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在上海,24万人就这样“没”了!

作者:正和岛 来源:正和岛 公众号
分享到:

04-19

  岛 君 说  

截止到2017年底,上海市户籍常住人口是1445.65万人,比上年末增加了6.15万人;外来常住人口为972.69万人;比上年末减少了7.52万人。


而这不是刚开始,2014年上海的外来常驻人口是996.42万人,所以陆陆续续间,这三年有超过24万人在上海这个城市里消失。


这是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冰冷没有问题,也看不到里面的起承转合。


但是不论如何,上海人口规划的目标正在一步步实现,而实现的过程到底在发生什么,作者了解了身边的人,有几个现象想要和大家分享。


作 者:卢俊

图 片:视觉中国

来 源:真叫卢俊(ID:zhenjiaolujun0426)

首先我们需要承认,环沪居住的模式也真的变成主流和现实。


我刚入行的时候,昆山的项目一直在开发,当时项目定位的年轻客群在如今看来更像是形象噱头,前去买的都是投资客,一波一波的往里面涌。


但是我们把时间轴拉长,环沪居住的模式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如今的昆山已经有大量的年轻人居住,嘉兴整体的格局也接近产生。


而这种现象在深圳发生的更加明显,大量的年轻人选择在东莞和惠州居住生活,然后驱车去深圳上班。


在年轻一代,城际间的隔阂越来越弱,跨城生活已经成为常态,对于他们来说是否拥有上海的居住证不是关键,是否是上海定义的常住人口也不是关键。


关键的是找到一个适合自己能量密度的地方去工作去奋斗。


回顾历史,中国的年轻人是最能够在夹缝中生存的种群了,过去的一线城市压力再大,但总能提供一丝夹缝,比如深圳的城中村,比如上海的群租,比如重庆的六公里,还有大量一线城市的酒店式公寓。


现在一线城市这些夹缝没了,但是周边提供了这样的空间,这样的模式好不好不知道,但确实给了年轻人喘息的机会。


而且从目前来看,这样的格局已经真正意义上成型。

除了主动,当然也有被动的。


最近和一个朋友闲聊,是铁路局的,说今年过年的时候发现一个现象,大量往上海开的火车,很多人都在苏州、南京、无锡这样的站点下车了,真正在上海下车的人比以往少了。


我问他什么意思。


他说:很有可能这些人过好年之后就不在上海上班了。


确实,上海如今正在进行这样的人口转移,过去两年上海执行力度最彻底的应该是拆违的力度,2017年的上海拆违指标五千万,拆违的力度之大我想很多地产人都有感受到,不少项目都受此牵连。


当然,拆违的核心在我眼里依然是低端产业链的转移,花鸟市场、建材市场、水产品市场……这样的专业市场越来越少,很多人会感慨会惆怅,但是事实正在发生。


未来的上海或许会更精致,这样的大卖场模式会越来越少,当然这些形式依然会存在,更有可能就是分布在上海的周边。


产业的转移,本质上就是伴随着人口的转移,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真正意义统计上的常驻人口,但是这样的趋势已经发生,未来会越来越明显。

另外有一个信号就变的有点微妙。


老蔡是我很久不会联系的朋友,有一天他突然约我吃饭。


我想也确实有阵子没见了,就找了一个烤肉店两个大男人边聊边吃起来了。


突然老蔡和我说了一句:我这次来上海的目的……

“慢着,来上海?你不是一直在上海么……”


“没有了,我去杭州有一阵子了,那里扶持区块链技术,我选择在那里创业了,来上海就是为了融资。”


我身边有一大堆这样的朋友,不论是创业还是高管,都不一定把一线城市当成唯一根据地,对于他们来说能否在一个城市买房不是关键,而是自己的事业是否得到施展。


在杭州、在重庆、在武汉有大量的产业扶持计划,优秀的人总是可以得到特别的重视。


关键是,对于创业来说,运营成本直线下滑,人力工资和办公成本都是大量的削减,这样真金白银的控制,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很难不心动。


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大量的二线城市开启了大规模的抢人大战,从了我们从数字上看到的那些优惠政策,我还听过一个真实案例。


也是我一个朋友,他说要去武汉了,而且是举家迁移的那种,我问为什么,他除了说了那边的发展前景之外,还说了一句:那边帮他安排好了老婆的工作和小孩子的重点学校。


现在的二线城市越来越懂如何挖动一个人才了,从体制到公司都是如此。


一个人愿意改变,从来没有什么理所当然,都在马斯洛需求理论上层层释放。


更为关键的是,这样的信号已经提前在不少年轻人心中传播,微信后台有一个留言,把这样的信号表达的特别明显:

“我来上海就是奋斗个四五年,不买房也不求发大财,就为学习一个好本事,然后我就回老家赚钱,这里学到的东西,回去不妥妥的降维打击。别说房车和家庭,事业也妥妥的有了。”


是的,当二线城市吸引人才的信号持续产生,高中低不同层级的人才,都会不同程度的被分流。


上海依然是最好的平台,但很多时候和是否在这里扎根已经没有关系。

上海人本身也有选择离开的。


Sisi是标准的上海人,也是一个地产人,核心工种是收市场上核心地段的老房子,然后重新翻新装修,再卖出去,赚过程中间的差价。


一直顺风顺水,这一块的工作也稳定保持利润空间,我一直以为他会一直做下去,算是身边一个非常有钱的人。


大概在2017年9月份的时候,她给我发来一条微信:我准备出掉至少一半的中国房产,移民到比利时了。


我问为什么,她的回答倒是很直接。

“上海还会继续做一段时间,但是后面我们觉得房地产虽然还会涨,但是整个投资的周期会很长,贷款也不方便了,占用资金量会很大,不是像以前一样的很好赚了。


所以为避免风险,还是抽离一部分资产。选比利时是因为这里教育资源特别好,比起来上海国际学校真是又贵又不好,完全没有性价比。”


真正在市场上用脚投票的人,对钱的态度是最敏感的,每一次选择都在测算着投入产出比,谈不上对错,只能说都在做对自己最好的选择。


有人说,上海人应该是城市人口中最愿意移民的一个地方了,这个城市海纳百川,也创造了大量的有钱人,正是因为这样的特质,身边不少人都选择在国外定居生活。


当然sisi是准备彻底不回来的,更有一些人换了个身份,但是依然在上海工作和生活,因为对于他们来说生活没有什么本质改变,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国外的身份在上海依然可以买房。


这样的政策也吸引不少人愿意出去,没有什么结婚与否的要求,也没有纳税必须多久的要求,老外就可以在上海买房。


这样的信息不对称,也促使不少人选择移民,曾经有一个笑话,两个人用流利的中文聊天对话之后,猛然发现互相之间都是非洲某个国家的居民身份,这样的黑色幽默折射的或许也是当下如此的趋势。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选择离开这个城市的原因还可以有很多。


这四个故事或许不能构成上海那消失的24万人的全貌,但对于我们身在这个城市的我们来说,我们总要有一个留下来的理由,也总要一个离开的借口。


高晓松说过一段话我觉得挺好:

我见过,很多纽约人最后去了西雅图亚特兰大这种地方去生活。也见过很多北京生北京长大的人,在云南生活。


所以,其实不是每个地方它生出了什么样的人,而是什么样的人选择了什么地方,导致了每个地方有了不同的性格。


我不知道这四个故事是不是可以构成如今上海人口流动的全貌,但是对于个体来说,迁徙和扎根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决定,如果没有很坚定的理由,很难做出这样的改变。


希望每一个人对于自己的决定都可以一念既出,万山无畏。


当然,对于一个城市来说,有人离开,一定是城市在释放某一种信号,而人口在下滑的地方,总归不是什么好事情。

这是我们正和岛的伙伴卢俊,地产头部IP大V。


买房路上你需要一个自己人,那些专家不会说,开发商不愿意说,中介不肯说的,他都可以来告诉你,你一定会有所收获。

阅读9119
上海 
举报0
关注正和岛微信号:zhenghedao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正和岛”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正和岛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正和岛

微信号:zhenghedao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