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美团收购摩拜?不存在的

作者:虎嗅网 来源:虎嗅网 公众号
分享到:

04-03


虎嗅注:本文来自微信公号“朝外大街061”(ID:cwdj061),作者吴云飞。头图©视觉中国。


今天有媒体爆料称,美团37亿美金的价格全资收购摩拜,朋友圈又开启了“婚庆模式”:恭喜之声不绝于耳——恭喜摩拜从烧钱大坑里面爬出,成功上岸。


遥远的合并传言


其实4月1日愚人节那天,有好事者在网上散布消息,称“摩拜与ofo正在商谈合并”,虽然在文末标注了“纯属虚构”的字样,但依旧引起了非常广泛的传播,甚至ofo公关部门也出来回应:“网上传言纯属虚构,合并传言对OFO商誉造成严重损害。”


有趣的是,再往前几天,3月26日ofo创始人戴威在发布的与冯大刚的采访中,对面合并话题还是这样表态的:“摩拜与他们高层接触密切,最新的沟通结果是一切皆有可能。”摩拜基本没听过主动提起这事,但是ofo从创始人到投资人隔三岔五就把合并的事情拿来说一说,也算是把共享单车投资与合并的话题保持了一个长期热度。


这几年时间,点评与美团、滴滴与快的、携程与去哪、滴滴与Uber,出现了一系列的业务相似的行业两强合并。遥想当年滴滴与Uber合并,保密程度不可谓不高,不但媒体们是突然得知合并消息,甚至滴滴Uber有些基层员工都是看新闻才知道。记者们听风就是雨,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大新闻,他们两家合并不合并的事,隔段时间就可以刷一次屏,我怀疑都已经提前备好稿子了。


个别科技记者真的还需要学习一个。美团投资是真,但也不是最近发生的事情了,而全资收购这事无论美团或摩拜应该都会不愿意在这个阶段发生。这篇就复盘一些共享单车的几个事件与逻辑,以及给投资合并的那些传闻提些角度。


摩拜CEO王晓峰曾担任Uber上海的总经理,而ofo股东背景中也有着滴滴的身影。Uber与滴滴的合并大戏对于行业观察者而言仍记忆犹新,因此业务模式高度类似并且比着赛在融资摩拜和ofo自然被外界认为迟早会合并。


如果把2016年9月摩拜单车进入北京当作共享单车混战爆发的标志,把2018年1月小蓝车托管给滴滴当作混战结束的标志,时间仅仅15个月。这段时间全中国的网民见证了一出规模与频率仅次于Uber与滴滴大战的资本大戏。


共享单车领域看似门槛较低,因此引来了近百位参赛选手,有来自大公司孵化的团队、有自行车厂商、还有更多基因里八杆子打不着创业者。我印象最深的是“酷骑单车”(就是被嘲笑为黄金圣斗士那款)创始人在公司运营难以为继时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一段话:


“我们每天的新增注册用户有十一二万,每天的押金进账3000万,持续了有半个月。那时候很有信心,一辆车投进去,10个押金进来,那多棒啊!我的天哪,中国还有这种生意吗?”


这些人大多没撑过一年时间,创始人只落下累累的债务。除了被资本青睐的摩拜与ofo,以及第二梯队中刚获滴滴10亿投资的哈罗单车,共享单车领域以及基本没有成规模的玩家了。


摩拜与ofo会合并吗


最早向公众抛出合并悬念的是ofo早期的网红投资人,金沙江创投的朱啸虎。去年9月,他在公开场合表示:“共享单车市场格局已定,前两家已经占据95%的市场份额;二是两家公司仍然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运营,合并才能盈利。”


作为风险投资方,项目落袋为安自然最好,而摩拜CEO王晓峰则在另一场合公开隔空回应朱啸虎——“不觉得有任何合并的可能”,没给出更多理由。


双方安然无事地过了三个月,最近戴威在近期的一次采访中,又对着冯大刚表示摩拜与他们高层接触密切,最新的沟通结果是“一切皆有可能”。


嘴上的话都不可信,只有行动总是诚实,从近半年摩拜的动态中,我认为已经部分回应了关于“合并”的传闻。


  • 2017年9月,摩拜新增网约车入口,落地广州、深圳、成都、武汉等城市;


  • 2017年12月,摩拜在贵阳宣布试运营共享电动车业务;


  • 2018年1月,一汽轿车发布公告,拟对膜拜增资入股,计划持有摩拜10%股份。


很明显,摩拜最终的野心是在四个轮的事情上,在投资上引入最近在交通市场上发力的美团,可以说是顺理成章了。


王晓峰团队是网约车领域的专家,知道想干这行除了需要很多钱,还有着很高的行政审批与监管门槛,逐个城市谋取网约车经营许可证绝非易事。为了规避《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中的前提要求,摩拜与首汽约车的合作仅提供流量入口。很显然,摩拜以后很可能也会开辟出美团打车的入口。


在共享汽车业务中,摩拜探索相对更深,在贵阳新公司的股东身影中,还可以看见新区发展基金甚至充电桩企业的背景。目前这个领域仍处于早期,相对知名的公司有途歌以及戴姆勒旗下的car2go等,共享汽车能比网约车更好地适配郊游、跨城市出行等领域,但实际运营情况暂时无从知晓。


除了王晓峰,摩拜团队还有一位不可不提的人——李斌。他在摩拜占有极高的股份比例,有董事席位,当成联合创始人理解应该更准确。


李斌正在构建一个大交通的梦,除了摩拜,他还是易车网创始人、蔚来汽车创始人,并通过蔚来资本在出行领域投资了数十家公司,相对知名的包括首汽约车、嘀嗒拼车,还有一些相关的自动驾驶、视觉识别、电池技术等初创公司。


我猜测大交通市场应该不是创始人胡玮炜的创业初心,摩拜的App的名字还是“摩拜单车”,这点并不利于用户认知摩拜的意图,并且从商标网上查询,摩拜在2017年5月才注册成功“摩拜出行”,估计这个商标是2016年中左右申请的,可以看出来,李斌与王晓峰到来后,摩拜单车的目标就变了。


无论摩拜做不做的成,四个轮子的生意显然更有想象力,相比于估值超过500亿美金的滴滴,摩拜与其还有大概20倍的差距,这给摩拜提供了足够的估值支撑。


凭着这样的野心,摩拜是怎么会让美团用37亿美金就收购了呢?


共享单车作为通勤出行中最高频的一张牌,应该承接着流量入口与连接器的作用。高频打低频,这几乎算是互联网圈颠扑不破的基本定理之一了。过两轮的单车与更大的四轮交通市场发生联系,摩拜应该有其用武之地。


摩拜与ofo的分叉路口


ofo在单车市场上跟摩拜厮杀得血光四溅,不同调研机构做出的数据也是各说各话,无法判断到底谁更胜一筹。


但这都不重要了,因为他们两个明明就承担着不同的使命,只是恰巧都选择了自行车作为事项工具罢了。


因为ofo的半条命,是支付宝给的。


阿里、蚂蚁金服等阿里系公司从2016年的10月一直到现在,也是连续下注ofo。据公开消息,在刚过去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又注入了8.66亿美金(近55亿人民币)并另有17.7亿的借款,顺便入驻董事会。


微信接入了摩拜入口,支付宝接入了ofo入口,对于支付宝而言,ofo的价值主要有以下三点:


  • 丰富使用场景、增加交易笔数:这个是最显而易见的。


  • 信用联盟:支付宝一直在信用体系上不遗余力的寻求合作,自行车押金是应用最广泛,且也被群众诟病最多的一个场景;


  • 扫一扫的心智:目前说起扫一扫,用户的心智最要还是与微信相关。扫一扫这个动作,作为与实体发生关联最重要的一种方式,支付宝也希望大家以后说起“扫一扫”的时候,不会只想起微信。


所以,ofo与阿里的关系,要放在支付宝与微信厮杀的大环境去看待,从这个角度看,ofo的独立意志是远不如摩拜的。戴威在与冯大刚的采访中也这样说道:“我觉得很多时候要坚持自己的选择,但最终还要看大的环境,这事也不是我一个人能决定的。”


当然支付宝也不会只投一家共享单车,一线城市由于受到“限投令”的政策影响,已经没有增量空间。但是在环江浙一带的二线城市,没有受到到限投令影响的地区,哈罗单车发展的还是很不错的,不久前也拿到了支付宝的10亿美金。


ofo暂时没有发现往四个轮子渗透的动作,但是我想并不是没有考虑过,而是被股东结构所掣肘。比如阿里之前最重要的股东是滴滴,在四个轮市场上虽然遥遥领先但也不是没有危机,没有理由生个儿子出来自相残杀。


前段时间有传闻,滴滴在ofo的董事会席位被清理出局,还有另一种说法是滴滴带走了ofo的管理层与经验,并扶持了另一个品牌青桔单车——后者可能更符合常理。试想,如果ofo如果对滴滴特别服贴,在ofo的市场份额已经这么大的情况下,滴滴完全没必要重新投一家企业。


我想这应该就是王晓峰说“不觉得有任何合并的可能”的理由,摩拜要的东西并不是更多的自行车,而是更好渗透进入四轮出行的机会,否则第二梯队共享单车倒闭潮的时候早就应该逢低收购了,而不是任由它们变成一堆烂铁。


而至于ofo,目前商业的理想还是不清晰的。最近ofo与摩拜最近也不约而同的提高了月卡价格,戴威采访中也ofo近期的营现金流为正,年度目标是十亿美金。如果仅仅靠租赁算不算一笔好生意还不好说,外人无法得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仅靠这个显然是无非支撑他们的市场想象和现在的估值的。


摩拜和ofo是两条不同赛道的直线,在共享单车这个点上相交一会,然后各自奔去。


合并是不存在的,哪家做垮了被吞并还差不多,凭借美团现在的规模以及四面迎敌的状态,收购也是不存在的,围观群众大家可以散了。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虎嗅网立场


标题文字

内容描述.



 虎Cares 


阅读8590
举报0
关注虎嗅网微信号:huxiu_com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虎嗅网”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虎嗅网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虎嗅网

微信号:huxiu_com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