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以瘦为美」是如何统治世界的

作者:看电影杂志 来源:看电影杂志 公众号
分享到:

04-03




之前曾看过一个法国胖女孩写自己遭遇的文章,一直印象深刻。


她写自己曾因肥胖被服装店店员“请”出去,让人气恼、尴尬、又无奈。


似乎在全世界人的印象和默认里,法国女人个个都是妙曼婀娜,从来没人因为肥胖问题困扰。


在这样的刻板印象下,那些法国胖女孩们生活空间不断被压缩,经受就业、购物等各方歧视就成了常态。


©[行走距离]海报,讲一个胖子的艰难生活史


恰好昨晚又看了一部偏冷门的墨西哥佳作,[行走距离],讲一个胖子的艰难生活史。


想去海边旅行,去旅行社问价,却因为过胖,被各种理由搪塞,最终难以成行。


所以在[行走距离]里,你看到胖子男主大多数时间都把自己窝在家里,塞进沙发里。


©[行走距离],胖男主给自己找到了不出门的生活方式


他从床上走到家门口的距离,从家去到海边的距离,是我们这个社会对胖子友好的距离。


“你是黑人,这不是你的错。但你是胖子,这肯定是你的错。”


不禁让我思考,人类社会也不是没有经历过“以胖为美”的审美时代啊:


国内的唐朝、西方的中世纪时期,都是“胖美人”的天下,即使到了近代早期,也是胖瘦平分秋色之时。


©中世纪的油画,弗朗索瓦·布歇的《黑发宫女》,那时候的审美是这样


但似乎从20世纪来,经过3次重要的“瘦美人”风潮,流行文化里就再也没有“肥胖”的生存之地了。




01.

20s:Flapper Girls



而今盛极一时“以瘦为美”的主流审美,始于1920年代


20年代,一战刚刚结束,禁酒令颁布,爵士风潮,全民娱乐的纸醉金迷。


而这时出现的Flapper Girls,给女装时尚连同身材审美带来了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


这是20世纪来,第一个追求小男孩一样“平板身材”的年代。


©可可香奈儿(左图本人)的设计引领这一时代潮流


战时,协约国把德国女性宣传为“又肥又土”的形象,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觉得“肥胖是一种罪恶”。


战时,男人们奔赴前线,女人们从家中走出,走上劳动岗位,男式女服开始流行。


到了战争结束,战前那丰胸、束腰、夸臀等强调女性曲线的审美,就再也不适应新的时代了。


Flapper Girls,本意指“刚刚学会飞的小鸟”,后来用来形容当时那些美丽轻佻、又独立自信的年轻女郎。


©Flapper Girls的外观


她们将代表着女性魅力的长发剪短,个个留着具有男孩气的Bobo短发;


抛开紧身束腰,穿着短款直筒裙,手提香烟管,穿梭于爵士酒吧,轻佻又放肆地款款舞动。


就像是[午夜巴黎]中的玛丽昂·歌迪亚,白色或黑色短裙、Bobo短发;


以优雅的身姿流连于文艺场的不同男人之间,侃侃而谈,又风流多情。


©[午夜巴黎]中的玛丽昂·歌迪亚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一边是白裙里娇媚可爱的纯情少女;


一边是将感情和男人玩弄于鼓掌的现实者。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黛西


[艺术家]中贝热尼丝·贝乔饰演的默片女星,流苏裙、钟形帽,敢爱敢恨;


一场灵动、活泼的踢踏舞,一场追梦和追爱之旅。


©[艺术家]中的默片女星


相同的,是她们消瘦的男孩般样貌。


腰线向下设计的宽松直筒裙,追求平坦胸部的直线型轮廓,男孩子式的瘦小和轻盈。


于是,Flapper Girls又获得了另一个名字,“假小子”或“女男孩”(La Garconnes)


出自法国作家维克塔·马尔葛里特的书名“La Garconnes”,来形容这些身材消瘦、男孩样貌的新时髦女郎。


©Flapper Girls插画


这个时代美的标准,也随之变成了对平胸、细高、瘦骨峡峋的追求。


又高又瘦的时装模特,体型纤细的广告画、时装画,从20年代开始,影响直至现在。




02.

60s:紙片人風潮



到了60年代,有一个叫做崔姬(Twiggy)的单薄女孩走进了人们视线。


“Twiggy”,小树枝,这是一个绰号,得名自她瘦小的身材:


167,82斤,平平似未发育的胸部、细骨伶仃的长腿,让她看起来就好像一个用树枝条拼出来的小假人。


17岁,遇到摄影师男友,给她一刀剪了齐耳短发,把她拉到镜头前,定格——


©崔姬的成名照


似小男孩一般没有任何曲线的身材,伶俐短发的中性风,黑色精灵般的大眼睛和夸张睫毛。


从此,这个“小”女孩震动了整个时尚界。


在此之前,20年代的“消瘦风”一刮而过,丰满的胸部在四、五十年代即恢复流行。


50年代初,法国设计师迪奥的“新风貌”风格统治了时尚界。


他著名的“Bar”套装,极为强调女性的曲线,高挺丰满的胸部、束细的纤腰、圆润的肩线——


©迪奥著名的“Bar”套装,强调身体曲线,回复沙漏型身材


让他将19世纪末、20世纪初对“丰乳、肥臀、纤腰”的沙漏型审美重新带回时尚界。


想想50年代的“时尚爱豆”都是谁呢?


美国的“金发尤物”玛丽莲·梦露,法国的“性感小猫”碧姬·芭铎


50年代的[七年之痒]里,梦露站在地铁出风口,被风吹起的白色半掩长裙,永恒地烙印上“性感”二字;


©[七年之痒]剧照,梦露留下的经典瞬间


[上帝创造女人]里,碧姬·芭铎狂放又曼妙的身体,蓬松的金发、微启的红唇,荡漾了无数少男少女的心。


©[上帝创造女人]里的碧姬·芭铎


而她们,也都是“丰乳、肥臀、纤腰”的沙漏型身材的完美代言人。


那时候的美,是微胖,是丰满,是性感。


但女孩崔姬就不一样了,她是真正的瘦削,打破曲线,打破对身材的定义。


她那双充满稚气、灵动又有些迷茫的大眼睛,登上了一个个时尚杂志封面。


又被人定义:“可以代表1966年的一张脸”。


©崔姬后来拍的时尚大片


崔姬复兴了20年代的Flapper Girls风潮,娃娃脸和骨感纤瘦的身材重新成为女性的追求。


她的出现,重新定义了“瘦”,定义了“美”,定义了“超级模特”。


开启了60年代的“纸片人时代”


崔姬之后,流行文化里就再没有“胖”了,只有“瘦”和“更瘦”




03.

90s:“海洛因時尚”



苍白皮肤、浓重黑眼圈、深色口红、皮包骨、性别特征弱化...


更加病态化的骨感追求,在90年代时达到了巅峰。


凯特·摩斯在为CK拍的广告上,瘦的几乎营养不良,但她的颓废忧郁中,又透着难以名状的另类性感。


©凯特·摩斯为Calvin Klein拍的香水广告


由此,“海洛因时尚”(Heroin Chic)诞生了。


将这种风格更加发扬光大的,是当时的少女超模杰米·金


她和摄影师男友的搭档,也是一对著名的“毒友”搭档,他们将生活中的颓靡状态拍进照片里。


所以几乎从出道开始,她就以颓靡和病态的形象示人了。


©摄影师男友镜头下,杰米·金的风格


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甚至曾公开谴责:


“在这几年当中,时尚大片让海洛因成瘾变成了一件很酷、很性感、很光彩的事情。”


但事实上,90年代初,美国接连对外发动海湾战争等一系列战争,浮沉动荡重又成了美国青年文化的核心。


国内海洛因价格下降,电影等流行文化又为其打造出时髦外观。


才是让“海洛因时尚”流行一时的原因。


可以代表90年代青年文化的电影:


比如,[低俗小说]里,乌玛·瑟曼和男主跳完一曲“扭扭舞”之后,回去就拿上了针头,差点因毒品而死。


©[低俗小说]里,乌玛·瑟曼差点因毒品而死


[猜火车]里,几个青年彻底沉浸在毒品世界里,对青春挥霍放纵到过度。


©[猜火车]里,伊万吸毒时的情景


拉里·克拉克的[半熟少年]讲街头少年,电影整个都弥漫着酒精、性、大麻和AIDS的氛围。


©[半熟少年]里的街头少年


伴随着90年代的这种氛围,消瘦成为颓废和酷的一部分,被赞美、被追逐、被消费。


直至今日,虽然审美日趋多元化了,但对“瘦”的追求,还是几乎没有任何改变。



影迷互动


你喜欢纸片人吗?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看电影

新最全的电影周边电影票免费送

最黄暴和最有深度的电影解读每日定时定量推送

想不出你为何还不立刻关注看电影微信号








阅读9829
如何 
举报0
关注看电影杂志微信号:moview_week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看电影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看电影杂志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看电影杂志

微信号:moview_week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