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李银河 : 我为什么不可以选择单身?

作者:单向街书店 来源:单向街书店 公众号
分享到:

03-08


第 90 届奥斯卡,注定属于女性!颁奖典礼上女性的一次次发声,像是 MeToo 反性侵、性骚扰运动 一年来的高潮,那些涉嫌性侵的男性导演,已不知所踪。其实,西方女权思想由来已久,甚至可以追溯到 200 多年前简·奥斯丁的小说里,其中男女之间平等、尊重、自由与理解,现在很多时候,依旧难以做到。


听道沙龙曾邀请李银河、李继宏和戴潍娜三位嘉宾,跟大家一同探讨了简·奥斯丁文字中的女性意识,她在两百多年前探讨的问题,今天我们看来仍然有着诸多共鸣——为什么很多人依然以为,所有人都必须结婚?这种情况在西方社会是否也存在?我为什么不能选择单身?为什么达西先生是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中国男孩子难道不能女性化?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听道讲坛TnDao(ID:beijingtd)



为什么很多人依然以为,所有人都必须结婚?



戴潍娜:几年前我去过简·奥斯丁的故居,那是在英国一个小镇上是一座两层的小楼,看起来非常的优雅,里面所有的陈设都很陈旧,但是很精致,让人一下子就能进入到十八世纪末女性的压抑又精致的内心世界里。是的,十八世纪末离我们现在已经两百多年了,但是那种尖锐的性别问题在今天仍然是存在的。


简·奥斯丁及其故居。图/Getty。


《傲慢与偏见》这本书的第一句话非常直截了当地告诉了我们这本书的叙事动机,同时也是它特别重要的主题三个字:“找丈夫”。刚才听李继宏老师的分享,他也提到了剑桥大学的研究组曾经做过的研究,英国的男女未婚人口占到了总人口的 1/4。而简·奥斯丁和她的姐姐两个人都属于这 1/4 的剩女


请问二位老师,比较起十八世纪末的女性,现在我们的剩女状态和焦虑程度,是处于更好的状态,还是更糟糕的状态,大龄未婚女青年如何应对外界的心理压力呢?


李银河:这两个拿英国和中国的比,我倒是觉得还是有文化差异的。她们那个时代在英国可能跟中国现在的情况有相似之处,但是我们社会学认为中国的文化是家本位的文化,所以人人都要结婚,这是属于一种传统的习俗。而在西方她们叫做个人文化,她们把个人的享受和个人的快乐放在第一位,家庭的传承放在第二位,所以她们结婚的压力没有中国这么大。


中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逼婚现象,这其实是因为中国家本位的文化太看重家庭价值和传宗接代了。如果你跟同性伴侣同居,我们家的香火怎么继承,所以我们会有压力,因为我们社会认为所有人都必须结婚。


我看到八十年代有一个统计数字,中国终身不结婚的人只占 3.8%,当然现在这个数字可能上升了,但是你可以看到结婚的压力有多大。如果一个女的到了 30 岁还没有结婚就叫“剩女”了。之所以叫“剩女”有一个前提,也就是每个人都必须结婚。如果你没有结婚就算剩下来了,其实这个是非常糟糕的说法。为什么不能选择呢?我是选择性的单身,我不是说找不到对象,嫁不出去什么之类的,我为什么不可以选择单身呢?


实际上现在从北欧国家开始,包括美国、法国单身人群都占到人口一半以上,在日本都有 40% 了。所以我觉得,咱们中国这种家本位的文化对人们的压迫太厉害了!将来等到这个东西如果有缓解以后,我觉得中国不结婚的人群也会大大上升。



沙龙现场,李银河发言中。图/听道沙龙。


李继宏:我同意银河教授刚才的说法,但是我想补充一点:其实人生中很多烦恼,包括结婚的焦虑都是来自四个字——“作茧自缚”。有一种观念和情绪以后,应该回过头来想想: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情绪?难道不结婚我就活不下去了吗?难道不结婚我真的就不快乐了吗?我觉得也未必。很多人看到旁边的和身边的朋友结婚了,想着我也要结婚。有些东西你从来没有想过,只是看到邻居有一个孩子,他也想要一个,就会导致你增添很多不必要的烦恼。


我赞成李银河老师刚才说的,人应该是比较个体的。我们应该是过好自己生活的同时,也去对社会有所贡献这样一种人生观。但是无论如何,它并不是说像水一样或者是像空气一样。很多焦虑和烦恼,我觉得通过改造人们的认识,通过让人们更清楚的认识婚姻的本质、认识爱情的本质、认识人生的所在,是可以改变的。


《傲慢与偏见》中,描写了三种婚姻。第一种是伊丽莎白的父亲跟她父亲为代表的。当然还有她妹妹跟她妹夫所代表的,因为性冲动而结合的婚姻。还有一种就是夏洛特为代表的,因为金钱、财富为基础的婚姻。最后一种是伊丽莎白跟她姐姐为代表的,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


《傲慢与偏见》:“我到了不能自拔的时候,才发现爱上了你。” 


我们大家可以看出来,简·奥斯丁把前面两种婚姻写的很不好。比如说书里面会说到当初娶她太太因为长的很漂亮,误以为长的漂亮性格就好,人就聪明。没想到这个太太很愚蠢,导致他很痛苦。就像她妹妹嫁给她妹夫,两个人也是因为性冲动走到一起,一天到晚入不敷出,激情是很快就消失了,各自玩各自的去了。


但是第三种婚姻是伊丽莎白这种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显得很幸福,至少在英国人那边做过调查,英国女性心目中最理想的丈夫,达西第一,007 排在第二位,我希望大家能看到这本书以后,再结合作者本人的生活,本人的人生能够明白这个道理。大家也不要指责过了三十岁或者是三十五岁还没有结婚的人,我想是这样的。



为什么达西先生是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



戴潍娜:我最近一直在读《傲慢与偏见》,真实的体会到了它为什么成为两百年来最受英国人喜爱的读物,刚刚李老师也谈到其中的达西先生曾经被 2003 年 BBC 选为力压邦德和超人成为最受英国妇女喜爱的约会对象。


电影《傲慢与偏见》(2005)剧照,此版本剧中 Mr. Dancy 由英国男演员马修·麦克费登扮演,其曾被伦敦皇家艺术剧院提名为“最具古典气质演员”。图/《傲慢与偏见》(2005)。


请问这两百年来达西先生他一直是雷打不动的最佳约会伴侣,这到底说明了简·奥斯丁她的性别观念的超前,还是说明了我们的性别意识一直是停滞不前的呢?


李继宏:这是她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与成功,说到底是她对婚姻和爱情的本质看得很准。因为她始终明白,就算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如果没有足够的物质基础,是不可以的。


我们知道,在书里面伊丽莎白最早是跟另外一个人好的,这个人就是维克汉姆。他没有收入,只是一个民兵团的军官,没有什么钱,所以她舅妈警告她说,你跟这个人走的很近,注意点,你们是不可以结婚的。她回答她舅妈也很明确表明她的态度,她说我知道。


那么,她后来为什么很恨达西先生呢?那是因为在她看来,如果达西先生没有剥夺维克汉姆的权利,他当牧师的收入是很不错的。有一些特别高的收入牧师,一年可以挣 550 英镑。我们要知道,在当年一个英国普通工人的年薪,佣金是 7 块钱,550 英镑意味着你可以请厨师了。所以他的收入可以买得起劳斯莱斯,所以她特别喜欢达西先生,如果不是达西先生剥夺了维克汉姆当牧师的权利,她是可以嫁给他的。


《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母女六人,围绕“找丈夫”展开。


其实简·奥斯丁很清楚,一个理想的结婚对象应该是什么样的。大概就是达西先生那样的,又高,又帅,又有钱,又体贴,又愿意牺牲,又愿意默默做很多事情,包括帮助她们家里解决了很多大麻烦。我想不仅仅是女性朋友们喜欢的,男性朋友也喜欢。


所以其实人心是不变的,社会条件会变的,但是人的欲望是会变的。问题在于古代的时候,有很多强制性的社会功能,所以它跟爱情是分开的。比如说我们知道唐朝诗人杜牧,《全唐诗》收录了他四百多首诗,其中有四首是写给妓女的,没有一首是写给自己老婆的。也就是说,以前婚姻跟情感需求的满足是彻底分离的,但是不代表它没有心理需求。因为每个人他都有情感得到满足的需要,现在人也一样。简·奥斯丁那个时代的人也一样,唐朝时的人也一样。所以也不奇怪达西先生这样的形象,两百年来一直很受欢迎,我想原因就在这里。


李银河:你的问题是说英国的女人选什么男人的标准到底是变了没有,我觉得应该这样来看。你看达西为什么被选为英国女人最想嫁的人,他是特别有钱、特别帅、特别高,而且是那种男性气质特别强、社会地位和所属的阶层都足够高。你看他住的大房子,伊丽莎白跑到那里看他们家的风景,简直是一步一景,从那儿开始,她改变了对达西的看法。原来我可以不作为一个游客,作为这里的女主人,本来她拒绝了达西的求婚。


但是,我觉得这些东西,最重要的是达西还特别懂得爱,这也是全书的主题——不但要嫁给一个特别棒的男人,而且要嫁给一个特别爱我的男人。达西在那里做的那些事,背着她把她妹妹救出来,这些都是英雄救美,多懂得爱啊!


如果说变,还是没有变,我倒是觉得可以从两百年前简·奥斯丁写这个小说开始,在这之前是一个不看重爱情、门当户对就得了。但是,从她开始这两百多年没有怎么变。



性别的刻板印象,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压迫



选自美国摄影师 Kyle Jackson 所拍摄的 American Queen 系列,这个持续进行的拍摄计划成为了美国女性展现自强与自信的一个标志。图/Kyle Jackson。


戴潍娜:现代女性特别是城市女性其实多多少少多有一些女权主义的观念和女性意识的觉醒,但是我们也经常听到一些偏颇、极端或者是狭隘的声音。


我特别想问问两位怎么看待新一代的暖男或者是女汉子的社会,如果是这样的话会不会迎来没有达西的社会呢?


李银河:这个社会确实有中性化的趋势,传统的男的应该什么样,女的应该什么样?比如说,男的应该是威猛的、有攻击性的、有领导力的、那种特别阳刚的;女的就是小鸟依人、温柔、安静、驯服等等,这套东西我们管它叫“性别的刻板印象”


这个性别刻板印象从西方开始体现在性格方面,就是七十年代以来受到了很大的冲击,然后全世界都有中性化的趋势,男的会表现出女性,女的表现出男性。比如说英国有一个乔治小子,他当时是一个歌手,他就化女妆上台唱歌,这个东西在当时是很反潮流的。但是他获得特别大的成功,结果男的也爱他,女的也爱他,就是这样。


后来像迈克尔·杰克逊也是这样的,也弄得半男不女的样子,因为这个东西现在就是时尚。而且我是非常肯定,中国有很多人在惊呼,中国没有男子汉了,中国的男孩危机了,因为中小学老师都是女的,男孩子都女性化了。我觉得这个有点太大惊小怪了,我对中性化的趋势是持肯定态度的。


迈克尔·杰克逊(1958 年 8 月 29 日—2009 年 6 月 25 日)


性别的刻板印象,实际上它是对男人和女人都有压迫,因为人性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比如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比如说有一个男的爱哭,大家马上就很有压力,你怎么那么软弱、怎么那么娘娘腔,这个人爱哭,他就受压迫。一个女人怎么能这样,女汉子似的,女强人。我觉得性别的刻板印象,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压迫。


每个人身上有男性就表现男性,有女性就表现女性,不要压抑它,我觉得这样挺好。


李继宏:李银河老师刚才说的很对,其实男女如果我们从字面的意义上来说,它本来承载着生理的区别。我是可以通过生理判断男跟女,所谓“男的要阳刚,女的要温柔”,后来附加的社会属性是社会性别,而不是生理性别。现在社会性别跟生理性别之间出现了重叠、混合,我们知道现在有一些人喜欢男扮女妆,还有是喜欢女扮男妆。


还是回到那句话,不要说有一个先入为主之间。比如说男的一定要威猛,女的一定要温柔,这些都是先入为主的。因为我们知道这个世界有 60 多亿人,如果分成两个样子那多无趣,应该有六十多种样子,这样才好玩。


刚才主持人说会不会迎来娘炮的时代,我觉得应该不会,这可能是一个新的趋势,在以后也不见得就会那样。


(以上内容节选自【听道沙龙】现场实录稿件)


单向空间特别推出简·奥斯丁 200 周年纪念版,以其不落窠臼的内容、对于女性的尊重以及呼应当下种种性别意识的意义,沿袭其企鹅布纹经典设计——


愿它承载着对于彼此因爱生发的尊重、理解与平等,成为 2018 年你给自己或者给她的最好的礼物。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简·奥斯丁 200 周年纪念版,享女神节专属福利

阅读8869
单身 
举报0
关注单向街书店微信号:onewaystreet2013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单向街书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单向街书店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单向街书店

微信号:onewaystreet2013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