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一场跨越千里的家访,跳动的是一颗炽热的教育心

作者:临海教育 来源:临海教育 公众号
分享到:

03-15

从衢州龙游到贵州德江

1400多公里的行程

从腊月二十八到大年初二

5天4夜的相伴

这并不是一场旅行

而是一场跨越千里的家访


  民工子弟学校衢州龙游北辰小学开学之后,六年级男生田太阳和四年级女生田欣然向同学们骄傲地讲述着一个让他们“难忘的故事”:王开宇老师和爱人自驾1400多公里去贵州山区做家访,并和他们全家一起度过了包括除夕在内的5天4夜。


  提起家访,相信人们并不陌生。然而,由于电话、互联网的广泛使用,家校沟通常常在线上就能完成,家访次数就少了许多。意识到家访在教育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积极作用,不少有识之士纷纷呼吁:“互联网+”时代,家访的“土方法”不能丢。近年来,许多地方倡导和开展全员家访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比之下,这场跨越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家访,已经超越了传统意义的家访,令人感动乃至震撼。


  “奶奶为我缝制了花花的书包,买的书包太贵了,感谢奶奶!”课堂上,孩子的一句话触发了王老师的初心。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被某些事情触动,但要真正发心并付诸实践,却殊为不易。


  喜爱自驾游;夫妻志同道合;孩子在国外念书,过年没啥“拖累”……相对于大多数老师,王老师固然更有“优势”。但即便如此,也同样有千般理由不去家访。譬如,可以到风景名胜自驾游,也可以选择出国看看孩子……然而,王老师却带着文具和被子,驱车1400公里去家访。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如果王老师平时不是一个关爱学生的“有心人”,又怎能一“触”即“发”(发心)?看似“旅游+家访”的“顺便”之举,背后折射了强烈的责任心和深厚的教育情怀,而这种教育细节,最能彰显教育的品味,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尤其是对于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这样的家访更是意义深远。


  首先,老师不远千里来家访,可以给孩子以及家长莫大的触动,有效激发孩子努力求学。近年来,不时有媒体报道乡村底层孩子被“读书无用论”所裹挟,无心学业乃至辍学打工。民工子弟学校的孩子,如果缺乏有效激励和引导往往极易“沉沦”。教育是一种心灵的艺术,只有走近才能走心,只有走心才能走进。身教重于言教,老师不远千里来家访,胜过任何说教,所起到的积极意义,甚至是不可思议的。


  其次,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民工子女家庭教育的缺失成了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现象。尤其是民工家庭的父母,相对缺乏教育孩子的基础知识和理论素养,仅凭自己的主观愿望教育子女,对“科学育人”的道理理解模糊,容易陷入家教困局。这不仅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成长,更关系着社会稳定和未来发展。通过深度家访,促膝长谈,无疑可以帮助家长“排忧解惑”,有效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王老师“不远千里”去家访,完全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自发”行为,绝非刻意为之。媒体采访时,王老师并没有觉得做了什么特别值得称道的事情。“从贵州回来后,深感责任重大,这些来自远方的孩子背负着家庭对教育的无限期待。”“我们不仅仅担负着对孩子的教育,还担负对家长的教育。”“这只是第一次,以后每个假期都要去” ……没有任何豪言壮语,但字里行间洋溢着一位教育者的责任心和爱心。


  毫不夸张地说,质朴无华的王老师只是众多教师的典型代表而已,正是因为有这样一群辛勤耕耘、默默无闻的教师,我们的教育才不断激荡迸发出暖心的故事。


  “认真做事只能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一场跨越一千四百多公里的家访,跳动的是一颗炽热的教育心,传递着浓浓暖意。教育之道,至于用心止也!我们不可能也不必要倡导老师们都要“不远千里”去家访,但这样的精神却值得每个人好好学习。


作者:胡欣红



1400公里,女教师王开宇

寒假开车去贵州家访


3月10日《钱江晚报》


  昨天是民工子弟学校衢州龙游北辰小学举行开学典礼的日子。


  六年级男生田太阳和四年级女生田欣然向同学们骄傲地讲述着一个让他们“难忘的故事”:王老师和爱人自驾1400多公里去贵州山区做家访,并和他们全家一起度过了包括除夕在内的5天4夜。


“奶奶帮我缝的书包”

让她动了远足家访的念头


  47岁的王开宇已经做了27年的小学教师,去年刚调到北辰小学任教。学校600多名学生来自全国18个省市。


  之前王老师在龙游县城的一所民办学校任教。学校收费相对昂贵,就读孩子的家庭大都很富裕。王开宇说,她之前很少接触到家庭贫困的孩子。


  到北辰小学任教后,王开宇发现,民工子弟的家庭贫困以及受教育的贫乏程度超出她的想象。


  去年9月开学的一天,王老师在上《道德与法治》课时,让学生们畅谈开学感受。一个女孩说:“奶奶为我缝制了花花的书包,买的书包太贵了,感谢奶奶!”


  孩子童真的话语让王开宇感到惊讶。她没想到今天还有家庭买不起书包,还要用奶奶缝制的书包。“当时我就有一股冲动,想去孩子家里看看,看看他们到底生活在怎么一种场景里,去真切地感受一下他们的生活。”


  几天后,又一个让她感到忧伤的事实坚定了去学生家看看的想法。


  小学一年级的一个小男孩每次不说话只是哭,王开宇去他家家访,才知道孩子的父母不认识字。孩子由山里的爷爷奶奶带大,只听得懂当地方言,不会说普通话。


  究竟每个学生的家是什么样子?每年假期都会自驾游的王开宇决定,将这个寒假的目的地选在学生家所在的省份。


带着文具和被子

她驱车1400公里去家访


王开宇与田太阳兄妹。


  王老师开始挨个问孩子:你今年会随家人回家过年吗?她决定将第一个回答的孩子作为家访对象。


  第一个回答要回家过年的是12岁的六年级男生田太阳。他要和妹妹田欣然一起回老家。他们的家在贵州省德江县大土村,这是一个高海拔小山村,导航显示距离龙游城区1400公里。


  王开宇把想法告诉丈夫,丈夫也爽快答应同行。


  去之前,王老师了解到村里的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数字。她想给老人带点御寒的棉被,给留守儿童送一些学习用品。


  2月12日(腊月二十七)中午,王开宇和丈夫开着越野车一路向西,越野车里装了几条棉被和一箱学习用品。


  2月13日下午,他们抵达大土村。田太阳一家已在村口桥头早早等候。给老人送棉被,给留守儿童送文具,给村里的孩子们讲课,和村里人一起过年吃年夜饭……王开宇这几天过得很忙碌。


  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二,王开宇在田家住了5天4夜。


大山里的家访日记本

女老师记录的全是感动

王开宇家访时和村民欢聚。


  每天晚上入睡前,王开宇都会把在田太阳家家访的故事写进日记。


  腊月二十八,王开宇在日记里写道:


  田太阳一家领我去集市上走走,看望正在镇政府门口出摊卖菜的太阳外婆。老人很热情地一把紧紧抱住我,说着我虽不能听懂但能完全明白的话语,仿佛我是一个离家已久的女儿回到母亲身边,顿时感动涌上心头,亲情暖遍全身。


  正月初一,王开宇在日记里写道:


  太阳爸妈领我们在寨子里走走,看看太阳妈妈家族的老房子,听听她的童年记忆。看着渴望孩子能走出大山的年轻的父母,倍感身上责任重大。这时刻提醒我,应该用心去培养他们,用爱来和他们沟通。


  王开宇说,田太阳他们家乡绝大多数外出打工的父母,为减少开支,都把孩子留在老家由祖辈照顾。像田太阳父母那样把孩子带在身边,并积极配合学校重视教育的,真的不多。“从贵州回来后,深感责任重大,这些来自远方的孩子背负着家庭对教育的无限期待。”


  “我们不仅仅担负着对孩子的教育,还担负对家长的教育。很多家庭对孩子的期望,只停留在长大能留在东部打工,我觉得更要注重孩子的理想、志向教育。”


  王老师说,这只是第一次,以后每个假期她都要去。

主编丨昍 朤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联系我们

大家都在看








阅读9326
举报0
关注临海教育微信号:gh_868620bd33d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临海教育”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临海教育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