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夫妻俩自己动手,在长城附近造了个5000㎡的家

作者:一条 来源:一条 公众号
分享到:

03-22

 每天一条独家原创视频


新加坡人Leng是MOSS花艺工作坊的主理人,

她和先生女儿在北京生活了20年。

为了过上田园生活,

一家人花了两年时间,

在北京周边四处寻找理想居所,

2012年,终于在六环外平谷长城附近的郊区,

找到8亩地,自己盖了一栋房子。

平谷境内的长城,

是明代在北齐长城基础上修建的,

现在作为平谷将军关风景区对外开放。


最奇特的是,整栋房子竟然由石头砌成,

包括围墙和房子后头的梯田。

而且这些石头都是从附近山里采来的,

用量超过了3000立方米。

算上花园、果园,现在三个人住着5000平米,

他们在这里种花种菜,干农活,和朋友聚会,

能在北京过上这样的生活,

真是一件奢侈的事啊……



自述   Leng   编辑   王微辣

这个石头房子,我们叫它“山林石屋”,这里四面环山,漫山遍野都是树林。位于北京的平谷郊区,算是六环外面了,离机场有80多公里。

当初就是想周末有一个地方,可以种花、种草、种菜,过一下田园生活吧。房子有400多平米,加上花园和果园,大概有5000多平米,断断续续盖了两三年才完成。


刚来时,这里就像一个野森林,房子也是一个小平房。我本身是做花艺设计、园林景观的,就想造出一个能融入这个环境和山景的房子。

刚好在附近的山里,我们见到了好多用石头砌成的梯田,就想到了用石头来建这个房子。


我先生是室内设计师,房子是他设计的。

整栋房子由石头砌成,包括围墙和房子后头的梯田。这些石头都是山里采来的,我先生算过,用到的石头超过了3000立方米。

我们边做边改,石头越砌越多,所以墙面也是越来越厚。错打错着,就变成一个冬暖夏凉的房子。



我们先盖了“一期”,是自己的居住空间。

一进门是开放式的餐厅和厨房。长餐桌适合大家来聚会,我和女儿也会进行一些花艺布置,展示我们采收来的果实。

主卧和玻璃阳光房做成的客房,朋友周末过来玩也能在这里留宿。


左手边是客厅,有一个壁炉沙发区,夏天可以欣赏山景,冬天可以点燃壁炉,大家围坐在一起聊天。


我们在墙体上加盖了大片的玻璃窗,既能看山,又能引进自然光照,在任何时候房子都是阳光充足的。


后来慢慢盖到“二期”,变成一个比较大的招待朋友、会客的空间,可以办一些小型的派对。

我们还是希望能跟植物共处,所以大树尽量保留下来,小树就挪出来,有颗山楂树就被圈进了房子里,原本以为能把阳光引进来,但没过多久还是枯死了,最后倒也变成了房子的一道景色。


家里的装修风格是“Vintage Rustic”(乡村复古风),感觉还有些混搭吧。

我年轻时就喜欢买东南亚的老家具,这里有不少家具是我结婚时的嫁妆;纺织厂淘汰下来的木椅子,我们也收了十几把;还有朋友淘汰的70年代的电视机和热水瓶。这些物件都有自己的生活痕迹,很自然地融进了屋子里。


我们已经在这里住了有5年,种了很多植物果蔬,都是自己动手采摘水果、整理花园,用自己菜地里的菜做饭。

菜地里种了沙拉菜、西红柿、黄瓜、香草、草莓;果树有杏、桃、西梅、李子、树梅、枣、花椒、山楂、柿子、核桃和板栗……



我还是一个园艺控、收纳控。农作工具、篮子、鞋子,都有各自摆放的位置。因为地方大,很容易遗失一些大的工具,我们就用旧床板做了工具墙。


家里的画都是我先生画的,他也在石头上作画,根据石头的形态,画过刺猬、狐狸、兔子。朋友受到我们的影响,也会从世界各地带来石头送给我们。最远的石头来自挪威。


山上有很多可以用来插花的东西,我女儿喜欢在山上捡一些造型漂亮的枯枝,或干枯的木枝上长的那些苔藓或者是菌类,给房子做一些装饰。

我们在家的外周也种了好多花,丁香、牡丹、洋水仙,还有一整墙的蔷薇,初春,所有的果树会先开花,院子里的樱花、杏花、梨花,都在不同阶段开放。

最震撼的是紫藤,像一串串紫色的葡萄,但盛开的季节非常短,两周就会不见了。


干完农活的傍晚,我们一家都喜欢呆在室外壁炉边,休息、聊天、喝喝小酒,它是我们家最重要的一样东西。

和住在北京市区相比,我们在这里更接地气,也更能感受到四季分明,有了这房子以后,我们旅行的时间也少了,非常害怕错过任何看花、采摘的时间。

这里空气和水的质量都很高,也因为干很多农活,身体也变好了,不用去健身房了。


部分图片由Leng提供









 点这儿,来一条生活馆逛逛

阅读9514
长城 
举报0
关注一条微信号:yitiaotv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一条”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一条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一条

微信号:yitiaotv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