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挥金如土、"杀人如麻"…16个字掀开中国顶尖企业家核心秘密

作者:正和岛 来源:正和岛 公众号
分享到:

04-06

  岛 君 说  

有一本书叫《苦难辉煌》,金一南将军(注:现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的兼职教授,中国科学院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国防战略委员会专家委员)写的。

 

他说古今中外干大事的人有3个特点:第一个特点叫挥金如土;第二个爱才如命;第三个“杀人如麻”。彭剑锋老师在这三个特点的基础上,又总结出第4个特点:学习如痴

 

纵观中国商界,凡成大事者还都具备这四个特征。


编 辑:程灵素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挥金如土

所谓挥金如土,实际上就是企业家能够为企业“舍得砸钱,舍得分钱,善于分钱”。


企业家都是有赌性的,敢冒风险,敢负责任,敢为未来舍得投入,舍得对未来的战略做长期的投入,舍得砸钱进去,舍得分钱。

 

1.任正非和段永平把股权分光了

 

在华为,任正非设立全员持股制,根据表现和工作年限来拿分红,所以华为的核心骨干离职的很少。随着华为利润的逐渐扩大,越是工作年限长的老员工,分红越多。任正非坚持把股份分给所有人,自己只剩1.42%。

 

步步高发展至今,也是一家全员持股制公司。段永平当年是因为经营者持股的问题从小霸王出走的。段永平认为,必须有更先进的激励机制,否则会失去发展的原动力,这不仅仅是钱的问题。那么,大家没钱怎么办呢?段永平出钱来借给大家,挣钱了从红利里面还,赔了就不要了,这就是气魄。

 

段永平说:

成立这个公司的时候,我是占最大股的,因为很多员工手头没有现金。很多专家讲你应该用期权,期权其实是没有用的。如果不是上市企业,有期权没有用,就算是上市企业,如果不是一个成长性非常高的企业,期权也没有用。

 

我想的办法是把自己的股份稀释了,当时我占最大股,有70%多,现在我的股份连原来的1/4都不到了。股份我全都送给员工了,怎么送的呢?白送也不行。我借你一块钱的现金,你买我一块钱的股份。然后你欠我一块钱,你也不用还我,将来用股份的利润,或者股份增长的股息还我。


段永平已经十几年不管事了,而且主动将股权稀释到一两成,这期间,没有人替代他,企业也没有败落,而是顶住了手机换代的风险,转型之后,OPPO和VIVO跟华为、小米继续厮杀,甚至在渠道上占据明显优势,研发上也没有落下。

 

陈明永也好,沈炜也好,都跟随了段永平二十多年,领悟了段永平“大舍即是大得”的道,愿意将利益分享给打拼的兄弟们,还有跟随多年的代理商。

 

OPPO和VIVO一年好几十亿利润,骨干们都拿着几千万几百万的分红,这是段氏思维的红利:将自己的股权分光,让所有打拼的兄弟一起分享。

 

2.贾国龙:2018年,西贝分钱分得会更彻底

 

2017西贝年会上,贾国龙发下去7000万,并称2018年还要发1.2亿元。“2018年,西贝分钱分得会更彻底。”

 

这样做的目的是啥?贾国龙说,“海底捞的组织力靠张勇的大方舍得,华为的组织力靠任正非的大方舍得,西贝也一样。”

 

企业这么多人,怎么让人不懈怠?“我觉得体育竞赛就特公道。为什么运动员在场上永远那么热情,第一他在比赛,第二裁判约束他不能犯规。”于是“裁判制度”被引入西贝。每季结束后,裁判组就顾客体验等七大项对各门店做排名,突出的团队和个人能按定好的规矩分钱。

 

运行一年后,贾国龙又发现,组织力要持续,就要制造一种公平,多劳多得。但组织发达到一定程度,利润就不可避免地会向头部聚拢,产生“食利阶层”。食利阶层投资之后,不用干活,却享受分红。

 

“如果食利阶层利益不受控制,组织就难以做到基业长青。”贾国龙于是又提出:“西贝要节制股东欲望。真正按贡献分钱。要把钱分给干活的人。”“老板越往下分利,对人越信任,员工干得就越好,老板的成就感也就越大。”

 

这是一种情怀,更是一种 “企业家意识的觉醒”。

爱才如命

所谓爱才如命,就是企业家都是人才痴,求贤若渴、爱才、惜才,见到能人眼睛就发光,就不想撒手;企业家都是人性大师,懂人性、洞悉人性、善与高手过招。


1.雷军打了90多个电话就为一个人

 

雷军有一个观点,要用最好的人,在核心人才上面,一定要不惜血本去找。在刚创办小米的时候,雷军每天要见很多人,向他们每个人介绍自己,“我做了什么事,我想找什么人,能不能给我一个机会见面聊聊。”

 

结果失败的比例很高,那时雷军每天恨不得从早上谈到晚上一两点,但还是迟迟找不到志同道合的人,所以他内心承担着巨大的煎熬。但他还是相信事在人为,创业者招不到人才,只是因为自己投入的精力还不够多。

 

为了找到一个非常出色的硬件工程师,雷军说他曾连续打了90多个电话。为了说服他加入小米,几个合伙人轮流和他交流,整整12个小时。

 

这也不禁让人想到业内流传很久的另一个故事:平安马明哲求才若渴,谁在行业里冒尖了就会被他盯上,他可以让猎头公司的高管在你办公室楼下的咖啡店上班,一两个星期天天找你说喝杯咖啡,从来不怕被拒绝。

 

2.杨国强:碧桂园3年面试一万多名博士生

 

2010年,碧桂园刚从金融危机裁员创痛中走过来时,总部200余人,坐落在三线小城顺德,杨国强对人才的渴求也到了迫不及待的顶点。

 

他对时任人力资源总经理彭志斌说:“你能不能帮我搞一个盒子,把一个人装进去,按钮一按,出来就可以知道这人是60分还是70分?”

 

GE在1990年发动全球人才招揽计划,其万里挑一选拔方式,最初启发了彭志斌。2013年,他们拟就“全球30%硕士、70%博士”新招聘计划。该计划促使杨国强做了一个新决定--启动“未来领袖计划”,全球广招名校博士。

 

到2016年底,入职碧桂园的博士超400人。但杨国强仍不满足,他向内部发出动员令:2017年还要新招300名博士,其中至少有200名博士是海外招聘,海外启用。

 

3年时间,彭志斌总共面试了一万多名博士生,在彭看来,他们共同点是情商与智商同高,人际互动能力强,较少愿意投入科研工作,而希望快速实现人生价值。他们属于学术派博士中的另类,这也是碧桂园博士选拔标准,“我们要的都是‘奇葩’”。

“杀人如麻”

所谓杀人如麻,就是有成就的伟大企业家都有点霸气,甚至匪气,不怒自威,气场足。做事雷厉风行,说一不二,赏罚分明,奉行能力绩效导向,在制度和规则面前,铁面无私,六亲不认,不讲情面,你违反了制度,违反了规则,就要杀你。


1.一直推崇问责制的马斯克并不遭人烦

 

对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来说,很多问题都可用裁员解决。因为马斯克一直推崇问责制的管理方法,他曾说:“如果你想解雇某人,应该马上解雇,否则就是浪费彼此时间。”

 

一位特斯拉前员工称,曾有两个HR副总裁因工厂常有工人受伤被开除。2015年,马斯克曾因对特斯拉中国业务失望要求减裁职位。他称要亲手开掉那些不称职的员工,裁员近180人,占中国区员工总数的30%。

 

在SpaceX火箭发射失败时,马斯克曾一次把一个部门的人都裁了。

 

硅谷资深人才专家兼硅新社创始人张琦认为,“马斯克是一个目标导向性的人,处理人情很冷淡。但很多被他裁掉的人不恨他,正是因为他的目标比较公益化,站在了正义的制高点。因此,他总能开掉一批人,也有能力吸引愿意追随他的人。”

 

2.刘强东:因为打卡开除高管

 

刘强东称自己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说谎。在京东,只要有人说谎被他发现,哪怕他是副总裁,也一定会将他开除。

 

京东曾经有个高管,因为上班打卡这样一件小事,被刘强东开除了。

 

刘强东说:

我们对总监级别以上的高管,迟到、请假这些事是不做强制要求的,更不会因为迟到而惩罚。但我们内部有这样一个制度,就是在年底和升职加薪时,对员工有个综合分析,包括参考过去的考勤记录。

 

这个高管为了追求一份完美的考勤记录,便让秘书帮他打了两回卡,其中一次还是因为要送孩子去上学。


可能对很多公司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惊小怪的事情,更何况还是高管。但在京东不行,“我确认了这件事,并且这个高管承认之后,我马上就把他请走了。”

 

这是京东的一条红线,谁也不能碰。“关于诚信,我也通过自己言传身教,让京东人学。为此,我损失一个亿也在所不惜。” 

学习如痴

所谓学习如痴,就是真正的伟大的企业家,都崇尚知识的力量,善于行动学习,向一切优秀的人学习,勇于自我批判,不断实现自我超越。


1.张瑞敏:平均一周肯定会读两本书以上书籍

 

海尔董事局主席张瑞敏说,自己平均一周肯定会读两本书以上,算下来一年会读一百多本书。

 

张瑞敏介绍自己的两个读书方法:

第一,读书时要把自己放进去。如果读书不把自己放进去,可能你读了以后什么都忘记了。

 

他一开始读的更多是管理学方面的,后来包括读哲学、古典文学,都是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摆进去。

 

第二,抓住20%要点。张瑞敏认为一般书都是“八二开”,20%是非常核心的东西,80%是为了描述核心而产生,“抓住20%的要点,就抓住了书的核心”。他会迅速把书浏览一遍,找到非常有用的地方,再集中仔细看。

 

在阅读时间上,张瑞敏也是利用各种零碎时间加起来读,“到现在,可能读书就像吃饭睡觉一样,不看书,会觉得少了什么,没有人逼着要这么做。这么多年累积起来,当然读书的量就比较大了。”



网上流传的在某机场抓拍到张瑞敏在读书

 

2.张一鸣:工作前两年每天一点回家

 

张一鸣说第一份工作他就成长很快,不是因为技术最好,更不是有经验。主要原因其实就是学习的能力。

 

首先,张一鸣工作不分你我。

 

做完自己的工作后,对于大部分同事的问题,只要张一鸣能帮助解决,都去做。当时 Code Base 中大部分代码他都看过了。新人入职时,只要张一鸣有时间,他都给人家讲解一遍。通过讲解,自己也得到成长。

 

工作前两年,张一鸣基本每天都是十二点一点回家,回到家继续编程。“我是因为兴趣,而不是公司要求。”

 

所以,他很快从负责一个模块,到负责整个后端系统,一开始带一个小组,后来带一个小部分,再后来带一个大部门。

 

其次,张一鸣做事从不设边界。

 

当时他负责技术,但遇到产品上有问题,也会积极地参与讨论,想产品的方案。很多人说,这个不是我该做的事情。但是,做更多事情,让他得到很大的锻炼。

 

参与产品的经历,对张一鸣后来转型做产品有很大帮助;参与商业的部分,对他现在做公司很有帮助;跟销售总监见客户的经历,对他组建今日头条的销售团队很有帮助。

 

张一鸣举过一个反例。他有个前同事,理论基础挺好,但每次都是把自己的工作做完就下班了。他在那家公司待了一年多,但对网上的新技术、新工具都不去了解。他就需要有人帮他做后半部分,因为他自己只能做前半部分。如果前端、后端、算法都去掌握、至少有所了解的话,那么很多调试分析,自己一个人就可以做。

 

3.自我批判——任正非等华为5位高管被罚款

 

2018年1月17日晚,华为下发了一份通报,称因经营质量事故和业务造假,对主要责任领导作出问责:任正非罚款100万;郭平罚款50万;徐直军罚款50万;胡厚崑罚款50万;李杰罚款50万。

 

在作出上述处罚的同时,当天华为总裁任正非还特意发表了题为《从泥坑中爬起来的是圣人》讲话。内容也都是围绕自我批判!

 

任正非把自我批判分为思想批判和组织批判两部分。其对自我批判的核心思想有三点:

1、自我批判,不是自卑,而是自信,只有强者才会自我批判。也只有自我批判才会成为强者。

2、自我批判是一种武器,也是一种精神。

3、提倡自我批判,但不压制批判。


为什么不提倡批判,因为批判是批别人的,多数人掌握不了轻重,容易伤人。


“任何一个时代的伟大人物都是在磨难中,百炼成钢的。别人的非议都会促进炉火熊熊。缺点与错误就是我们身上的渣子,去掉它,我们就能变成伟大的战士。”

参考资料:

《一个伟大企业家的四大特质》华夏基石e洞察

《把股权分光的任正非和段永平,为什么企业反而越来越大?》互联网大视野

《雷军:创业公司招人与留人的方法》36氪

《刘强东:有这7种特质的人,我一定重用》插座学院

《海尔张瑞敏的读书方法和书单》和讯读书



正和岛企业家内训大课

每周撞击一次你的商业灵感

长按图片,立即收听

阅读8978
中国 企业家 秘密 
举报0
关注正和岛微信号:zhenghedao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正和岛”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正和岛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正和岛

微信号:zhenghedao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