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呼和浩特14岁女孩从17楼坠亡追踪:女孩跳楼前曾留言“妈妈,我爱你,下辈子还做您女儿,别伤心......”

作者:内蒙古晨报 来源:内蒙古晨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4-03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记者 王宇 摄影报道)“妈妈,我爱你,下辈子还做您女儿,别伤心……”


  3月27日,中午,一个年仅14岁的花季少女,在距离学校仅566米的一个总高17层的住宅小区内,在窗台处刻下几行字表达了对家人的眷恋后,从17层高空坠下身亡,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这个名叫牛念的女孩,生命永远定格在2018年3月27日中午,家人悲痛不已。


“懂事”的女儿跳楼


  牛雪军,一个37岁的男人。自从女儿出事后,苍老了许多。14岁的女儿牛念,曾是他们一家人的骄傲。


  “女儿在学校期间曾是班级甚至是学校的佼佼者,学习成绩优异,性格开朗活泼,与人交往也很友善”,说起女儿牛念,牛雪军口中反复出现的是“懂事”。


  牛雪军介绍,女儿读小学时就是寄宿制,只有周末或者节假日才会回家。女儿如同开心果,回来后会带来不少欢声笑语。


  也正是如此,牛雪军和家人至今也不明白:为何一个积极乐观的孩子,竟会以跳楼的方式结束生命。


  采访中,牛雪军说,这些年来,他摆过地摊、打过零工,从前年开始在呼和浩特市章盖营污水处理厂附近租用了一块场地,做起了洗车的生意。


  牛雪军觉得,自己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女儿从未让他操过心。


家属提出质疑


  4月2日一早,牛雪军再次来到事发地明珠丽景小区,这个他此前从未听说过的小区,如今深深印在他的脑海里。


  呼和浩特市回民区明珠丽景东区5号楼2单元现已成为他最不愿意提及的一个地方。


  牛雪军告诉记者,根据警方调查他得知,女儿当时是从2单元16层与17层中间的步梯间窗户处坠亡。而在事发后的第三天,他来到女儿曾经坠亡的地方后发现,在窗台边,女儿生前曾刻下几行字,虽然部分已经被抹去,但是还有个别痕迹可以看出,如“妈妈,我爱你,下辈子还做您女儿…”字样,其他字迹已无法辨别。


女儿留下的字迹已被涂抹


  牛雪军认为,事发后曾有人来到现场,将原本女儿留下的“遗言”进行了涂抹。到底是谁进行的涂抹,现在无从核实。女儿在窗台下写下的是什么,无从知晓。


  家属认为,作为一所封闭式寄宿制学校,牛念为住校生,按规定仅是周六中午在家长签字后方可接走,平日严禁离开校园。而且自从入学以来一直是这样的管理模式。那为何在27日当天,女儿竟然可以离开学校,在距离学校不远处发生意外。对此,牛雪军及其家属希望学校能回应。


  同时,牛雪军认为,女儿牛念的跳楼“或许跟学校老师的“罚站”有关。”


被罚站的两个同学,个子低的为牛念


  据牛雪军回忆,27日当天一早,牛念的班主任老师在一个名为“秋实中学初二(1)班”的班级群中,发布了几条信息,有文有图。




图片中,先是有基本课外读物,班主任配发的文字是从牛念及其他另一名同学书包里检查出的课外书,其中牛念带了三本,另一名同学带了8本。


  牛雪军说,根据他事后的了解得知,检查出课外书后,班主任随后在微信群中将牛念和另一名同学罚站的照片发在群中。


  “后来,我们了解到,当天孩子一直罚站,从早晨上课持续到中学放学”,牛雪军说,在这期间,班主任老师也曾给孩子母亲打电话,表示让家人来学校将孩子接走。


  考虑到孩子为封闭式管理,牛雪军在接到电话时已经中午,本打算当天下午14点30分左右,学校一上课便过去与老师沟通。谁曾想,再见到女儿时,已是阴阳相隔。


校方不接受采访、教育局和警方称在调查中


  就牛念坠亡一事,2日上午,记者同牛雪军一同前往了秋实中学及回民区教育局和回民区公安分局。


  在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校门外等候后,一名自称分管学校学生保卫工作的李姓工作人员答复记者称,校方暂不接受任何采访,对此事不做回应。


  在回民区教育局和回民区公安分局,记者得到的答复也是称,案件正在调查中。


链接:


如何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心理专家向您支招


  3月27日发生的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14岁女孩跳楼坠亡一事经本报报道后,引发社会各界关注,众人纷纷发表各自看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再度引发关注。


  很多网友纷纷留言称,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关注已迫在眉睫。类似事件是否能够提早预防,如何做到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记者与长期从事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润心心理咨询师周明老师进行了深入交流。


  周老师直言,如果当初这个女孩得到一些心理疏导,懂得心理求助,很大程度可防止该事件的发生。


  通过这件事,周老师认为有三点需要注意:

  一、在当今信息社会的发展大潮下,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应顺应时代发展所需。建议广大学校和家长,改变原有刻板的管理模式,不应该一味地坚持否定的,禁止的,封闭性管理模式。而是顺应时代的发展方向,走向肯定的,宽容的,有张力的开放性教育模式。给孩子成长空间,开辟与孩子共同成长的通道,与孩子共同面对成长中遇到的难题,形成有效的沟通及求助通道。鼓励并引导孩子成长,教育是不能急功近利的,要坚持“一点一滴,滋润心田”的基本理念和方法,进而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让孩子们循序渐进,厚积薄发。


  二、当下社会,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都是在鼓励孩子塑造独立、自强不息的品质,当这些走的过头了就把“独立”演变成了“孤立” 把“自强不息”演变成了“硬着头皮干”,结果,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孩子“求助模式、求助渠道和求助动机的缺失”。所谓求助,既是在遇到问题时,如何向第三方,甚至更多可能会向你提供帮助的人,发出求助信号 ,并能够有效接纳援助,进而达到、学会如何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正是由于求助模式的缺失,导致很多未成年人会钻牛角尖,一时想不开,造成悲剧的发生。


  三、当今社会下,不仅是学校、家长都在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当中急功近利,一心想走捷径,不允许孩子在成长中进行探索,忽视孩子的成长经历。其实孩子所需的正应该是一些经历和经验的积累,尤其是部分学校教育更是偏离了教育的核心价值,演变成了“工厂式的培训班”,把孩子们当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应远离功利主义的误区。坚守“润万物,启人心”的核心价值,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


  同时,周老师分析称,在本次事件中,牛念这名14岁的女孩,曾经在小学期间学习成绩优异,一度是班级甚至学校中的佼佼者,随着升入初中,各方原因造成成绩有所下降或者遭遇其他打击,导致孩子心理出现不适,长时间的积压下,不良情绪可能无法得到有效缓解。对于学业的过度重视,就容易忽视孩子真实的心理需要。学业的受挫,以及他人的态度都成为影响孩子判断的重要依据。


  周老师认为,此次悲剧的发生,不仅是一项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当下学校亟待关注并解决的头等大事,学校在进行知识的传授时,更应注重教师心理学专业素养的提升,培养教师团队由结果导向型管理模式向过程体验导向型的管理模式转变。


  为了有效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各大学校应有针对性的建立服务全体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应急预案和求助预案。一旦有突发情况,可及时的采取有效行动,防止悲剧的发生。


  而对于家庭教育的主体,作为孩子的父母,应具备两点技巧:

  第一是“出的去”,所谓出的去,周老师解释为,是在孩子遭遇到问题后,第一时间可以帮助其找到“出口”,成长是永恒的主题,面对和解决问题也是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体验。对于此次事件中坠楼女孩而言,如果当时孩子的父母给予她一定的心理疏导,告诉她如果是因为看课外书被老师发现,你可以调整读书时间,在放假回家时或者其他合理的时间读书,这样我相信会杜绝这起悲剧的发生。


  第二点是“进的来”,对此,周老师给出的解释是作为家长能够走入孩子的内心世界,能够走入孩子的成长过程,进而能够影响而不是决定孩子成长方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能够循序渐进引导孩子渡过青春期这段敏感的时间,做到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这里“成长”不仅是年龄的,也是心理的,更是心智的共同成长。


【突发】呼和浩特:一14岁女孩今日中午从17楼坠亡

  内蒙古晨报全媒体平台消息(记者王宇)今日下午(3月27日),众多微信朋友圈疯转一则10秒的短视频,视频中一名疑似身穿蓝白相间校服的女孩,起初坐在窗户边,5秒后从窗户坠落。记者从警方处得到证实,视频中女孩坠亡一事属实,事发地点非女孩家。


女孩坐在窗边·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


  女孩坠楼的一幕,正好被居住在对面楼层的住户拍到。

  

  有网友评论称,事发地在呼和浩特市回民区,跳楼者疑似一名正在上初中的女孩。


  

图片来源于视频截图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回民区分局获悉,事发时为中午13时许,坠亡女孩14岁,姓牛,乌兰察布人,目前就读于呼和浩特市秋实中学初二年级,是一名住校生,坠楼地点为回民区明珠丽景东区,此处并非她家。目前警方已经联系到女孩家属。

  

  目前,坠楼具体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内容来源内蒙古晨报全媒体

丨本期责编:宋彦慧

丨本期审核:张杨

欢迎提供各类线索


  微信后台:0471——3369140

  新闻热线:0471——3339111

内蒙古头条APP欢迎下载


立足内蒙古,聚焦最新闻。

欢迎下载安装内蒙古头条客户端,阅读掌握更多内蒙古本土新鲜资讯。


   下载内蒙古头条android版

   下载内蒙古头条iphone版

    (苹果版可在苹果商店直接搜索内蒙古头条下载安装)

欢迎各位在评论区留言

【A】
【B】
【C】
【D】
阅读9422
呼和浩特 女孩 女儿 
举报0
关注内蒙古晨报微信号:gh_3198223275cf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内蒙古晨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内蒙古晨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