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知名博物馆里究竟都私藏了什么危险的玩意儿?

作者:穷游网 来源:穷游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3-29



逛博物馆就像是被没收了罐喜力后,

强制喝下一杯老母亲端来的温开水

你当然知道这对你有利无弊,

但就是提不起任何兴趣。

纯粹的好人没有任何魅力

博物馆也是一样。


那些我们熟知的博物馆里大都藏着危险的玩意儿

有些很少被人留意,

它们被牢牢的封印在玻璃器皿里,

等待着随时被人触动唤醒。





 成精的壁纸 

史密森尼博物院 @ 华盛顿


来自 Atlas Obscura


在史密森尼博物馆的一千八百三十六件壁纸样品上,其他图案已经老化到了只剩幽灵般的轮廓,只有绿色依然鲜艳如初。


当你告诉人们这是时,所有人都会不由自主的退后一步。


多年来,绿色壁纸有一种令人沮丧的褪色习惯,有时还会变成脏兮兮的棕色。在1775年发生了变化,Carl Wilhelm Scheele 发明了一种不褪色的绿色颜料。不幸的是,这种持久性的化学物质是有毒的,即便壁纸上的砷含量很低。


除了舔舐或啃食壁纸,在壁纸滚动和展开的时候,也会释放毒素,但基于博物馆的湿度一直保持恒定,所以不会构成很大的威胁,工作人员在处理时甚至都不需要戴手套。



 藏着氰化物药丸的黑框眼镜 

国际间谍博物馆  @ 华盛顿


来自 Atlas Obscura


被捕获的情报人员在接受盘问时,可以若无其事的啃一啃眼镜腿,就像陷入了沉思一样。这一举动将释放出一个颗氰化物药丸,剂量刚好使人迅速致死。


这种眼镜在世界各地的国际间谍活动中都曾被发现过,但该博物馆将这一装备追溯到了CIA(中央情报局)。



 插着毒针的一美元硬币 

国际间谍博物馆  @ 华盛顿


来自 WTOP


银针上涂有贝类毒素由美国情报机构制造,间谍可以在行动失败后自杀。



 克格勃口红手枪 

国际间谍博物馆  @ 华盛顿


来自 International Spy Museum


冷战时期一种4.5mm的单发武器,赐予对手最终的“死亡之吻”



 放倒了苏格拉底的铁杉毒液 

菲尔德自然历史博物馆 @ 芝加哥


来自 Atlas Obscura


每个初到芝加哥的旅客都会来这里膜拜“Sue”,一块据说是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恐龙化石,但却几乎没有人见到过这些包装严实的瓶瓶罐罐。


这其中我们熟悉的除了曾在甄嬛传里出现的夹竹桃,还有放倒了苏格拉底毒芹(铁杉属)——作为世界十大毒性最强的植物之一,在古希腊,它常被当作处决的一种形式,大约0.15克的剂量就足以杀死一个成年人。只是在这里,它毒性最强的部分,根茎被工作人员切掉了。


所有这些有毒植物都被锁在在博物馆内一个不起眼的柜子里,只有工作人员才能够打开。



 当戴着镭避孕套的美国人终于醒悟 

马特博物馆 @ 费城



来自 Atlas Obscura


说到镭这种放射性物质,谁也没有一百年多前的美国人玩的high,镭冰激凌,来自天然镭矿区的山泉水,以及各种含镭的内服外用药物,据说当年的潮人们到今天骨头还都是夜光的呢。含镭的避孕套就算破了你也绝对不会生出完整的孩子,而那些热衷于镭补的人,最终连棺材都要加上厚厚的铅板隔绝辐射。


直到他们某一天意识到:“噢,这种东西可以杀死你。”


这是第一个用来测量放射性的仪器,从居里夫人的实验室来到费城医学院后,它被储存在一个大箱子里长达数十年之久,因为它本身也是放射性的


如今这台压电装置能重见天日,是因为科学家逐渐意识到放射性的威胁是一个暴露和剂量的问题,毕竟我们每天都在被迫接受各种光线的照射,却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但为了安全起见,它还是会定期接受彻底的清洗以去除任何松散的放射性粒子。



 一根全德国最昂贵也最致命的冰棍 

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 @ 伦敦


来自 Wikipedia


V-2火箭,又被称为“绝望武器”,是后续一系列火箭的老祖宗。看不见也听不见,它的隐身效果可谓是出神入化,只是一旦发射出现延误,零下183摄氏度保存的液氧就会让火箭的部分零件结冰,然后变成一根全德国最昂贵也最致命的冰棍


自从1946年德国“送”来这枚可谓是费尽心机的火箭,它就一直被有教养的英国人保存在博物馆里,还为此颁发了一份爆炸物鉴定证书,证明它现在是安全的。



 看得见,摸得着的死因 

人类疾病博物馆 @ 悉尼


来自 Atlas Obscura


这是一名57岁女性因中风而出血的脑组织,与其他两千多个在这里“住”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组织标本一样——不少病毒可能至今仍然是致命的,它让人类的死因变得不再神秘,你既看得见,也摸得着。



就像王尔德在《无足轻重的女人》中写的那样:

“玩火的唯一好处是从来没人给烧焦,

只有那些不会玩火的人才会给烧得焦头烂额”,


一件东西是否危险其实并不在于它是否被锁进了博物馆,

而在于我们是否对它还一知半解。




推荐阅读

养吉娃娃的不如养拉布拉多的?英国礼仪专家:社交圈里全是戏


去曼谷那么多次,还是错过了这些小众艺术地?


超实用!手把手教你拍出迷人樱花和人文


航空奥斯卡!2018全球最佳机场TOP10新鲜出炉


最新!日本便利店实用图解指南



回复“目录+以下关键词”,如:【目录 摄影】,收看往期内容

亚洲 | 欧洲 | 南美洲 | 北美洲 | 非洲 | 大洋洲 | 南极 | 香港 | 台湾 | 日本 | 韩国 | 泰国 | 斯里兰卡 | 澳大利亚 | 新西兰 | 土耳其 | 意大利 | 法国 | 德国 | 英国 | 西班牙 | 美国  | 加拿大 | 海岛 | 户外 | 自驾 | 火车邮轮 | 购物 | 美食 | 酒店 | 摄影 | 签证 | 技巧 | 旅人 | 盘点 | 谈资 | 话题

回复“加入穷游”,查看近期热招职位。


阅读9000
玩意儿 
举报0
关注穷游网微信号:qyer201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穷游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穷游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穷游网

微信号:qyer2012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