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触目惊心!870只百灵鸟遭毒杀,雪融后再现3614具尸体

作者:观察者网 来源:观察者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3-30

 

地处祖国北部边陲的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素以水草丰美、动植物品种繁多而著称,更是百灵鸟等野生禽类天然繁殖生存栖息地。多年以来,百灵鸟因其婉转的叫声成为一些玩家趋之若鹜的观赏鸟,更有甚者把猎杀野生禽类作为获取不法利益的手段,通过投放毒饵等疯狂捕杀野生禽类,将其送上贪食者的餐桌。 


千里巡查现大批“僵尸鸟” 


2018年1月,伴随着一片祥和,草原如期步入隆冬时节,可谓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天地一片苍茫。与往年一样,森林公安民警们又迎来一年工作最繁忙的季节,巡查千里草原,打击非法狩猎违法犯罪活动。



1月16日,当森林公安民警巡查到乌里雅斯太镇第九加油站北1公里一处草滩时,以往此起彼伏的飞鸟不见了踪迹,映入民警眼帘的是静伏一动不动的百灵鸟,数量之多更是让民警惊讶不已。



当巡查民警接近时,才发现原来是死去不久的百灵鸟。看到这些百灵鸟大面积死亡,巡查民警立即向局领导报告,局领导和侦察技术人员赶到后,通过细致现场勘查及对百灵鸟死体检验,发现百灵鸟死体嗉囊内均有尚未消化的植物种子糜子,并含有一般情况下可持续30天左右降解,尤其是在碱性条件下遇水加速分解的农药成分“克百威”。



随后,侦察人员从2万平方米范围内冰雪中陆续发现百灵鸟死体870只,一起触目惊心的冲击草原生态、以投放毒饵猎杀野生禽类的重大案件摆在森林公安民警面前。 


百灵鸟坟场闪现“鬼影” 


面对重大案情,有着丰富侦察非法狩猎案件经验的森林公安局局长张杰,第一个想到的是现场距离居民区较近,犯罪嫌疑人随时可能到现场获取猎物,同时鉴于东乌珠穆沁旗作为草原牧区,没有种植糜子的历史,一个更大胆的推测在曾有农区生活经验的侦察员脑中形成,犯罪嫌疑人很可能是外地农区流入人员,一旦泄露警情,犯罪嫌疑人就可能潜逃,案件侦破难度会进一步加大。


局长张杰当即在现场召开研判会,迅速成立专案工作组,一组蹲坑守候,一组排查曾经出入和途经过现场的外地人员车辆。蹲坑守候组的民警连续10日放弃休息,每天24小时蹲守在室外零下30度气温的僻静处。



1月31日下午4时许,草原的天色渐渐暗淡,朦胧中一个人影向着现场走去,蹲守民警静静观察着那个移动的影子,当看到那个影子弯腰捡拾地上死去的百灵鸟时,蹲守民警无不兴奋地跳了起来,“就是他”!按照事先分工,蹲守民警兵分三路,迅速合围,犯罪嫌疑人王某还没有缓过神就地被擒。



与此同时,排查组民警通过走访调查近千平方居住户,调取近两个月内的视频资料,对案发地点周边的外来人口、途经车辆逐一排查筛选,一辆吉林牌照车辆进入民警视线。



通过审理,犯罪嫌疑人王某在大量事实证据面前,如实供述其伙同另两名犯罪嫌疑人王某庆、郝某专程前来东乌珠穆沁旗草原猎杀野生禽类,意图销往东北地区牟利的犯罪事实经过。 


千里追逃掀开罪恶


案件的成功突破,专案民警想的更多是在春节前将在逃的另两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防止更多无辜生命受到残害。鉴于另两名犯罪嫌疑人均在千里之外的东北地区,于是,森林公安局成立以局长张杰为组长,刑侦、派出所民警为成员的抓捕组,严密制定抓捕方案,迅速驱车前往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在当地警方的密切配合下,2月3日将犯罪嫌疑人王某庆、郝某成功抓捕归案。



经审理,犯罪嫌疑人王某庆、郝某对在东乌旗利用投放毒饵方式非法狩猎百灵鸟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   


让百灵鸟永远歌唱



根据犯罪嫌疑人交待投放毒饵区域,以及作案现场当时降雪量少,后期降雪量大,现场仍被厚厚的冰雪覆盖的情况,专案组考虑可能还有其他鸟类死体未被发现,为防止出现疫情和其他鸟类继续捡食毒饵,准确鉴定毒杀鸟类数量,专案组在整个春节期间继续严密监控犯罪现场,专案组分为3个小组,每组3人,在犯罪现场进行24小时严密监控,防止闲杂人等进入现场。


专案小组采取6小时轮班制,白天黑夜都保证有民警保护现场,在现场,民警采取鸣笛、燃放烟花炮竹、安插彩旗等方式驱赶鸟类,防止其继续捡食毒饵而死亡,直至气温回升,野外积雪全部融化,后续又陆续从现场周边发现3614只野生鸟类死体。


通过民警们的努力,最终确保了自开始发现鸟类死亡后再没有百灵鸟因捡食毒饵死亡现象的发生,至此,通过森林公安民警连续日夜奋战60多天,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累计毒杀4484只野生鸟类恶性非法狩猎案件成功告破。 


文章来源: “中国森林公安” ID:zgslga 呼格吉乐图 张宇

猜你喜欢
持枪劫匪看到中国国旗后,竟然鞠躬走了…


商务合作:market@guancha.cn

QQ :2920915625

阅读8609
举报0
关注观察者网微信号:guanchacn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观察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观察者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观察者网

微信号:guanchacn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