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梦幻!今天一个神秘“红色三角”惊艳杭城!走进一看大开眼界

作者:钱江晚报 来源:钱江晚报 公众号
分享到:

04-08


最近的中国美术学院,多了一道红色的“门”

    

一面,抬头可见“国立艺术院”,门框上为“介绍西洋艺术、整理中国艺术、调和东西艺术、创造时代艺术”,这是第一任校长林风眠提出的四句口号。


另一面,则是“中国美术学院”,门框上是八字校训:“行健、居敬、会通、履远”。


一步之遥,从1928到2018,整整九十年。

国美之门


4月8日,中国美术学院满九十周岁。


自3月24日始至4月9日,京杭两地活动不断。

    

其中最重磅的,莫过于一座建筑与一个校区的消息——


4月8日,葡萄牙著名建筑师阿尔瓦罗·西扎(Álvaro Siza)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将在中国美院象山校区全新开馆;同日下午,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将进行奠基仪式,校区由著名建筑师张永和教授领衔设计。


至此,中国美院校园集齐四位国际建筑大师的作品——


放眼杭城,王澍打造的象山校区在山林中静静栖息,遥相呼应张永和领衔设计的良渚校区,又与南山路老校区一起,构成了“湖山望境”这一中国美院文化意象;而由日本建筑师隈研吾设计的中国民艺博物馆和由阿尔瓦罗·西扎设计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此刻正在象山校区内咫尺相望。


东方与西方、传统与当代,在同一方天空下交汇。


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俯瞰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与远处的民艺博物馆遥遥相对


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效果图


这不仅值得美院人庆贺,也是杭州乃至全国的焦点。


诚如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所说,这些博物馆,是九十岁的国美献给这座城市的礼物;人们能在这里看到珍视自己传统、珍视自然之心,看到了思想解放和社会创新的力量,看到绵绵传承的学脉和新一代人童话般的想象。



1928—2018


良渚校区方案全球征集

普里兹克奖评委张永和领衔设计


今天下午,杭城北面的良渚,中国美术学院良渚校区将敲下第一桩——这是美院院史上的又一历史性时刻。



经过全球征集,良渚校区将由著名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评委张永和教授领衔设计。


张永和是“中国现代主义建筑之父”,也是普利兹克奖评委团中首位中国面孔——普利兹克奖,相当于建筑界的诺贝尔奖。


张 永 和


1956年生于北京,先后在美国波尔州立大学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建筑系分别获得环境设计理学士和建筑硕士学位。自1993年起成立了“非常建筑工作室”,开始在国内从事建筑设计、实践。



未来,校区将围绕“生活即教育”的设计指导思想,通过坊、市、馆、舍、所、院、园、道的营造,实现“绵延多义的工坊空间、居学一体的书院模式”的校园特征。


顺时针翻转手机90°

观看良渚校区效果图细节




据悉,良渚校区建设拟征地面积约483亩,投资约9亿元,在校生规模约4000人。校区将于2020年9月开学使用。


校区位于地铁2号线终点站良渚站南侧,近古墩路,在良渚站下站后,沿东西大道步行约800米即可到达。据我们的前方记者第一时间体验,从地铁站到校区步行不超过10分钟



位置及步行示意



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

国际设计博物馆正式开馆


同日上午,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在象山校区正式开馆。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诞生,前后整整经过了5年时间的筹建准备。美院特别请来国际资深建筑设计师阿尔瓦罗·西扎,打造中国第一座真正意义上的设计博物馆。


西扎在1992年获普利兹克奖,是20世纪公认最重要的建筑师之一。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他在中国完成的第二座建筑作品。


阿尔瓦罗·西扎


西扎今年已经86岁高龄,对于在古老的东方建一座设计博物馆,一直心向往之。第一次来杭州参观美院庞大的包豪斯藏品,就被深深打动了。

    

在院长许江的亲自陪同下,西扎细细考察校园、研究工地。当时象山校区地块可建博物馆的地方已经不多,而“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现代设计系列藏品”临时展馆16号楼附近,只有一条临街的狭长地块,还有一棵老樟树,以此树为界,建筑红线不允许突破。




    

第二次来美院,西扎拿出了让大家眼睛一亮的概念设计:三角形的建筑,犹如一把角尺,用来象征设计最合适不过。不久刚摔伤了手臂的西扎还打着石膏吊着绷带,他用左手执笔,画出草图讲解构思。

    

为表示对王澍建筑的尊重,他控制了建筑总高度;为向包豪斯致敬,这位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建筑大师苦思冥想,精心构建了极具几何风格的具有神圣形态的入口。


西扎手稿


最引人注目的是建筑外立面覆盖的红色阿格拉砂岩砖——在外立面石材的选择上,他一改以往常用的典型白色,而坚持用红色的砂岩。

    

西扎的建筑,还因其空间简洁细部几何结构复杂而著称,施工难度很大,他甚至要求内部空间中大理石的贴面都需要找到拼合的线性对接。


博物馆在建期间,高龄的西扎亲自往来美院多次,他的合伙人卡洛斯建筑事务所则一年数次往返葡萄牙波尔图与杭州之间。在多方密切合作和精心施工下,设计博物馆终于在2018年1月交付。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


据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执行馆长袁由敏说,西扎亲自操刀了整座博物馆,建筑之外,馆内所有陈列家具均由他一一设计,“包括我们现在坐的这些椅子,甚至小到一些开关等。”可以说,整个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是西扎完整的一件“作品”。

    

如今出现在我们眼前的博物馆,总体呈现三角形布局,总建筑面积为1.68万平方米,其中展厅面积6300平方米,库房面积4500平方米,公共教育空间3000平方米,研究空间约1200平方米。







关于博物馆整个建造过程中留下的工作模型、工程图纸、回忆文档等,也都能在博物馆看到。






本次,我们还将在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看到建筑师西扎在亚洲最大个展,展示西扎60年设计生涯中,在全球留下的主要创作成果,涉及建筑、雕塑、家具等。










五大展览同时亮相

不仅仅是「包豪斯」


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最初的因缘,始于2010年美院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收藏谱系的引进。这些年,“以包豪斯为核心的西方近现代设计史系列藏品”,一直藏于美院库房。

    

这批亚洲最大的包豪斯收藏,涵盖了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染织设计和绘画、雕塑、戏剧作品及相关文献。为了更好地呈现以包豪斯为核心的150年西方现代设计历史,便有了“打造中国首个具有现代设计原作系列收藏的博物馆”的构想。

    

此次校庆,随着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的开幕,包括这批包豪斯作品在内的五大展览也同时揭幕——两个长期陈列、三个临时展览,还有一场公教活动













了解设计的人,言必谈包豪斯。如此次包豪斯藏品展的名字“生活世界”,包豪斯就存在于我们日常生活之中,至今许多设计产品的源头、样式都直接来源于包豪斯的思想库。

    

另一场临展“迁徙的包豪斯:设计生活”中,能看到设计史上那把著名的“红蓝椅”。2019年是包豪斯诞生一百周年,这场大型国际研究与展览项目在美院率先拉开帷幕后,将在明年前往柏林世界文化宫展出。








红蓝椅


托内特14号椅子(酒馆椅子)


情人便携式打字机


葡萄酒壶 Wine Pot


    

收藏家朱钦骐先生在2013年捐赠的意大利服装设计师马西莫·奥斯蒂的男装作品,是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另一大核心馆藏,数量达36000件。


或许你对他的名字还陌生,但如今我们日常穿着的T恤,在上面第一个采用丝网印刷的人,就是马西莫·奥斯蒂。

    

奥斯蒂在70年代中期,从军装、工装和运动服得到的创新理念和设计思想,对服装领域的工艺进行了变革,发明了面向未来的全新技术。展览中可见他所创立的重要品牌的经典款式,以及其收集的Vintage作品。





可拆卸衬里夹克(系绳连接),石岛系列


护目镜夹克,CP公司系列

GOGGLE JACKET MIGLIA,CP COMPANY



在隈研吾的民艺馆

体验东方竹之韵味


西扎与张永和之外,在隈研吾的民艺博物馆,还有一场“东方竹——亚洲竹生活艺术展”

    

百余根粗壮兀自挺立着的修竹在展厅拔地而起,空间被分隔成成竹与竹之间的小小间隙,观者仿佛确然遁入一片竹林中,似能听见风吹竹叶的萧萧声,甚至还能闻见竹独有的清香——片片竹瓦堆砌成沧浪,那是新鲜的切面所散发的味道。








相对山脚对面的中国国际设计博物馆,这里更多一份东方意味——竹,本就是东方产物,被一代代文人填充进了无可比拟的精神象征意义,成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之物。

    

展览展出来自亚洲地区30余名竹工艺师、设计师、建筑师和艺术家的百余件作品,以及部分有关竹的古代和当代的研究文献、影像记录等相关内容。

    

原来,“竹”可以有如此多的可能性,那些精细的竹编针线篮、茶叶篓、面包箱……在灯光下的弧度,竟然如同人体、丝绸般柔软;还有古老至湖北江陵出土的春秋时期的竹笥、汉代马王堆出土的竹简以及传播到日本被正仓院收藏至今的唐代尺八乐器,诉说竹的传统工艺。

    

引人注意的是九件来自于日本传统竹制花器,其编织工艺的精巧程度令人赞叹,且都有着引人遐想的美名:新黄清幽、交干拂云、瑶翠…各个花器都有各不同的形制,竹编的交错重叠构成和谐的整体,率真冷寂而富有禅意,还未插上花,就已让人叹服。

The Tree,印度,Sandeep Sangaru


针线篮,浙江宁波,沈国强收藏


孝穆款罗汉竹刻臂搁 中国 黎晓藏


龟,中国台湾,范承宗


马来西亚皇家雪兰莪知竹常乐系列茶具,中国,杨明洁


飘,中国台湾,范承宗


屏茶,中国台湾,石大宇


祝ぐ  残影,日本,中臣一


竹花器,日本,吕启昭收藏


食篮,安徽绩溪,民国,沈国强收藏


来源:钱江晚报记者 林梢青 通讯员 付玉婷 邓菲 周祖妮 薛晶 (部分图片由中国美术学院提供)

值班编辑:郑司琪


猜你喜欢

1.明明生下对双胞胎儿子,却长了“女儿身”,原来妈妈做错了这件事

2.痛心!今早杭城25岁姑娘身穿白色睡衣,从22楼跳下身亡!男友心碎:为什么没能拦住她……

阅读8932
梦幻 
举报0
关注钱江晚报微信号:qianjiangwanbao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钱江晚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钱江晚报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钱江晚报

微信号:qianjiangwanbao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