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原著打败《三体》,这部科幻新片把我脑子炸得渣都不剩

作者:电影头条 来源:电影头条 公众号
分享到:

03-20

湮灭


导演: 亚历克斯·加兰

编剧: 亚历克斯·加兰 / 杰夫·梵德米尔

主演: 娜塔莉·波特曼 / 詹妮弗·杰森·李 / 奥斯卡·伊萨克 / 吉娜·罗德里格兹 / 泰莎·汤普森 / 水野索诺娅 等

  • 原著于2016年打败《三体》得星云奖。

  • 娜塔莉·波特曼女神靠谱主演。

  • 《机械姬》导演亚历克斯·加兰新作。

  • 警告:深夜看可能影响睡眠质量。


北美新片《湮灭》2月23号刚一上映,中文网络上的口碑就开始默默发酵。


第一批看片的人是这么说的——


“相比《湮灭》,《降临》的想象力都可以说是贫乏”。



导演个人品味高超,剧情掌控极佳。



“高级”。



“毫无抵抗力,一律十分”。




条姐隐隐感到这届科幻又有大事要发生。


一查资料,《湮灭》来头果然不小。


原著《遗落的南境:湮灭》曾2015年星云奖最佳长篇奖,而当年备受瞩目的《三体》只获得了提名。


当然,从科幻迷的角度讲,《湮灭》这样带有克苏鲁神话内核的新怪谭作品,与技术型硬科幻《三体》并不具备可比性。但星云奖的认可,无疑还是给影版《湮灭》套上了一个巨大的光环。


《机械姬》导演娜塔莉·波特曼女神的组合,也让人没法不期待。


然而,网飞放出中字熟肉资源后,随着评分人数越来越多,《湮灭》的豆瓣评分已经从最开始8.2,一路掉到现在的7.4分。


是影片不好吗?条姐还记得一刷时脑花子被影片的脑洞和高级的趣味一路炸上天的感觉,谁说不好我第一份反对。


条姐仔细看了大家的短评,发现“不懂”“糊弄”,是差评的高频词。



《湮灭》到底讲了什么?条姐请了@陈匿 为我们带来他的解读。


文 | 陈匿

电影头条特约专稿,转载需授权


2018 年的进度条才走了四分之一,“年度科幻神作”已经被《湮灭》锁定,这不是我的一面之词,凡看过该片的都这么说。


就有点像,每个读者都无法反驳《尤利西斯》的伟大,那是一种建立在前所未有、视觉及意志的双重冲击之上的奇妙体验“震惊、混乱、WTF”是评论此片的高频词汇。



《湮灭》改编自《遗落的南境:湮灭》——一部在 2015 年击败《三体》荣膺星云奖最佳长篇的科幻小说。


不过,就像科幻小说爱好者与科幻电影爱好者之间泾渭分明的考据癖,没有人会随便赞赏小说改编电影的成就。小到刘慈欣的短篇,大到《沙丘》、《海伯利安》这样的史诗巨作。


即便如此,还是有人能非常巧妙地让两个阵营的热情受众无可指摘,交出不错的答卷。就像两年前的《降临》,今年的《湮灭》


它们不再侧重恢弘的场景,不再追求宏大的主旨,着眼于世界观的搭建和故事的完整叙述。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星球大战》以后的所有取得成功的科幻电影,都应该是一种存在主义的“科幻境遇剧”


就像,《湮灭》里,由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女主角在被丈夫的命运裹挟之前,只是一个普通女子。虽然,为了剧情需要,她还是一个拥有“生物学家”技能的高校教授。



在主要舆论看来,《湮灭》跟导演亚历克斯·加兰的口碑前作《机械姬》有一脉相承之处,继续在更大的时空尺度上探讨“我是不是我”,“究竟是我的肉身还是我的意志构成了我”的命题——虽然这已经是《异形:契约》以及《银翼杀手 2049》在去年问过的问题了。


在我看来,加兰的追求和成长像极了尼尔·布洛姆坎普,那个痴迷于触手怪物、外星人的南非导演,有自己感兴趣的科幻命题,也有诡异的审美


相比之下,《湮灭》的故事线索更加让人五味杂陈,幸好历史上有一些奇奇怪怪的科幻电影设定可以帮我们理解,否则观感真的可能会被湮灭掉。


莉娜(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丈夫凯恩(奥斯卡·伊萨克饰演,也是《机械姬》中那位变态的“人工智能之父”)是一位军人,他所在小队为了调查一个被神秘能量团笼罩的区域而全部失踪。这个能量团降临地球后,人类发起了多次调查行动,出动了直升机、炮弹和自杀式调查小队,但都以失败告终,关于覆盖区的秘密,依然没有被正确揭示。



一年后,凯恩离奇地出现在了莉娜的面前。然而,让莉娜困惑的是,再度归来的凯恩性情大变,神情恍惚。于是,莉娜有了极大的热情去调查凯恩这一年的遭遇,这个选择让莉娜的命运开始走向万劫不复,而在一天前,她还只是个守寡的高学历怨妇而已。


莉娜加入了一个配比极为合理的科研调查小组,这是自能量团降临地球后的第十二次调查行动。她本人以前也从过军,现在是生物学家,队伍里还有心理学家、物理学家和人类学家等。不同于任何时候,她们的专业知识将派上最大的用场,甚至,将被以最快的速度推翻



在能量团覆盖的区域内怪事连连。有长着鲨鱼牙齿的鳄鱼,有长着骷髅面容的会发出人类哀嚎的熊,有长着藤条角的鹿,人形生长的植物。而这些怪异的反应也出现在几位探险者的身上,就像是进入了幻境,她们开始走向癫狂、不断的记忆重塑。



故事以两条线索展开,一条是莉娜进入能量团之后的正叙,一条是以莉娜被营救后面对提问者的回忆。回忆中,莉娜在能量团待了四个月,而且是小组里唯一的幸存者。或许,你可以将这个讲故事的方式和《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来对照。提问者代表镜头外的观众发起质疑,并串起所有时间线。他就像主持人一样,聚焦“湮灭”的话题,扩大内容的主旨。


莉娜不但活到了最后,还和整个能量团进行了正面的对决,非常幸运地走到了能量团降落的中心地带,进入了明喻般的灯塔,并非常不幸地看到了凯恩在临死前的录像,非常不幸地和拟人化的能量团进行了正面对决。



能量团如果仅仅是一个对怪异事物的生长具有操纵能力的存在的话,那么本片只会落入神秘主义的圈套,就只是一个幻境,就失去了隐喻,也没有真正的所指。因此,直到片尾对决之前,我们依然没有非常清晰地搞明白,能量团究竟是怎么来到地球的,他们的物质含义是什么,他们的动机是什么。


这些悬而未决的问题非常适合问每个淹没在时间洪流里的个体生物,因为你没有答案,如本片的女主角,即使你参与了调查(质疑),却只会越来越含糊



能量团的拟人化其实并无新意可言,就像那些会变成人形的旋风怪物一样,它在对决中将自己复制为莉娜的形象,并模拟了这个可怜的人类的步态、神情和面容。累赘般的故事讲到这里就逾渐清晰了,莉娜现在的处境正是凯恩的遭遇,复制了凯恩面容、继承了他的记忆的怪物回到了莉娜的身边,他像一个新生儿一样,非常谨慎地探测着人类的底线,并考虑着下一步的计划。


莉娜经历了同样的死亡,也被怪物复制。


莉娜视角下的故事到此为止,复制了莉娜面貌的怪物和莉娜进行了一番决斗,然后灯塔被毁,一个死,一个生。导演将辨别莉娜视角的真实性这件事交给了那个提问者,活下来的究竟是哪个莉娜?



影片的最后,莉娜和凯恩重逢。这对劳碌的恋人相拥在一起,凯恩问道,你是不是真的莉娜,然后镜头拉向莉娜的眼睛,那不可能是人类的眼睛。这个所谓的开放式结局基本算是有了个唯一的答案,她不可能是“真”莉娜。


这就是所谓的湮灭


其实,湮灭(Annihilation)是一个物理学术语,指的是当物质和反物质相遇时,会发生完全的物质-能量转换,转为能量(如以光子的形式)的过程,又称为互毀、相消、対消灭。


这个公式套在电影里,就是地球物质与来自外星的能量团相遇,发生的一次转换。其结果就是能量团内所有生物的 DNA 紊乱,新事物相继诞生。电影结尾,但是湮灭才刚刚开始,鬼知道这两位通过转化而来的人形怪物会在地球上造出什么新的幺蛾子。



我们跳出电影继续探讨一个问题,人赖以存在的基础是什么?


是前日不断积累的记忆还是一团意志?好像都不是,又好像都是。哲学地看,没有答案。


然而,当意识存储、上传和下载这件事即将发生在我们的真实世界时,这可能是一件需要法律或者最基本的共识来约束的事情了。如果早人工智能几年问世,这部电影都不可能获得比现在更加令人着迷、困惑的待遇。


《湮灭》所揭示的主题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此,我们甚至很难分清这是在讲人类的起源还是人类的最终宿命。但是客观地看,它好像又永远不会发生,它只是非常谨慎地将主题圈定在人类将被互毁的可能性里。


惟其如此,这部光怪陆离的所谓“新怪诞”故事才存在被多维度解读的可能,《湮灭》才没有成为下一部《异形》,而娜塔莉·波特曼也不是简单地复制西格妮·韦弗的命运。


责任编辑: 电影头条影视组  条姐

▲点击图片,阅读往期精彩

版权归电影头条(ID:movieiii)所有 转载需授权

阅读9640
新片 
举报0
关注电影头条微信号:movieiii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电影头条”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电影头条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电影头条

微信号:movieiii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