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

从[北京女子图鉴]看吃屎的景观

作者:看电影杂志 来源:看电影杂志 公众号
分享到:

04-23




在50年代的美国,一首结尾是“买买买,今天需要什么你就买什么”的合唱曲,每天要在电台反复播放70次。


在21世纪的国内当下,电商造节、地铁广告、公号营销...到处都在告诉你:“来买吧买吧买吧”


所以,当看到[北京女子图鉴]里,女孩北漂的理想最后具化成了一只LV包——


作为同北漂的人,我感到有点哭笑不得,又觉得似乎也很理所自然。


©[北京女子图鉴],北漂女把LV放在桌面作目标


就好像拥有某只口红,意味着你活得精致;拥有某个包,意味着体面而高档的人生。


一只LV包,就惚然成了你在大城市的价值、阶层代表,成了你是否取得事业成功的标志。


有人说,这是一种女人终于能够正视和追求自己欲望的“女权”;


可仔细一想,这种好像刚刚女权了又立马被消费主义裹挟着的身份认同,哪里女权了呢。


就好像最近在微博上爆火的一个词,「隐形贫困人口」,说的是那些在外挥金、回家吃土的年轻人。


©「隐形贫困人口」释义


自觉不自觉间,我们早已经身处以“文化”、“理想”、“爱自己”等为名的整个消费陷阱中了。




01.

你消费了什么

就代表了你是谁



我们曾经都对放羊娃“放羊-赚钱-娶媳妇-生娃-放羊”的人生逻辑感到哭笑不得。


但其实,消费主义的怪圈也是一样:


工作-累-消费解压-贫穷-更辛苦地工作-更累-更拼命的消费。


这是因为,消费主义从一开始建构的一个神话就是:你消费了什么,就代表了你是谁


婚钻是爱情的信物、玫瑰是浪漫的宣言;迪奥、香奈儿是优雅、轻奢、高贵的代表;


男人一定要有套像样的西装、手表和皮鞋;女人买奢侈品包包、口红才是爱自己,精致生活;


你穿什么、吃的什么,下班休闲活动是什么,都从整体上构建起这个人本身。


所以,[北京女子图鉴]里,陈可刚去到北京,就被朋友的一番“包包决定地位”洗了脑。


©[北京女子图鉴]来到北京的第一道洗礼


刷信用卡买一个工资尚不能及的奢侈品包包,不是浪费,不是攀比,而是一种美德;


是自我犒赏,是体面的人生,是离梦想更近。


而事实上,这样,人已经不被当成“真实”的人了。


有的,只是工资单、各种收入、资产配置的必要外现。


有的,是通过消费实践,而获得的相应价值符号,以此而实现的自我认同和身份建构。


人们通过消费,满足自己对于阶层提升的幻想。


而这,正是消费主义的陷阱。




02.

消费主义

兴起



上世纪50年代的美国,消费者被称为“爱国公民”


在经历了多年的大萧条和战争后,大众消费成了美国复苏的起点。


50年代,电视机兴起,所有收入水平的家庭在当时都在家里供上了一台电视机。


电视广告和以工薪、中产阶级为目标的家庭剧,都为那时的人们提供了一种理想式样的生活模板


[我爱露西]里,家庭主妇露西的穿衣、发饰,甚至小肥皂都成了主妇们采购模仿的对象;


©家庭情景剧《我爱露西》海报


[度蜜月],可以让年轻人们婚后度蜜月变成了一种时尚和潮流。


广告里,去海边度假、买车、买房子的生活方式成了人们普遍追求的一种幸福意识。


而另一方面,时尚报纸和杂志的出版发行量节节攀高。


迪奥、香奈儿等高端品牌从之前只向上流社会提供的高端定制,变得愈发亲民,开始有了向中产提供的成衣。


玛丽莲·梦露穿着性感泳衣在海边的时尚广告画,不知道吸引了多少女人第一次穿上泳衣;


©梦露穿着泳衣在海边的时尚广告画


也吸引着男人们,在假日带上家人、孩子,开上新买的汽车,奔赴海边度假。


那时候虽然没有Instagram,但你的邻居们,时时刻刻都在留意你的娱乐生活


邻居有的,我们也绝对不能缺;邻居的休闲、娱乐方式,我们也一定要有。


那时,所有致力于追求更多、更新、更好购物者的“优秀公民”们,对比对象就是自己的邻居。


所以,也难怪消费文化会迅速席卷整个美国了。


©美国50年代度假情景


但其实,往前追溯,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两次工业革命的完成,阶级差别的形成——


富人和中产已经开始用消费等级作阶级区分了。


要保持中产的身份特征,其一就是服装:紧身的花边衣裙,对劳动者来说既昂贵,又不方便干活;


然后是皮肤,肤白貌美,双手洁白,表明不用干活,在家养尊处优。


百货公司的出现、娱乐场所的增多、广告的出现等等,都是彼时消费主义在美国形成的起点和助推。


©20年代的广告画


但如果说,那时还仅限在上流社会的贵族式消费的话,20世纪后就真的是全民狂潮的“大众消费”了。




03.

消费主义



从现代广告业出现以来,人们就不断地被推到广告品牌的浪潮中。


被文化工业制造的、虚假的需求驱动,生活在消费主义的美丽幻象与幸福满足当中。


无时无刻不被时装、休闲、旅游、汽车、广告、网络等等体系包围着和控制着的消费社会——


可以让人人活成丰盛而空虚的“景观”。


需求是被操控的,认同是被设计的,公众生活在有组织的欺诈之中。


我们有反对过它吗?


以现代商业广告画为灵感,诞生了拼贴、复制的波普艺术



©安迪·沃霍尔的梦露画


而其中一个波普艺术家克拉斯·奥登伯格曾经将一个冰淇淋甜筒放大到12米高,放大成为室外装置品。


此外,还有放大的汉堡、果核、酒瓶、垃圾等等。


就像他自己所说:


知道我们的文明居然是建立在小圆面包和加了甜味剂的番茄酱上的,真是非常别扭。


©克拉斯·奥登伯格隐喻消费社会的作品之一


帕索里尼拍[索多玛120天],让人们在其中吃屎,吃的还是自己拉的屎


无疑是对消费社会的一种隐喻。


在消费社会,人人趋之若鹜、自产自销的都是屎一般的垃圾食品和垃圾信息。


巨蟒团的[人生七部曲]中,那个不断往胃里吃东西,直到身体撑爆的人,自然也是同样的隐喻。


©[人生七部曲]吃到爆炸是对消费主义的隐喻


而六、七十年代的这些反思,理论基础自然是新左派


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一针见血:


消费主义使人把不必要的虚假消费当做自己生命的核心,人人成为被同化的、不会思考的单向度的人。


居伊·德波(《景观社会》)更显睿智:


一个人在景观社会中的社会关系,退化为对商品化的身份标签的认可。景观带来的是一种被物化的世界观


所以,以此为指导的60年代的嬉皮运动、70年代的朋克运动,本质上,都是出于「反消费」的初衷而出现。


只是,又众所周知的,它们都失败了。


80年代,苹果和维珍(Virgin)等公司声名大噪,成为标志性的消费品牌。


©年轻的乔布斯是个嬉皮士


而曾经的嬉皮乔布斯也自然成了成功学的最杰出代表,消费文化成了全球性的浪潮。


至于个体如何要在浪潮中保持清醒和反抗?


这大概又是个绝对不简单的困境。


影迷互动


你怎么看[北京女子图鉴]


请到文章末尾评论区留言

与更多影迷分享你的观影感受


看电影

新最全的电影周边电影票免费送

最黄暴和最有深度的电影解读每日定时定量推送

想不出你为何还不立刻关注看电影微信号


阅读9530
北京 
举报0
关注看电影杂志微信号:moview_weekly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关注
声明

1、头条易读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看电影杂志”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看电影杂志公众号所有。

评论
更多

文章来自于公众号:

看电影杂志

微信号:moview_weekly

邮箱qunxueyuan#163.com(将#换成@)
微信编辑器
免责声明
www.weixinyidu.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本站收录微信公众号和微信文章内容全部来自于网络,仅供个人学习、研究或者欣赏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禁止一切商业用途。其中内容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如果您发现头条易读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本站声明:本站与腾讯微信、微信公众平台无任何关联,非腾讯微信官方网站。