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年纪大睡得少很正常?错!不同年龄的最佳睡眠时间是……

作者:丁香医生 来源:丁香医生 公众号
分享到:

04-22

 睡觉,是人生大事。


在很多人印象里,老年人的睡眠有两个特点:一是早睡早起,而且起得特别早,二是睡得少。


难道说老年人不需要那么多睡眠吗?不同年龄的人,睡多久最好呢?



年纪大了就该睡得少?


错啦!按照美国睡眠基金会的最新研究推荐: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天睡 7~8 小时;

18~64 岁的成年人,每天睡 7~9 小时。


这样的睡眠状况,要比睡得过少或过多的同龄人更容易保持身心健康。


很多人以为上了年纪睡得少很正常,这是不正确的,其实老年人对睡眠的需求并不少。绝大多数老年人,是因为生理和病理原因才睡得少了。


可能存在的原因有:


1. 老年人睡得更浅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最为经典的睡眠调节理论认为:人的睡眠行为,受到大脑中两个系统的影响,其中一个是「睡眠 / 清醒平衡系统」。


  • 人在醒了以后,会不断增加睡眠的倾向,到晚上就感到最困;

  • 而在睡眠期间,又不断增加清醒的倾向,到早上开始变得清醒。


但大多数老年人,睡意比较轻。


他们并不像年轻时到了晚上一定时间就会有困意。偏偏呢,他们夜生活一般比较简单,又习惯早早地就上床睡觉。而这样的结果就是睡眠驱动力不足,上床了却一直睡不着。


此外由于年龄原因,老年人的深层睡眠减少,浅层睡眠相应增加。而且他们对环境因素(比如声音)更敏感,很容易从浅层睡眠中醒过来。


醒的次数多,就会导致总睡眠时间变少,睡眠质量下降。


长此以往,造成很多老年人白天感到困,会用午睡和小睡来补觉。如果补觉时间过长,还会继续降低晚上的睡眠驱动力,困意更少,造成「睡得少」的恶性循环。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2. 受生物钟影响,导致起得早

大脑中另一个影响睡眠的是「昼夜节律系统」,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生物钟」。身体会根据当地的昼夜变化规律,进行相应的生理和行为调整。


体温、褪黑素、皮质醇,是影响昼夜节律的重要因素。


研究发现,在老年人身上,这三者的节律,都比年轻人要提前一个小时左右。


比方说,普通年轻人的体温到晚上 22 点时达到峰值,然后开始下降,身体开始准备睡眠。而老年人体温大约从晚上 21 点就开始下降了,甚至更早。早上也是一样,老年人体温上升的时间基本也要比年轻人早一个小时。


褪黑素和皮质醇的变化趋势,跟体温是类似的。


光照,是影响人昼夜节律的另一个因素。


有研究认为,老年人比较缺乏室外活动。而且眼睛本身的退化也会减少接受到的光照,因而影响了自身的昼夜节律。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3. 疾病带来的影响

年龄增长带来了各种生理系统的变化,即使完全健康的老年人,睡眠也会相应减少些。


而很多老年人并不是完全健康的,疾病对他们睡眠的影响,远远大于生理因素。


至少有一半的老年人的睡眠,会受到这些疾病的影响,比如:


  • 睡眠障碍:失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周期性肢体抽动障碍;

  • 慢性疼痛和心血管疾病;

  • 神经系统疾病:阿尔茨海默症、帕金森等。


总之,老人睡眠少并不是正常的,也不利于健康,如果影响到了白天的日常生活,那就一定要注意了。


不同年龄睡多久合适?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美国睡眠基金会总是收到「人到底睡多久才好」这种问题,所以,他们一直有根据最新研究来推荐睡眠时间的习惯。


他们推荐各年龄段人群的睡眠时间分别是:


0~3 月的新生儿:14~17 小时

4~11 月的婴儿:12~15 小时

1~2 岁的幼儿:11~14 小时

3~5 岁的学龄前儿童:10~13 小时

6~13 岁的学龄儿童:9~11 小时

14~17 岁的青少年:8~10 小时

18~64 岁的成年人:7~9 小时

65 岁以上的老年人:7~8 小时


对照一下,你和家人达标了吗?


可能有些人看完这个觉得自己没睡够,更焦虑了……


其实,睡眠时间足够是一方面,睡眠质量也很重要。


最后再送给大家 4 个妙招,可以简单判断是否睡了一个好觉:


  • 入睡较快,30 分钟之内;

  • 中途很少醒来,或醒的时间很短,不超过 5 分钟;

  • 早晨不赖床;

  • 白天精力充沛。


如果这 4 条你都满足,那就别纠结啦。



责任编辑:feidi



分享 了就快去睡觉吧……

图片来源:soogif.com

阅读9284
举报0
关注丁香医生微信号:DingXiangYiShe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丁香医生”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丁香医生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丁香医生

微信号:DingXiangYiSheng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