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花旗的疑惑:明明知道一切都将终结,为什么没有人行动?

作者:华尔街见闻 来源:华尔街见闻 公众号
分享到:

03-14



来源:华尔街见闻(ID:wallstreetcn)更多精彩资讯请登陆wallstreetcn.com,或下载华尔街见闻APP,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


上周五,美股迎来了牛市的第九个年头。美股止跌回升,逆转了先前连连下跌的态势。 


但市场并非一致看好,花旗就指出央行已开始收紧流动性,当这个最大的边际买家撤出时,市场将面临崩盘。


可这样的悲观预期并没有得到市场的回应,就连索罗斯的“反身理论”也在表面的市场繁荣下失灵了。花旗认为,这是由于2008年危机后,杠杆受限以及央行直接大规模参与到市场中所导致的。


01

危机当前


花旗的明星策略分析师Matt King认为:


当下的牛市并非真正的牛市,不过是一场全球最大的“中央计划经济”实验。而由于合格抵押品增长乏力,多国央行将大量削减股票、债券的购买(尽管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每个月还在继续购入大量的债券和股票),这场前所未有的货币实验即将结束,而股市和债市的价格也将出现自由落体般的下跌。

如下图所示,仅美联储(FED),中国人民银行(PBOC),欧洲央行(ECB),日本央行(BOJ),英国央行(BoE)和瑞士国家银行(SNB)的资产负债表总额就已占了全球GDP的近45%的份额,超过21万亿美元。



 毫无疑问,庞大的中央银行已经成为了边际买家,倘若边际买家撤出市场,那么给市场带来的将会是断崖式的冲击。


02

何谓边际买家?


那么,何谓“边际买家”?边际买家又为什么会给市场来带这么大的冲击呢?


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一次毕加索画作的拍卖活动中,拍卖行里坐满了竞价的人。当拍卖开始时,整个房间里的人都在激烈地竞争;但是随着投标价格越来越高,越来越少的人参加投标。很快,就只有两个投标人互相竞争了。最后,在给出1.06亿美元的惊人高价后,没有愿意再加价的买家出价。那么此时,边际买主已经找到。因为没有人愿意给出超过他的价格。(这其实是2010《裸体、绿叶和半身像》出售时的真实写照。)

但是假如这个愿意支付1.06亿美元的边际买家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参加竞标。那么,之前在最后一轮与他竞价失败的那位投标者,就会成为新的边际买家,而成交价格也会低于1.06亿美元。


这个示例包含了价格设置的几个重要元素:


首先,边际买家的最后出价是定价的最终结果。


第二,竞争的激烈程度决定了边际买家的出价将会有多高。


(假如,竞标时没人愿意出超过100万美元的价格,那么期望边际买家仍能以高达1.06亿美元的价格购画,是不现实的。)

因此,“最终价格”是由两个因素决定的:边际买家愿意支付的上限,以及来自其他买家的竞争将他推向极限的程度。


所以,在股票市场上,当一段时期内股票价格增长较快,而成交量鲜有增长,甚至是一直在下降。这很可能就意味着市场上的竞争者在减少,而此后被推升的价格将促使边际买家继续增加支出。 


相较于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各国央行是最具实力的边际买家。(这也正是当下的实际情况。) 


当央行成为边际买家的时候,就会出现诸多问题: 


• 由于央行有印发货币的权利,所以市场上没有哪家机构或者投资者能够与之相竞价。所以,央行的“最终定价”很有可能会对市场真实价格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 此外,中央银行“愿意”或者说“能够支付的”价格与下一个边际买家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因此,如果央行放缓或暂停购买,全球股票和债券市场都将出现重大崩盘。

(如下图预期所示)

 



03

反身理论为什么失灵了?


既然人们预期到未来将会发生什么(股市债市价格大跌——悲观预期),为什么市场却迟迟未能给出相应的反应呢(上周美股再次止跌回升——乐观行为)?


根据索罗斯的反身理论:


金融市场与投资者的关系是:投资者根据掌握的资讯和对市场的了解,来预期市场走势并据此行动,而其行动事实上也反过来影响、改变了市场原来可能出现的走势,二者不断地相互影响。

也就是说,如果大多数投资者对未来股市的预期是悲观的,那么该预期就会体现到现在的行为上,这样不断地进行“自我加强”后,其行为就会反向影响到市场环境中,股市会因悲观预期而下跌。


对于当下情况(悲观预期+乐观行为),花旗信贷的策略师Matt King认为,这是反身理论的一种反常现象:不仅市场失去了对所有未来可用信息的贴现能力,央行也没有认清现状——即,虽然央行的行为其实是在伤害市场(逐渐放缓购买),但市场却给出了“一切安全”(股市债市继续一片繁荣)的回应信号。那么这将导致央行将继续这样的伤害,甚至可以说是带有破坏性的行为。


Matt King指出:


各国央行仍坚持教科书式的模式,认为市场会提前对所有可用信息进行贴现,也就是说,由于他们提前打过招呼,所以当他们真正开始削减的时候,这一效应已经提前被消化了。但不幸的是,他们似乎忽视了教科书上的脚注:只有当市场具有深度和流动性时,市场才会以这种方式运作。这就是为什么反身理论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的市场是适用的;但是在危机之后,由于杠杆受限以及央行成为几乎所有(净)新供应的主要消化者,反身理论就不再适用于市场的缘故。

(编者解读:2008年危机之前,因为当时央行并没有大规模参与到市场中来,市场上存在众多的参与者/竞争者,所以投资者会根据央行的动作而采取行动;而在危机之后,杠杆受限加之央行进入到市场,在经过层层“竞价”后,央行成为了少数可以给出高价的边际买家——即现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所以当央行只是提前预告却还没采取行动时,市场看起来会毫无反应。)


04

五个忠告


基于当下的整体市场环境,Matt给出投资者5点忠告:


1、要更关注流动性,而不是股市本身。


即,关注央行购入的持续放缓。


2、宣布了≠体现了。 


如,虽然央行宣布了放缓购买,但股市债市依旧没有对此做出迅速反应。


3、眼光要更加全球化。 


根据花旗的数据(如下图),德国制造业和出口信心往往与克强指数呈延时(6个月)逆相关。 



所以,有时某地区的增长动力很有可能是来自于世界上的其他地区。


 4、多样化的市场更具弹性。


如,意大利的BTP市场,就要格外小心,因为“它只有一个买家——欧洲央行”。 


 5、“羊群效应”招致脆弱。


经济学中,“羊群效应”是指市场上存在的那些没有形成自己的预期、或没有获得一手信息的投资者,他们将根据其他投资者的行为来改变自己的行为。





新媒体总监 位宇祥

华尔街见闻官方微信(ID:wallstreetcn)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点赞支持见闻君

阅读9015
举报0
关注华尔街见闻微信号:wallstreetc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华尔街见闻”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华尔街见闻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华尔街见闻

微信号:wallstreetcn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