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这部冯小刚看中的电影,打算写上你的名字

作者:Sir电影 来源:Sir电影 公众号
分享到:

04-23

后台,偶有老毒饭写下一句意味深长的留言:


果然,经历那件事的你变()了。


谢谢。


Sir从中读到了揶揄,读到了体谅……读到更多的是遗憾。


但,Sir真“变了”吗?



Sir当然变“乖”了一点。


身处当下,一个看电影的屌丝,人微言轻。


但电影之内呢?


Sir昨天、今天、明天,也绝不想掂量什么“轻重”。


电影圈有个最大的怪现象,Sir憋了好久。


今天说出来吧,因为愈演愈烈,甚至出人命了——


去年,青年导演胡波自悬而死,用生命换回了处女作《大象席地而坐》的版权。


四个月后,《大象》柏林获奖……抱憾,他看不到了。



今年,新片《西北风云》上映,编剧&导演黄璜在网上数次发文,呼吁观众抵制他的电影。


这部豆瓣3.4的片(好于0%犯罪片,垫底)他不想丢人。



那丢人的事谁干的呢?


导演说,是片方拿去偷工减料,改得面目全非。


上周,Sir刚刚谈到导演萧锋,被2011年开机的《大轰炸》“炸”成“中国最穷导演”。


……投资方再次停止投资使数百名置景工人无法开工,并不富裕的我不顾一切用自己的积蓄存款顶了上去。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年春节过得是从未有过的悲壮!


然而何时上映?


无人能答。


从胡波、黄璜到萧锋,从版权,到影片质量,再到拍摄进度,没有毁在创作上、才华上、付出上……而是毁在了一个字:



它还有一个高大上的名字,我们更熟——资本。


拍电影要资本,拍大片更要资本,资本本该是电影的好朋友。


但这个“好朋友”在中国,很多时候更是“顽疾”。


这些与钱有关的“顽疾”,由于日积月累根深蒂固,于是长得很像“理所当然的样子”。


但它们真的理所当然吗?Sir随便说几样,你想想。


先从幕前聊起,比如:


大牌演员,为什么要收天价片酬?


不止小片给不起,很多大片也曾被大牌拖死。因为市场上有一个不成文规矩,叫“演员中心制”(简单说,就是稀缺演员市场疯抢,自然而然就成了生意胜负的核心)。


是哦,演员是有粉丝号召力,但谁来衡量他的收益与票房间的真正比例?真有人能算清这笔账吗?


在美国好莱坞,帐是这么算的——演员下一部的电影片酬,由上一部电影票房决定。而且如果是一部大制作,演员总片酬的区间也保持在电影预算的10%到30%之间。


也就是说,无论个人还是集体,人家是有上限的。


而且这个比例也已经足够赚——当年小罗伯特·唐尼《钢铁侠3》全球大卖,他一个人就分走了总票房的7%。


我们呢?


电视剧成本3亿演员就拿2亿 @新京报



这……还仅仅是电视剧哟。


(最近出台的限酬令,Sir原则上力挺。但希望它能有更多行业细则,来支持现实的实施。)


由上个问题,我们也能联想到另一个“行业怪相”——


为什么我们一直嚷嚷“最缺编剧”,但编剧群体还是那么穷?


道理相似,不赘述。


再看看幕后——


在中国,制片主任是“大哥”,要带人吃饭的。越资深带的“小弟”越多,你知道这有多怪吗?


Sir的一个朋友是青年导演。他拍处女作,费尽功夫请到一位制片主任。开拍时,这位“大哥”带来了50人的庞大团队,连“吊威亚”的都有。


理由是,我们是一个整体,我得带他们吃饭。


这饭吃的,当然日出斗金——每天人力成本超过10万元。


可这根本就是文艺片,最大的道具只是一匹马……还不用跑。


是的,制片主任听起来这么高大上的职业,内里却江湖气十足,犹如搞装修的包工头。


好了。顺藤摸瓜,再看看“幕后”的“幕后”——


投资人,永远趋热避冷、趋大避小,这样真能带旺市场吗?


都知道今天资本市场很繁荣,但凡有点钱都能来玩一腿。


但说到底,资本总是有方向的——它们精准无误地向来钱最快的地方涌去。


但资本有方向,不代表“投资人的大脑”有方向。


在我国做电影投资判断,如何做到那个“最快”?


很简单……无非就看是不是大IP、是不是流量明星、是不是网络热词(甚至,能不能在上映前,就靠“桌下操作”套回一些钱)……


恕Sir直言,这样山寨气十足的粗暴判定,凭什么形成行业竞争门槛?


电影是艺术创作,更是人性工程。


不带着专业的分析方法论来判断产品,一定成不了一流投资者。


引进的《摔跤吧爸爸》为什么爆?它究竟戳中了大众哪里?


国产的《前任3》为什么爆?它究竟精准覆盖了哪些人?


《疯狂的石头》呢?


……



在Sir看来这些爆款,都有更深层的大众心理因素,甚至分析起来也可以快——在前期看剧本时,就能被有心人敏锐地察觉,再结合导演风格、大众心理趋势……而这些和大IP、流量明星、网络热词又有几毛钱关系?


没人用方法论,就只能跟风、乱投。


于是热的愈热,大的愈大,当然风险也变得更大、更像赌博,赌输之后,损害的不仅是投资人,不仅是某个类型片市场,而是整个行业。


而电影,其实是一件操作线很长的事。


有些动作,在开拍前就需要很长时间投入。


比如吉尔莫·德尔·托罗筹备《水形物语》,花了六年。


他为每个主要人物撰写几十页脚本,比如鱼人形象:身高192cm,修长匀称、肌肉线条健美。


设计团队用陶土做成鱼人模型,细刻肌肉、骨骼、鱼鳍的线条,连伤疤、褶皱、凸起的静脉、毛细血管都经得起细察。美工师用颜料一遍遍描绘叠加,尝试不同效果……男主角道格·琼斯说,团队花了九个多月才敲定这只鱼怪的外观。



再比如詹姆斯·卡梅隆拍《阿凡达》。


BBC报道称,为提升故事真实性,詹姆斯·卡梅隆甚至找语言学家专为纳美人创造了一种自己的语言。


片中那套自成体系的纳美语,花了四年。


这样的开拍前准备,说实话,中国没有创作者玩得起,因为:


很多三流投资人盲人摸象,不仅离观众太远,离创作者也太远。


他们看着貌似丰富的PPT,听到几个热门关键词,看到几张明星脸,就忙不迭开始做选择题了。


真正数年磨剑的创作过程,资本根本无暇关注,观众更是无从知晓。


其实Sir自己就是一名观众。


所以Sir深深明白,观众到底要什么。


观众为了要这个“什么”,甚至可以付出些什么——


不夸张地说,如果能在一开始,就让观众看到创作者和作品的价值,他们甚至愿意自己掏钱来拍。


李杨拍《盲·道》时,他们说过。


李杨导演如果愿意拍的话,我们可以众筹!



胡波出推文时,他们说过。


那时没众筹吗 @O~o


有没有什么我们能做的……比如……众筹? @狮哥


就在上周,萧锋的《大轰炸》微博一出,他们又在说。


题外话,有没有觉得不错的好电影众筹的呢?我倒是愿意出一份力……



别以为这是玩笑。


更别以为影迷天生只配买票、吃瓜、看戏。


你知道么,Sir最近就很想自己掏钱,众筹一部令人心动的好片。


先让你看几页分镜头脚本吧——


《无名狂》分镜头第1/6/49场


细致不?


这样的脚本,当然是一笔一画手工弄的,据说花了三个多月,导演和分镜师仔细推敲过每个拍摄角度……


动笔前,导演还整理出全部拍摄场景,到横店、象山周边走了一大圈,耗时一个月,前后去了共三次……


最后,分镜头画了1100不止。


因为关系熟,他把故事给Sir看了,Sir不能泄密,只能说三个字:


确实吊


但你猜到了吧,这部片果然无人问津。


也不能说完全没有——


去年六月,导演尝试把《无名狂》(暂定名)的本子寄给冯小刚,冯导的回复很干脆:


xx,我做《无名狂》监制的事是确定的,并且是不收费的。这不是生意,是基于对你前部影片的欣赏,并且看好你的发展。

——冯导微信原话


还有今年四月,《无名狂》被送选申请中国电影基金会——吴天明青年电影专项基金(评委阵容包括著名制片/出品人方励、香港国际电影节选片&策展人王庆锵、中国电影基金会副会长阎晓明、著名电影监制焦雄屏)


经过100天筛选,《无名狂》杀出重围,成为被选送“戛纳制片人工作坊”学习交流的最终五强之一



有用吗?


没大用。


漫天飞舞的热钱,仍然没几分落到这个盘子里。


原因无非有三:


第一,类型冷。武侠片,根本不是市场大热类型。


第二,导演没啥大名,就是咱家的云舅……(是的,举贤不避亲)


第三,没钱,自然请不来什么大明星。


但Sir看好它的原因,也有三:


一,手艺人般的认真,前面说了。


二,剧本与故事的质量,不少业内人士公认了,有视频预告为证:


| 时长:02分36秒 |

预告片只能这样,因为没钱……


三,可能是身为导演,最重要的初心——情怀


云舅是看金庸古龙梁羽生长大的,最喜欢的电影也是黑泽明剑戟片《七武士》。


所以这部片既有武侠风,又化用了罗生门式的叙事结构,还融合了推理、密室等元素,讲述了一桩残酷的灭门血案。


这是云舅找朋友友情制作的海报,还是没钱……


其实,云舅并不是任性的年轻人了。


虽然没钱,他也扎实做好了各项功课,积极寻找着制作班底,反复修改剧本,找摄影、声音、美术团队,以及见各种投资方……


但前面说到的某个电影圈怪相,再一次阻住了他的去路:


请不起演员。


他遇到的,又是经典的“鸡生蛋”死循环:


请来有票房保证的演员,就能拉来投资。


有了投资,才能请来有票房保证的演员。


哈哈哈哈哈哈!


上次喝酒聊到这,Sir和云舅都笑了。


……然后笑哭了。


其实在青年导演中,云舅不算硬汉。


在资本面前,他也想服软,联系过一些“流量明星”,而对方回复:


档期早早排满咯,挤几天给你要不要?


(这其实意味着,大量的文、武、背影替……)


算了。


云舅也按着心中的想法,联系过过硬的演技实力派、老戏骨。


(可投资人纷纷回复:不能冒险啊,下次合作吧……)


充分理解,但还是不服。


凭什么?


凭什么让这些行业怪相,一直统治中国电影圈?


演员凭什么无理由地富?


编剧凭什么无理由地穷?


新导演凭什么被老气横秋的制片主任裹挟?


……


甚至,烂片凭什么一拍再拍?


观众,凭什么就不能成为“影迷制片人”,一起众筹拍电影?


你可能猜到,今晚Sir想让你掏钱了。


因为Sir不信,全国上下,就没有和Sir、云舅一样不服的观众。


难道我们不能筹钱,让云舅请得起演技匹配的好演员,也让真正的好演员,可以有尊严、不用顾忌行规陋习,投入地进行表演?


干脆,咱们一起众筹!



Sir首先带头,众筹10000元。


别被Sir吓着。你想付出多少,都有机会参与,我们的众筹原则是:


实事求是,丰俭由人。


(当然,你想吓到Sir,也可以。)


具体的众筹档位细则回报如下:


众筹金额达到一百万后,我们将会为不同档位解锁不同礼包


具体众筹回报请仔细看表,不再一一介绍。


总之。


物质上的——各种精美的订制礼品,道具、服装衍生品。


精神上的——你们的大名很可能出现在片头、片尾的制片人或鸣谢名单上。


最重要的,是有强烈的参与感


探班?有!


首映和路演?有!


甚至和导演深夜谈戏,提出建议,都可以有!


充分地让你过一把真正的制片人瘾。


最后。


无论你是否参与,都感谢你,一位中国影迷的付出。


要知道——


我们众筹的,并不仅是一部用心、即将死于襁褓的电影。


我们众筹的,是一份中国电影的新希望。


我们众筹的,是一起迈过行业陋习、干死电影圈怪现状的第一步。


所以,这是众筹,也是一次叫板。


那些无限吸金的大腕儿、幕后混世的行业老朽、跟风瞎投的趋利之徒……


请你们统统看好了。


世界早就互联网化,不管什么产品,受众都在一天天变得更有力量。


迟早,中国电影的话事人不是你们。


是观众,是影迷。


是我们。


一起迈出这第一步?长按二维码阅读原文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阅读9700
电影 
举报0
关注Sir电影微信号:dushetv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Sir电影”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Sir电影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Sir电影

微信号:dushetv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