的预测和创新能力。

 

当我们学会分类整理,套入DIKW模型,就只是学会了将数据转换为信息的过程。离真正的形成知识体系,产生智慧,解决问题还有不少路要走。


- END -


本文系 用时间酿酒 授权发布


作者简介:


用时间酿酒,专注时间管理、大学生活文章分享,没有太多成功经验,倒有不少失败教训,愿你我都少走点弯路。公众号:用时间酿酒(yong shi jian niang jiu) 微博:用时间酿酒  等你来




推荐阅读


“重要的事情,控制在3件以内” | 留言精选:18条断舍离经验,教你享受更好人生


碎片化信息时代,印象笔记帮你构建知识体系




阅读3
焦虑 
举报0
关注印象笔记微信号:yxbj100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印象笔记”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印象笔记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印象笔记

微信号:yxbj100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