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冰与火中的异兽源考

作者:利维坦 来源:利维坦 公众号
分享到:

04-08

利维坦按:我国东汉学者王符认为,龙具有兔眼、鹿角、牛嘴、驼头、蜃腹、虎掌、鹰爪、鱼鳞、蛇身,九种动物合而为一的形象(也称作九不像),与现今东亚流行的形象已非常接近。不过,这只是我们眼中龙的基本形象。在欧洲,龙的历史演化也有其特殊的脉络,当然,得益于托尔金以及乔治·马丁笔下龙的流行,人们才开始对这种古老的魔幻生物形象再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文/Sebastian Zimmermann

译/水自流

校对/黄译莹

原文/winteriscoming.net/2018/01/20/monsters-of-ice-and-fire-danys-dragons-and-the-medieval-european-dragon/

本文基于创作共同协议(BY-NC),由水自流在利维坦发布


都知道龙是什么吧?肯定也都知晓什么是怪兽。这样的话,我觉得本文可以略过了,对不对?全剧终!


开个玩笑。流行文化中,龙的概念随处可见。但要真正了解龙的历史渊源,看看乔治·R·R·马丁笔下的龙来自何处,需要花点时间好好理一理。


龙的记载数不胜数。西方童话故事里有龙,欧洲纹章上有龙,美索不达米亚、中亚及中美的神话中有龙,中国生肖里有龙,日本民间传说里有龙,甚至大自然中也有龙的影子,简直是一种时髦。中美和东亚的龙内涵丰富,但我无权赘述,况且它们与马丁笔下的龙似乎不太一样。因此,我接下来主要集中讲述欧洲的龙。


来源复杂


首先,我们说说欧洲中世纪的龙当中最重要的一个版本,即中世纪盛期时英雄史诗中的龙。中世纪盛期最广为人知的龙可能要数法夫纳(Fafnir)了,出自中世纪中古高地德语叙事诗 《尼伯龙根之歌》(Nibelungenlied)。《诗体埃达》(the Poetic Edda)、《法夫纳之歌》(the Fáfnismál)与《沃尔松格传说》(the Völsunga saga)也提到了法夫纳,这是好事,因为《尼伯龙根之歌》中关于法夫纳的信息少得可怜。


法夫纳跟传统印象中的龙相差甚远,它起先根本就不是龙,而是侏儒(更准确地说,是矮子,或svartálfr,不知道我们认为的侏儒跟法夫纳这样的是否相近),因为过于贪婪,最后转变成了龙。此外,侏儒形态的法夫纳头戴Œgishjálmr,即敬畏之盔,看起来比龙形态下的它还要恐怖。


挪威许勒斯塔木板教堂(Hylestad stave church)的门板上,刻画了北欧英雄西格徳杀死了法夫纳这一场景。图源:维基共享资源


法夫纳与马丁笔下的龙不难区分。马丁笔下的龙或许是浴火而生,也或许是由冰而生,但却有确定的形态,自我繁衍,自生自灭,从不转变为侏儒,也不会转变为人形或其他任何样子。


再看看中世纪动物寓言集,龙的形象就更为复杂难懂了。14世纪时,德国学者康拉德·冯·梅根伯格(Konrad von Megenberg)写道,龙的口型小,但会分泌毒液。他认为龙是一种蛇,不是虫。他还改写了一个非常古老的故事,故事中的蛇/龙企图绞死大象。龙仿佛是大象的宿敌,也是犀牛的宿敌。


中世纪时期的学者认为龙与象是宿敌。图源:Harley MS3244, folio f.39v, British Library


但康拉德笔下的龙可能不只是体型巨大的蛇。他还写到一种叫drachen kopff的动物,翻译过来叫“龙头”。这种动物龙身人头,头是少女的头。我实在不知道要怎么刻画少女的头。不管怎么说,龙身女人头,跟法夫纳一样,是个混合体。确切地说,“龙头”就是一种喀迈拉(chimera,古希腊神话中的怪兽),综合了多种动物特征。接下来我们会看到,综合多种动物特征一般是怪兽的典型特性,尤其是龙。


“龙头”,Cod. Pal. germ. 300, Das Buch der Natur, Universitätsbibliothek Heidelberg.


上图很有意思,图上的龙跟现在人们眼中的龙非常相像,甚至两者都会喷火,只是图中的龙没有翅膀罢了。


除此之外的文献记录对龙的具体外形也是模棱两可。大阿尔伯特(Albert the Great)是13世纪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他在亚里士多德的《动物志》(History of Animals)评论中谈到了龙(当时,在权威著作上写评论比写原创内容更为典型)阿尔伯特反复提到,龙与大象之间存在宿仇,还给我们提供了更多的细节,列出了很多种龙的原型动物,这之中就包括海龙。但大阿尔伯特与康拉德形成了鲜明对比,大阿尔伯特说龙“mordent per vulnus, non per venenu”,也就是说,龙是咬伤猎物以取其性命,而非用毒液将猎物毒死。至少在后来的绘画中,大阿尔伯特所说的龙长了翅膀,有四条腿。


亚瑟王传奇


没人见过真正的龙,因而很多人以为,《冰与火之歌》里的龙与亚瑟王传奇里的龙大致一样。亚瑟王传奇中有位著名的屠龙勇士叫特里斯坦(Tristan,在2004年的电影里由麦德斯·米科尔森扮演)据戈特弗里德·冯·斯坦伯格(Gottfried von Strassburg)的《特里斯坦》记载,特里斯坦第一眼见到这种未命名的龙时,你可能已经猜到了,serpande源于拉丁语serpens,与英文对词“serpent(蛇)”对等。Leide vâlant指“令人厌恶的怪兽”,或者“令人厌恶的恶魔。”后来,龙被叫做mortsame slange,即“凶残的蛇”。


我们还找到些该类龙的确切描述。戈特弗里德说,龙让所有人都畏惧,但特里斯坦是个例外。他用egeslîch和ougen ungemach来描绘龙,前者表示“令人生畏的”,后者大致是“丑陋的”,但又不是一般意义的丑陋,是那种让人不安的丑陋。具体如何很难说清,毕竟只是个比喻的说法。此外,我们还了解到,龙的体形应该较大,特里斯坦能用长矛刺穿它腹部,刺进心脏。戈特弗里德把龙比作大军。他写道:


他(龙)奔赴战场,

喷烟吐雾,

天赋异禀,

吐火咆哮,

张牙舞爪,

杀敌利器,

锋利无比,

赛过剪刀。


15世纪一幅描绘特里斯坦大战恶龙的作品。


从上图可以看出,以现在的观点来看,龙其实并不是蛇,因为它有爪子。此外,龙口吐火焰,这也是马丁笔下魔龙的特征。这里的龙到底有多少条腿,我们无从得知,但是由于没有任何信息表明龙有翅膀或会飞,我们可以假设它是四条腿。不过,重点是龙的爪子非常锋利,像剪刀一样。


龙有几条腿


龙到底有几条腿?乔治·R·R·马丁认为,如果龙是四条腿,再长了一对翅膀,从生物学的角度老说,这样的动物是不存在的。但有人指出,马丁所写的龙,更准确地说,可能该叫飞龙。两者最为明显的区别是,飞龙双足双翼,一般意义的龙四条腿(没有翅膀)。我觉得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对错,但我们不妨再深入探讨一下。


蝰属的雄性与雌性。图源:Museum Meermanno, MMW, 10 B 25, c. 1450 Folio 40r.


中世纪是没有飞龙的。那会儿还没有飞龙(单从词汇来说)一词。有的是几个不同版本的“vipera”(蝰属),该词后来演化成了“wyvern”(飞龙)。不过,蝰属跟飞龙完全是两码事。该词差不多就是现代意义上的蝰蛇了。飞龙一词那会只出现在纹章上,后来才在各类魔幻题材中流传开来,尤其是1974年发行的游戏《龙与地下城》(Dungeons & Dragons)。


《龙与地下城怪物手册》中的双足飞龙(1977)


切斯特座堂(Chester Cathedral)的铸模复制品:双足的人面飞龙。图源:Oakapple Designs


粗略看来,飞龙与马丁描述的龙并没有那么多相似之处。纹章上的飞龙更像飞禽,它们的站姿和爪子都跟鸟类中的猛禽很像。同时,飞龙的尾巴很长,外形比马丁笔下的龙更像蛇。后者外形和动作都像是一只飞机般大的蝙蝠,尾巴也不像传统的飞龙那样尖。


马丁本人也说他笔下的龙不是飞龙。《冰与火之歌》当中确实有飞龙,但它们只是长得像龙,也不能喷火。因而,飞龙的地位就显得十分重要了。甚至可以说,飞龙就是后来所谓龙的原型。



格雷厄姆·约翰斯顿(Graham Johnston)1909年《纹章指南大全》(A Complete Guide to Heraldry)中的龙与双足飞龙插图。图源:auroswords.com


飞龙图案在纹章上尤为重要。虽说纹章图案中的龙也不全是飞龙,但原始的纹章龙图案就是它,只不过那会还不这么叫而已。跟鹰的图案一样,晚期古代及所谓的黑暗时代,更准确地说是欧洲民族大迁移时代【4到7世纪间,由匈人(或匈奴人)入侵欧洲大陆所触发的一连串民族迁徙运动】,龙的图案在中世纪纹章中举足轻重。


雕刻:被捕获的龙。图源:Christian Chirita


早在公元2世纪,罗马骑兵就从斯基泰人(Scythians)那引入龙(draco),作为军团的图腾。斯基泰人是欧亚草原上的一个游牧民族,掌握着骑兵作战技术。民族大迁移时代初期,很多日耳曼部族都会引入龙的图案。东方的游牧骑兵与欧洲大陆上各步兵部落开战,促使他们也发展骑兵。不难想象,那时的日耳曼人肯定觉得,这批野蛮的异域骑兵团简直如同猛兽。异域骑兵往往都以龙为标志,图案有的像飞龙,有的像蛇,有的图案上龙头像狼,有的正在喷火。这明显能看出来,龙是混合了几种动物形象而想象出来的动物。


早期现代“科学”


动物百科全书《Thierbuch》是德国版的格斯讷《动物志》(Historia animalium),大约成书于公元16世纪中期,作者是康拉德·格斯讷(Conrad Gessner)与康拉德·福勒(Conrad Forer)。该书中对Track的描述与龙非常相似。具体形象可参考下图:这是一条长有翅膀的蛇,外形像龙,也像长有角的飞龙。与其说是飞龙,倒不如说是双足双翼的蛇。


福勒翻译的格斯讷《动物志》及一些拉丁版本中的三条龙。


福勒写道:


希腊“龙”的名字源于其尖瘦的脸型(或者说犀利的目光),人们一般认为它囊括了所有蛇类形象。更具体地说,我们会把这种体型大过所有其他蛇类的巨蛇叫做龙。


17世纪冰岛手稿中的尼德霍格(Níðhǫggr)也是龙/蛇的形象,它在啃噬世界之树(Yggdrasill,又称为“宇宙树”或“乾坤树”,在北欧神话中,这个巨木的枝干构成了整个世界)的根部:古维京社会中,níð是一个充满社会烙印的名词,其意味着失去荣誉和恶棍的身份。


对我们现代读者来说,这是个奇怪的概念。在欧洲中世纪和早期现代人眼中,似乎延续着一个物种,它身体修长,融合了我们现在所说的蛇、龙、飞龙以及其他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特征,有的甚至融合了蠕虫特证。真正意义上的龙很特殊,而且极其罕见。如何把龙的概念与先前说到的混种龙分开呢?


这与两者所体现的怪异性有关。我们讨论的实际上(至少)是两种不同的传统概念,二者互相影响。一是小说中的龙,二是科学意义上的“龙”。也就是马丁笔下的龙与一般所说的飞龙/蜥(draco volans)。


东南亚雄性飞蜥(draco volans),图源:Sharp Photography


只是在中世纪时期,两者并没有明确的界限。21世纪的动物学家研究爬行动物,不会通过看《冰与火之歌》或玩宝贝龙游戏来了解。但中世纪时(甚至更晚一些)的动物学家一般没有这种理性。当时有一部百科全书,汇集了各地零零总总的知识,包括古希腊哲学、罗马自然史、史诗、民间故事等,不像现在的各个门类定义区分非常清晰。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作者把所有与“龙”相关的条目都编入其定义中。毕竟,那是个百花齐放的时代,是个大学问家遍地的时代,从宽泛意义上来说,他们对我们今天所说的所有“学科”都有所涉猎,包括人文学科。当时的学科数目极少,彼此之间的界限也不够清晰。


变幻魔兽


龙与大象之战,阿伯丁大学图书馆,MS 24, ca. 1200, f. 65v.


久而久之,我们前面谈到的龙的各类怪异特征不仅保留了下来,人们还不断引入大自然中其他动物特性与之混合。历史上所记载的龙因而成了一种外形不断变化的魔兽。与形象具体的蛇怪(basilisk)不同,龙的概念在特定的范围内是不固定的。


欧洲关于龙的传说中,有一种潜在的怪异特性似乎消失了,即与人一样的智商或超人的智商。法夫纳算是个例外,但也是因为它从侏儒变为龙,因而有侏儒水平的智商。龙的怪异在于其不可否认的优越性,因为它融合了强大的力量与高级认知能力,其智商和猛兽外表形成对比。


鲁斯坦(Rostam)杀死一条龙,Shahnameh, MS Ouseley Add. 176, fol. 68v, Oxford, Bodleian Library.


我们不必煞费苦心,去现代的资料中找扎根于欧洲传统且智商极高的龙。乔治·马丁笔下的龙就是,托尔金笔下的也是,比如《霍比特人》中的史矛革(Smaug),尤其是《魔戒》中古老而又擅长魔法的格劳龙(Glaurung)。魔幻作家厄苏拉·勒奎恩所写的龙,如Kalessin,米切尔·恩德在《永远讲不完的故事》中的Fuchur或Falkor,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很难说清欧洲人是怎么出现如此想法的,但我们至少可以确定:1)很长一段时间来,欧洲的龙都带有东亚龙的特征;2)托尔金在把该概念引入西方魔幻故事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


假若你对此已纠结了很久,你可能就会注意到,马丁的龙与我们所看到的历史上的龙相比,很多怪异方面的特性是不相同的。马丁的龙:1)并没有那么丑陋;2)并非其他形状,如侏儒;3)不完全是妄想;4)并不是非常聪明(至少没有聪明到会说话)。


硬要说的话,马丁的龙有什么怪异的地方呢?马丁笔下的龙确实让人惧怕,非常危险。但大体而言,即便是非常庞大、粗暴,还有着非同寻常的力量,它们还是被写成了动物。作为龙,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它们的构造是非常合理的。四肢数目是正常的,行为像聪明的动物,走起路来也像动物,具体来说,像巨型蝙蝠。此外,它们不分泌毒液。唯一不符合生物学常规的一点是,它们喷火。但喷火是其他很多版本龙的共性。遇到马丁所描述的龙,跟遇到野生狮子是一码事,异常危险。



那马丁的龙就没有怪异的地方了?有,也没有。就它们本身而言,我并不觉得有啥怪异的。怪异的是《冰与火之歌》的整个世界。那是一个完全不平衡的世界,季节长得不符合自然逻辑,持续时间往往还无法预料,对我们而言是够怪异的,对中世纪的人来说就更为怪异了。维斯特洛与厄索斯的人不这么觉得,是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每个人所记得的都是如此。甚至没有任何资料记载说曾有个时期与他们现在的样子不同,但这样的季节与大自然不符。至少我是这么看待的,虽然马丁说,季节时长是魔法所致。


还有个怪异的地方,魔法重新出现了。试想一下,人们生活的世界里本不存在魔法,即便有一小撮人认为它存在,然后,实实在在的魔法就出现在眼前了,该有多么难以置信、多么令人不安、多么骇人听闻?不是说这些龙的出现怪异,而是说它们——此处特指丹妮莉丝(龙母)的龙——是大怪事降临的征兆,是魔法重现的征兆。同时,它们还是另一桩怪异现象的标志,即世界被扭曲了。毕竟那是冰与火的世界,很大一部分的火是这些龙制造的,或许有部分冰也是它们制造的,不过,喷冰的龙就下次再说吧。




参考文献:


i Konrad von Megenburg (Pfeiffer): Das Buch der Natur, p. 268.

ii Ibid.Cf. Pliny: Naturalis historia, VIII, 32.

iii Cf. Pliny: Naturalis historia, VIII, 71.

iv Albertus: De animalibus, II, fol. 367r.

v Albertus: De animalibus, II, fol. 416v-420v.

vi Albertus: De animalibus, II, fol. 409v.

vii Gottfried von Straßburg: Tristan, v. 8903, 8905.

viii Gottfried von Straßburg: Tristan, v. 8941.

ix Gottfried von Straßburg: Tristan, v. 8953-8964.

x Gottfried von Straßburg: Tristan, v. 9017-9024

xi westeros.org/Citadel/SSM/Month/2007/02

xii Cf. George R. R. Martin: A Clash of Kings, Prologue.

xiii Gessner/Forer: Thierbuch, fol. 35r

xiv Ibid.

xv Entertainment Weeklyinterview with George R.R. Martin





往期文章:






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神经基础研究、脑科学、哲学……乱七八糟的什么都有。反清新,反心灵鸡汤,反一般二逼文艺,反基础,反本质。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

合作联系:微信号 liweitan2018

一家过去时的书店

长按上图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进店

阅读8842
举报0
关注利维坦微信号:liweitan201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利维坦”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利维坦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利维坦

微信号:liweitan2014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