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世界上除了亲妈,从0岁管到婚配的就是李老师了!”(附完整视频)

作者:哈哈儿童网 来源:哈哈儿童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3-20


前不久,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火了一把,各种育儿短视频被疯传,圈粉无数,最开始我看的是3分钟的那个,最近完整版视频终于出炉,并上了热搜。


李玫瑾教授曾因在“药家鑫案”中的心理分析而被不少人熟知。她长期从事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心理问题研究,曾对许多个案进行过详细调查,在她眼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有一些规律是可以追寻的。


她提出了 “心理抚养”的重要性,且心理发展是一环套一环的。


她为家庭中的心理抚养提出许多建议。


特别是对12岁前教育的关键点,做了详细的阐述。



1、生命初期,情感依恋关系的建立,是父母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有个杀人凶手,在警察去拘捕他的时候,准备掏枪杀警察。


这时,他的母亲走出来,问他:“儿子,你在干啥呢?”凶手答道: “没啥,警察让我去办个户口”。


于是掏出了户口本,放下了手枪,乖乖跟警察走了。


在路上,凶手对警察说:“你们应该感谢我的母亲,不然你们刚才就没命了”。警察问:“为什么你刚才没动手?”凶手答:“因为我不想当我母亲面杀人”。


为什么很多穷凶极恶的歹徒,在面对亲人时,却是一副慈善面目?


因为父母和他们曾建立起的情感联系


生命的最初,总是以乞求的形式获得帮助,需要依赖他人来满足需求。而这种帮助就成了一种“恩情”,建立了情感联系,从而建立了“依恋关系”。


而生命初期的抚养关键,就是这种情感依恋关系的建立。


这种依恋关系,是父母抚养孩子的心理资本


让孩子的漫长的生命中,无限地爱戴和尊重父母,在心里始终留给他们方寸之地。


在《我的前半生》里讲到,溥仪在年幼的时候,因为长期活在一种所有人顺从他的环境里,养成了虐待别人的恶习,常常各种耍弄太监。他的老师跟他讲仁道之术,但对他没用。他唯一信服的人却是她的乳母。


因为在生命的早期,乳母和他建立了情感联系,拥有了抚养他的心理资本。


因此,建议在孩子出生的前3年(至少1岁半前)再苦再累也要自己抚养;否则,你就丧失了对他心理上的影响力。



2、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要多和孩子互动交流


早期情感抚养还有一个重要点,就是和孩子的互动交流,因为有爱的抚养一定是唠叨的。


比如给孩子换尿布,妈妈和幼儿园老师肯定不一样;


妈妈肯定是一堆的话,边换边叨叨,越看越可爱,换完抱着亲一顿。


而幼儿园的老师,因为带的孩子多,肯定不会有那么多交流。


听得多的孩子大部分都说得早。


特别是有大量时间亲人陪伴的孩子,往往语言能力发展得更早。


亲情抚养不仅会影响到语言发展,更很大地影响孩子的社会性发展。


带着孩子出门溜达,看到人,你让孩子喊叔叔阿姨。他看了一眼,低下头,不叫;而另一种孩子,你让他打招呼,他小嘴吧啦吧啦很甜地就喊了。


这两种行为差异的原因就在于抚养背景中,这种互动体验的多少。


社会性发展奠定了性格的基础。


比如孩子的内外向差异。


我们都知道很多变态犯罪大多是内向的人。内向的人多数不善言谈,不喜欢动口,宁愿动手。追溯到早年培养上,一定缺少爱的唠叨。


清华大学高材生刘海洋硫酸泼熊案,曾经引起广泛关注。在公安局他给出的理由更是令舆论哗然——“只想看看硫酸泼熊熊会是什么反应”。而他这个行为的根源就在于幼年时期的成长环境。


单亲家庭,妈妈是职业司机,从小由姥姥抚养,很少和他交流。为了方便照看,他从小被锁在家里,5岁之前,满眼都是积木和书,和外界的交流几乎为零。


这种成长环境造成了他社交能力欠缺,被同学骂脏话都听不出来;对互动性的感受认知太少,才有了如此令人费解的行为。


因此,在孩子的早年时期,抚养人一定要多给予一些爱的叨叨……这些声音将会让他产生铭记一生的快乐记忆。那是他今后不需要理由而爱你们、恋你们的基础。



3观念教育:有看到才会知道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行事准则常出自内心的观念。一个英雄跳水去救人,有人问他“当时你是怎么想的?”“我什么也没想啊”。


很多行为往往是下意识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就来自我们内心的观念。


观念,是在“看”到后渐渐形成的。


我们常以为,孩子观念是在父母讲道理中形成的。事实上,在听懂道理前,他们往往已经形成了某种看法。


观念的形成,更多来自于对抚养人行为准则的复制。所以父母要想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观念,最重要的是注意自己在生活中的日常修养,做好孩子的榜样。


有4个青少年,合谋杀了一个孩子。在法庭上,4个孩子表现出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似乎这是件无关痛痒的小事。因为是未成年人,他们没有一个被判了死刑。宣判后,4个孩子走出法庭,相视而笑。媒体震惊地报道:“4个青少年杀人宣判后竟然相视而笑”。


有人采访了几个孩子的父母,他们都是父母双全,父母也没有犯罪前科,为什么把孩子教育成这样呢?后来发现了,这四个孩子平常都是游荡于社会。在生活中,缺乏了父母观念上的影响。他们缺乏的,正是看到的模板。


可以说,是6岁之前父母教育的缺失。



4、6岁之前的教育重点


1、3-5岁,克制任性的训练;


父母要学会对孩子说“不”,让孩子知道爱是有限制的。


因为在孩子6岁之前,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最多哭闹和满地打滚。


如果到了14岁之后,无理要求得不到满足,而他又习惯了有求必应,那么他的反抗形式就会变得很激烈。


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形,就必须在6岁前给他做一次“克制任性”的训练。


一般3岁前,孩子的哭声代表痛苦。


3岁后,孩子的哭声代表目的性而不仅是痛苦


当目的性出现,家长就要开始训练孩子。


克制任性的原则:不合理的要求绝不满足


比如:家里已经无数小汽车了,看到小汽车还吵着要买,在商场里各种哭闹。那就心态平和地抱回家,不要打也不要骂,放到卧室里(一个安全的封闭空间),一对一陪着,门关上。


四不要:

一,不要骂他。(会给孩子一个不好的观念,观的同时形成的念)。

二,不要打他。(大人打孩子不公平)。

三,不要说教。(正闹着呢说什么都是噪音,越说越闹,要安静下来)。

四,不要走开。(本来就是闹给你看的,所以要看着他)。


让孩子哭,哭累了,拿热毛巾给他擦把脸,然后温和地告诉他,想哭可以继续哭。


不心疼,不让步,闹就闹吧。


有过一次以后就知道了,闹是没有用的。


孩子越小管越好管。


最后,记得给孩子留一条路:“你如果想要什么,可以来说服我,能说服我,我就满足你”。


用这种方式鼓励孩子和父母交流,答应的比例是3:1(3次答应1次)。


让孩子明白,交流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方式。


你说不行的事他也不会瞎闹。


让孩子避免任性的同时,建立了亲子沟通模式,为青春期亲子关系。


2、克制诱惑;(自制力的培养)


让孩子学会克制诱惑,学会等待。


比如:给孩子两份喜欢吃的东西,告诉孩子其中一份保留不吃,明天给三份。第一次孩子可能会吃完了,第二天,你拿出准备好的奖励,告诉他,“这个奖励原来是要给他的,但因为他没有保留,所以不能给他了”,然后果断走开。


几次之后,孩子就会明白延迟满足的意义,慢慢培养了自制力。


3、避免自私;


孩子小的时候都是别人帮他,不需要帮别人。


在成长中慢慢被灌输了这样的观念:“我不需要负责任何事情,只管好自己就行。”


这样的孩子,自私是正常的。


要摆脱自私,就要让孩子有“他人”意识。


首先建立“家庭意识”,从生活的小事做起。


比如:跟大人吃饭的时候要立规矩,大人不动筷子,孩子就不能吃饭。孩子等一下时间饿不坏,要知道,人生的痛苦还有很多,而饥饿只是最浅层的痛苦。


比如: 吃东西的时候,让他给爷爷送去,给奶奶送去。


让孩子眼里有别人,学会共同面对和承担,学会分享和感恩。


4、挫折训练(12岁之前)


很多成年人,包括很多高学历的人,动不动就自杀。


就因为缺乏了挫折训练。


在孩子12岁之前,让他受一点体力之苦,培养意志力很有必要。


比如西点军校,大冬天,让孩子们穿着背心裤衩狂跑。


还有很多拉练式的训练,都有利于意志力培养。


很多家长可能会心疼,甚至去投诉学校。其实,吃苦耐劳的训练就得由学校来做。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还可以带他去学游泳,这也是挫折训练的一个好办法。


在父母做好安全监护的情况下,带孩子去体验一下溺水的感觉。


然后回头告诉孩子:“你觉得你要死了,只要你扑腾,你肯定死不了” 。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就跟他讲这个例子。


这就是很好的挫折教育。


此外,视频还讲到了青少年时期的教育关键点,包括孩子早恋问题如何引导;网络成瘾如何疏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引入性教育和婚姻观、人生观教育。以及在教育上如何尊重孩子的个体化差异等观点,都相当精彩。


这段108分钟的视频,几乎涵盖了孩子0-16岁成长的所有难点,12岁以后的青春期可比现在的小娃要更难对付,早学习早知道。而在 “圆桌派”第三季里,李教授还谈到了如何识别渣男的问题,有网友笑称,“这世界上除了亲妈,从0岁管到婚配的就是李老师了!”


整个视频很长,有耐心的话最好一次看完,看视频的过程中,深深感到了所谓的厚积薄发是什么,李教授深厚的心理学知识和各种案例分析,都让人受益匪浅。


-- 时长 108分 --



《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弓立新采访时曾提出过的一些观点。



教育是需要下很多“苦功”的。我觉得她提的很多育儿的“点子”,就像一束光一样,照亮了我们在育儿上的很多盲点,有很多启发。

 

但回过头说,任何一种育儿理念都不可能是完美的,我们也不能把李教授的这段视频,当成书本教条去照搬执行。还是更多地要结合我们的育儿实际,灵活地调整的。



〖欢迎转发、评论和点赞


近期活动

*

*

*

*


往期精彩回顾







文章来源于网络,侵删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清明早鸟价最后几小时!避峰攻略,这6个人少景美好玩的世外桃源不可错过!

↓↓↓ 

阅读9148
举报0
关注哈哈儿童网微信号:hahaertongwa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哈哈儿童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哈哈儿童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哈哈儿童网

微信号:hahaertongwang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