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1岁女婴胃被撑破,心脏停跳!竟是因为妈妈喂她吃了这个…

作者:三优亲子 来源:三优亲子 公众号
分享到:

03-29


文 | 发现妈妈(vipfx77)   图 | 网络、锐景图库


1


有一种饿叫做家长觉得你饿。


今天看到这个新闻,不由得感觉胆战心惊。


温州一个13个月大的小女孩吃玉米撑破了胃,在医院住了两个月胃都没有长好。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孩子的妈妈前一天烧了一锅排骨炖玉米,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特意喂了她一大碗玉米。没想到第二天,孩子就指着肚子叫痛。
父母当即就把孩子带到诊所开药挂水,但孩子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愈发严重了。
肚子鼓成了一个球,并且孩子呼吸急促,好像快喘不过气来了。



后来被紧急送去了儿童医院,进行手术。在麻醉前,孩子出现了心脏停跳!幸好现场医护人员的全力以赴,终于把孩子从鬼门关口拉了回来。


打开腹腔,医生都被眼前的场景惊呆了:孩子的腹腔里有着大量未消化的玉米,胃已经发生了破裂。消化道穿孔,胃直接被玉米撑破了!


经过三四个小时的抢救,医生终于把孩子的胃补好。但是因为感染严重,修补的胃一直很难愈合。十几天后,医生又给她做了第二次手术。



主治医生称:


“玉米膳食纤维丰富,本身就不容易消化,即使是成年人进食大量玉米也会胀气、消化不良,一岁多牙齿没长齐的幼儿更要注意。”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长大,恨不得把所有有营养的东西都塞给孩子。但孩子还小,有些营养食物真的消化不了。


孩子安全无小事,父母的一时疏忽、粗心,让宝宝受了这么多的苦,幸好没有大碍,否则真的是追悔莫及啊!


2


其实,孩子从出生就知道饥饱,不过度喂养是不容易积食的。


但是现在的家长,总怕孩子吃不饱,于是各种追在屁股后面喂饭。


“知道你没吃饱,再来一口。”
“就吃这么点,怎么可能会饱?”
“这一碗不吃完,不准下桌!”
......


诸如此类的话,往往会让孩子都不相信自己的感觉了,只顾闷头吃。


其实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已经不存在吃不饱的问题了,反而更多都是营养过剩的问题。


所以各位爸爸妈妈们,尽量尊重孩子的意愿,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一定不要强迫他,不想吃就不吃。



有句老话叫做:“想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


家长们无需过多担心孩子不吃饭、营养跟不上的问题。孩子胃口不好时,饿一两顿,不会出现什么大问题,反而会让孩子饿了找饭,变得主动吃饭。


而吃得太饱,对身体才是真正的有害无益!


首先总是吃很多的孩子容易发胖,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身体也会随之变得更加的懒散,很容易疲倦,对自己肠胃发育很不利。


再一个,消化系统跟大脑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吃得太饱,消化系统的负担也会跟着增大,严重的情况就会像上面的小女孩一样。


而且大脑神经不停地运行,长期处于兴奋的状态,不利于孩子注意力的集中,也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得到休息。


晚上吃太饱容易睡不好就是这个道理。


3


那身为父母的我们,该如何预防孩子吃撑呢?可以先从下面这几点做起。


  • 调整饮食结构


多吃些清淡的、易消化的食物,不要一味地追求高热量高脂的食物。让宝宝多吃蔬菜、水果、少吃肉,适当增加米食、面食,适当吃些鱼虾。


两岁以内的孩子尽量做一些清淡的菜粥、菜饭,再搭配点适合他咀嚼的荤菜,这样就能营养均衡了。


  • 吃饭七分饱


无论哪种食物,再有营养也不能吃太多,否则不但不能强健身体,在效果上只会适得其反。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一旦超过了这个度,补药也会变成毒药!


  • 三餐定时定量


一日三餐要定时定量,不能饿一顿饱一顿。肠胃也是有规律的,该休息时休息,该工作时工作,否则会打乱生物钟,影响消化。或者少食多餐的方法也是可以的,根据孩子的需求来。


  • 晚上不宜吃得太饱


宝宝白天活动量大,吃东西能消化,但晚上胃蠕动慢了,消化比白天慢,就很容易积食。因此,晚上吃饭别太饱,尽量遵循“早饭吃好,午饭吃饱,晚饭吃少”的原则。



  • 睡醒半小时不进食


早上或中午宝宝刚睡醒时,半个小时内也不要立即进食,因为胃肠等内脏从低运转恢复正常需要一点时间。可以先让孩子适当地喝点水。


其实啊,说到底,不想让孩子承受吃太饱的痛苦,最主要的就是大人管住手、不去过多的喂孩子;管住孩子的嘴巴,尽量饮食均衡。




推荐阅读:


亲,我们为您准备了粉丝回馈砍价专场,多重壕礼0元送!快点击阅读原文参加吧~

阅读8855
举报0
关注三优亲子微信号:sanyouzj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三优亲子”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三优亲子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三优亲子

微信号:sanyouzj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