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王晶的怒斥过份了,但拿什么拯救“蹭港片IP”的网络大电影

作者:传媒圈 来源:传媒圈 公众号
分享到:

03-25

文丨赵敏   编辑丨朴芳

来源丨犀牛娱乐(ID:piaofangtoushijing


此次的香港国际影视展,香港几大影视公司纷纷发布片单,但在王晶的怒斥事件之下,最出“风头”的居然是内地的网络大电影。

 

整个过程相信大家都很了解了。一直以来,网络大电影的市场鱼龙混杂,质量参差不齐。

 

野蛮生长后的网大,虽说在政策的强监管之下,准入门槛有所提高,质量有所加强,可细究之下,仍逃不过蹭IP、抱大腿的诟病。

 

从2014年出现网络大电影的概念,从最初的投资低、制作周期短到现在的头部网大动辄近千万投资、精致的后期制作,能够看出网大的进步。

 

在2017年,网大市场发展之余,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分账票房破纪录的背后,“粗糙”仍是问题


前不久,优酷和爱奇艺纷纷公布自己2月份的网络大电影票房榜单,最高记录是《镇魂法师》目前已经突破3500万元。



榜单中的分账金额可以说是刷新了网大的市场记录,对于正亟待得到主流市场认可的网大来说是一种肯定,但即使是这部创造史上票房纪录的网大,口碑依然有问题,演员演技浮夸,混杂元素过多的负面声音接连传出,豆瓣评分也仅仅只有5.0分。

 

同时,网大市场面临马太效应愈发严重的问题,由于平台资源有限,绝大部分片子依然很难回收成本。

 

然而,前天在香港国际电影节的一场论坛上,香港导演王晶怒怼网大IP版权的事情,又给网大又浇了一盆凉水。

 

简单总结王晶导演的话,主要矛盾点在于网络大电影集体盗窃香港电影IP,对香港影片的致敬其实是一种抄袭。此话一出,王晶愤然离席,现场一片哗然。

 

当新闻在网络上发酵之后,网友们有强烈支持王晶的,其中不乏一些影评人也力挺王晶,但也有人觉得小题大做,并不是你王晶拍了赌片,别人就不能拍赌片了。这些留言背后也能看出大家对网络大电影的态度。



事发后相关媒体报道,双方已达成理解。

 

其实蹭片名、蹭IP并不违法,但此事反映了整个网大生态环境的问题。虽然从法律角度很难去界定致敬和抄袭的界线,可网大暴露出来的许多“粗糙”是肉眼可见的。

 

首先就是蹭IP(尤其是经典港片)成为一种习惯。当我们随意打开一个视频软件,充斥眼前的是各种大热IP的“孪生兄弟”,这些片子最明显的特征是名字特别相似,稍不留神就出现“李鬼变李逵”的事情。

 

再说王晶导演嘴中的“赌片系列”,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出现的就有《赌霸天下》《赌侠遇上魔术师》《命运赌神》《轮盘赌神》等。还有《太子妃与古惑仔》《东北古惑仔之长春往事》《僵尸先生大战古惑仔》《地下江湖之古惑青春》等一系列《古惑仔》的网大作品。



第二就是当网大公司们嗅到港片在网大市场的商机后,“回炉”的港片和港星越来越多,利用经典港片的精髓,重新进行内容编排,再拉上几个过气的港星,一部接一部的网大作品就出现了,消费影迷的同时也加速拉低网大的声誉。


例如去年奇树有鱼发布的“奇光计划”,高调宣布选择七部经典香港电影进行改编。这说明奇树有鱼这种头部的网大公司都把“搭车”老港片的IP作为重要的发展着力点。这种现象在网大公司中是普遍行为。

 

第三点就是内容的低俗化。虽然网大市场越来越正规,很多头部网大公司开始原创IP的创作和开发,但是在内容上还是脱离不了低俗二字。这一点从王晶斥责网大的新闻中也能看到,在很多网友眼中,始终是把网大和低俗划等号的,妖魔鬼怪、暴力、色情等单纯追求视觉冲击的内容在网大中随处可以看到。

 

最后就是制作的粗糙,少有代表性佳作。制作周期短是网大的特点,现今也成为网大的弊端,即使近一年也很少看到有制作精良的网大作品的出现,例如像《灵魂摆渡黄泉》这样的作品在制作方面备受网友好评。


内容升级,网大的出路也会更好


今年香港国际电影节,俨然成为了一场内地网大公司的狂欢,一方是港片的没落,一方是旨在借港片IP,通过网大榨干这些经典的最后一丝剩余价值。

 

在电影节上,内地网大公司新片场发布了四部系列电影,分别是《大圣伏妖》《特种使命》《新僵尸先生》《人龙传说》。奇树有鱼也在论坛中表示想要致敬港片,宣扬经典港片的IP价值。这种名为致敬,其实是抱IP“大腿”的做法丝毫没有新意。

 

为了一改网大出现时留下的低俗印象,从两年前就标榜内容为王的网大,两年过去了,不但很少创造出口碑作品,反而从几件公司的作品和票房榜单中可以看到,还是啃“香港老片”、啃香港过气明星、靠“热门题材”和打“擦边球”的路上一去不回头,没有了原创力,网大留给自己的前路也不再宽阔。

 

从网大出现以来,一直是在摸索中前进,但如今停止试错,只是不停的蹭IP、借IP,成为圈钱的工具,这样下去,恐怕网大未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窄,从去年到现在,我们能看到网大公司公布的一系列网络大电影计划还是紧紧和经典港片IP捆绑在一起,只谈到了如何去用IP,很少提及内容上会作出怎样的创新。

 

不过话说回来,抱港片IP的大腿在现阶段其实是有用的,也是性价比最高的方式,毕竟这是流赚快钱时代,要不为何大家都去蹭呢?


选择适合网大市场的作品进行改编,注重内容上的升级改造,或许能够成为网大下一步的出路。

 

更重要的是,网大赖以生存的平台发展也影响着未来的出路,需要整个会员付费市场的培育。只有会员的基数大了,网大这种向C端收费的内容生态才能建立起来,打开更高的收入天花板,进入良性循环。


只是未来当这些港片IP都蹭光了、蹭烂了,不再成为票房保障的时候,内容的重要性就会凸显出来。


创新难,开发新的IP也很难,但不代表着没有成功的可能,被资本困住的网大,这个时候最应该沉淀下来,抓准潜在观众的观影心理,精准出击。有时间去蹭IP或者做那些被迫下架的作品,还不如好好研究受众市场,真心实意的用过去《老男孩》这样的作品说话。




推荐文章,点击标题阅读












-完-


长按二维码识别,一键关注传媒圈公号

《传媒圈》微信自媒体平台,是一个领先的聚焦传媒、影视、品牌、营销等领域的信息库和智慧库,36万勤于思考人士的品质之选。

如希望交流,请加个人微信号:dianyingquan


觉得不错,请点赞和分享朋友


阅读9273
网络 电影 
举报0
关注传媒圈微信号:chuanmeiquanzi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传媒圈”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传媒圈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传媒圈

微信号:chuanmeiquanzi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